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黎:围绕丰县八孩母亲被铁链拴住事件,我的几点看法

安黎 先生来啦 2022-06-15

围绕丰县八孩母亲被铁链拴住事件,我的几点看法


文:安黎


01


苏北丰县生育八个孩子的妇女,被铁链拴住脖子之事,在网上发酵已超过两月,但我一直旁观,未发一声。一是因为心如死灰,二是因为杂事缠身,三是总觉得网络上咆哮的狂浪,在一阵呼啸之后,就会朝着下一个热点逐猎而去,而此事,很快就会被人抛之脑后,最终一切都会照旧,唯有给当事人留下一片难以收拾的残迹。

 

没有深度的反思,没有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改良,围观与喧嚷,也许能促成某个人人生际遇的转变,但谁能保证后续的悲剧不会重演呢?谴责,愤怒,声讨等,当然是非常必要的,至少显示着这个社会的良心还未彻底冰冻。然而冷静思之,不触及韭菜根部的割韭菜式地挥舞镰刀,不触及粪坑的打苍蝇式地挥舞蝇拍,在我看来都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

 

之于我辈而言,目睹过的荒诞还少吗?本就身处荒诞,甚至自己就是荒诞中的主角和陪角,时间日久,神经也就变得麻痹,有言也就变得无言。

 

面对自身的悲剧,哭,还不是最为悲伤的时候;笑,才是彻骨的悲伤;面对荒诞的剧情,有言,并非真正的绝望;无言,才是彻底的绝望。

02


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犯罪,是今天才有的新鲜事吗?即使是公开报道的案例,只要稍加留意,谁的耳目没被这类伤天害理的事件填满和灼伤?单央视一套的“等着我”寻亲栏目,就有多少血泪在迸溅?

 

丰县那个脖子拴着铁链的母亲,不过是千万受害者中最为刺目的一个而已。之所以刺目,一则源于她脖子上的那根铁链和膝下的八个孩子,二则源于她的境遇有幸被曝光。未曝光者,比她更为悲惨者,何止千万?

 

把人当牲畜一样的贩卖,为恶中之极恶;把人当狗一样地拴住,更应遭受天谴和讨伐。但惩治几个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能以此事为契机,促进这等恶劣之风,从这片自古以文明自居的土地上绝迹,此事件曝光和愤怒的意义,才能得到有效地彰显。

03


不断有朋友问我:为何对此事不开一腔?我的回答是:当别人都不发声之时,我愿意发声;当众声喧哗之时,我更愿意保持沉默。

 

路上挤满了高举火把的人,道路已明亮无比,有我一把和没我一把,已无关紧要,这时候,我更习惯于当看客。

 

对热点,我很少热议——旋风似的热议,来得快,去得也快,其文字的寿命,时常活不过一个时辰。

 

坚守自己,不被时时刮过的风吹得摇晃,也是我远离热点的原因之一。基于此,任何一方对我的逼迫,都注定无效。无论这个逼迫,是来自于某个系统,某个团体,还是来自于某种冠冕堂皇的说辞,某种无不高尚的理由。自由的本质,就是对自己内心的绝对忠诚和捍卫,而不是受之于外力的摆布;我这样或那样,全由我个人独自决定,他人无权插手,更无权施之于道德绑架。就我而言,我只服从自己的内心,只要内心有所召唤,“虽千万人,吾往矣”。

04


丰县事件,官方三度发布调查结论,网上的各种猜测风起云涌,但至今,这位母亲的真实来历,以及她是如何进入这个家庭的,依然迷雾重重。

 

依我看来,事实的本相,比评判更为重要。唯有基于确凿无疑事实之上的口诛笔伐,才有其社会的价值。事实一旦缺位和虚空,评论的言辞再硬若铁石,都会化为飘渺的云烟。

 

追问事实,逼迫具有溯源能力的机构调查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每一个细节,远比在网上显示自己的“正义”更为必要和迫切。事实明晰了,责任才能明晰。

05


作为一个以关注青少年成长为己任的写作者,我更关注那八个孩子的境遇与未来。

 

无论这些孩子,是以怎样不堪的状况一一哪怕是传说中的乱伦一一降临这个人世间的,却都是无辜和无罪的,都不应受到不公正的指责,更不该受此牵连而堕入命运的深渊。

 

迟来的正义,也许能给这位母亲带来生活的改善,但其精神的创伤,却已无法补救。众人替她讨要的公道和伸张的正义,于她而言,不一定能够接收得到。相比之下,她那八个被动卷入漩涡的孩子,却是活生生的生命,有着正常人的心灵感知,面对怒涛汹涌的口水,他们稚嫩的神经能不受到刺激?能不因此而惊悚和惊悸吗?

