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

其他

对校园霸凌行为风险地带进行“强支援”——“对校园霸凌动真格”之三

观察近年来发生在多地的校园霸凌事件,一个令人深刻的印象是,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乡镇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频频进入公众和舆论的视野。虽然尚未有全国性数据统计,但国内多位学者、社会工作者对此进行的大量抽样调查显示,上述群体和学校发生校园暴力、霸凌行为风险和比例明显高于城市中的学校。逻辑不难理解。在学龄时期,如果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成长往往会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加之当下各类电子游戏产品流行,不少孩子沉迷网络,过早成熟。同时,隔代抚养重养轻教、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也容易诱发不良的后果。再有,乡镇中小学教育师资的不足、德育的薄弱、法治培训的匮乏以及相关机构重视不足,使大量农村学校尤其是那些管理水平较低的寄宿制学校成为校园霸凌行为的风险地带。事实上,这“沉默的大多数”隐藏在一个数千万级规模的庞大群体中,其教育问题、成长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社会问题由来已久,校园霸凌行为不过是这一矛盾在某一方面的表征和结果。从这一意义上而言,解决校园霸凌这一现实性难题,就不能就事论事、一事一议,而需要站到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这一更高的层次,通过一揽子方案统筹考虑与谋划,才有望治本。现实的路径无非两条。其一,继续推动随迁子女平等入学,让有条件的外来务工家庭在城市团聚、扎根。很长一段时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入学存在较高的门槛,这是造成留守儿童的重要原因。但近年来,国内中小城市普遍取消了落户限制,包括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除了省会城市等个别地区外,其他城市全面放开落户,这就为留守儿童进城、入学铺平了道路。其二,对乡村教育这一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给予更多的关注、更有力的支持,提升物质和制度的保障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等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举措。各方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构建新的乡村教育生态,真金白银地投入,给足编制名额,壮大师资力量,把农村中小学软硬件的短板尽快补起来。就根治农村校园霸凌行为,还应有进一步更具体的行动。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大力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在工资收入、编制配置上实现城乡统一,甚至一定程度的倾斜,真正留住人才。近些年,由于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薄弱的现实,农村教师社会地位降低了,教师和学校权威下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发挥教育职能和建立公正、公平的校风。有必要通过收入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声望,重塑教师“乡村精英”的传统地位,更好发挥教师和学校在反校园霸凌中的功能。对于寄宿学校,要特别强化生活老师的角色、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法治方面的培训,形成系统化的保护屏障和预警机制。从社会方面来说,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推动其他部门参与校园霸凌的防治工作,联合社区、公安、司法部门,
3月22日 下午 7:22
其他

三倍价格卖二手花,这家殡仪馆哪来的底气?

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西安一家殡仪馆告别厅的花卉布置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而且价格是市面的3倍多。这家殡仪馆的负责人回应说,告别厅重复使用花卉是为了节约资源。二手的花卉,3倍的收费,出发点真的只是为了节约吗?这种做法除了伤害了人们的感情之外,是否涉嫌消费欺诈?二手花卉,3倍收费日前,有逝者亲属反映称,今年年初在西安市殡仪馆给已故亲属搭建灵堂时,发现殡仪馆工作人员使用的是上一位逝者告别仪式上的花卉和布置,告别厅也仅仅是更换了灵柩及电子屏上的照片,其它布置与上一位逝者一模一样。但在结算单上,却有“花艺鲜花布置”这一项收费。△西安市殡仪馆这位逝者亲属称,自己是从事花卉生意的,他在交费时专门看了一下所对应的“花艺鲜花布置”项目组成,发现里面的花卉价格是市场正常价格的3倍以上。因此,他认为殡仪馆是在有意无意地“欺瞒”逝者家属。△西安市殡仪馆价目表对此,记者致电西安市民政局,该单位工作人员表示,殡仪馆的收费价格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及市场调节价三种,而报道中所涉及的告别厅常规布置项目就属于市场调节价。“它属于服务类,实行市场调节价,反映人指的费用可能是在西安朱雀花卉市场买花的成本价,他使用的咸宁厅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不是说把鲜花买回来就完了,这里面还有劳力、损耗等成本。”该工作人员所说的“咸宁厅”是西安市殡仪馆的告别厅之一,其“花艺鲜花布置”项目收费标准为12800元;而朱雀花卉市场是西安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一家花卉市场,比价后显示,同样的花材西安市殡仪馆收费比市场价格高出数倍。△西安市殡仪馆咸宁厅已经涉嫌消费欺诈针对告别厅“花艺鲜花布置”项目中花卉是否存在重复使用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殡仪馆相关工作和服务中目前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告知家属告别厅的鲜花布置服务属于延伸服务,且追悼会结束后,家属可以自行处置,也可以委托殡仪馆代为处置,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存在问题。“重复利用花卉确实存在问题,针对网上反映的事,殡仪馆已落实书面告知并对职工加强教育。”该工作人员表示,殡仪馆后续将采用租售并举的形式,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祭奠用花(资料图)二手的花卉,3倍的收费。西安市殡仪馆重复使用花卉,重复收费可能存在哪些侵权行为?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法学系副教授韩伟认为,西安市殡仪馆的相关做法,有悖于法治精神和诚信精神的要求,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相关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发挥监管指导作用。“殡仪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重复利用花卉的情况,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让消费者知情并且自主选择。”殡葬敲竹杠赚的是昧心钱逝者已去,殡仪馆提供鲜花布置、烘托气氛,让亲属可以寄托哀思,是正常的服务内容,照章收费并无不可。可明细表上的这些花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何至于一进殡仪馆就身价倍增?如此低廉的成本、正常的布置还反复使用,却收取高额费用,简直是拿消费者当冤大头。更令人气愤的是,一名工作人员对此解释,告别厅里的花卉就是重复使用,为的是避免浪费。花是节约了,亲属的钱可没节约。打着环保的旗号欺瞒亲属,一份花挣几家钱,算盘打得真是精。在殡葬花束布置上重复高收费,显然是在算计家属,虽是“明码标价”,无异于明着赚黑钱。殡葬服务带有公益属性,市场化应有度,商业化要有序。据报道,该殡仪馆负责人表示:“花卉的价格执行的都是市场调节价,而且有物价部门的批复”。市场监管部门确实该出来表个态:商家在如此高的利润下,“重复”利用布景,擅自以旧充新,算不算殡葬市场乱象,是否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该不该受到处理?服务不规范,收费没规矩,趁逝者亲属悲痛之际瞒天过海,既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更践踏公序良俗。逝者亲属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对很多项目无力分辨,大多不会讨价还价或一一核对;面对种种所谓的“规矩”,囿于孝心和风俗,往往只好听任安排,交钱买心安。有必要对当地的殡仪馆进行一次排查整治,看看这样的“节约”行为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套路。殡葬服务是民生需求,从业者应该带着关怀和温度,而不是趁机捞一把、再捞一把。监制丨李绍飞编辑丨单镜宇审校丨瑞雪来源丨央视网
3月22日 下午 5:01
其他

