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其他

来了🫵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招生」出品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4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0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满足以下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来从事专业相关领域工作;高度认同我校“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符合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02招生专业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和哲学,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份试点招生。各招生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不限选考科目。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各省份招生计划。在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计划投放在文史类,在高考改革省份(“3+1+2”模式)招生计划投放在历史类。03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考生可于即日起至4月30日12:00登录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2),按照招生简章及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名。考生报名时,可在我校强基计划投放该省相应科类(或首选科目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志愿,并填写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6月中旬学校将在高考后成绩发布前于报名系统内增加考生确认环节并签订承诺书。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高考成绩发布后,确定入围校考名单。入围校考的考生登录报名平台,下载《测试指南》并按时参加后续考核环节。我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按不超过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校考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不得低于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四)校考考核7月4日前举行校考考核,含专业测试和体育测试,测试具体时间、地点、专业测试形式、成绩折算办法以《测试指南》为准。1.专业测试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专业相关领域学习兴趣、发展潜力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使用。考核形式为笔试和面试,考查范围不限于高中课程标准范围。面试落实考生、评委、考场“三随机”工作机制,测试全程录音录像。2.原则上所有入围校考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为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考生如因病或残疾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可以申请免测,须填写《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体育测试免测申请表》(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并提交三甲医院证明材料。经学校确认可予免测的考生,体育测试成绩计为0分。未经申请不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我校强基计划录取资格。(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构成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考成绩中,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学校将设置校考成绩合格线;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比较的优先条件之一。2.确定录取名单学校根据分省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次确定强基计划拟录名单。在拟录考生中,按照分专业计划数,根据校考成绩、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学校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否则,不予录取。若首轮拟录结束后,仍有未完成的分省招生计划,则在相应省份根据计划缺额情况按以上原则递补和录取专业,直至录取完成。确定拟录名单时,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校考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体育测试成绩。确定录取专业时,若考生校考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7月5日前公示录取标准。被我校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04总体培养方案学校强基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紧密衔接,坚持“厚重基础、瞄准前沿、注重个性、强化研究”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宽厚基础、学科复合、科教融合、大师引领、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机制和培养过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和个性化。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能力、深刻思想和宽广视野、长远眼光和创新思维,能够潜心学术研究,面向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卓越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要点如下:(一)坚持通专结合,系统构建本研有机衔接的长周期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灵活学制管理,合理构建本研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专业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科公共课程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培养。实施本研衔接教育,注重学术能力和科研兴趣培养,第三学年经考核获得转段或接收候选人资格的学生,在第四学年直接进入本研衔接培养阶段。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转段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转段当年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实行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构建跨学科、跨学段的全流程一体化综合知识体系供给平台。(二)配强一流师资,全面实施导师制、小班化创新型教学模式。选聘国内外一流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开设全英文国际前沿课程和系列讲座。注重大师引领,采取小班教学,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一对一”学业发展指导制度。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术研讨班、学术讲座等科研实践训练促进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三)依托高水平、多元化、研究型平台,常态化参与研究性学习。强基计划专业开设若干研讨(研读)班,营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兴趣持续跟踪参加研讨(研读)班。依托各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机构和平台,鼓励学生进科研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目标,通过学习和研究有机融合的方式,开展科研实践,实施渐进式学术训练。学校为学生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提供经费资助。(四)汇聚优质资源,搭建国际平台,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全球战略型人才。适应人文学科教育教学规律,切实用好研学游学机制,在本科阶段重点支持学生海外参访、调研、选修课程等短期游学、研学活动,在研究生阶段重点支持学生结合研究方向赴境外交换、学习、研修。加强与境外合作高校和机构交流学习,推荐申报国际学习奖学金,依托国际暑期学校进行“在地国际教学”,搭建一流的国际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为获得出国交流交换资格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五)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科学实施动态考核和进出机制。实施动态考核机制。原则上各专业每学年考核一次。由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情况、综合素养、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实施综合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相关领域学术潜力、综合发展能力。实施动态退出机制。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退出后的学生按照原强基计划本科阶段培养方案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实施动态进入机制。第一学年结束后,根据动态考核和退出情况,学校可选拔适量学生进入强基计划。参加选拔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并由所申请专业两名(含)以上专业教师推荐。考核小组对申请者实施综合考核,内容包含笔试、面试和以往学习综合表现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学术志向、学术能力和综合潜力。05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尚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由其取消相关考生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或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校考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四)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06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在新生报到后对录取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纪检监察机构监督举报电话:010-62513046。07咨询方式人大阳光招生信息平台:https://rdzs.ruc.edu.cn本科招办电子信箱:zsb@ruc.edu.cn本科招办咨询电话:400-0123-517本科招办传真:010-62511156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2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本简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人大阳光招生信息平台查看体育测试标准、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下载《体育测试免测申请表》相关链接300讲上新!张东刚书记带你选课相聚在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小程序正式上线啦!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招生就业处设计
4月10日 上午 8:04
其他

是谁家的校花这么好看?来合影吧!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风传花信,春满枝头玉兰春晓,万物勃发RUC的校花——玉兰已立上枝头白似雪,粉如霞妆点着校园的一片春光来吧,来吧来成为春的一部分约上三五好友带上惠风和畅、鸟鸣啁啾与校花合影共赴这场烂漫的约定早起出门晨曦照亮一树玉色晶莹恣意舒展,挺拔向上铮铮风骨,勉人奋发午后漫步你听,耳畔响起“沙沙”的声音玉兰在讲述校园的过去是上下求索的青葱岁月是波澜壮阔的报国诗篇晚课结束忽一回眸,月色缀满梢头夜色掩不住皎皎晚风拂不散芬芳涤去疲倦,等候朝阳来吧,来吧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学习与校花合影的小tips举起镜头,记录这瞬间01景色篇背景选择深色不一定要纯黑色背景,只需要尽量选择深沉、暗色调的背景。拍摄时多尝试角度,找到有反差的深色背景,这样可以运用颜色的对比突出玉兰鲜嫩与高洁。蓝天天气好的时候可以选择以蓝天白云作为背景,此时光线柔美透亮打在玉兰上仿佛在发光,充满氛围感,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焦段选择近景运用广角镜头,贴近玉兰,从枝干外部拍摄或伸入枝干内部拍摄。近距离凸显玉兰盛开茂密,同时画面丰满简洁。特写运用长焦镜头,一次只拍一朵花、或拍摄一根枝干上的一簇花,镜头的虚化能力可以让杂乱的背景/前景看上去很干净,从而突出花朵主体形态,画面简洁又唯美。角度选择高处因为玉兰花树普遍比较高,所以平视基本都会拍到杂乱无章的背景,仰拍可以使用建筑物或天空作为背景,使得画面更加简洁明亮。低处可以从低角度拍摄,近距离拍摄玉兰的花蕊和花瓣,让花朵看起来更大更饱满。02人像篇拍摄角度除了平视以外,还可以尝试俯拍和仰拍,不同的视角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拍摄时间晴天可以选择早上或下午拍摄,此时光线柔和的同时光影层次感强,照片会更有质感。夜晚试试拍夜景,一定要加闪光灯或补光灯,明暗对比视觉效果相当强烈!站位选择站入玉兰丛中,前后景皆是玉兰繁花,实现梦幻效果。站远一点,纳入更多背景,玉兰成簇,你是唯一焦点。人物眼神如果直视镜头紧张?没关系!闭上眼睛感受玉兰芬芳,脑中浮现春意美好。亦或侧脸望向玉兰,让一瞬成为永恒。春天从花苞里冒出伴着惊喜,伴着轻盈这一刻相片定格你我也定格生机出品:党委宣传部文字:网络新闻社
4月6日 下午 2:40
其他

