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活的哲学课

其他

吁请关注“聚众核酸”隐秘感染链条,是时候转入社区防控常态了!

吁请关注“聚众核酸”隐秘感染链条,是时候转入社区防控常态了!彭晓芸不谈大的问题,诸如上海为什么变成这样,上海的基层不是很给力吗,上海不是优等生模范生吗,为何一夜成为慰问救助的对象。事态紧急,我们谈点具体工作。我不是专业人士,本来也轮不到我来谈防疫的操作细节。目前的情形是,诸多的基层工作者及医务工作者扯开嗓门在大喊,但声音还是不够大,我的声音也不够大,但接力扩大这一呼吁是普通市民能尽的一点微薄的力气。陆陆续续看到基层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表示,做核酸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传染途径,反复大规模聚众核酸的合理性,需要重新审定。我们知道,按照奥密克戎毒株前的新冠病毒特性,做核酸是安全的。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就足以防范户外的交叉感染。但是奥密克戎可不:首先,没有N95,一般口罩防得住吗?是防护口罩很可能需要升级到N95(咱也看到领导干部都戴上了N95),但是目前民间没多少N95,看到去做核酸的民众都是带着一般医用外科口罩,这是其一;其二,大白已是高危人群?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负责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本身已是感染高危人群,他们超负荷工作导致抵抗力下降,又长时间暴露在病毒环境中,医护人员的感染率较高。有医生披露,现在科室感染已经来不及隔离密接,密接必须照常出门工作,那么,给民众做核酸的大白,就极有可能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这一时间也是有传染性的;第三,工作量太大,一人一消毒只能从简由于核酸检测量过大,任务艰巨时间紧急,医护人员必然条件反射地缩短了检测时间,其中的一人一消毒的环节也只能是从简,这就为阳性感染者病毒残留在医护人员的手套上留下了可能性(手套十人一换,中间的消毒,医护只能是抹一下酒精凝胶),存有隐患;第四,老城区的跨街区聚众核酸隐患尤其大与高档住宅、豪宅区服务到家的模式不同,在老城区,由于街区紧邻,弄堂内空间有限,核酸检测点设置在距离居民步行距离600-800米的位置,有的是设在中学操场上,有的直接就在大街上,有的在老城区稀缺的小块空地上(如口袋公园),这些检测点的检测方式是好几个街区的居民汇聚一堂,进行着一场大规模“聚众核酸”运动,居民们发现,几轮下来,有阳性病例的A街和此前没有阳性病例的B街、C街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番茄炒蛋”,越炒越糊,B街、C街相继出现了阳性;第五,阳性未转运,核酸蛋炒饭继续,隐患何其大随着阳性病例的增加,运力不足,很多阳性病例在社区内滞留(有的长达一周以上,有的三五天),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是阳性病例楼栋不出门核酸,涉阳小区和全阴小区继续“番茄炒蛋”,更有甚者,有时候由于通知不到位,很多通知就是一声大喇叭,“请大家出来做核酸了”,很多阳性楼的居民也一窝蜂跟着出门核酸,究竟自己是不是高危,合适不合适出门核酸,多数时候全凭自觉,全凭自己判断,这显然很不合理,谁会自觉判断自己是高危人群呢?有一轮核酸,我的亲人在处于混管异常未复核的状态中,作为疑似密接,按理我们一家就不应该出去核酸了,但是没有人通知我不要下楼,最终我自己坚持不去核酸,我告诉家人,我们应该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等复核结果。以上,仅仅是列举了聚众核酸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合理推理,未必精准,但不懂专业的老百姓、写作者、知识分子也应当有资格对相关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察。今日一早,看到一则帖子,闵行区人大代表、原航天厂党委书记杨海退出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公开声明。其声明提出的疑问,与我们作为市民的观感是一致的。此外,还有很多医生提出质疑,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其中还有医生建议,应该让居民自行操作核酸采样,志愿者上门收集即可,这样可避免医护人员采样的手造成的污染和感染,也可避免人员的大规模聚集。