学校不能在校园霸凌案中当“和事佬”——“对校园霸凌动真格”之二

在校园霸凌事件中,学校的角色是特殊的,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面对校园霸凌行为,其态度、反应、措施具有直接又鲜明的导向意义。是“正激励”还是“负反馈”,很多时候取决于校方这个“裁判者”的“执法价值”“执法方式”。就像体育赛场上的执法,如果裁判员对犯规行为置之不理或高举轻放,势必造成运动员动作变形、比赛变味,失去公平公正竞技的意义。梳理近年来见诸媒体的校园霸凌案件,我们遗憾地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裁判”时表现是不合格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悲愤的,担不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最为公众和舆论诟病的一种现象是,不少学校习惯性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是寄望于在学校“内部消化”。这背后有基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维护所谓学校声誉等各种因素的考虑。如果霸凌者确实属于初犯、轻犯,在学校迅速处置过程中能真诚悔过,争得受害者及其家长的谅解,这样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众多的校园霸凌行为、事件乃至案件,学校循着强行“内部消化”思维是消化不了的。如果受害者已经遭受严重的人身、精神伤害和财产损失,学校还继续沿续一种表面的、形式化的“调解”与不痛不痒的处罚,无异于“变相助长”了霸凌者的无法无天的嚣张气焰和戾气,将来恐怕会酿成更大的事故。我们的教训还不够多吗?备受关注的大同大成双语学校霸凌案,受害者遭受霸凌长达一年半之久,最终导致令人震惊的“极端欺辱”恶行。(此前报道→大成双语学校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处理通报)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当有法的意识和“不护犊子”的胸襟与担当,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当下与未来负责,也是对学校自身负责。“家丑不可外扬”这样陈旧的观念该转变了,“霸凌不存在,就是孩子间打闹”这样的老思维该革新了。学校在实践中更要把之前欠在教学管理内容上的“功课”补上。一方面,学校应有完善的帮扶救济制度,一旦发生霸凌事件能快速反应,给予受害者充分的关怀、抚慰,针对不同事件采取系统性措施,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状态。在这方面,学校发挥的作用不亚于家庭。另一方面,对霸凌者施以与之行为相匹配的惩罚惩戒,对有严重不良行为者,主动申请将其送入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对涉嫌犯罪的,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法律责任。在德与法之间,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学校要立德树人,以德育人。学校管得了,就要严管厚爱;学校管不了,那就该用法律维护学生的权益、维护学校的名誉。相对于事后的惩罚,事前的预防才是基础和根本。现实的痛点是,长期以来,过度的应试教育与薄弱的德育教育失衡,导致我们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而忽视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这也无形之中为校园霸凌埋下了隐患。我们不能将发生在校园的霸凌行为责任都推给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均有责任。但改变这一现状,提升德育教育的力度和实效,学校的角色尤为关键,当有更实的作为,不能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这些年,各地有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值得提倡的做法。譬如,建立“法治副校长”机制,如能真正将其“普法者”“守卫者”的制度目标落到实处,无疑将在遏制校园霸凌中发挥重要作用。又如,专门开展法治辅导、培训,让学生、教师都能全面了解校园霸凌的危害,培养反霸凌的意识和能力。这不是对学校求全责备,而是其职责所在、分内之事。事实上,在减轻教师行政任务负担、鼓励课间十分钟让孩子撒个欢等现实问题上,舆论和公众一直呼吁要给予学校、教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包容,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但一码归一码,在涉及校园霸凌问题上,学校作为第一责任人,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条件展现更大的作为。在反校园霸凌中,学校这道关守住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往往能事半功倍,最终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成长空间。此前报道:正视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拷问——“对校园霸凌动真格”之一监制丨李绍飞编辑丨吴明泽审校丨天明来源丨央视网
3月21日 下午 3:44
其他

正视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拷问

正视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拷问——“对校园霸凌动真格”之一在连续数起有关未成年人恶性案件的背景下,校园霸凌这一社会问题再一次“爆燃”舆论场。(此前报道→三名初中生涉嫌杀害同学,要讨论的地方有很多)对施暴者的过度宽纵和对受害者的保护不力成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集体感受。年龄怎么能成为犯错、犯罪免罚的挡箭牌?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保护的是受伤的孩子还是那些作恶的“小魔鬼”?这样尖锐的质问一次次撞击人们的内心,社会情绪亦随之发生巨大起伏。“孩子,我宁可去监狱看你,也不要去坟头看你。”这样的“极端”言论总能赢得一片叫好。表面看,这只是情绪的宣泄,但背后折射了公众对相关方应对校园霸凌行为不力的不满与愤懑。令人忧心的是,这种负面情绪长期酝酿不仅影响人们关于教育的理念、心理,还关乎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兹事体大,形势严峻。不能再心存侥幸了,不可再视而不见了,不要再装聋作哑了。相关各方特别是学校、司法机关,应该正视和严肃对待人们关于校园霸凌行为的现实拷问,积极回应社会的普遍期待。校园霸凌之危害早已无需赘言,当务之急是采取负责任的有效行动——与霸凌行为相匹配的惩罚惩戒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前者,结果常常是令人沮丧的;关于后者,实践中又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有的地方、有些学校甚至连形式都没有。校园霸凌问题积弊日深,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媒体曝光的案件观察,近年来校园霸凌行为还出现一些高度危险的苗头,值得警惕和重视。譬如,校园霸凌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校园霸凌行为恶性程度越来越高,不断挑战社会认知的底线,逼同学吃粪、强迫他人舔生殖器这样的禽兽行径竟然是中小学生所为,有的甚至不足十岁。与校园霸凌有着密切关联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也呈现高发之势。我们不能再以“个案”“偶发”这样轻描淡写的理由自我安慰了。对千万孩子而言,这是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不负责任的托辞,也有违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认知与热烈期望。面对当下社会对校园霸凌事件普遍而强烈的关注与诉求,该动真格了,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没有教育的惩罚是偏激的,没有惩罚的教育则常常是无效的。我们必须更多站到受害者的立场上去思考和行动,对霸凌者施以有力的惩处,特别有必要通过对标志性事件的案例剖析和正确处理形成示范和震慑效应,逐渐扭转不良的风气。近年来,司法机关有关正当防卫的判例以及媒体对刑法第二十条的普及为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再具体而言,要遏制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学校必须发挥关键角色的作用,把好第一道关口,不能总是抱着“息事宁人”“家丑不外扬”的思维,否则,有何颜面教书育人?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要有霹雳手段,该入刑的入刑,该赔偿的赔偿,该送专门学校的就要送进去。家庭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古人尚有“严是爱、宽是害”的家训,家长对孩子既要关爱,又要管教,这不是什么真知灼见,不过是常识常理常情。关键还在落实。社会得到的教训已足够沉重,不能让“隐秘的角落”继续隐秘下去了!监制丨李绍飞编辑丨吴明泽审校丨孟夏
3月20日 下午 2:17
其他

科普被当成谣言,防疫中执法者当怀戒慎之心

近日,陕西咸阳彬州的李某某因为在村民的通知群里,提醒了一句:“打完疫苗不能直接做核酸,否则就是阳性,核酸后打疫苗不影响,切记切记!!!”结果,彬州警方将此定性为涉疫谣言案,认定李某某的言论严重影响了疫苗接种工作,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李某某作出了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还在官方微博上晒出了李某某手拿“画押”过的认错书的照片。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彬州警方撤销此前涉疫谣言案处罚决定,“已向当事人赔礼道歉,退还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其实,之前多地疾控部门已反复提示,接种新冠疫苗后,需要在48小时之后再进行核酸检测,李某某在群里的提醒根本没有说错什么,更谈不上谣言。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地警方认定谣言时,不是以事实、科学作为依据,而是凭着某种“直觉”,觉得不那么“正能量”,就轻易定为“谣言”,继而做出严苛处罚。执法者应明白,在做出关乎公民个人尊严、法律公正性的行政处罚时,理当对所谓传言的真实性、当事人传播时的主观动机、客观社会危害性等做出全面调查后再“兴师问罪”。我们需要打击的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谣言,而不是不让人说话。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是动用警权,特别是开展刑事调查打击谣言的同时,也要对公民正常发言,乃至有争议的表达,留下空间,精准区别表达不严谨和蓄意造谣、情绪过激和恶意侮辱。行使公权者当有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民心,戒慎恐惧,谦卑自牧。对于有争议的表达,对刺耳的批评,公权机关不能第一反应就是“罚不罚”“抓不抓”,而应是:这个话“对不对”?老百姓的怨气打哪里来?“糙话”背后有没有不糙的道理?尤其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期间,执法需要雷厉风行、果断处置,但也要防止反应过度,把民间正常的意见反馈、争议乃至科普当成谣言、寻衅滋事来处罚。这次,彬州警方能积极倾听网友的呼声,主动认错改正,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承诺启动问责程序,这体现了人民警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但需要提醒的是,问责不是应对舆论的公关技术,而是人民公安的人民性的本质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问责就得真问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问责一个、教育一片,积极消除这起“科普被当成谣言”的案件的负面影响,不能不疼不痒,雨过地皮湿,更不能是“缓兵之计”,成半拉子工程。唯有如此,才能跳出“问责不断、错误常犯”的怪圈。往期回顾执行就地过年政策要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我们还能为“金晓宇”们做些什么?周末谈|“少数派”的权益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我们还能为“金晓宇”们做些什么?