300讲上新!张东刚书记带你选课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嘿!亲爱的高中生朋友你的“梦中情校”又上新啦!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走进中学300讲”再度启航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向全国高中学子发出邀请数百位名师带着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丰硕成果与中学师生面对面这是传播知识、汇聚众智的“大动员”也是培育新人、走好新路的“大舞台”▲
3月26日 上午 9:36
其他

2024年人大研考分数线公布!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01学术学位02专业学位03专项计划复试基本要求说明1.以上为考生进入我校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调整分数线,详见学院有关通知公告。2.各学院复试名单、复试办法于3月22日后在相关学院网站发布。3.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退役大学生士兵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
3月19日 上午 8:01
其他

讣告 | 沉痛悼念戴逸先生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师者」出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历史学家,新中国清史学科奠基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教授,因病于2024年1月24日8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30日(星期二)9:00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凡有关团体和个人致唁电、唁函者,请与戴逸教授治丧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戴逸教授千古!戴逸教授治丧委员会2024年1月24日戴逸教授治丧委员会主任:张东刚林尚立_副主任:朱信凯吴付来郑水泉_齐鹏飞王轶王易_冯仕政郑新业青格勒图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_白洁高燕燕郭海鹰_胡恒黄兴涛李扬_林晨刘玮罗建晖_吕学明宋莉芳吴健_杨东杨念群朱浒治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易__副主任:罗建晖朱浒吕学明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_白洁胡恒李光伟_萧凌波张林虎周施廷治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小组联系方式(一)中国人民大学党政办公室电话010-62511083传真010-82509727(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电话010-62516641传真010-62514481010-62511281手机王奇民
1月25日 下午 12:00
其他

清史泰斗戴逸先生,永远离开了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师者」出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历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教授因病于2024年1月24日8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月24日 下午 6:02
其他