医护人员提出的建议,应当是可行的,怕采样冒名,不是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确保吗,这不应当成为问题。不然,我们怎么又信任公民的抗原自测呢?实际上,防疫最终都要走向居民自觉的,有的人总是担心有人阳性不报,大可不必。昨日看到黄浦区官方新闻一则,黄浦区进行社区防护式大规模环境消毒。从照片上看,是在一个高档小区,不知道像瑞金二路那样的小弄堂,有没有进行消毒。而其它区,迄今没有见到这样的说法——防护性消毒进入社区,此前有的仅是阳性病例所涉楼栋的消毒,但这一项工作也是不完善的,很多阳楼也没有消毒,唯一的原因就是人手不足。社区防护性消毒,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阻断传染源的努力是有其限度的。比如说,我们在不断地转运阳性,但是也必须承认,居家自愈已经在事实上发生着,转运不及时的病例,早已居家隔离自愈了。这一时间差产生的社区感染,谁来防护?但遗憾的是,很多人还在宣扬居家隔离的不可行,对阳性病例的恐惧,对事实发生的居家自愈案例视而不见,对如何防范社区感染闭口不谈,一味强调应转尽转,似乎转得快就可以没社区防范啥事了。上海黄浦区工作人员正在社区预防性消毒一个是良好愿望(以为秒转就可以杜绝社区感染),一个是事实发生(病毒跑得快,R0值决定了秒转仍然赶不上病毒的速度),我们应当着重什么工作?值得讨论。按照我所在社区的经历,阳性病例居家已然是事实。我们院子里的邻里关系甚好,大家对阳性居家没有什么意见,对发现阳性的邻居关怀有加。小区有两个病例,一个居家一周以上才转运,一个居家两三天。在阳性病例居家期间,我们希望疾控有关部门上门做好消毒工作,但四处电话无门,最终只能启动自救模式。我们找到消毒公司,自行购买药片,分发给确诊阳性或疑似待复核的邻居,请邻居在居家过程中,对排泄物进行消毒,将药片放进马桶,充分释放冲进下水道。这一做法是否有效,我们也没有得到科学指导,只能存有一念,能自救尽力自救自助,权当心理安慰也可。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社区感染已经发生且难以避免,为什么不快速启动防范社区感染的一系列科普宣传和消毒防范措施呢?电视滚动播放预防社区感染的公益广告,有关部门进入社区进行规范的消毒工作,同时也要培训物业等机构,学会社区消毒的基本工作。即便这一轮果真实现清零,但不是据说是”动态清零”吗?那么,谁又能预测,下一次什么时候发生。奥密克戎已来,生活已然不可能是前奥密克戎时代了。防疫路上,“刻舟求剑”是自绝生路。大概率,我们要将社区防范作为防疫的常态,一边如常生活,一边成为防疫高手。上述诉求可能得到的回应是“人手不足”,防疫中最大的困难。精干队伍、核心力量安排做什么,就至关重要。目前为止,这座城市的大量人力被拖拽进入到无穷无尽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当中去了,连紧急疫苗接种工作也是停止的状态。对于高危老人,现在对他们反复核酸,是增加感染渠道,是增加风险,如果能够快速地给他们接种疫苗,则是降低风险。孰是孰非,哪样更值得做,吁请相关部门予以考量。是时候停止“聚众核酸”“全民无差别核酸”这样耗人耗时的社会工程了!在启动恢复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同时,进入富有成效的社区防控模式,取得市民的配合,以市民自防自觉的模式,取代目前防疫上政府包办一切的困难模式(包办吃饭尤其是政府的自讨苦吃困难模式)。与其把基层拖垮,把居委骂哭,不如相信上海市民的自觉联防,释放公民的力量。上海市民已经用他们勇敢的行动,证明他们值得。注:就在本文编辑的时刻,门外又喊做核酸了,不过,这次已经有所改进,不再让我们和其他街区“蛋炒饭”了,终于在我们院子门口设摊了。我们不再需要步行几百米近千米去核酸了。但是,再次开启全员核酸的广州似乎在重复“聚众”检测,堪忧!4月8日广州也开启全员核酸,排队检测人群扎堆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儿童关系是成年人关系的映射:你的孩子,本不必活得那么累

如果不是北京名校,不是极为煽情的笔法,不是亲子类公号力推,同类事件能否引起那么大舆论风暴?我们是不是见过太多血腥的校园暴力镜头在网上流传,却远远没有引发这么多讨论?
2016年12月13日
其他

朋友圈议程高度同质化,让生活失真

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这意味着天各一方的人们似乎在朋友圈上过着同一种生活,天天如胶似漆地“朋友圈见”,却完全不认识隔壁老王家,错过邻居大妈的呼救声,无视身边爱人朋友的情感诉求。
2016年12月1日
其他

人被自己在乎的东西规定了|幸福在别处?