“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
2022年1月18日
其他

周末谈|“少数派”的权益

这一周,我们讲三个人。第一个,粱炎平,一名在西安打工的湖北人。上个月,疫情突袭之下,这位装修工人赶回出租房时,其所在的村子刚刚封闭,又不得不返回正在装修的毛坯房,这一住就是20多天。无暖气、无家具、无锅灶。吃饭这件最小的事,成了粱炎平最大的事。方便面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这些天他吃了60多桶。梁炎平暂住的房间。更糟糕的是——睡觉问题。尽管装修公司送了棉被,但寒冬腊月的西安,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到了晚上还会降到零下。粱炎平只好和另一个工友睡在一起,两人“抱团取暖”,可依然会被冻醒。期间,新闻成了这位装修工的“必需品”。粱炎平每天关注疫情消息,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回去,尽快结束这种生活。”第二个,贾东明,被称为2021年“最惨火锅店”的店主。这位在郑州的创业者将这半年来的经历浓缩成11行字,道出他的辛酸↓↓↓“6月10日,签合同装修;7月18日,试营业;7月20日,遇洪水停业;7月26日,恢复营业;8月1日,报出疫情停业;9月3日,恢复营业;9月份,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10月份,努力经营,稍有起色;11月1日,又报出疫情受影响;12月份,鼓足劲头干,生意回升;1月3日,郑州又报出疫情,被通知禁止堂食,暂停营业。”第三个,某某某。一位在天津津南区某高校就读的学生,新冠病毒感染者,也是网暴的受害者。返回老家大连后,由于流调信息被泄露,像以往多起类似案例一样,他遭到可怕的网络暴力,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列车突然偏离了正常轨道,精神上更备受折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什么说这三个人?这两年,因疫情,不少人的生活无常。他们的遭遇从不同方面折射了突然的变故带给个体的伤害。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在“动态清零”策略下,我们以一时之痛换来长久之安,以局部之失换来整体之得,效果显著,有目共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忽视了那些为此而牺牲或遭到厄运与困境的“少数派”。或因为感染病毒、或因为社区封锁、或因为防控需要,他们本来正常的生活被打乱,工作、事业、名誉甚至衣食住行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我们崇尚集体利益至上,倡导“以小我成就大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不尊重和保护个体的权益,更不表示个人或少数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尊重个体的利益、关心“少数派”的权益是公共治理水平和公务服务温度的体现。尤其是疫情之下,这些群体多为弱势者,更不应被忽略。譬如,对粱炎平这样的外地工人的隔离,是否有其他解决办法,而不是一拒了之,迫其在“三无”毛坯房中度过这漫长而寒冷的冬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好?而且,很多时候,“少数派”是相对的少数,绝对数量往往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贾东明这样的餐饮店主就是典型,受疫情影响,餐饮业这两年跌入谷底,数以万计的贾东明式的小店主遭遇经营寒冬。有些人倒下了,有些人还在咬牙坚持。在对他们致以敬意、表达同情的同时,我们是否能有一些务实的行动去帮助和抚慰这些倍受打击却又无比坚强的“小人物”?我们还要明白,“少数派”和“多数派”有时是可以互换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因为“人多势众”而对个体的利益诉求置若罔闻。因为,有一天,你、我也可能成为“少数派”。以那位遭受网暴的大连学生为例,这两年,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实际危害、具体原因、应对举措等,舆论说了又说,讲了再讲。但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为何?根子上在于我们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方法不多,手段不够,措施不硬,信息泄露的责任者和网络施暴者少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暴的受害者,成为被群起攻击的那个势单力薄的可怜人。不要再熟视无睹了!此刻,新冠疫情仍在继续,我们还在与病毒激战。这场“战争”不仅是对我们经济实力、技术体系、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精神意志、国民素质甚至人性的考验。在保证防疫大目标的条件下,我们也应更多地考虑到那些受到伤害和作出牺牲的社会个体和边缘群体,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怀和抚慰。这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尺。往期回顾执行就地过年政策要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南京大学“过生日”被骂上热搜,到底冤不冤?江歌案一审判决,重申法理情的底线
2022年1月15日
其他

大众对疫情防控疑惑在哪,科普就要跟到哪

连日来,陕西、河南、天津等地相继出现本土疫情,因奥密克戎变异株给防疫带来新挑战,不少地方都绷紧防疫之弦。被疫情波及的地区都采取了严格的社会面管控措施,在流调溯源、社区管控、集中隔离、患者救治、严防外溢等方面都奉行了“严”字诀。
2022年1月14日
其他

执行就地过年政策要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疫情之下的第三个春节即将到来,身处异地的人们渴望回到久别的家乡,和亲人们过个团圆节。但因为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不少地方倡议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能降低病毒传播概率,这一防疫措施早有社会共识。况且,当下奥密克戎来势汹汹,部分地区防疫形势严峻,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疫情防控须臾不可放松。倡议过节不返乡、就地过年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大部分群众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一时的留守换来的是长久的安宁,对个人、于社会都是好事,也体现了每个人对社会的担当。很多地方为了留人就地过年,更是拿出了硬措施,给群众真实惠。譬如,浙江宁波,安徽合肥、芜湖等地宣布直接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现金红包”,有力度,也有温度。需要提醒的是,就地过年的倡议与相关政策的执行,始终要置于科学防疫的框架之下。具体来说,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执行相关防疫规定,有条件的低风险地区避免“一刀切”执行就地过年政策,应科学精准做好分区分类出行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这符合科学防疫要求和人情常理。政策执行要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这不仅考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担当,也是对各地疫情防控下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关于此,这两年有不少怪现象,有对从外地低风险地区返乡群众实行强制隔离的,也有“硬核”劝返的,还有动辄堵路、封户的。潜台词就是:最好别回来。此类行为不仅是懒政、惰政的体现,更暴露出治理能力上的巨大短板,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格格不入,也有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势。尤其是在我们已积累了两个春节假日疫情防控经验的条件下,各地防控能力和保障水平都应有相应提高,不应过度依赖超常态的管控手段。中国人对春节有特殊的情感,期盼喜庆、祥和、团聚的氛围。年关将近,我们有必要再次敲警钟、打边鼓,在坚持“动态清零”基础上,务必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从严从紧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让群众过一个健康又温馨的春节。往期回顾问责不能成遮羞布、庇护令和腾挪术周末谈|疫情防控“一刀切”切掉了什么?呵,好一段冰雪奇缘(葩)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南京大学“过生日”被骂上热搜,到底冤不冤?

1月7日,南京大学官网公布了《南京大学2022年政府采购意向公开(第6批)》。内容显示,2022年5月20日,南京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校方拟于2022年3月至4月,在《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不少于12个版面的校庆特刊,预算120万元。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江歌案一审判决,重申法理情的底线

法院认定,刘鑫没有如实向江歌进行告知和提醒,在面临陈世峰不法侵害的紧迫危险之时,为求自保而置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将江歌阻挡在自己居所门外致其被杀害,具有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周末谈|疫情防控“一刀切”切掉了什么?