这个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会议,值得一看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12月18日至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组织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学校历史上首次召开的组织工作会议18日下午,全体会议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主持,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朱保江,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6名同志分别代表校部机关、学院党组织、直附属单位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就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老领导老同志代表,一级、二级教授代表,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代表,教代会常设主席团成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全体中层领导人员、正科级干部,全校专职组织员,各学院级单位党组织组织委员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表、基层管理干部代表、师生代表等700余人与会。学校党委下发了8个组织工作制度文件的征求意见稿,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学校组织工作建章立制,推动健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19日上午,会议进行分组研讨并进行大会总结。各学院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片区专职组织员等分为7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学校领导在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交流认识体会;对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以及有关制度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有关改革创新重点任务研提意见建议;就贯彻落实会议部署研究具体举措。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擘画蓝图!“百年规划”编制启动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12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启动《面向2037建校百年远景规划纲要及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百年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副校长王轶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林尚立主持。张东刚指出,“百年规划”是学校2023年至2037年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背景和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战略问题是决定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谋全局谋长远,才能掌握战略引领的主导权,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掌握贡献至上的主力权。他强调,要以战略思维观大势谋工作抓落实,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六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把准方向,不断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实操性;二是必须坚持师生至上,扩大民主参与,起到团结人心、凝聚士气、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三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增强看问题的眼力和谋事情的脑力;四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协同联动,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超前布局、精准对接;五是必须坚持战略优先,聚焦中心工作,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六是必须坚持落实意识,构建长效机制,打造“谋划—编制—实施—评估—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百年规划”是学校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切实行动的“路线图”,是牢牢把握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重要使命、核心任务的“责任书”,也是持之以恒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施工图”。各单位要增强使命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加强统筹谋划,建强机制保障,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紧抓不放”的责任感做好规划编制和规划落实的保障工作。希望全体师生员工通过规划编制挖掘事业发展新动能,凝聚学科建设新势能,提升学校治理新效能,共同推动完善面向2037建校百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思路、大方向、大战略,共同擘画面向2037建校百年远景目标的雄伟蓝图。王轶介绍了规划编制现有工作基础与下一步工作考虑。他表示,希望各单位在前期调研、思路研究、文本起草、征求意见、规划衔接、规划论证、审议批准、发布实施等环节做好工作安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预期效果,确保规划编制的高质量,为规划的落实落细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校部机关、群团组织、校区管委会,教学单位,智库、研究机构,教学科研支持单位及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一图读懂“百年规划”编制工作部署面向2037建校百年学校将建设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顶尖学府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出品:党委宣传部特别支持:发展规划处文字:校报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宪法宣传周”,你知多少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宪法宣传周”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在国旗下探寻初心在沙龙中碰撞思想在社区里传播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社会1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党全社会宪法意识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丰硕。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我国现行宪法由1个序言、4章、143条构成,包括“序言”“第一章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今天起,人才岗位体系重塑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今天《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文件印发标志着历时一年有余的全新人才岗位体系构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从一纸蓝图到精准落地一曲推动新时代学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雄浑乐章已然奏响重塑多层次、全链条的人才发展格局,构建涵盖多类型成果认定方式的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辟多元化、可选择的人才发展通道……一系列革新之举,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创新实践,展现了学校不断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落地生根的决心与魄力,彰显了人大人团结奋斗、守正创新,勇做高等教育人才制度改革先锋的使命与担当。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人大学子,再获国家级奖项!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怀学术之思行走中国以青春的步伐践履“四用”教诲举创新之火勇攀高峰用年轻的“挑战”彰显先锋姿态近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经校内“创新杯”、首都“挑战杯”和“挑战杯”国赛初审的重重考验人大学子登上终审决赛舞台在“挑战杯”国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同时,中国人民大学获得首都“优胜杯”和优秀组织奖创2015年以来最好成绩▲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博士生成了“荣誉村民”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在宁德的两个月赵家琦终生难忘弯下腰和村民一起巡河、护田、防台风广交友邀请哈佛“洋博士”胡安一道下乡他们还一起在红色下党寄出一张明信片收件人是胡安远在阿根廷的99岁老祖母这两个月赵家琦有“处处碰壁”的低落迷茫但更多的是“大展抱负”的豪情万丈最终,他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也收获了一份“荣誉村民”的最佳奖励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揭牌!首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端论坛举办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11月11日首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立大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北京市纪委常委刘永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纪检监察学院院长郭为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过勇,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国家监委驻复旦大学监察专员金海燕出席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吴付来主持开幕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22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决定成立纪检监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是中管高校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正式成立的、致力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纪检监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论述,以纪检监察理论为牵引,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基,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等纪检监察学相关学科长期深耕的领先优势,紧密围绕纪检监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扎实探索、持续发力,推进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工作。01开幕仪式张东刚张东刚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纪检监察学院,不仅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论述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勇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举措,是全面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构建纪检监察人才培养体系的应有之义,更是高质量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选择。纪检监察学院要深刻把握政治属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当好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排头兵”;深刻把握实践特色,坚持“育引并举”,当好纪检监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先锋队”;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守正创新,当好建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领头雁”。学校将以建强纪检监察学院为契机,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人才高质量培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纪检监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栾宗涛栾宗涛指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正式新增纪检监察学为一级学科,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深化拓展纪检监察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纪检监察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开辟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新局面。张政文张政文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纪检监察学院,是推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是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的必然举措。建设纪检监察学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探索,要契合中国的治理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马怀德马怀德指出,设立纪检监察学科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实践基础。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要进一步把准学科发展定位,厘清学科基本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要以开放的胸襟建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把党的纪检监察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的监察法律和监察制度相结合,同时吸收借鉴世界上有益的监察制度、监察理论,不断开辟纪检监察学发展新境界。郭为禄郭为禄指出,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纪检监察学应运而生。纪检监察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融合性,要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要求,推进纪检监察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实现校际同频共振;要以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为使命追求,为实现党的自我革命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提供学理支撑;要以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为使命担当,推进纪检监察学高质量跨学科融合发展。