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地产现状:降首付,降利率已经没用了,人们已经摆烂了

在过去,房地产在整个市场经济当中的作用非常大,可以刺激经济,可以拉动经济,可以提速内循环,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以后,房地产已经被当作金融的蓄水池,目的就是盘活社会资产,提升金融效率,扩大信用体系,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然而,如今的房地产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地房子销量直线下降,各大房企度日如年,资金非常紧张,面对这种情况,2022年各地开始降低首付,降低利率,2023年更是提出如果当地房子销量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话,可以再继续下调利率,可即便如此,买房的人群并没有增多,房子依然处于难卖的境况,我们可以来看今年春节的一些数据。


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为主的几大一线城市房子的销量在春节期间出现了明显下滑,尤其是对比2022年春节更是下跌超过50%,有些甚至达到了100%,可以说一片惨淡。


再从一线来看,2022年各工程款有史以来最难结账,绝大部分只能结30%的款。这样把压力全部推到2023年,而且财政部2022年提出,对各地城投公司不兜底,各人自扫门前雪,这样各地的工程款不能到位,可以说2023年如果应该比2022年更加艰难。


那么为何在降低首付,降低房贷利率的情况下,买房的人依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城市户口的基本有房了,农村人富裕点的基本在农村建房了,而农村年轻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很少出去打工了,去打工挣那点钱也买不起房,因此房子难卖了。之前房子好卖,都是炒房团在买,他们一个搂盘一个楼盘的卖下等差价卖,可三年疫情让整个套路打乱了。都没钱买房了,炒房的被套死了,人口又急速下降,个人收入下降,不少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房子难卖应该是长期的现象,不结婚可以生孩子,想结婚的人更少了。结婚太花钱了。至少要买房买车吧,不结婚就免了。


以上这种种原因造成如今房地产市场一片惨淡,而要想房地产业回暖需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就是继续拆迁安置,这个只是可能会带动房地产,但大多数只是改善,靠降低贷款利率和降低首付也许寥寥无几,因为人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买房的人来说,降的再多还是压力很大,而若是拆改,应该会拿出积蓄就此改善或调整住房环境。促使本市人改善住房,也许要比指望外地人进城交首付贷款买房更容易一些,这样也许能带动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止拆迁、只改善老旧小区,也许这是根源,而很多老破小的房主怨声载道。有很多收入低的人群,够不上申请公租房,也不情愿迎合那些苛刻的条件,也更买不起房。拆改老破小,也许是根本。


第二点就是一定要解决好当前的烂尾楼问题和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措施,使烂尾楼情况不再发生,让开发商家取信于民。


第三点就是房子属弹性商品,取消价格限制让市场决定其价格;勿实行产权税。


第四点就是让人口再次流动起来,过去都是农村人口往城里走234线往12线城市走,目前城市人口拥堵老龄化加剧,同时也造成了一大批靠资产和户口本吃饭的人,要知道这些人几乎不创造价值的,现在可以反向操作,废除户籍制度,阶梯收房产税,拉高城市生活成本,让人口根据自身的能力找适合自己的城市安顿生活, 孩子读书缴纳社保都要按工作和交税来,废除懒人和靠资产吃饭的人。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阅读、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投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去年把房子“高价”卖出的人,今年都后悔了?业主直言亏大了

世上最大的谎言,就是贷款买房子

提前还贷潮来袭!律师提醒:切莫被盯上“提前还贷”的咸猪手抓住

未来名下有多套房的家庭,都要面临3个“麻烦”,王健林说的挺对

热搜“年轻人不讲武德,恶意不买房”事件:你们的吃相真的很丑陋

王石:倒卖玉米发家,差点成中国首富,66岁隐退领退休金1200万

比房价下跌还“严重”?手握“两套房”的家庭,将面临3大麻烦事

比高房价更让人头疼的4个问题,已在大城市蔓延,年轻人压力山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