这一周,最令人揪心的莫过于疫情在多个省区接连暴发,有些城市不得不暂时“停摆”。其中,西安已经封闭了一段时间。曾光教授认为,这是武汉之后最严重的一次疫情。但就像之前的历次抗疫一样,大家都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实现“清零”的目标。这两年,我们坚持“动态清零”的策略,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从宏观层面和总体效果上看,我们当然是防疫的“优等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从微观实践看,不同地区在疫情应对上还存在差距,一些城市暴露了比较明显的短板。这突出表现在非新冠患者就医难、生活必需物资供应“最后一公里”不畅等问题,有极端案例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舆论批评,群众不满。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政策在本地执行中僵化、死板,“一刀切”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此风气,媒体评论,舆论分析,专家观察,摆事实、讲道理、论得失,似乎未见多大实效。在这两年防疫中,一些地区各种“一刀切”政策、层层加码措施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为何?从主观上来说,在不少基层执行者眼中,“一刀切”虽然方法简单粗暴了点,但效果往往也是立竿见影。尤其在防疫“一票否决”的背景下,“一刀切”常常显得有决心、有魄力、有担当。事实上,往小了说,这种做法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是懒政、怠政、惰政,是给自己挂“免责牌”;往大了讲,这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因为每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忽视。从客观上来讲,这一顽疾折射出了我们在特殊时期治理规模与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一个人口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日常运转中主要是由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当城市突然进入“静态”时,“看得见的手”则几乎接管了一切。此时,其治理的资源、手段与实际需求是不匹配的。以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为例,它纷繁复杂、林林总总、千头万绪。在平时,成熟的供应链和专业的人群为之服务,但一夜之间要让基层防疫人员、志愿者担负起这项超级任务,怎么可能做到完美衔接呢?不止如此,在特殊时期,任务也是有优先级的,基层必须有所排序。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刚性约束之下,核酸检测、排除隐患往往成为基层的首要任务,其他工作都要靠后安排。这时候,“一刀切”又常常成为一些执行者“被动”的选择——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确保“我的地盘”没问题。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就不能将板子都打在基层执行者身上——看别人挑担似乎总是不费力的。把了脉问了诊,还要开药治病。不妨给基层留有一定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执行”的能力。我们要明白,越到基层,执行者越清楚本地的实际情况。他们直接面对的情形越为复杂,承受的各方压力也越为巨大。我们批评“一刀切”问题,就要先从自身做起,不要以“一刀切”政策或作风去苛求他们。更多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不要将社会运转的一切责任都大包大揽,可以允许通过外卖方式运营的商业继续营业。最关键是做好快递人员的全面核酸检测并与居民零接触,这能够有效规避疫情传播风险。此种做法既减轻基层组织尤其是防疫人员、志愿者的负担,又可以利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封闭期间民众基本需求,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商家的损失,可谓一举三得。最新消息是,陕西印发紧急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快递员到岗工作。当然,充分而及时的社会监督是极有必要的,它可以及时督促相关各方更好地履行职责,避免医院将病患拒之门外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往期回顾问责不能成遮羞布、庇护令和腾挪术疫情多点散发
2022年1月8日
其他

问责不能成遮羞布、庇护令和腾挪术

但值得注意的是,问责也要问“对”问“实”,不能轻易变成遮羞布、庇护令和腾挪术。被动性问责、间接庇护式问责、选择性问责,都不是依纪依法依规问责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2年1月6日
其他

疫情多点散发 防控准备应更充分

新年伊始,国内疫情又出现多点散发的态势,数个城市接连出现新增病例。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防疫面临新的压力。如何更好贯彻“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有效管控风险,这对各地来说是新一轮考验。近期疫情态势警示我们,疫情防控这根弦一点也不能放松,一定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2021年12月29日,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通济南坊一号院的居民在领取免费生活物资。来源:新华社相比于原始株,去年开始流行的德尔塔、奥密克戎新毒株毒性更大、传播隐匿性更强,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对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快速反应的能力,着力“把好第一道关”。当新病例出现之后,相关单位要第一时间锁定传播链,精准管控风险人员,防止传播面的扩大。两年多防控实践证明,如果错过病毒刚露头的“窗口期”,造成传播面迅速扩大,导致防疫战线拉得过长,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防疫是一个社会管理的综合课题,必须有科学的应急预案。尤其是大城市在被迫按下“暂停键”后,往往会面临治理能力和治理规模的矛盾,一些常态运行中不会出现的问题会暴露出来,往常不太可能遭遇的困境会成为普遍的常态。譬如,非新冠患者的就医难、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等。特殊时期,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事事像日常那样尽如人意,我们的群众也向来顾大局、识大体,积极配合防疫,但各地在绷紧防疫神经的同时,切忌偏离科学、精准的防疫原则,保证防疫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要确保群众吃饭、就医等基本民生问题。这两年,我们经过多轮疫情防控实践得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各地都应该认真负责地总结,并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不要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至少有两点经验是应该得到借鉴的:一是更好地利用社会力量,发挥好公众、机构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更好地借助市场力量,提高特殊时期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年关将近,各地要把困难估计得大一些,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做到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重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管理、医疗救治和院感防控、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健康祥和的节日。往期回顾2022,愿所有期冀都有回响论“老人吊炕取暖被封炕”是与非
2022年1月5日
其他

呵,好一段冰雪奇缘(葩)

如此怼人,管理员的味道浓重,服务员的身份淡轻,别忘了这是在跟客户沟通,客户是衣食父母,雪场靠提供装备、食宿、教练培训等方式创收,核心是为客户服务,为提供好的体验,而不是出一些奇葩的难题为难人。
2022年1月4日
其他

2022,愿所有期冀都有回响

托马斯·弗里德曼曾预言,新冠疫情将会是两个世界——“新冠之前(Before
2022年1月1日
其他

论“老人吊炕取暖被封炕”是与非 关键要厘清这个底线

问题根本矛盾在于:污染治理和民生保障双重目标之间有时是不一致的。过往冬天,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雾霾污染触目惊心,各级政府下定决心治理,出台了“禁烧”、“煤改气”、“煤改电”等政策,投入了大量行政资源。
2021年12月18日
其他

博士“虎爸”逼幼娃学高数,高知岂能无知?

江苏南京一位博士“虎爸”毛先生,逼7岁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和5岁上幼儿园的女儿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比如文言文和高等数学,并且要学到深夜,孩子学不会还要被他谩骂和殴打。这些行为让网友震惊!当地公安、妇联和老师介入调解,但毛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们好”,对儿女们进行超前教育也只是“家务事”。孩子母亲无奈之下向法院求助。日前,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将保护令期限设定为三个月。儿子7岁,女儿5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加上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两个孩子该享受更多欢乐才对,结果却被逼着不睡觉学高数和文言文。自己读了博士,就要逼迫孩子读博士的内容?这已经不是“揠苗助长”,而是连根拔起式的“毁苗助长”。试想一个孩子的童年缺了玩具、游戏、运动,会对未来的学习产生多大逆反心理,童年时光将变得多么暗淡无光。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关键阶段,逼迫他们深夜学习会导致视力下降、食欲不振,身体都会垮掉。“虎爸”任性地“一顿操作猛如虎”,强行灌输高深知识所带来的“正收益”,远远不及心灵摧残、方法失当、情感创伤等所带来的成长“反作用”,这真是家庭教育失败案例。
2021年12月17日
其他

星巴克的“震惊”令人震惊

12月13日,“星巴克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事件引爆舆论。当日中午,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回应称,对此深感震惊,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当日晚,星巴克方面再度做出回应,确认违规行为存在,为此致歉,表示已于第一时间采取了所有门店全面自查、组织重新培训、增加内部及第三方检查频率与范围等6项举措。作为世界第一大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经常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金标准”自我标榜,其官网称“食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和头等重任”。伴随品牌效应而来的“高品质预期”也成了它的重要获客法宝。但现在看,所谓的“金标准”在涉事门店何止被降格,几乎被架空:配料标签想换就换,保质期说改就改,过期食材照用不误……这无疑是跟食品安全规范反着来,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难免给人“所谓的金标准只是给自己贴金”的观感。事发后,星巴克方面迅速关闭了那两家门店,反应确实敏捷,但首次回应中的切割之意来得太明显:先是称“深感震惊”,接着仍不忘自我夸耀——“进入中国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问题坚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星巴克方面的“震惊”未免让人有些震惊。首先,记者在两家门店暗访多日发现,这类乱象是存在已久的潜规则,能被扒出并曝光并非偶然。对习焉不察的违规操作“深感震惊”,是否恰恰说明其检查与风控机制有些时候形同虚设?其次,以往报道显示,此前也有其他星巴克门店因经营过期食品或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而受到监管部门警告或处罚。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存在此类乱象的,果真就只有无锡这两家门店?潜规则不是第一天存在,也不是第一次爆出,殷鉴在前,
2021年12月14日
其他

老教授状告中国知网,“借鸡生蛋”生意该改改了!