过勇过勇指出,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的设立为理论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纪检监察学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新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在推动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纪检监察学院的成立必将为中国人民大学乃至我国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愿与兄弟高校共商共建,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教育部的领导下积极推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为加快建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金海燕金海燕指出,纪检监察学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门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推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相信在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等先行者的示范带动下,全国高校的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将迎来高速发展,复旦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期待与兄弟院校密切交流、务实合作、携手同行,切实推动纪检监察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吴付来主持吴付来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纪检监察学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学院将不断推进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育新机、开新局、走新路,为建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发出人大声音、提供人大方案、贡献人大智慧,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02揭牌仪式张东刚、栾宗涛、刘永强、吴付来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揭牌。03主旨报告揭牌仪式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一级教授韩庆祥,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分会会长何增科,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倪星分别以“谈谈大党独有难题”“从严治党的制度安排和具体实践”“廉洁创新与清廉中国建设”“推进廉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题作主旨报告。韩庆祥《谈谈大党独有难题》周光权《从严治党的制度安排和具体实践》何增科《廉洁创新与清廉中国建设》倪星《推进廉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04高端论坛当天下午,还举办了“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党的纪律学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监察法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与廉政学科建设”“青年论坛”五个主题分论坛。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相关主题论坛,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2023年11月12日
其他

学习又有了好去处→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精心准备,暖心为你超大空间,全新设施中国人民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又结硕果立德研学中心于今日起试运行啦▲
2023年11月6日
被用户删除
社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成立!

10月26日下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系列讲座启动仪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副校长王易出席,党委副书记齐鹏飞主持,百余名专家和学生代表参加。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首届中欧文明论坛在巴黎举办!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为促进中欧学者学术深度交流推动中欧文明交流互鉴9月21日以“多元文明互鉴与全球文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欧文明论坛在法国巴黎召开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国凯致商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中国人民大学欧洲校友会支持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法国凯致商学院校长亚历山大•德纳维耶斯(Alexandre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张东刚、林尚立: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今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联合署名文章《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内容提要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广大教师要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高校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矢志担当作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深入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教育家精神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这一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涵养精神动力,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有利于社会各界科学理性看待教师职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向上向善风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教师队伍建设,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能力素质、职业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和系统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对新时代教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殷殷嘱托。从更深层次看,这既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深化和现实指引,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战略蓝图更好转化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更是对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凝聚教师工作合力的思想引领,将尊师重教、强师铸魂、优师筑梦的浓厚氛围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动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既孕育了一大批名家大师,也形成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文化。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内涵,总结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相关思想的精华,并对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而且有助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以“人民教育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延续老一辈红色教育家的脚步,不断书写赓续教育家精神的伟大华章。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一代又一代大师们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他们精神风范、崇高品德、价值信仰的生动诠释,为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进步提供力量源泉。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这一群体所秉持和具有的信念、道德、价值、素质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述,对教师提出全面要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从政治品格层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崇高理想信念和坚定政治信仰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师自己理想信念坚定,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自觉追求,把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作为不懈追求,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教师必须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扛在肩上,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从道德人格层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应是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群体,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新时代教师要以身作则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榜样精神激励学生,以典范精神鼓舞学生,以做大先生为终身追求,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从核心能力层面提出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教师要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就既要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与规律,也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影响与反映,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观点与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安其学、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从职业素养层面提出要求。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职业素养。勤学笃行就要深稽博考、潜精研思、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投身科学探索事业,为学术发展、科学进步添砖加瓦。求是创新就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破解教学科研中的难题。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新时代教师扎根教育事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决心,积累教育教学智慧,乐于勇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新本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从职业追求层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就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大先生。这要求新时代教师秉持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红烛品质,涵养直腰做人梯、弯腰做人桥、甘当铺路石子的伯乐精神,厚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情怀,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从格局视野层面提出要求。心系人类前途命运,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广大教师要秉持心系苍生的情怀、开放包容的心态、传道弘业的追求,努力传承中华文明、勇攀学术高峰、增进人类福祉。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思考和研究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培养出有历史厚度、未来眼光、中华气派、广阔视野的时代新人。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新时代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努力在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保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管方向、谋大局、抓关键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着力引导教师坚定信念和追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积极开展爱校荣校教育,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大力营造忠诚团结、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教书育人风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体系改革创新,打造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推动科研管理方式变革,赋予科研项目团队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实现科研资源的高效配置,营造灵活、宽松、便利的科研环境。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完善高端人才制度,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构建起梯度合理、后劲充足、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完善荣誉表彰体系,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更好挖掘和宣传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大师、名师、楷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和社会风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事务决策与管理等方面赋予教师充分的发言权,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教师以教为荣、社会以师为尊。切实解决教师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业,施展才华、奉献社会,真正成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原文刊于《人民日报》2023年9月26日理论版,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人民日报图片:新华社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党校开班,书记首讲!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不负时代使命9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党校(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系列培训班开班式在明德堂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并作开班讲话▲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求是》撰文: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在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刊发文章《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23年9月16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党校(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正式组建,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新体系!