 

若真正关心这位母亲,就不要伤及她的孩子。

 

凡母亲,皆有舐犊之情,即使她精神恍惚或错乱,但母亲与生俱来的天性,也不会丧失殆尽。

 

给孩子以生存的物质保证,给孩子以成长的精神抚慰,给孩子以人生的未来和希望,也许才是对她母亲最大的补偿和救赎。孩子们享受到了充裕的爱,才能长大后用爱来回报他人和社会,否则,他们就会成为仇恨的炸药包和罪恶的潜伏者。

 

法律的最高价值是人性。如果孩子的父亲或其他亲人涉嫌犯罪,必要的法律惩戒自是必不可少。但若在惩戒之时,忽略孩子们的抚养问题,把孩子们沦为无人照顾的孤儿,那么一个悲剧,就会孵化出多个悲剧。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是在书写喜剧的剧本,但最终上演的,却是悲剧的结局。

 

母亲的大儿子,站出来发声捍卫其母其父,也应被理解和谅解,因为其行为,并不违逆天理人伦,实属人之常情。作为一个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护亲心切,即使不明是非,不懂法理,也没有多大的主观恶意。大义灭亲,尽管被当作美德宣扬和提倡,但并非真的就是美德。

06


此种事件,我为何不像很多网友那样“深感震惊”?其因在于我对底层社会的熟稔。底层的愚昧和溃败,早已是不用争论的客观存在。丰县被铁链拴住的母亲,就是底层溃败的土壤里,最新繁殖出的一朵无比奇葩的“恶之花”。

 

伴随物质与精神双重穷困的,以及利益优先风气弥散的,是道德的沦丧,人际关系的恶化,亲人的勾斗,邻居的互害,婆媳的仇怨,男女的偷情等,此类丑恶并非偶发,而是常态。由此而衍生出的家庭的分崩离析,兄弟的反目成仇,以及因绝望而自残自杀者,多如牛毛。多少人为给孩子成亲而债台高筑?多少人因为彩礼的节节攀升而成为光棍?至于双亲健在却形若遭受遗弃的留守儿童的内心滴血,以及并不孤寡却形若孤寡老人的老无所养,更是让人不忍目睹和耳闻。

 

同村的人,为何面对这位母亲的悲伤,不但不生发恻隐之心,反而笑容满面?那不是他们的冷血,而是因为他们实在是见怪不怪了。见多了,也就不怪了,反而会奇怪这些外来者的少见多怪。

 

丰县这位可怜的母亲,用自己的悲惨遭遇,把纸糊的彩绘画卷,撕开了一个裂口。透过这个裂口,作为观察者的我们,难道只看见一颗被蹂躏的果子,而没看见整个被污染的树木、土壤和气候?

07


很多人在网上叫骂,歇斯底里,一棍子无差别地抡过去,致使一大片无辜者受伤。有的曰:不发声的人都是人渣!有的曰: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一个男人作恶了,其他男人都跟着挨骂,都仿佛罪孽深重,这样的逻辑成立吗?

 

一个人发不发声,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其发声权也独归自己,外人有胁迫的权力吗?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哪怕这个意志貌似多么地正当,其恶劣程度,远胜于事件本身。当逼迫成为日常习惯,当逼迫之下的服从成为讨好逼迫者的惯性选择,这样的互动模式,呈现着威权主义和奴隶主义的典型特征。多少接受过高端教育的人,连基本的民主常识都罔顾,令人何其悲哀!

 

男权主义也好,女权主义也罢,在我的眼里心里,和缺少宽容的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一脉相承,并无实质性的区别,皆为极端主义的分支,也皆为我所厌恶。唯有人权主义,才是我崇尚、追随和信仰的。

 

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无法拆分的一家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一没有男人,就没有女人;没有女人,也没有男人。男人是女人的父亲和兄弟,女人是男人的母亲和姊妹一一在二者中间制造对立,且因某一人之过,就否定同一性别的所有人,这样的偏激,哪有现代观念的基本教养?

 

人有差别,比如性别,比如肤色,比如穷富,比如官民,比如智愚,比如残疾与健康等,但都应得到无差别地对待和尊重一一这是我对人权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

 

黑砖窑事件,其惨烈的烈度,并不比丰县事件低多少,但受害者,不都是清一色是男性?

 

男人和女人,身处同一个环境,置身同一条船上,都有可能成为环境的受害者和船覆的遭殃者,彼此最该做的,是相互声援,相互救助,相互抚慰,相互依托,并携手铲除滋生罪孽的土壤,共同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而不是人为地制造裂痕,使彼此陷入内斗之中一一当打狼者忙于斗殴时,狼一定会暗自窃笑。

为何文坛容不下莫言

2022-02-09

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2022-02-09

女足与男足为何同工不同酬?

2022-02-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