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视频,让你知道为啥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收留巴勒斯坦人

老鱼君 老鱼时评 2024-03-10

老鱼最新号,欢迎关注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一大波在加沙的巴勒斯坦群众围堵从埃及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的大货车。

由于现场交通秩序混乱,造成了两台大货车相撞,酿成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巴勒斯坦人冲长一辆发生事故的大卡车,杀死了司机,之后开始抢劫车上的物资。

整个视频的过程可以说让人非常无语。

看完这个视频,我也终于明白了,为啥埃及、约旦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都拒绝收留巴勒斯坦难民。

这次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加沙战争爆发后,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又成了国际问题,事实上,2023年,在加沙生活的巴勒斯坦人口总数也就210万,战争爆发后,有条件的早就先跑了,还剩下的最多也就一百万人,这里还有很多是和哈马斯有千丝万缕联系不想跑的,所以真正的难民大概是几十万。

从地图上看,加沙的周围除了以色列之外,全部都是阿拉伯国家,近的有埃及、约旦,稍远一点的有北非的突尼斯,中东的伊拉克、沙特、阿联酋等。

这些国家的人和巴勒斯坦人一样,都是阿拉伯人,同种同文,根本就是兄弟,只要他们敞开大门,大家分一分,把这几十万的加沙巴勒斯坦人接收了,他们也就不致于在遭受战争之苦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这也做。

尤其是离加沙最近的埃及,他们不但没有接收加沙难民,反而在战争期间专门拨了一笔钱,派了好几个具有一级总承包资质的建筑公司来把埃及和加沙之间的围墙加高到了七米,又是加铁丝网、又是按摄像头的。

看那意思,就是让巴勒斯坦人一个也别想跑进来。

中东的沙特等国家做的就更绝了,他们那里盛产石油,基本上从地里挖一锹就是钱,所以他们那的人富裕得一B,除了踢球和玩越野车这些活动还需要自己动手之外,干活是根本不可能干活的。

在沙特这样的国家,稍微需要点体力的活都是雇佣外国劳工。按理说,你们有需求,加沙人又等着找工作挣钱,大家语言和文化还相同,请点巴勒斯坦人来沙特务工,不是一举两得吗?

然而,人家沙特在雇佣外国劳工的时候基本只有一个条件,除了巴勒斯坦人之外,其他地区人,只要是四肢健全的人都可以。

有些中东阿拉伯国家,为了让外来劳工能在这里生活得愉快,甚至允许他们喝酒、抽烟、吃猪肉,只要是在特定的地方,那都不是事。但就是不让巴勒斯坦人来。

相比之下,倒是以色列人一直为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发放工作签证,允许他们在以色列工作、学校和就医等。

说到这可能就有人要问了,这是为啥呢?毕竟事自己的兄弟,多大仇多大恨啊?

这事还要从第一次中东战争说起。

1948年,以色列建国,埃及挑头,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开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过程说过多次,大家都知道了,就不重复了。

简单说,中东战争打了四次,阿拉伯人都输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输得惨,这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从军事上消灭以色列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但是,反对以色列的事业也不能就宣布失败了啊?怎么办呢?这时候,阿拉法特就等上了历史舞台。

其实,阿拉法特和他领导的巴解组织一直都在参与和以色列的战争,只不过原来在几个阿拉伯大哥眼中,他们不过是跑腿跟班的,要人没人,要枪没抢、要钱没钱,也就是搜集个情报,晚上往以色列放个冷枪啥的。

所以根本没人瞧得上他们。而且那时候也没人提巴勒斯坦建国的事

但是阿拉伯大哥们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后,自己不想和以色列再打了,于是就把阿拉法特和他领导的巴解给露出来了。