2023年2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特色学科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人大2023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新学期」出品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RUC2023-2024初秋的北京写满了收获的喜悦9月10日,正值第39个教师节,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23-2024学年本科生开学典礼。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相聚于中国人民大学,开启人生崭新篇章。学校“荣誉辅导员”代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同志的外孙刘建将军;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成仿吾同志的女儿,商学院教授成其谦老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冯惠玲老师;奖学金捐赠方代表、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友先生作为嘉宾出席典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主持仪式;校长林尚立,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典礼。各学院书院、机关各部处的教师代表参加典礼。奏唱国歌《我们从延安走来》原创校史情景朗诵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前身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86年来,从“战火中的大学”到“解放区最高学府”;从“新国家的新大学”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追求和成就、精神和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红色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和生动缩影。开学典礼上,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的同学们带来原创情景朗诵《我们从延安走来》,从校史中读懂镶嵌在一代代人大人生命中的身份标识和精神追求。张东刚书记主持张东刚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向2023级本科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这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的大学,这所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大学,将从此成为伴随同学们一生的精神家园。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守精神品格,用奋斗践行“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忠诚信念,早日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林尚立校长讲话林尚立校长在讲话中对2023级本科新生寄予了殷切希望。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秉承中国共产党血脉和基因,是一所源于人民、根植人民、融入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今天,是一代又一代人大人用艰苦卓绝的努力铸就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明天,要靠不断加入人大人队伍的一届又一届新生的接续奋斗和永续传承。林尚立校长表示,站在中国人民大学过去、现在、未来组合起来的历史空间和时代大门上欢迎2023年的新同学,欢迎大家到中国人民大学,感谢大家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前行、并肩奋斗,共同攀登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高度,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大学的新未来。选择一所大学,就是选择了一种精神传承,同时也是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未来你们要托付一段宝贵青春时光的这所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的大学,86年的办学历程写就了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史,凝铸成人大人“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从迈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人大人”就成为伴随你们一生的共同身份,你们将分享这所学校的全部骄傲与光荣,也必将肩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责任与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将引领每位同学走上光明正确、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人生道路,同样每一位同学也将用你们的青春力量和创新激情为中国人民大学开辟更加灿烂的未来。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镇校之宝。人民大学的镇校之宝,不是天地间的奇珍异宝,也不是人世间的无价之宝,而是立人铸魂的红色血脉和红色基因。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于革命圣地,淬炼于革命烽火,奋斗于革命事业,秉承了革命精神,铸就了红色基因。这红色基因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因而同样具有引领人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创造新奇迹、铸就新辉煌的强大精神伟力。今天,我把这镇校之宝交给大家,希望大家秉承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品格,秉承为人民、为民族的家国情怀,秉承务实功、勇向前的实际精神,秉承扛使命、当先锋的政治远见,秉承能吃苦、敢创新的开拓勇气,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先锋、顶天立地的国家栋梁。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各位同学开启人生新篇章、接过历史接力棒的出发之年。你们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相信未来是属于你们的,这个时代是属于你们的,希望同学们能够传承、践行、弘扬人大的优良传统和红色血脉,抓住青春年华修身立德、学务明理、实干担当,努力成长为卓有政治远见、堪当新民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成仿吾老校长亲属代表成其谦教授寄语今年暑假,同学们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都收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和成仿吾老校长五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开学后又收到了《战火中的大学》这本老校长的回忆录。这是同学们进入人大前开展党史学习、校史学习的第一课。成仿吾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历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前后长达15年。当同学们怀揣着这份代表崇高信念和赤诚青春的“人大红”见面礼来到学校,学校特别邀请成仿吾老校长的女儿、商学院教授成其谦同志来到开学典礼现场,为大家送上祝福。成其谦老师深情讲述了成仿吾老校长独特的革命经历和五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她表示,同学们是人民大学崭新篇章的书写者,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大家在《战火中的大学》这本书里可以看到,许多前辈、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表明,他们无愧于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人大力量9月10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奋力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在世纪馆北大厅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大会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尚立主持并宣读学校获国家、北京市奖励情况,宣读学校教师节表彰决定。“人民教育家”、我校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等教师代表在会上发言。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与受表彰的优秀教职工代表、集体代表等现场收看了9月9日的新闻联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张东刚书记讲话张东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义,勉励广大教师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要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致学校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系统贯彻。张东刚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涵养精神动力,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努力成为大国良师,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肯定教师重要价值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人民群众认识和评价教师群体作用和素质提供了新的体系,有利于社会科学理性看待教师职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张东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进行系统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贯穿着“六个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不同的方面加以整体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要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论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指引。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要以发展眼光、系统视角、辩证思维,既立足教师的主观立场,又结合外界的客观要求,全面认识、有机融合教师在新时代的综合性职业定位和角色所承载的高尚职责。要从共性与特质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要注重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积极探求教育家精神的外延,形成鲜活而生动的认知,从先进典型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张东刚强调,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这是对一代代人大人不懈奋斗的高度肯定。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对标对表、知行合一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成长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人大教师力量。他向全体教师提出六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教育强国建设的自觉与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胸怀“国之大者”,使教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自觉做学校精神品格的践行者,坚守“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努力做忠诚可靠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提升境界品位,铸牢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带头弘扬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时刻自省自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和世人效法的榜样。三是恪守职责本位,增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要以学生为本,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要既善于把握教育规律,发现并解决关系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能在自己的专业教育领域日求精进,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并身体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实现学术进位,发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坚守学术良知,站在世界知识创新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潜心问道;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作出积极贡献,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五是把握仁者定位,涵育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用真心换真心,在教学相长中品味教师独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六是找准时代方位,彰显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和主流,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做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者,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治理人才,投身全球治理。张东刚特别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要靠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国人民大学的崇高使命和责任。学校党委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弘扬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真正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带领全体师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林尚立校长主持并宣读表彰决定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让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倍感激动、很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林尚立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人才,关键在教师。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长远谋划、科学布局。要基于学科建设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从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上把握学科布局,发挥现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学科规划的引领下,在新型书院体制的框架下,深入做好教师工作,同时,各学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切实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责任。要依托创新高地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今年学校授牌成立了第一批创新高地,就是要建设世界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园地、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基地,充分发挥创新高地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优势,锤炼学术本领,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人才聚落。要扭住师德师风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继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严管厚爱”原则,营造良好环境,厚植群贤毕至、竞相进步、人才辈出的土壤,夯实人才服务保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破除“五唯”,最大限度盘活校内教师资源的活力,发挥人才效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要着眼服务保障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统筹学校各类资源,从待遇保障、权益维护、评价激励等方面健全教师发展保障体系,为教师提供系统培养和支持,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切实减轻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业,安心从教、潜心育人,将学校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铭暄发言“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我校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分享了自己在人民大学治学从教70余载的宝贵经历,并就如何做好一名大学教师、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谈了自己的认识体会。他表示,广大教师一要有高的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为使命所系;二要有深的育人情怀,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职责;三要有实的钻研精神,以求是求新为根本追求。他愿与广大教师一道,践行教育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为全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刘彭芝发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人民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刘彭芝表示,我们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向教育家学习,扎根三尺讲台,锤炼忠诚担当,自觉赓续中国教育血脉,把握教育事业规律,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要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颁奖环节会上,学校领导为中国人民大学师德优秀集体、师德标兵获奖代表,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奖代表,教学标兵、本科课外教学优秀指导教师获奖代表,科研标兵、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代表,智库工作优秀集体、优秀个人获奖代表以及“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教职工代表现场颁发奖杯证书。2022年度师德优秀集体代表、应用经济学院“832”调研团队负责人郑新业教授;2022—2023学年教学标兵、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田晓晖;破格晋升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夏方舟等先后发言。
2023年9月10日
其他