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把论文领域的平台巨头——中国知网给告了。原因是后者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老先生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赵教授最终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中国知网不再收录他的文章,已收录的也全部下架。“不问自取即为盗”,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中国知网却拿老教授发表的文章卖钱,做了“无本生意”。就像赵德馨教授所说:“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中国知网表面上霸王条款自定的“强制授权”,背后却是对知识产权的垄断。中国知网获取论文著作权的方式,是建立在渠道优势乃至垄断之上的。很多时候,它并没有获得原作者的直接授权,而是被打包进期刊、大学学位论文的“格式化条款”里,其中几多自愿,几多无奈?目前,中国知网利用其市场支配性地位,把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两大渠道捂得严严实实。大学、期刊想获取相关资源,就必须交出作者的授权。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提交论文时,一般也会被校方要求签订《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把论文授权给中国知网。学者向期刊投搞时,很多时候也是被要求授权中国知网使用。所以,一般而言,中国知网收录当下原作者撰写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至少在形式上满足了“授权”要件。但是,这样“授权”格式条款是明显有问题的。一者,它没有溯及力,不能让中国知网获得条款生效之前的已经发表的论文、文章的网络传播权。可中国知网是明知自己理亏,还是“霸王硬上弓”,收录了相当数量未授权论文。比如,赵德馨教授被侵权的论文,有的发表在2011年,甚至更早,当年赵教授发表论文时没有签署授权文件。再如,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表已故作家汪曾祺,也曾以类似理由起诉中国知网侵权收录、传播其文章。无论是89岁老教授,还是汪曾祺先生,他们之所以能赢得官司,还是因为文章发表较早,没有被要求签署授权协议,从而逃出“被支配”的命运。如今,绝大多数论文的作者可能会因为“被同意”,从而很难向中国知网维权。随着收录论文越来越多,中国知网“借鸡生蛋”的生意正在完成生态闭环,将来作者打赢官司的希望会越来越小。其次,中国知网的授权条款涉及“霸王条款”、垄断问题,没有真正体现出对知识原创者的尊重。论文作者呕心沥血创作出的成果,发表后被收入中国知网系统,用于牟取高额经济利益,而原作者却无法从中获得应有报酬。譬如,中国知网向博士论文作者仅需一次性支付100元,以及400元的检索阅读卡,但是,这些文章每在中国知网上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0.5元/页甚至1元/页的费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颇有讽刺意味。中国知网的前身,源自1999年“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它打出的口号是“创新知识资源全国共享行动计划”。言犹在耳,如今中国知网的公众形象却正由“屠龙者”变成“恶龙”。创新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知网“借鸡生蛋”这本创新生意该改改了!回归公益、与作者共赢才是正途大道。往期回顾对傲慢的加拿大鹅们,法律就不能惯着故宫试行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开了个好头糖果被包装成“成人用品”?让软色情离孩子远点!
2021年12月8日
其他

文峰“彩虹屁”,不只是沐猴而冠式的黑色幽默

近日,《秘书眼中的上海文峰美容美发集团总裁陈浩》一文刷屏。这篇文章发布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今日文峰”里,公众号主要面向文峰内部员工,结果文章突破员工圈层,成为全网热议话题。文章内容之夸张、文辞之肉麻令舆论“惊叹”,被戏谑为“彩虹屁天花板”。特别是网上疯传的文峰当家人煞有介事的夸张开会、翩翩起舞、动作示范等视频,在令人喷饭之余,更发人深思:这决不只是沐猴而冠式的黑色幽默!“首屈一指的三百六十行状元大满贯”“浩哥是有天眼的”“浩哥掌握万物之规律”……秘书不仅肆无忌惮把老板吹上天,还对其高消费享受进行别具一格的阐释。譬如,穿衣不重样是错觉,真相是调整搭配旧衣服,住好一点的酒店是为了去学习人家如何打造环境,旅游其实是自己一个人在为员工梳理流程和方法……这种执意要把老板塑造成一个勤俭节约形象的马屁,拍得违背科学规律、超出人的认知,离谱、失真、虚假。这番可笑的恭维中饱含着多少真诚,外人无从得知。或者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一碗香米饭,就得乖乖捧臭脚;或者是耳濡目染,在这样的氛围里养成了习惯,说得多了,做得多了,谎言也成了真理。在这样的大酱缸里,人人都要争着拍出新意、拍出水平。管他什么科不科学、合不合理。肉麻话不是办公室里说一说,饭桌上聊一聊,而是堂而皇之地发在代表企业形象的微信公号里,足见已形成一种风气。刷一刷“今日文峰”的历史消息,老板从机场到店里全程都有鲜花掌声和红地毯;内部开会时,更是将变异的吹捧作为自己的主流价值,其宣扬、打造、映照出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企业文化。受此背景熏陶,内部关系往往会变得愈发功利和自私。也许有人认为,每家企业的管理方式不同,只要不违法,社会不必过多置喙。实则不然,此类现象的蔓延,最终很容易演化为职场PUA。员工与老板的关系虽有上下级之分,但在人格上始终是平等的。而上海文峰的员工对公司老板的极尽吹捧,甚至将其“神化”,实质上扭曲了他们之间平等的人格关系,要防范以所谓企业文化之名对员工实施精神与人格的控制。不止如此,完全脱离现实的“彩虹屁”,和那些如滑稽戏般的“企业文化”表演,也与健康企业的形象背道而驰,令人望而怯步。这样的企业,又如何能在市场上得到客户的信任呢?文峰当家人,该洗心革面了!往期回顾对傲慢的加拿大鹅们,法律就不能惯着故宫试行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开了个好头糖果被包装成“成人用品”?让软色情离孩子远点!
2021年12月8日
其他