亲自接诊过的病例。他最终也没有找出这位“把妻子当帽子”的音乐家病理上确定的致病原因。也许如同行所批评的,Sacks感兴趣的,往往不是病人在医学上的病理价值,而是驱使他往形而上层面探寻的异质样本。
2016年11月28日
其他

疯狂奥数班:教育上的学而不思 | 焦虑还是智力懒惰

【1我那个时候自卑又痛苦,什么也不想干,回家也吃不下饭,每天真的就是哭,发呆……2不想学习了,成绩一落千丈,越自卑越不想动,越不想动越自卑,越自卑还越不想怨自己,怨什么呢,老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好。
2016年11月25日
其他

遏制民办教育发展将成历史罪人,立法当谨慎

教育公平,应在公办范畴内谋求,而不是杀死民办教育、把人通通赶进公办学校就公平了。道理很简单,所谓的义务教育保障,在于,无论你的父母是贫穷还是富有,有房子没房子,国家保障你得到九年免费受教育的权利。
2016年11月1日
其他

买粉刷流量,和电信诈骗同样恶劣

内容值多少钱,由受众买单,而不是被广告绑架,这也可以算是精神产品的Uber主义,省却中间环节,内容不再由媒体打包兜售,而是读者自由组合,自主付费。
2016年9月30日
其他

“汽车中心主义”背后:在中国当车主是一件太便宜的事

人们总是容易看见那些让自己荷包变扁的“坏事情”,却看不见自己让城市环境变差的“坏行为”。因此,讨论停车费涨价问题,往往成为了政府部门如何“收费的问题”,却回避了百姓与百姓之间的“鹬蚌相争”现象。
2016年9月27日
其他

小别离是中产的温柔乡: 现实远比电视剧残酷

电视剧《小别离》引发了留学利弊街巷热议,交锋的焦点,与较早前BBC中国式教育纪录片类似,又是一场中式应试教育、西方素质教育优劣之争。关于这个议题,我的很多文章早有论述,迄今没有改变看法。
2016年9月4日
其他

个体生活的决定性时刻:不是远方的诗意,而是最日常的选择

风险伴生着脆弱,在纯粹关系中,人们不爱了,往往不是因为不完美,而是因为那永不袒露脆弱的不真实。恰如托尼的自欺欺人,退守和逃避,最终可能要面临“个体无意义感”(personal
2016年7月24日
其他

“临时状态”的人生为何不值得过

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曾在日记中告诫自己,不要连续读书,要在经济上自立,要找份有利于准备读博的、有自由时间的工作,于是,我找了纸媒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心态,颇有一种“临时状态”的嫌疑。
2016年7月12日
其他

多数所谓“情感困惑”,还没自由到拼爱情的程度

而此类“惑”,多半也非旁人所能解。它因其独特性,而只能放在个体经验当中去经历和咀嚼,一切情爱的哲学学说、情爱的心理解释,只能以当事人的第一体验为一手材料,才可能谋求一个相对恰当的解释框架。
2016年7月7日
其他

做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伙伴型家长,而非统治型家长

对城市中产阶层或准中产阶层的父母而言,今天的家庭教育,空间比过去大了,选择比过去多了。今天的家长群体,有了自主选择学校的空间,这些选择的背后,承载的是家庭关于教育的观念性抉择和决策。
2016年7月3日
其他

无论男女,学会说“不”是人格独立第一步

简言之,这个行事风格“简单粗俗”的记者没有学会在性关系中“被说不”。除了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这种认知失调,该记者以涉嫌强奸的方式来满足急迫的生理需求,也可见他很可能是个情爱生活的低能儿甚至病态者。
2016年6月29日
其他

高考后就万事大吉吗?填志愿选专业才是阶层差分水岭

产生这些困顿,自然和应试教育非常狭窄的阅读有关。高中正是读哲学原典的好时光,但我也不得不在刷题中敷衍着高考。如果更早地海量阅读,或许,今天的我不至于这么“永远都觉得自己没准备好”。
2016年6月9日
其他

权力人为制造教育资源稀缺,最后肥了谁?