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参会并发言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李强总理作出批示,丁薛祥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习近平在信中说,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9月10日
其他

五支英雄连队齐聚人大!上好国防教育第一课!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中国人民大学2023级本科学生军训开营!同学们穿上象征着勇气、责任和使命的“迷彩绿”军装开启军训生活参加军事训练开展国防教育上好学校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教育的“第一课”迈出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的“第一步”!开营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防教育共建基地”——张思德中队、董存瑞连、黄继光连、雷锋连、王杰连等英模部队代表为同学们送上寄语;中国人民大学“国防教育荣誉辅导员”、全国“最美退役军人”龙吉克·卡德尔分享了一家四代爱国戍边的故事。开营仪式现场,大家还一起迎接了学校2023年度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回到校园,共同学习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行。(现场直击)启动!“延河的缘分”再写新篇张东刚书记讲话张东刚表示,祝贺2023级新同学们怀揣着代表崇高信念和赤诚青春的“人大红”录取通知书,来到人大校园,以“人大人”这个值得骄傲一生、奋斗一生、铭记一生的崭新身份,站上了人生跑道的新起点。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从诞生之日起,人民大学与人民军队就保持着血脉联系、有着不解之缘。去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宝贵的军训机会,勤学苦练,以军人为榜样,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锻造优良作风、磨砺坚强意志,为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在军训中淬炼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初心。参加军训,是同学们对学校光荣校史的又一次追溯和致敬,也是对人大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的赓续与弘扬。希望大家经过军训的淬炼,能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仰,提高政治觉悟,深刻体会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家、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切实践行“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时代使命。二是要敢于面对挑战,在军训中磨砺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决心。希望大家经过军训的磨砺,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锤炼斗争意志,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视野、更广的胸怀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在顽强斗争中彰显青年担当。三是要坚持日进有功,在军训中锻造砥砺前行、坚韧不拔的恒心。希望大家经过军训的锻造,养成自律、自信、自觉、自强的优良作风,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持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成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林尚立校长为2023级本科生军训团、临时党支部授旗王易副校长宣读成立2023级本科生军训团和临时党支部的决定今年承担军训任务的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五支队就是著名的“张思德连”,他们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一样,都来自于红色的革命圣地,政治过硬、军事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共建!五支英雄连队齐聚一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百多年来,在“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复兴之路上,是这些英雄的名字照亮了民族的星空,引领着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防教育共建基地”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杰等英模生前所在部队官兵代表寄语人大新生。“希望同学们以张思德精神筑牢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涵养爱国情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用‘青春无悔’交出合格答卷!”张思德中队政治指导员曾政表示,在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中国人民大学,英模人物所在部队代表为同学们带来“国防教育第一课”,既是无上荣光,更是使命传承。董存瑞连二排排长朱洺泽作为代表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他希望把英雄精神传播到人大校园。董存瑞精神是连队的传家宝,建连85年以来,连队始终坚持继承和弘扬老班长“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的董存瑞精神,赓续英雄血脉,熔铸忠诚之魂,锤炼胜战本领,强化使命担当,连队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朱洺泽希望大家牢记领袖嘱托,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也希望有更多同学能够积极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报效祖国!黄继光连政治指导员尚磊代表连队向同学们寄语,他表示,黄继光老班长是连队官兵的榜样,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希望大家学习英雄、争做英雄、成为英雄,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雷锋连政治指导员侯伟表示,60年来,雷锋精神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滋养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希望同学们在崇尚英雄、争做英雄中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爱党爱国爱军。王杰精神的内核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王杰连第28任政治指导员戴凡博表示,“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练在最险处,干在最难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时,勉励青年一代“好好学习,坚定信念,苦练本领,再创佳绩”。戴凡博作为王杰连的代表,来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他希望能够向大家传递王杰精神,也希望有更多同学能够赤诚报国,无悔青春!英模部队代表等开营仪式嘉宾还在“先锋闯将”学生骨干带领下参观了校史馆。传承!“边疆的楷模”对话青年今年暑假,中国人民大学启动“大国边疆”育人工程,以共和国141个陆地边境县大型社会调研为基础,打造“大国边疆”案例库、数据库、影像库、访谈录等。400多名师生携手走过新疆、西藏等地50多个边疆县市区,深入一线看望戍边卫士、访谈驻边干部、记录抵边生活,真正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师和同学第一次到访共和国的国门,走进共和国的边防站,认识共和国的边防兵、护边员,见到那些最可爱的人。▲
2023年9月7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9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明德堂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主持会议并代表学校党委作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围绕推进主题教育走实走深的工作举措、显著成效、主要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并就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进行总体部署。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组长、复旦大学党委原书记焦扬到会指导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尚立;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副组长、教育部人事司二级巡视员张总明,指导组成员侯永峰、朱贵之、党琬姣;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杨河出席会议。党委书记张东刚作学校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张东刚表示,9月5日中央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蔡奇同志发表讲话,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对第一批主题教育进行了回顾总结,就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进行了动员部署。学校随即召开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会议精神,对全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行总结,对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再深化,对下一阶段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行新部署,进一步团结奋斗、凝心聚力,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张东刚指出,近五个月来,在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的正确和悉心指导下,学校党委深刻领悟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政治考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师生,把主题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带着更深感情、更强自觉,树立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出更细方案、更实举措,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之心、感恩之义、爱戴之情转化为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奋进之志、实干之力、创新之策,形成了“全覆盖学习、全过程统筹、全链条落实、全方位践行”的生动局面,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积极成果。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蔡奇同志讲话精神,贯彻好中央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精神,持续用力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张东刚从五个方面全面总结学校主题教育成果。01突出“三热合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上实现新加强。学校党委树立首责在党委、首位在领导、首要在落实的责任担当,把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总抓手。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班子总动员、常委齐上阵”“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持续确保“上热”;细化指导督促,实施“挂图作战、台账管理”,创新设置学生工作组,持续确保“中热”;落实好“十个以”要求,树立“大抓基层、严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主题教育覆盖范围扩展到全体师生员工,持续确保“下热”。通过主题教育,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上中下“三热合一”格局初步形成,党建引领院系治理的运行体系更加完善。02突出“五学联动”抓实理论学习,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上有了新提升。学校党委把学思想作为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根本前提,创新“五学联动”机制。精心筹划促“统学”,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专题读书班、主题党日等特色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以上率下促“领学”,学校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带动全体中层干部深化学习;钻深悟透促“研学”,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共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辐射带动促“联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联学活动;知行合一促“践学”,重走光辉校史红色之路,重温总书记思想实践之路。通过主题教育,全体师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是新征程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03突出“走好新路”推动事业发展,在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学校党委始终把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更有温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有精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有力度,打造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有速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度,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更有广度。通过主题教育,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胸怀“国之大者”,“走新路、开新局、创一流”的精气神全面提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04突出调查研究攻坚克难,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上取得新成效。学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扬“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着力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整治。紧紧围绕“走新路”这一核心课题,在找准问题、挖深根源上发力。切实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在把握规律、专项施治上发力。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上发力。通过主题教育,学校在教职工子女基础教育保障、教学楼条件改善、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切实解决了一批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师生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05突出全面强化严的氛围,在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上展现新面貌。学校党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营造更严的氛围、采取更严的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以警示教育为“利器”,注重发挥校内巡视利剑作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主题教育中“钻空子”“变花样”“出花招”;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整个主题教育的关键动作,深入查摆不足、找准问题根源、明确改进措施,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通过主题教育,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提升,严的氛围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持续得到巩固。张东刚指出,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果成效,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贺信精神的领航定向。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必须以学好思想为先导,自觉当好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旗帜,始终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必须以服务育人为核心,主动担当新时代造就一大批“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重大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奉献国家和人民。必须以守正创新为方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人大领先、人大领衔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必须以师生满意为标准,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坚持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认真学习践行“浦江经验”,用心用情用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让学校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师生。必须以党的领导为保障,始终牢记学校由党缔造、受党领导、为党育人的光荣历史,充分彰显“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政治本色,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张东刚强调,主题教育第一阶段虽已结束,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持续深化、不断提升、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主题教育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学习还不够系统深入、工作还不够平衡充分、运用还不够灵活主动、研究阐释引领作用还不够彰显、推动发展还不够有力等有待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总结好、巩固好、拓展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进一步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内化落实为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新路阔步前进的战略定力,发挥教育强国建设“龙头的龙头”作用的思路举措,加快补短板、全力破难题、真心解民忧的实际成效,激发党员干部“复兴有我、强国有我、教育有我、人大有我”的干事劲头。张东刚提出四点要求。01要在以学铸魂上持续走深,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深化上下实功,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在内化上出实绩,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转化上见实效,激发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精神力量。02要在以学增智上持续走实,筑牢理论武装的思想根基。首在学深悟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科学的理论素养、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理想信念,外化为理论学习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为民服务的感情。重在立德树人,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贵在发挥优势,切实发挥研究阐释宣传党的理论的主力军作用。03要在以学正风上持续走稳,弘扬务实廉洁的良好风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校,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重点任务,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04要在以学促干上持续走远,展现踔厉奋发的担当作为。凝心聚力促发展,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立足岗位作贡献,为“走新路”注入强劲动力。驰而不息抓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切期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落实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张东刚号召全体师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走好“新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人大人新的更大贡献!指导组组长焦扬讲话焦扬指出,综合各方面情况,指导组认为中国人民大学主题教育总体开展情况良好。校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东刚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各项重点措施,着力在“凝心铸魂铸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五个方面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走深走实。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全校上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有了新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取得新成效。焦扬强调,中国人民大学主题教育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主题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有力,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方面扎实推进,专题民主生活会达到预期效果。二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新路”的殷切嘱托,多措并举,务求取得工作实效。三是紧紧抓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四是努力践行服务师生的宗旨使命,切实解决了一批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师生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焦扬指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永远在路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在路上。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要求,她代表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向学校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把主题教育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长效化机制化,在破解瓶颈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真章、见实效,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二是把“走新路”殷切嘱托落实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坚持“走好新路”,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三是在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上再立新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交出人大答卷、作出人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吴付来、郑水泉、杜鹏、朱信凯、王轶、王易,党委常委青格勒图,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一、二级教授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全体中层领导人员,教代会主席团成员代表、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学校主题教育办各工作组、巡回指导组、工作专班成员参加会议。出品:党委宣传部文字:校报
2023年9月6日
其他

最全!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最新介绍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亲爱的新同学欢迎步入大学之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学校为同学们整理了一系列关于本科四年学习的详细指南这里你将看到未来四年所要学习修读的各种课程参与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学业相关问题的答疑解惑让你提前做好准备为自己的大学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这些信息能为你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与帮助一起开启精彩的大学篇章!启航攻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篇01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高度重视拔尖学生培养,目前设立包括强基计划在内的13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2023年9月5日
其他