对粗暴“执法”的问责不能高举轻放

12月6日晚,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十多名身穿带“静通市容”字样制服的人员,将一名骑车带着一捆甘蔗的老人团团围住,随后把老人的甘蔗全部拿走,只留下老人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事发于江苏南通海门区三星镇,视频一出,旋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当地最新通报,区纪委介入调查,对三星镇负有管理职责的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城管中队负责人、城管片区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同时,三星镇政府登门向老人致歉。在此事中,老人卧地哭喊的无助与身穿制服者夺走甘蔗的强悍形成鲜明反差,刺痛了很多人的心。按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说法,涉事卖甘蔗的小贩乱扔甘蔗皮,影响了市容市貌,市容管理人员多次提醒无果,遂拿走甘蔗,引导小贩到指定地点售卖,“(小贩)走了以后(甘蔗)还是还给他的”。可即便予以引导合情合理,但其简单粗暴的“引导”方式却很难让人接受。就算“市容管理”再严,也不该对一位卖甘蔗的老人如此粗暴。引导需要文明,管理不能野蛮,这该是城市管理的共识。在服务型政府已成现代治理落脚点的背景下,让城市管理回归以人为本、嵌入人文底色,已成不少地方的通行做法。对这样的粗暴化管理,就该用依法追责、严肃问责去申明原则。事发后,当地官方通报来得很及时,既有定性,也有道歉,还明确已启动调查、将依规问责。公众希望此事能在严肃追责、深刻反思中,画上妥善处理的句号。进一步而言,这些市容公司人员抢走老人手中的甘蔗,涉及的不止执法方式的不当,还有执法权限的疑问。从法律层面讲,协管人员没有执法权。如果老人卖甘蔗行为涉占道经营,或乱扔甘蔗皮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那也该由执法机关依法定职权和法律程序来纠正。无论是作为行政强制措施的“扣押”行为,还是作为行政处罚措施的“没收”行为,都该由城管执法人员来行使,而不能交给辅警或协警,更不能转给企业员工。依照法规,协管人员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第三方市容公司人员自然更无权“代为执法”。遗憾的是,从今年9月“南通协管员拎摔摆摊老人”事件,到如今这起“市容管理人员围抢老人甘蔗”事件,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粗暴执法”问题背后都连着“协管人员上街执法”乱象。执法权不可“外包”,让协管员或保安对摊贩执法、查封、暂扣、没收,本身就不为法纪所容许。出了问题,相关城管部门或人员难辞其咎。就这起事件而言,要调查追责的对象,除了现场粗暴处置的相关人员外,还应该对准城市管理执法权限存在的顽疾全面调查,严肃问责,不能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有追责应追尽追、问责落到实处,才能给执法行为戴上文明、规范的“紧箍咒”。往期回顾对傲慢的加拿大鹅们,法律就不能惯着故宫试行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开了个好头糖果被包装成“成人用品”?让软色情离孩子远点!
2021年12月7日
其他

对傲慢的加拿大鹅们,法律就不能惯着

继被曝出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后,11月30日,加拿大鹅又成为焦点,这次是因为退货问题——10月27日,有上海消费者在加拿大鹅专卖店花11400元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后,发现商标绣错、缝线粗糙、布料脱线、面料有刺鼻味道等问题。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故宫试行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开了个好头

好消息!故宫宣布,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11月29日,故宫博物院在公告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故宫博物院决定在原有6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儿童,以及每周二统一预约的中小学生免费的基础上,试行所有开放日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作为承载历史和文化元素的场地,博物馆正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尤其是很多未成年人探索求知的理想去处。此前,我国一些博物馆对未成年人都有免费开放政策,但或是限于固定工作日,或是半价优惠;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热门博物馆,到了重大节假日和周末往往一票难求。如何破解此类难题?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此次故宫博物院不看身高、不测年龄,用“一步到位”式的调整,对这一规定进行积极回应,更是对大众内心期待的回应。故宫博物院的做法,体现了理念的进步,强调未成年人的“权利前置”。诚然,这种做法会牺牲一些短期盈利,但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擦亮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博来广大网友一片叫好。作为我国博物馆界的“顶流”,故宫博物院有着不一般的分量:她既是艺术宝库,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体来看,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经达到180余万件(套)。走进故宫博物院,参观者可以从养心殿东暖阁卷起的黄纱帘中,追溯百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历史沧桑。博物馆界有一句名言:“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此次故宫博物院“试行所有开放日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在弘扬爱国主义、涵养民族情怀方面做出了表率。博物馆收藏的是历史,面向的是未来。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走近传统文化,可以使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和我国古今发展脉络,体会国家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意义十分重大。此前,网上关于儿童票按年龄还是看身高争论不休,一些场所生硬的做法,管理是方便了,但忽略了个体身高等差异,给一些未成年人参观造成不便。对未成年人全面打开大门,真是开了个好头!配套服务方面,还可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文物阐释和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探索、推广。发展文化事业,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免费或低价等“杠杆”策略,通过“拆掉”未成年人接触传统文化的“门槛”,为孩子们开启更多时空课堂,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希望这样的惠民利民措施再多些、再丰富些!往期回顾糖果被包装成“成人用品”?让软色情离孩子远点!挟商标以令商户,这样的协会还有多少?安阳“狗咬人”事件是基层治理生态显微镜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糖果被包装成“成人用品”?让软色情离孩子远点!

近日,深圳的张女士在14岁儿子的床头储物盒里发现了一堆疑似“计生用品”的盒子。张女士仔细一看,里面装的竟是一种“恶搞糖果”。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有几十家店铺将零食包装成恶搞礼物,这些零食的售价在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大部分是以“礼盒装”形式售卖,美其名曰“整蛊、恶搞”,一些商家还“贴心”地备注上“保密发货”。青少年群体正处在长身体阶段,很多人都喜欢在闲暇时光吃点零食。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厂家为了博取关注,增加销量,试图用标新立异的产品,激发青少年的购买欲。不过,任何创意都应该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此前,就有名为“后悔药”“开单丸”“顶嘴消失片”的水果糖、奶片出现,用自嘲取乐,可博人一笑,但套套巧克力、卫生巾棉花糖、小丁丁软糖等“恶搞糖果”,在名字上大打“擦边球”,玩起软色情的“梗”;有些产品在外形上和成人用品几乎一样,在包装上也不注明为食品,尽显别扭与违和。这些商家把暧昧元素夹杂在食品中兜售给未成年人,试图把他们的好奇心变现。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足够的辨识力,并不清楚这些“梗”背后的真实含义,会误以为是有趣、新潮的东西而购买,肥了那些别有用心商家的腰包。此类“恶搞糖果”一旦进入校园,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必不可少。但这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过早地接触“极度成人化”的事物、可以生活在充斥性暗示的环境中。未成年人还处在人格塑造阶段,需要科学、正规的引导。但只要有利可图,不良的商家就会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恶搞糖果”扩大了未成年人接触性的环境边界,不仅会让未成年人过早产生错误意识,甚至可能导致性认知的扭曲。此类“恶搞糖果”在校园普及,可能引发同学之间的嘲笑、攻击、告状,衍生出歧视、勒索等问题,对孩子造成精神压力,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创意不能突破法律底线,玩梗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小零食酝酿的大伤害不可低估。要让“恶搞糖果”销声匿迹,不能靠商家的良心发现。对于无底线的产品,电商平台不能坐视不管而应主动作为,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对含有软色情产品关键词进行屏蔽,一经发现立即进行下架处理。监管部门更应铁腕出击,严查线上线下、特别是学校周边实体店里的违规产品,对违反《广告法》《商标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不能任由“恶搞糖果”肆无忌惮地售卖,让畸形恶趣味污化未成年人。往期回顾挟商标以令商户,这样的协会还有多少?安阳“狗咬人”事件是基层治理生态显微镜花农民132万改造老屋,值这个钱吗?
2021年11月30日
其他

挟商标以令商户,这样的协会还有多少?

