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课堂 | 经纬纵横,用纤维艺术“编织”大千世界

爱创作的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024-03-26



纤维艺术 |SFU

Fiber Art




毛毡、线团、挂毯……走进川影安仁校区翰院一楼大厅,满眼都是各式纤维艺术品,惟妙惟肖、各具特色,仿佛营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轻盈唯美的梦境。


近日,一场以“柔软的力量”为主题的纤维艺术设计作品展走入师生们的视野,让人眼前一亮。本次展览是川影设计与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系列作品展之一,由公共艺术专业教师唐瑶指导,21级公共艺术2班部分同学的作品参展。


创作者:郑淑 21级公共艺术2班

创作者:胡瑞雪 21级公共艺术2班

创作者:谢致 21级公共艺术2班


参展作品丰富细腻,在传统纤维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大胆创新实践,有的在材料选取上想法新颖,有的在色彩搭配上十分惊艳,有的则是在构图和创意上趣味十足……每幅作品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创作特点,手法上不拘一格、独树一帜,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翰院一楼大厅,同学们正在参观“纤维艺术设计展览”



 纤维艺术 ✦

 “编织”大千世界  


《纤维艺术设计》是川影设计与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装饰方向的专业主干课,主要是探索纤维艺术在人类生活与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唐瑶老师介绍,该课程主要以纤维材料与工艺创作为主导,将具体案例引入现代纤维艺术的应用设计中,引导学生了解纤维材料的性能、构成和特征,熟练掌握编制技法,对现代纤维材料进行挖掘与创新,从而探索其在公共环境中的可能性。


此次“纤维艺术设计展览”作为专业课实践成果展示之一,着重培养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纤维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手工编织过程



将平面稿纸变为立体的空间艺术,应当如何转换思维?


唐瑶老师表示,最难的部分在于眼、脑、手的协调统一。“很多时候设计稿很好看,做的过程也没问题,但最终成品差强人意,就是因为想的与做的不协调。”她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手法和制作工环节,反复不断地进行调整。


纤维材料


这非常考验同学们的个人审美能力、对于材料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作品最终的表现力。唐老师提到,在色彩的搭配和材料的选取上,通常有两种创作模式,一种是通过设计选材料,另一种是通过材料做设计。为了让作品尽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她希望同学们更多从第一感受出发来进行创作



 精巧工艺 ✦

  古老又年轻  


作为编织艺术的延伸,纤维艺术延承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手作技艺,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既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也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


纤维艺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以天然的动物、植物纤维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采用了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粘贴等多种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繁杂,但成品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和秩序感。


创作者:范雨虹 21级公共艺术2班

创作者:胡瑞雪 21级公共艺术2班

创作者:杨雨佳 21级公共艺术2班

如何构建作品内部的秩序感?唐瑶老师谈到,首先,前期的设计稿非常重要,从造型到配色,再到材料的选择,最后到制作工艺的学习,都需要做足充分准备;其次,是在于纤维艺术本身的特点,其带有规律性的制作工艺本身就具有秩序美。


她讲述,在古代,人们热爱习称“编结”的纤维艺术,将编结比喻为“经天纬地”,把“经”与“纬”的构造关系,比作“天”与“地”的生态关系或社会关系,在中国传统工艺和现在许多非遗艺术里,都会用到了这种技法。因此,作品中的经纬纵横、阡陌交通,正是体现了公共空间的纤维艺术之美。



 千丝万缕 ✦

  糅合传统与现代  


如今,在世界各处的公共空间、室内壁饰和美术馆展出的纤维艺术作品里,已经不再是人们头脑中的“壁挂”、“挂毯”、“织品”等,更多是以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走近人们的视野,贴近人们的生活与心灵。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知纤维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创作中,唐瑶老师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大家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相融合。一方面,是对纤维材料的探索与研究。传统的纤维材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各种棉、麻、毛、丝等自然纤维,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纤维艺术的多元化,更多的纤维材料例如纸、人造纤维、金属纤维等,都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用新鲜的材料去表现传统工艺,可以比喻为“旧人穿新衣”


另一方面,则是在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在制作工艺或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比如有同学选择用毛线刺绣的方法,来创作波普艺术风格的作品,选择用柔软的线去表现夸张的色彩,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这种方式则可以说成“新人穿旧衣”


手工编织过程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大多同学们都认为纤维艺术就只是毛线,布料的使用,但通过唐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纤维艺术的材料美、造型美、色彩美、肌理美等各种感官的审美体验。”21级公共艺术2班的胡瑞雪说,纤维艺术这门课的有趣之处,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上,更多的是在对各种纤维材料的研究与创新。当作品完成时,看到一根根柔软的材料被赋予了生命力,变得鲜活起来,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21级公共艺术2班的梁玲林表示,用独特的眼光从幻化万千的大自然中捕捉灵感,经过一定的分析、概括、想象后,转化为纤维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再把积累的点滴经验转化为理想中的纤维艺术形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情感体验和艺术审美的一次升华,这也是《纤维艺术设计》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


创作者:宋万兴 21级公共艺术2班

创作者:朱俊  21级公共艺术2班

创作者:张霞  21级公共艺术2班


将生活中平常的物象赋予情感表达,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艺术设计的创作题材……纤维艺术的种种创新表达,既编织出了万千世界的无限可能,也催生了人们对于空间艺术的美好创想与情感共鸣,更为我们诠释了何为艺术的天然之美、纯粹之美与工艺之美。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 设计与美术学院编辑 | 陈熹复审 | 尹丹
终审 | 余乐欢迎投稿cyxctzb2020@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