空间扩容,设备上新,服务升级!“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你共建“人大师友之家”!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主题教育办实事最美“开学季”学校全面升级“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学期、新空间、新社区!今天起正式投入使用空间扩容!活动场地更多样!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探索学生社区“一站式”服务模式,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三全育人”,突出“五育并举”,不断提高社区资源聚合功能,不断拓展社区内学生成长空间,已建成有立德学生成长空间、品园之家、知行之家、生活服务空间等空间。努力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人大学子的成长共同体、资源汇集地、温暖避风港、交流互助园、励志加油站、创新创意田。截至2023年8月,各学生成长空间可使用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空间累计预约人次达2800余场(人)次。暑假期间,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立德学生成长空间、品园之家、知行之家等学生成长空间完成空间拓展,新增13间学生活动空间,可使用面积增加约500平方米,进一步满足了同学们对学生社区内活动空间的需求。室外效果各空间入口▲
2023年9月4日
其他

人大!我们来啦!

精彩纷呈未来的求知之旅以此为起点出发院衫、标语、吉祥物、签名板各学院(书院)精心准备了各具特色的“见面礼”为新学期第一天增添色彩一路同行
2023年9月3日
其他

六大书院!人大构建新型书院体系!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今天新民书院、崇实书院求是书院、远见书院正式揭牌中国人民大学优化调整明德书院、明理书院,在校本部新组建新民书院、崇实书院、求是书院,在苏州校区新组建远见书院,形成覆盖六大学部与本硕博全体学生的新型书院体系。▲
2023年9月2日
其他

从第一位“90后”教授和破格晋升“青椒”,看人大走好新时代人才评价改革新路

点击图片查看唐建军的人大故事在大数据计算研究领域“勇攀高峰”“犀牛鸟基金卓越奖”“先锋教师”等荣誉仍不足以道尽张峰的累累硕果立志传承人大“数据人”的使命与担当他在破格晋升教授评选中突破重围▲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破格晋升教授!这位人大“优青”在数据库领域勇创佳绩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师者」出品在数据库和系统结构交叉领域他孜孜不倦,逐步深耕近期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这位人大“数据人”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拼搏,潜心钻研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峰教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人大青年教师的“科研之路”✦✦一、产学研结合聚焦真实、有用、有挑战的数据库系统研究近年来,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热潮正兴,例如近期备受关注的AI作画、ChatGPT等技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高校的相关研究也亟待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开展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创新研究。作为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卓越项目奖”获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张峰教授和腾讯数据库团队合作研发了“新型数据库存储引擎”,可支持在压缩数据上的直接计算,通过将数据操作下推到存储层,完成直接在存储系统中执行数据查询和更新,从而大幅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效率。张峰及其团队早在2017年就意识到存储空间和处理时间会是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技术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压缩数据直接计算这一基本研究想法,即在压缩的状态下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相关的基本想法、挑战、解决思路等发表在了2018年的国际数据库大会VLDB上。之后,他的研究工作一直围绕压缩数据直接计算展开,并在压缩直接计算算法、性能提升技术,以及系统实现等不同维度均有突破。2021年参与CCF-腾讯犀牛鸟基金项目申请,正是推动成果落地的好机会,张峰便和腾讯数据库团队一起探索了压缩数据直接计算的新型数据库存储引擎。张峰认为,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协同创新模式。一方面,人大数据库团队有非常深厚的数据库技术积淀,这是项目合作的技术基础,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企业会有实际应用需求,会直接涉及到实际开发系统,而这些不断产生的新需求则是技术成果落地的土壤。只有聚焦真实、有用、有挑战的数据库系统研究,才能解决真实的系统研究问题。张峰表示:“本次获奖是对人大数据库团队的肯定。通过本次合作,我知悉了集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学协同模式,也更深入了解了企业需求,为后续科研思路打开了产业视角,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二、关注大数据计算领域新问题助力云数据库技术发展合作期间,张峰在SIGMOD、VLDB等CCF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见天见地,而后顶“天”立“地”

攻关创新将目光投向乡村振兴,那是唐建军学术科研攻关的起点和主阵地。他长期深耕两大研究主题: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发展。▲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人大首位90后教授,是他!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师者」出品他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第5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人,他十多年矢志不渝深挖“中国故事”。他在今年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首位90后教授今天,让我们走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昊宇01匠心打磨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拒绝“内卷” 但要“奋斗”、破格晋升教授的他:热爱这片土地,更深爱这方校园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师者」出品求是楼的爬山虎翠绿了满墙在盛夏蓬勃生长2006年,他迎着实事求是石迈进人大开启求学时光一路本硕博、留校任教2023年他与人大已走过17个年头也正好是他目前人生的一半岁月夏方舟出生于1989年,今年34岁的他从此次参与评选人选中脱颖而出破格晋升教授关注深化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要素精准扶贫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土地要素实现2步走如何打破城乡壁垒、盘活沉睡的数十万亿农村土地资产?如何让盘活土地资产惠及最需要帮扶的贫困人群?的重要话题拒绝“内卷”但要“奋斗”的他如何用热爱书写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研究今天,一起走进他的故事01投身科研
2023年8月27日
其他

人大主编《“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发布!中外政要和学者共聚研讨“‘一带一路’十年:进展与展望”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一带一路”十年进展与展望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实践平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愿景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将持续为全人类应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外文出版社、尼扎米·甘伽维国际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协办的“‘一带一路’十年:进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8本9大语种)及合编本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主编张东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史玲,外文出版社总编辑许荣致辞;塞尔维亚前总统博里斯·塔迪奇(Boris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灾情无情人有情!学校临时补助困难学生在行动!

如果室内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打火机,以及创可贴、抗生素等外用消毒药物。5.
2023年8月3日
其他

举旗帜 走新路 育先锋!2023年人大本科录取通知书见字如晤!