近日,河南多家逍遥镇胡辣汤店因商标侵权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商户们要想继续使用这个牌子,每年要交1000块钱会费,不然就得赔偿3到5万,事件以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叫停告一段落。而胡辣汤还没凉,肉夹馍又热气腾腾上来了,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了全国多个使用“潼关”相关商标的店铺,两个热点,再度凸显出协会和商户在商标使用问题上的博弈。没有加入协会,没有缴纳会员费,店名或者菜单上有“逍遥镇”或“潼关”几个字,就是侵权违法了吗?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在情况说明中写道:逍遥镇胡辣汤起源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逍遥镇胡辣汤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离不开各地胡辣汤经营户的传承熬制,离不开业内同仁的辛苦打拼,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地域特色美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饱含着当地人的集体劳动和创造,反而被协会注册了商标,成了自己的独家发明,这在情理上让很多人难以理解。河南一名肉夹馍经营户说得更直白透彻:“这个潼关肉夹馍有这么大名气,并不是潼关肉夹馍协会创造的,而是全国千千万万潼关肉夹馍经营者给它打下的天下。”从法律上来说,协会本身是否合法拥有“地名+美食”商标?根据律师分析:潼关由于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此外,若商标使用人在注册商标之前,就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商标,那么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范围内继续使用。此例中,这些商户使用地名作为店名小吃的一部分,其实只是对自身经营业务的描述,大多在“潼关”“逍遥镇”等协会商标注册前就开始经营,本身没有恶意侵权,是有充分的抗辩理由的。而协会在维权中还拿出了其他谜之操作,比如,潼关肉夹馍协会工作人员称,会员费一年2400元,一个月200元。但不少商户提到,要求他们赔偿3至5万元不等,而想要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这个商标,需缴纳99800元。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收“加盟费”或“保护费”的联想,很有敛财的味道。还有,经营肉夹馍的商户称,好多律师打电话,刚开始说五万,后来又变一万八、一万二、八千、五千,这样随意变动,又加重了人们对正当性的疑虑。一系列操作,利用一般商户在法律知识方面的认知差距和畏惧心理,迫使他们选择和解,花钱了事。协会维权的理由还很正当:去伪存真、促进产业发展。冠冕堂皇地从小本经营的商户嘴里抠食吃。这样的维权,钻了法律的空子,也少了人情。以一种对抗的方式维权,把协会和商户对立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发传票、打官司,即使走法律程序,但会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最佳方案吗?这样的维权首先打击的是经营者,打破了他们的饭碗,而没有千千万万市场经营主体,产业发展的终端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自我循环发展还有什么动力?合法行业协会的正确姿势,应该是规范行业标准,扶持业内企业,秉持公益等原则,实现互惠共赢,进而做大一地产业。格局决定发展。类似“潼关肉夹馍”这样的协会,试图垄断地方的“金字招牌”,挟法律以令经营者,破坏市场内生秩序,极易助长滥诉之风,怎能不让诸多小本经营、以地名开头的小店瑟瑟发抖?希望这两起事件,对各地能起到检视当地小吃行业发展的作用。往期回顾ofo“拉好友退押金”,欠钱的真把自己当大爷?学生问卷大量涉“自杀”题目,愤怒后更应思考背后真问题《小莉帮忙》背后,比“狗咬人”更大的问题是……
2021年11月26日
其他

安阳“狗咬人”事件是基层治理生态显微镜

安阳“狗咬人”事件终于有了新进展:当地多名干部被问责,其中狗主人王新刚被撤职并被调离执法岗位。11月23日下午,安阳市召开全市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警示教育整顿大会,强调要深刻反思“狗伤老人”事件,汲取教训。回看此事,这么一件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在证据清晰、多方介入的情况下,硬生生被拖成一桩举国关注的“大案”,需要反思的地方着实太多。这起事件的最为荒诞之处,就在于简单起因跟“不简单”处理之间的落差感:由头就是一桩“狗咬人”的民事纠纷,事实清晰、责任分明,若狗主人及时认错、道歉、赔偿,若相关部门人员没那么多“推拖绕”,若不存在“不曝光不解决”、不需要媒体持续跟进,若受害者家属报警或投诉后纠纷进入“依法解决通道”,事情断不至于发酵成今天这个地步。当地相关部门有一百个理由把问题处理好,没有一个理由把小事拖大拖炸。被狗咬伤后,老人家属陆续采取了打电话报警,向居委会反映,到城管、公安、工商、信访等部门求助,聘请律师等手段,可维权俨然踢到了铁板上,讨公道一度陷入了死胡同。在各地都在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背景下,诸如此类的琐细矛盾,就该化解于前端,能尽早解决就别拖延,该依法处理就别含糊。可“问题连着问题”的最坏情形,还是出现了。复盘当地涉事多方的处理应对全程,离“善治”期许无疑还有巨大差距。家属维权与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场景,堪称一出出“现形记”:有“踢皮球”现象——事发后,公安让找城管,城管则称大型犬不能办证、不归城管负责,把球又踢给了公安部门,后期那两只狗又有了狗证;有“打太极”情况——有媒体记者在采访时,有的部门不接受,有的部门称等一等再说;有姑息纵容情节——王新刚所在单位某负责人玩起了“躲猫猫”,最终回应单位会督促,上级监管部门则有人驱逐记者还抢夺手机;有袖手旁观情形——那位负责人在现场看到有人持棍棒施暴,摆出看戏姿态,称“你看那些老百姓准备打架咧”……到头来,“小事大成本解决”,不仅消耗了大量公共资源、损害了地方政府公信力,也很容易诱发“不闹不解决”的非常规化维权方式。这里面的不作为情况,与其说是正常问题处理机制失灵的透视镜,不如说是局地基层治理生态失序的显微镜:它照出的是公平正义被懒政阻却、被冷漠刺伤的图景,也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作风病。人们能从中看到个别公职人员耍无赖的豪横气焰,能从中看到相关部门有推诿无担当的官僚习气,能从中看到法治规则与公平理念在某些基层单位的阙如失守,能从中看到特权做派和人脉较量在暗处的涌动……跳出个案看,如今,公共治理的“现代化治理”底色日益凸显,可现实中,仍有少数基层地方部门的治理仍处于“前现代水平”:他们缺乏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意识,有的是高高在上的倨傲姿态,缺乏对党纪法规、法治理念的敬畏;有的是看后台、论背景、谋关系、搞包庇的徇私习性。这跟“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不符,也为法纪所不容、与民心相背离。事实上,安阳当地的警示教育整顿大会中就专门提到,这些不思进取不想为、求稳怕乱不敢为、本领欠缺不会为、消极懈怠慢作为、装模作样假作为、以权谋私乱作为情况背后,是立场不稳、作风不实、能力不足问题,并要求必须刀刃向内,坚决整改。对于不健康的基层治理生态,确实需要深入纠治整改、去正本清源。说到底,“狗咬人”在基层治理中是件小事,但对当事人却是大事。“狗咬人”迟迟难解背后的基层生态是大问题。当地应引以为鉴,对照剖析、深刻检视、逐项整改,其他地区也很有必要对镜自照,根除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漠视群众利益等不担当作风,切忌将很多小问题顺着“作风病”拖成大麻烦。往期回顾ofo“拉好友退押金”,欠钱的真把自己当大爷?学生问卷大量涉“自杀”题目,愤怒后更应思考背后真问题《小莉帮忙》背后,比“狗咬人”更大的问题是……
2021年11月24日
其他

花农民132万改造老屋,值这个钱吗?

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最新一期节目播出后,“132万改造老屋成红砖毛坯房”引热议。“大西北这样的屋子积灰积死”“外立面是红砖也就算了,里面也是红砖本体,你确定农村人喜欢这种风格?”“厕所太工业风了吧”“这个走廊是认真的吗?确定这不是密室逃脱?”很多网友对新建的房子不满,首先是因为裸露的混凝土、堆砌的红砖,确实产生了毛坯房的即视感,那么大地方,却显得局促、不敞亮。(厕所,视频截图)(走廊,视频截图)一顿吐槽之后,问题来了,究竟谁不喜欢这房子?在节目中,老人一家看新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好”。“新房真好”“这新房看起来非常艺术”“这个气势宏伟”“本地房都用红砖,我们这儿建房就用红砖嘛”“跟我们的环境很配”“比我想象中的还好”“感觉不是那么刻板”……没有直接证据说老人不喜欢。当然,这有节目编辑和烘托气氛的因素存在。节目组还声明,改造还未完工,部分屋顶和大部分屋内墙面都未完成,待明年开春将继续完善……那么,播出一个未成品,对观众、委托人、设计师而言,显得有欠考虑、甚至是不负责任。(改造前的房屋,视频截图)这种冲突之下,网友会继续追问:值这个钱吗?设计师坑老人的钱了吗?根据设计师的表述,建筑内层有完整的保温系统,还有全屋地暖,造价超出预判,起因有建材价格大幅上涨、疫情,还包括为了达到施工要求,从北京调来砌砖的技工。而这些解释又生发出取暖费用等问题。考虑到种种特殊因素,尚不能下结论说预算是否合理。更多设计方面的槽点,还需要专业的解释;更全面的核算,还需要进一步看成品如何。我们暂不必因不喜欢一套房子的设计,以及它在偏僻的农村,就觉得它一定廉价。衡量这种房屋的价值,既要考虑物质层面的成本,也要权衡它的艺术内涵,以及所谓“梦想”加分。但目前的证据,我们姑且称之为:物没有体现所值,或性价比没那么高吧。现实中,设计师出于艺术创作的热情为业主出谋划策,职业精神值得肯定和尊重,但也要认清,房子不只是展现自己设计DNA、理念和能力的实验场,更是别人的家。客观上,委托人的农村标签、设计师的“现代”理念和大众审美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不可能三角”,产生了种种“吐槽”。这是短短两个小时的节目,我们暂不能因一些未完成的照片而大动肝火。艺术源于生活,不能因前卫的理念,而脱离了具体实际,不能因精英的思维,而忽视了大众审美。好的作品,一定是拉近彼此距离、雅俗共赏。往期回顾ofo“拉好友退押金”,欠钱的真把自己当大爷?学生问卷大量涉“自杀”题目,愤怒后更应思考背后真问题《小莉帮忙》背后,比“狗咬人”更大的问题是……
2021年11月23日
其他

