查看原文
其他

朴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06-23 如是君 如是书店





01


曾经有一条关于窦唯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人家只不过在街边小店吃了碗九块钱的面,很多人就开始喊:快来看哪,窦唯潦倒啦!


这种心态多少是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纯粹的音乐人,能靠着梦想发家致富。潜台词就是:装什么清高呀,清高能当饭吃吗?


当然不能。所以朴树就是个好例子。



去年,鲜少在荧幕上露面的他,连着上了好几档综艺节目。话说得也坦诚:我这一段(时间)真的需要钱。


不仅如此,今年《跨界歌王》总决赛录制,也传出朴树将帮唱王珞丹的新闻。消息一出,很多人又开始好奇:朴树是不是又缺钱了。


对于名人,我们总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因为看多了明星卖惨,所以每次有这种新闻出来,大家都会想:不会又是在炒作吧。




02


其实朴树一直都很穷。


没有房,在郊区租住;没有车,出门骑小电驴;有台IPHONE(厂商送的),却一直用着停产的NOKIA;衣服鞋子都是淘宝上的便宜货,无一例外地泛着旧色。


就算是默默无闻的酒吧驻唱歌手也不至于这么潦倒,何况是曾经红过十多年的朴树。



出了名的歌手,要维持人气很简单。只要不停地上通告,参加综艺节目,间或有几首新曲打榜,管它好听不好听,走心不走心,至少可以一直把名字留在大众的视野里。


而朴树,显然已经变成一个传说了。半隐居,不炒作,无绯闻,不出专辑,不演电影,更不去各路选秀节目当评委。这样的生活态度,注定了要过穷日子。


人可以不需要名气,但活着就需要钱。对于一个以音乐为信仰的人而言,这是最大的矛盾,也是最深的悲哀。




03


有人问,既然这么穷,就算不想去综艺节目捞金,那就继续唱歌呗,为啥不唱了呢?


朴树说:老天爷收走了赋予我的所有的才华和热情。


天啊要不要这么直白。这不就是明着承认自己江郎才尽了么?但是朴树很诚实,有什么说什么,毫无隐瞒之意。



宋冬野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朴树,他是这么说的:


“你见到的所有歌手,他们第二张专辑都会非常难。朴树很难得,他的第二张专辑比第一张还要好,但出完之后就一直消失到前些日子(才出新专辑)。很多人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出。你认识他之后,他会告诉你特别简单的答案,就是‘写不出来’。一个真正的歌手会告诉你,写不出来我就不出了。”


写不出来就不出了。这就是朴树的创作理念。不是炒作也不是自黑,就是说了句大实话。不过,这样的实话,肯定有很多人不爱听。


所以朴树在圈里人缘很差,平时都没有人给他打电话,一个月的话费,五十块就足够。



04


正如文艺青年不等于读书人,歌手和明星,说到底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朴树是这么说的:


“我不否认我心存偏见。在我眼中,明星这个词昂贵而无趣。而这个行业,保守,短视,贪婪,僵死,象涂脂抹粉的尸体,甚至比起二十年前更加无耻。”


二十年前的文艺明星们,现在都开始卖人设了。最成功的当属黄磊,但是终于被烂到极致的《深夜食堂》结结实实地打脸,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形象,在一碗泡面中化为乌有。相比之下,胖得任性还特爱自拍的矮大紧老师,反而更真实更有爱。



朴树没有好口才,也没有八面玲珑的社交能力。他是个优秀的音乐人,却不是个合格的明星。他做一张专辑,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却会为了一张商业气息过重的封面,而发一篇长微博愤然讨伐。


“我赞同人们该各行其是,互不相扰,没有你死我活。但就我而言,我只希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心安理得的,让它们尽可能有趣。这一点愈发清楚。它对我很重要。”


《平凡之路》里有一句歌词,特别特别像是朴树的自我写照——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05


朴树为《聂隐娘》献唱的时候,曾经接受过新京报的采访,被问到最喜欢侯孝贤哪部电影,他回答:《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悲情城市》,都是八十年代的片子。


这三部电影讲了什么呢?是乡愁,是青春,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身不由己。


然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元素,正是朴树的歌中,反复吟唱着的主题。很多人喜欢朴树,是因为他唱出了我们心底的一些东西。纯真的,质朴的,无奈的,伤感的,坚持的,困惑的,脆弱的,执着的。



但凡2000年左右进入大学校门的,敢问有几人不会唱《白桦林》?在那个磁带尚未消亡的时代,有多少人的青春,在手风琴的喑哑旋律中,像花儿一样散落在天涯。



朴树说,自己从36岁开始那一年,真的就变成另一个人了,“而且我现在远看着这个人变得越来越成熟。”


他终于还是作出了一些妥协。可是在我们眼里,这个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精神洁癖的男人,仍然还是少年的样子。




06


这个世界终究是在变化中前进的,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跟得上它的速度。既然如此,倒不如保持着自己的步调,就算注定会与时代脱节,也胜过被潮流裹挟前行。


99%的人都拿起了智能手机,可总有1%的人愿意待在诺基亚的屏幕里。正如朴树曾经在微博里写下的一句话: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了张杨的《冈仁波齐》,而它的主题曲《No Fear In My Heart》,正是由朴树所演唱的。



“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


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一群朝圣人的故事,而朴树,就像片中那些淳朴的角色们一样,在音乐的朝圣之路上,缓慢而虔诚地前行。或许风尘困顿,但他心中的方向始终明确。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朴树的歌声,因为在他的歌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以及理想的另一种归宿。



高晓松说:


“你还在,不是因为你爱这个圈子,是因为这圈子爱你。”


愿朴树在这个嘈杂的江湖中,仍能迎风而行。愿每一个用心追求梦想的人,都会被梦想善待。



往期选读


《深夜食堂》:两顿烧烤能解决的事,让一桶泡面搞砸了

雍正: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你有没有爱上我?

唱火了《安河桥》的人是薛之谦,却不是宋冬野

你那根本不叫善良

民国才子竟是“逗比”天团?最后一个简直不能忍!

你可以没钱没颜没文化,但你不能没教养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潸然泪下?

生女孩又怎样?继承不了你家的“王位”吗?

你的吃饭方式,藏着你的生活态度

有一种伤害,叫作“我是为你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