所以,第五次中东战争,主要是阿拉法特和巴解领衔和以色列打的。

结局当然也是毫无悬念,阿拉伯人惨败,而且败得比以往每次都更惨、更彻底。

在这些战争期间,阿拉法特先后曾在约旦、黎巴嫩等国流亡。

别看阿拉法特这个带兵打仗弱鸡得一B,但他有辆个特殊的才能,一个是会搞恐怖袭击,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恐怖袭击模式,小到人体炸弹,大到劫持飞机,都是阿拉法特最先搞的。

在这方面,他堪称是祖师爷。

阿拉法特的另外一个特殊才能就是特别能煽呼底层的阿拉伯老百姓,越是没文化的,越是喜欢他。

于是,阿拉法特在约旦的时候,成功煽动了约旦的底层民众组织起来反对约旦皇室,在黎巴嫩的时候,又煽动黎巴嫩人反对资本家政府,最终导致黎巴嫩内战,把一个好端端的中东小巴黎,愣给祸害成了和坎大哈差不多的地方。

但是,阿拉法特虽然能煽呼,但还是吃亏在军事能力差上,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所在在约旦、黎巴嫩和突尼斯等地都被打得一败涂地,呆不下,最后就只能回到了巴勒斯坦。

所以,巴勒斯坦周边的这些阿拉伯国家,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吃尽苦头了。

时间来到了1990年代,这时候的以色列,已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在戈壁滩上的国家变成了西方强国。

于是,本来是阿拉伯人挑起来的,他们和以色列的之间的民族矛盾导致的战争,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以色列长期欺负一帮巴勒斯坦难民的故事了。

在这种叙事之下,阿拉法特和他的巴解组织获得了国际上大量的援助,虽然还是打不过以色列,但钱是越来越多了。

曾经发誓巴勒斯坦人一天不解放自己就一天不结婚的阿拉法特,也悄悄迎娶了法国的金发美女,他们还在巴黎生了一个女儿。

这时候的阿拉法特也年事已高,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也大,就想和以色列和谈算了。

于是,就有了巴以双方的奥斯陆协议,戴维营和谈等。

就在巴以双方和平的曙光已经出现的时候,哈马斯横空出世了!

他们在巴以和平缔结之前的节骨眼上,在以色列发动了一系列的自杀式袭击,激怒了以色列右翼,他们刺杀了拉宾,也杀死了和平。

再说今天的这个视频。

事实上,从去年10月7号的恐怖袭击开始到今天发生的很多事情,让吃瓜群众都在问一个问题,加沙的这些巴勒斯坦人到底是一群什么的样的人?他们和哈马斯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又有多少人就是哈马斯?

我也听到有些朋友说,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永远取得不了胜利,即使是他们这次把哈马斯消灭了,那么还会有别的极端组织出现。

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的是,在一个社会里,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都是平庸的民众,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会受到掌握话语权的人的影响。

在1945年之前,百分之九十九的德国人都支持纳粹,但希特勒倒台后,德国人很快就都转为反对他了。

因此,加沙民众的问题是,从阿拉法特时期到现在的哈马斯,一直都是靠恐怖主义起家的人在掌握着话语权,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被灌输的都是仇恨教育,他们不仅仇恨西方和以色列,还仇恨自己的阿拉伯同胞。

再加上卡塔尔等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哈马斯特别会通过影响西方的宣传来扭曲事实,通过利益输送来渗透一些国际组织,他们不仅给加沙人民洗脑,还通过媒体给全世界人民都洗脑了。

历史已经证明,巴以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但前提是必须彻底根除仇恨思想和恐怖主义。

现在的加沙战争,更让我们认识到,正常的人都是要珍惜生命,避免战争,因为战争的代价都是高昂的,参战双方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尤其是战败的一方。

作为发起战争的一方,只有哈马斯投降,交出人质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而作为普通的巴勒斯坦人,未来如果不放弃从河到海的口号,想办法和以色列和平共处,那么不但不会有好日子过,甚至连阿拉伯兄弟都会嫌弃他们。

加微信,防失联

朋友圈里有广告,介意的请慎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个视频,让你知道为啥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收留巴勒斯坦人

老鱼君 老鱼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