过去,我写过不少批判应试教育的相关文章,曾经试图表明,那些以“高考标准化测试公平”为理由支持应试教育的人们,实际上陷入了一种“公平性错觉”。
2016年5月17日
其他

朋友圈的微言大义:孔雀为谁开屏

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我们应该体恤地说一声,祝福那些开屏的孔雀们,但愿他们能够借助技术尽早找到那个对的人,找到他们的“真爱”。
2016年5月16日
其他

百度为何勇于堕落: “资本的道德”值多少钱?

不过,这里涉及前述所提出的另一个影响抵制不道德商业模式的因素,即抵御某产品的资本究竟有多少,是否涉及垄断的问题,是否无可选择?有些人就会说,如果不用百度搜索,不知道通过哪个渠道检索公开信息了。
2016年5月1日
其他

价值细分时代:人生的船啊,载不了那么多小伙伴

按照“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原理,写这个题目,估计也有朋友圈友尽屏蔽的?你怎么也去看段子?于是,这个题目在我的草稿箱里躺了很久。如今,热潮已过,想必无论怎么写也不会有蹭人气之嫌,不如谈谈。
2016年4月27日
其他

“应试教育”宠儿缺乏创业基因吗?

一个充分发挥个人天赋和优势的社会,应当是有人激情创业,有人只爱沉思写作独处,有人乐于从政当政治明星,有人连投票也慵懒,有人当企业家,有人当艺术家哲学家,有人只愿意去动物园给海马刷毛……
2016年4月13日
其他

先把自己活成一个圆,再遇见另一个圆

无论是原生家庭关系,还是两性亲密关系,首先把自己活成一个圆,是距离幸福最近的一条路。尽管这个过程也许会造成他人的精神痛苦,也许这个过程不排除反哺父辈的“不敬”,但也是个体生命完满的最可欲之途。
2016年3月29日
其他

拼错了方向,小心未来一代成“人工智能”弱人类

测评机构更加不会告诉你,儿童需要通过玩自己发明的游戏来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孩子和小伙伴之间,如果不会发明游戏了,基本上就是失去想象力的表现,这是兴趣班所提供不了的,兴趣班都是给定任务,规定路线的。
2016年3月16日
其他

精细化育儿正在偷走女性的职业野心

本文并不打算讨论这样的作息表,对一个生长发育中的九岁孩子究竟合理不合理。倒是那位虎妈由此而生的自豪感,令我想到另一个议题:高学历的都市女性,正在以全情投入的方式实践她们的精细化育儿观念。
2016年3月8日
其他

像个陌生人那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像陌生人那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还意味着对外物的荣辱不惊,对自己境遇的幸与不幸抽离的能力。这种能力,大概值得一个人穷其一生去淬炼,去打磨。直到我们终将把自己的死亡也客体化,成为尘世里真正的陌生人。
2016年2月29日
其他

素质教育真的会让“寒门子弟”更没落吗?

这或许是好事?不诚信的家长容易害了孩子,也许很多本来急功近利的家长看到舆论汹涌就收敛了,间接也就促进社会诚信。不诚信的代价,实际上殃及社会全体成员,中国孩子申请留学常常被怀疑造假即是牵连反应。
2016年2月17日
其他

应试教育对底层公平?错了,底层能拼的是道德

要过春节了,很多人即将回家过年,他们将遭遇逼婚或准备结婚,荐读我的一篇旧文:《结婚本来就伤感情,不如推行婚前协议》,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在菜单【公共理性】一栏点击【谁在结婚】。
2016年2月4日
其他

意义系统是如何预见你的人生的?