欢迎你加入中国人民大学,加入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勇担时代使命,做“先锋闯将”;勇闯人工智能无人区,一起探索有温度的AI,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贡献人大力量!——文继荣”▲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举旗帜 走新路 作先锋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发布

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发布RUC2023方寸之间,凝炼着86年独特的红色历史。红旗漫卷,长风浩荡,从战火中而来的陕公血脉蔓延不绝。函匣轻启,迎来一场专属于人大人的时光之旅。薪火相传,初心未改,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正徐徐展开。今日,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正式发布!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采用立体函匣式设计由外侧封套、主体盒身与内里物料三部分组成2023RUC封套上一抹人大红奠定厚重底色“独树一帜”标识居中,镂空设计一开一合间,映照着一代代人大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更彰显出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历久弥新的精神底色、办学本色与时代亮色2023RUC盒身内外一幅波澜壮阔的校史画卷环绕式铺展历史、当下与未来即刻相遇从线下到线上,由纸面到云端一场专属于新时代先锋闯将的时空之旅于焉开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去追寻“革命的先锋队”毅然奔赴延安在黄土地上点燃燎原星火的足迹;在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里,去见证“万千建国干部”满怀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在砥砺前行的改革浪潮中,去回望“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奋力拼搏的身影,在以昂扬姿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去书写新时代人大人争作“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使命担当。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再到中国人民大学,一如画卷明丽热忱的色彩与青春洋溢的笔触,每一个时空坐标,每一段办学历程,都凝铸着“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更镌刻着一代代人大人矢志不渝的光荣与梦想、赓续与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今年的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校史故事,讲述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进一步增强录取通知书本身的仪式感,目的是让成为人大人的这一刻变成信念熔炉,让录取通知书由平面变立体、由接收变传承,做成真正意义上的育人第一课。2023RUC函匣之中一纸浮雕烫金录取通知书一份寄予新生的入学礼一组立德树人·先锋IP形象整齐地排放着与之相呼应“举旗帜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101岁的大先生邬沧萍教授,永远离开了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师者」出品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先生永远离开了讣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第七届和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原中央常委、中国人口学会原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原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名誉会长,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合会、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亚太地区分会、国际老年学学会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分会原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邬沧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3日21时2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邬沧萍教授是孜孜不倦治学育人的“大先生”,是治学报国、老有所为的楷模。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人口学界和老年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邬沧萍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6月17日(星期六)上午9:00在八宝山梅厅举行。告别仪式后将于当天11:00-12:30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追思会。邬沧萍教授吊唁处设于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512室,供各界前往吊唁。凡有关团体和个人致唁电、唁函者,请与邬沧萍教授治丧委员会办公室联系。邬沧萍教授千古!邬沧萍教授治丧委员会2023年6月14日邬沧萍教授治丧委员会主任:张东刚林尚立_副主任:吴付来郑水泉杜鹏_朱信凯齐鹏飞王轶_胡百精王易叶康涛_青格勒图__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_冯仕政郭海鹰富晓星_黄家亮林晨罗建晖_宋莉芳宋月萍孙权_吴健杨东张斌治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杜鹏朱信凯_副主任:罗建晖孙权冯仕政成员:张晓波黄家亮富晓星_宋月萍__治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小组联系方式(一)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电话010-6251108382509727(传真)(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电话010-6251313162511497(传真)手机孙老师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相聚在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小程序正式上线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招生」出品相聚在人大在2023年高考招生季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推出“相聚在人大”招生小程序广邀天下英才“相聚在人大”招生小程序包括报考指南、学院与专业选择、咨询方式获取、活动动态关注、师兄师姐说专业与谈成长等多个版块,涵盖考生家长关心的学科实力、培养特色、国际交流、毕业前景、校园生活等丰富内容。01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1800平米“一站式”社区综合体倾听你的声音,立德学生成长空间试运行!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2023年5月,品园之家、知行之家约200平方米学生成长发展空间试运行。空间上新丨@RUCers,品园社区、知行社区学生活动空间试运行开始啦!▲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牢记嘱托!人大在行动:造就新时代的先锋闯将!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深情寄语青年学子“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先锋”“闯将”——这样一组从我们党百年征程中的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走出来的,有着理想荣光、有着蓬勃朝气、有着浑身干劲、有着牺牲精神的人格形象,从此成为人大人矢志追求的身份标识、成为人大人用心用情的时代坐标。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征程的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系列国际高端论坛之“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人大,深入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张吉明出席并致辞,罗马尼亚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在人大,学生党员这样开展主题教育!

开展“如何成长为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先锋闯将”大学习大讨论,做到“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螺旋上升。节日快乐!一年来,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人大青年!做好讲授式领学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四项重点实施方案,持续强化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聚焦」出品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党中央部署启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强调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8日下午,中共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2023年第9次)会议召开,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回顾近期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情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精心细化工作方案,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关于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学生工作、宣传舆论的四项重点实施方案,对全校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更严更高要求,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主题教育理论学习重点实施方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重点实施方案主题教育学生工作重点实施方案主题教育宣传舆论重点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传达与部署实现全覆盖重点任务全部启动实施组织体系总体运转良好持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落实落细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重点任务加大督导力度做好经验总结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东刚书记在会上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把谋划好、组织好、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学校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把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目前已经实现了“起好步、开好局”的既定目标,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确保全程“不松劲”,有力有序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持续深入学习把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从“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四个方面出发:充分总结成绩,严肃查摆问题,及时进行约谈,适时开展经验交流。严格落实学校建立的“班子总动员、常委齐上阵”“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工作机制,确保主题教育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持续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排头兵的姿态、先锋队的担当,带头“学在前、做在前”,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主题教育取得的“可测度”的成果转化为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奋进之志、实干之力、创新之策,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确保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林尚立校长在会上表示学校主题教育要聚焦“谋发展、立新功”,结合“走新路”十大工程,围绕学院基层党建攻坚年专项行动,通过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找到破解制约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创新。要加强专题调研,全面掌握各学科人才状况,扎实做好人才队伍分析,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保证人才发展质量。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在本次主题教育中,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都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贴近学生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未来成长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通过主题教育使学生们真正受益,更好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相关链接媒体聚焦丨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研讨会召开细化部署
2023年5月8日
其他

主题教育特色联学!首位女航天员、歼20飞行员、航母军官、英雄连长对话人大学子!

青春故事,各自精彩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7位嘉宾的分享组成了这场内涵丰富、生动深刻的主题教育联学活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朱悦萌分享了辽宁舰上的工作点滴她的青春是伴随巨舰驰骋大洋的平凡坚守“
2023年5月7日
其他

节日快乐!一年来,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人大青年!

经过学院与学校的两轮激烈角逐,张一潇所在的小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跻身“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的全国级比赛,以“北京冬奥会:用‘冰雪白’讲好‘中国红’”为题呈现了一堂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思政课。
2023年5月4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责编:诗涵校对:顾小白
2023年4月29日
其他

带你走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主题展!

努力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政“金课”,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进“三全育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坚守“独树一帜”
2023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