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牌!药明生物股价急挫后公告:2023年将实现整体收入约10%增长

证券时报 陈丽湘 e公司 2024-04-11

12月4日,港股药明生物下调全年业绩展望的消息致使股票急跌逾23%, 公司盘中紧急停牌。很快,这则消息的恐慌情绪蔓延至整个CXO板块,A股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等股票纷纷大跌。

12月4日深夜,药明生物发布公告,表示集团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维持强劲势头,且其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并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尽管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生物技术行业呈个位数年增长率,且其COVID-19相关项目的收入下降及几个重磅药的生产延期,导致2023年目标收入增长低于预期,但公司仍对未来前景保持乐观,2023年实现整体收入约10%增长,并将继续投资提升能力及产能,以在2024年及2025年保持强劲的毛利率及增长率。展望未来,公司相信毛利率及增长率于2023年最具挑战,并预期于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12月5日起,药明生物股票恢复买卖。

药明生物在昨日暂停股票交易后,紧急对外召开了几场电话会议,对全年业绩展望做出详细的解读。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部分媒体及投资人可能对药明生物官网发布的信息解读有误,药明生物下调全年业绩预期确有其事,但新闻中“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较此前预期提前一年。”属于断章取义,实际上是药明生物旗下投资扩建的一个项目提前实现盈利,利好消息却被解读成“公司业绩拐点”。

龙头公司下调业绩展望,这是否具备行业属性、或意味着全行业未来景气度下滑?对此,一家CXO行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两年,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担忧时常有之,因为行业整体上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较高,受地缘政治、全球宏观环境、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影响较大。但实际上从业绩情况来看,就算剔除特殊订单的影响,龙头企业还能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说明行业景气度丝毫不受影响,仍然看好行业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潜力。

部分信息被误读

12月4日上午,药明生物在其官网更新了业绩简报,表达了今年行业的艰难发展:“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短期阵痛”、“极具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亦对全球上游供应商带来压力”,“D端和M端预料之外,影响2023年收入和利润”,“受生物技术融资影响,行业在未来两年预期个位数增长”。

随后,一则“药明生物今日更新业绩展望,大幅下调2023年业绩预期,主要缘于此前过于乐观的增长目标,生物技术资金限制,地区复苏不平衡等。同时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较此前预期提前一年。”的消息在网络流传。据记者了解,药明生物确实在简报中表示部分业务不达预期,但“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存在误读。

药明生物在简报中表示,今年年初,公司在假设行业增长15%的基础上设立了2023年公司增长30%的目标。尽管行业增速降至个位数,公司仍预期扣除新冠项目,2023年增长逾36%。“然而由于新冠收入快速降低,我们整体收入包含新冠已是高基数,在达成行业2倍增速的情况下业务表现或将不及预期。尤其是D端新增项目数减少导致3亿美元收入的减少,以及M生产收入递延带来1亿美元收入降低,这是今年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简而言之,药明生物下调了今年的业绩目标,原因是D端(药物开发业务)和M端(生产业务)业务不及预期。D端方面,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增项目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减少约3亿美元的收入),药明生物认为“在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目标新增120个项目显然过于激进”;M端方面,由于监管机构批准滞后,今年下半年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除这两个业务外,药明生物的R端(药物发现)、药明合联/药明海德业务均符合预期。

不过,上述消息中“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较此前预期提前一年。”实际上说的是药明生物的爱尔兰项目。药明生物在简报中表示,“爱尔兰基地以创纪录的速度在爱尔兰完成建设”、“2024年起将执行商业化生产,2025年产能已接近订满”,“预计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根据药明生物的业务简报,其爱尔兰基地产能爬坡好于预期,提前实现盈亏平衡,却被市场解读为公司“结束连续增长,提前一年实现盈亏平衡”。

剔除特殊项目 增长依然强劲

龙头企业下调全年业绩展望,这是否是全行业属性,其他企业业绩是否会不达预期?这是市场最关心的话题,也是板块内股票集体下挫的原因。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CXO行业受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的影响较大,叠加此前美国出台的“医药生物制造本土化”法案的影响,行业内药企的业务情况备受关注。去年由于新冠新药研发项目较多,推高了CXO行业内企业整体的业绩基数,给药企今年的业绩增长目标带来困难。不过,从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来看,剔除新冠项目收入的影响,龙头企业的业绩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景气度丝毫不受欧美政策的打击。

剖析药明生物的业务简报可以发现,新增项目数一季度受全球生物技术融资影响最大,自二季度以来已开始复苏,业务已经开始回暖。公司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强势恢复,“今年有望成为非新冠新增项目数排名前三的年份”,“尽管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带来一些挑战,但新增项目数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在今年三季报中,药明康德也下调了全年业绩展望,从预期的同比增长 5%-7%,调整至同比增长 2%-3%,原因是“第四季度早期药物研发阶段需求不及预期,部分相关实验室业务收入预计将低于最初预期”。

不过,如果剔除特定项目的影响,药明康德对全年业务仍保持乐观,预计第四季度单季度非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收入将首次突破人民币100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29%-34%,并且预计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25%-26%。

业内看好中长期发展

过去十年,CXO行业持续保持高增长,龙头企业股价也水涨船高。那么,龙头企业下调全年业绩展望是否意味着行业迎来拐点,景气度将出现下滑?

一位CXO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分析称,行业景气度有很多个维度来衡量,比如常规订单量、新项目增长情况、研发需求等等。“有业内人士将员工人数作为衡量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之一,我认为随着智能化的提升,部分研究、生产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这个指标的先行作用是在逐渐淡化的。或许用人均创收、人均效益、整体收入情况来表示会更妥当一些。”他说道,衡量行业景气度,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行业的整体需求,而从中长期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新药研究水平提升、研发节奏加快的当下,CXO行业的景气度不会下降。

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从行业维度看,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稳健增长,CXO行业景气度或将持续,预计2021年-2028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2.6%的增速稳步增长。从企业维度看,随着新冠商业化订单的一次性业绩高速增长对估值扰动持续消化,市场对2023年相关企业表观增速放缓预期已充分反映,内生业务增速将重塑CXO估值体系。

医药行业由于研发投入成本较高,其发展受融资环境影响较大,CXO板块也不例外。国信证券分析师曾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处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末期,假如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CXO板块存在估值和业绩双升的机会,且临床前CRO弹性更大,建议关注竞争格局良好、需求逐步企稳、临床前业务占比较大、海外业务占比高的国内CXO龙头公司。

责编:张骞爻校对:冉燕青这些,用户都在看突发!“国家队”进场,“中字头”爆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突发!两A股公司宣布:董事长失联!均有中植系背景
突发!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公安机关已经介入
2万元“买下”一家大型材料企业,合纵科技怎么做到的?
重磅!两大央企重组,国务院已批准!
“逼宫门”惊动交易所!朗科科技小股东提议罢免董事长,董事会6人同意2人反对



欢迎扫码下载e公司APP

●一手信息      ●一线互动

    ●一键发布      ●入驻资本圈

 ▲小手一点,全新体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