如果是这样,似乎一个人的人生早就“天注定”,被他的出身和他的家庭决定了。那么,那些灌注给成年人的心灵鸡汤岂不是徒劳无功?再多的挣扎,耗费再多努力去抵御原生家庭的消极烙印,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2016年1月28日
其他

意义系统是如何预见你的人生的?

如果是这样,似乎一个人的人生早就“天注定”,被他的出身和他的家庭决定了。那么,那些灌注给成年人的心灵鸡汤岂不是徒劳无功?再多的挣扎,耗费再多努力去抵御原生家庭的消极烙印,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2016年1月27日
其他

免费新闻,大资本帮你买单的后果是什么?

对教育和社区的研究,分散了我的很多注意力,起码使得我不再夸大媒体的作用。即便如此,仍然需要保持对大资本垄断媒体的足够警惕。因此,阶段性地关注媒体动态,仍是我文章的一个主要议题,但绝不会成为全部。
2015年12月15日
其他

终身学习作为自由的出口

被认为“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往往并不真的只有这一条路。而是人们局限于自我更新的能力,而只能如井底之蛙那样看到一口井般大小的天地,他们还不敢逃离,不具备把自己归零的能力。
2015年12月12日
其他

也许,我们应当恢复写邮件的交流方式

在微信上,我们深怕互相叨扰,总是尽量言简意赅,总是生怕多打几个字造成对方的负担。更为要命的是,微信上,我们更乐意插科打诨地逗乐,而很少能够谈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即便是最好的、最持久的老朋友。
2015年11月13日
其他

BBC纪录片:教育与阶层流动之困

且不说参与教学实验与未参加实验的两组学生样本选取是否科学,譬如两组学生原来的成绩如何?就算这个实验的样本选取完全科学有效,重要的是,以分数为标准来评判中方教师在这场实验的胜负,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5年8月24日
其他

“制度性啃老”的伦理困境

“啃老”成为一种制度设计,却是新现象。当“啃老”成为了制度设计的时候,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伦理关系,正在经历着瓦解和变化。于是,新的伦理困境和文化纠结产生了:观念在走向个体化,而制度却在把它使劲往回拉。
2014年10月28日
其他

【教育】救救被媒体“控制”的孩子们

有些是捞够了原始积累就开始转型,开始热心公益和慈善,而有些却是造假“惯犯”,你所看见的他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擅长吹泡沫的团队在鼎力策划。底线,在不择手段的“成功者”这里,几乎是专门拿来突破的。
2014年9月17日
其他

让好社区帮你带孩子

这些条件看起来似痴人说梦,对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的现代都市来说,近乎苛求。但是不要忘了,与此同时存在的现象是,中国的大都市目前仍有大量空置房屋。一方面是好社区难寻,一方面是建筑垃圾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2014年7月3日
其他

企业家为何热衷“不务正业”

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王石比学院派的知识分子敏锐,他谈道:“吴晓波从中国商业史的角度对商人和商业思想进行梳理和反思,但是真正从理论和哲学层面来谈中国工商阶层的地位的,现在还没有。”
2014年6月12日
其他

认识“我是谁”不该成教育盲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也在巩固“重文抑商”的观念。于是,经商、做个个体户就成了一些公众嘴里的“浪费”,白白占用高等教育的名额,有的说,早知道要去开餐馆,那就别考大学了,读到高中就行了。
2014年5月9日
其他

“户外教育”为何不受重视?

还有一些小学,由于学位紧张,一个班人数众多,麻雀学校活动空间又不足,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学校就规定课间休息时间只准呆在教室,不准去操场“玩”。
2014年4月2日
其他

“爱不需要讲理”是什么歪理?

逻辑上再往前跨一步,主张对女人不必要讲理的男人,其意识深层的潜台词是:你不值得我认真对待,或者,我想认真对待你,但我已预期到你没有能力回应我的认真,所以,不如不与你一般见识。
2014年3月18日
其他

教育已进入“观念竞争”时代

可以说,相比过去,这是自信的一代家长。在大学生还极为稀罕的年代,师范生就是大秀才,小学老师就是知识分子,而今天,家长们开始认为自己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小学老师的平均水平,这,恐怕也是自信的来源之一。
201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