ofo“拉好友退押金”,欠钱的真把自己当大爷?

ofo又上热搜了,这次的新玩法是:拉好友、退押金。什么“邀请好友,帮你退押金”“好友下单奖励”“10元特惠充值”等花样,这哪是拉好友帮忙,这是拉好友“共享”入坑啊!用户本应享有无条件退押金的权利,却到处流露着“庞氏骗局”的味道,ofo缺乏退钱的能力算是明牌了,但缺失了退钱的正确态度,无底线出牌,是惹了众怒。一千多万名ofo用户在排队等着退押金,按一个用户99元算,估摸有十几亿,按退押金速度估算,据说有988年。类似的神操作不止一回了:此前,网友自曝假装外国人不但押金被秒退、还收到致歉信,ofo被指区别对待用户,颇不真诚;季卡自动续费,还找不到解绑的端口,通过客服,才成功取消;上线“天天返钱”活动,号称“无需排队”,绿色通道实则关卡重重,还间接诱导消费;为多个第三方分期网贷平台引流……在花式退钱手法中,诚意难见,套路满满。再比如,它设计出繁琐的流程,让你烧脑地计算提现次数,花费时间精力挑选返现力度大的商品,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小莉帮忙》背后,比“狗咬人”更大的问题是……

最近,河南卫视著名民生节目《小莉帮忙》的主持人小莉被气哭了。起因是她帮一个被烈性犬咬伤的老人讨回公道,谁知道一般两三期节目能解决的问题,拖到第十期也没结果。这次《小莉帮忙》,成了小莉“最难帮的忙”。
2021年11月21日
其他

学生问卷大量涉“自杀”题目,愤怒后更应思考背后真问题

这两天,上海长宁多所中小学下发学生的一份调查问卷,在家长群里面炸开了锅。原因是问卷中有大量与自杀相关的题目,家长纷纷表示:“诱导性强”“很黑暗”“未经同意”……这到底是怎样的题目呢?
2021年11月20日
其他

欧莱雅惹众怒,比道歉更重要的是行动

“双11”期间知名护肤品品牌巴黎欧莱雅宣称,办一场“全年最大力度”的直播促销,结果却被自己打脸。事情是这样的↓↓↓“双11”促销期间,巴黎欧莱雅于10月13日、14日两天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直播预告,承诺10月20日将在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推出“全年最大力度”的安瓶面膜优惠,即买20片赠30片,价格是429元。配合“双11”平台预付、满减等优惠后,用户支付的最低价格为368.94元。然而在直播活动举办之后,欧莱雅官方旗舰店在11月1日至3日期间,又持续放出大量“满999减200元”的优惠券,使得在11月11日欧莱雅官网直播间购买同样的面膜,只需要花257.7元,中间差价达到100余元。事发后,欧莱雅官方微博删除了“全年最大力度”的表述。说好直播带货的折扣是“全年最大力度”,反手就推出更优惠的政策,还修改之前的广告词,令第一时间付定金的消费者十分愤怒。不少人联系欧莱雅客服提出“退差价”,但遭到拒绝。目前已有两万余人集体投诉欧莱雅“欺骗消费者”。11月17日,李佳琦、薇娅先后发声明,暂停与欧莱雅一切合作。11月18日,巴黎欧莱雅表示,该事件是由于促销机制太复杂导致的,并表示正和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对事件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力求尽快给相关消费者公平、妥善的解决方案,但尚未给出补差价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双11”本是商家展示品牌形象、提升销量的好时机,欧莱雅竟搞成了维权事件。促销经济学是市场营销学里的重要分支,巴黎欧莱雅的“双11”促销方案应该内部一盘棋,不过他们做得极不精细,各个渠道的优惠策略相互“打架”,而且对广告词“全年最大力度”中“全年”的界定,也存在法律意义上的歧义。事发后,巴黎欧莱雅删除广告词掩盖过错,售后服务显得敷衍且傲慢,难以想象,这种做法是出自老牌化妆品集团之手。做生意,最讲究诚信。商品价格可以打折,品质和服务不能打折。“价格歧视”也好,品牌和“头部主播”之间定价权之争也罢,消费者的利益都不能被晒在一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当务之急。广大消费者出于对品牌、平台和主播的信任,相信了“全年最大力度”的宣传,为了折扣牺牲休息时间,辛辛苦苦“蹲”在直播间下单,结果巴黎欧莱雅出尔反尔,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120升油箱加161升油,这家加油站“胃口”真大

崇尚奋斗不等于“美化加班”今年“双11”,为何安静很多?苦难不是上天赠给贫困学子的“礼物”
2021年11月18日
其他

办公室挂“加班真好”横幅 崇尚奋斗不等于“美化加班”

“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近日,山东浪潮集团在办公区悬挂加班标语,引发了网友的批评“浪潮”。11月15日,济南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回应称,将前往浪潮公司调查此事。从梦想实现价值的个人,到希望发展壮大的企业,都离不开艰辛劳动和奋斗精神。但崇尚奋斗不能“美化加班”。大部分职场人希望能准点下班:或陪伴家人,或健身娱乐,再或培养兴趣爱好来缓解工作一天的疲惫。特殊情况下遇到急活儿,加班完成工作,大多数人能够理解。但浪潮集团试图在办公区公开悬挂标语,把加班标语当创意来晒,把加班当成正常状态来宣传,是畸形加班文化的缩影,更是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加班不一定真好,但违法一定不好。作为一个成立已久的大型企业,应带头遵纪守法,成为业界榜样。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隔离宠物狗被扑杀”,别拿别人的宠物当畜生

是否对染疫宠物进行安乐死?安乐死是伦理层面的重大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推进一直保持谨慎。关于动物,美国有详细的《动物安乐死指南》,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今年“双11”,为何安静很多?

今年的“双11”鸣金收兵了,印象中:几秒成交额破10亿、几分几秒成交额破100亿、第1小时以X元打破纪录……各大平台喜报式的实时成交额,突然不见了;口水战,熬夜攻略,快递爆仓……似乎也“偃旗息鼓”了。
2021年11月13日
其他

苦难不是上天赠给贫困学子的“礼物”

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刷屏,里边记述着他的大学日常:花70块钱买学生票从安徽坐到北京,对每天10元标准的伙食费进行精细分配,4个月的应急钱总共是100多元,拿2个空瓶子装免费的水,没喝过1.5元一杯的饮料,……朴实无华,感动全网,这大概就是清华校训里说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吧。
2021年11月12日
其他

双11,为何近30万人对“买买买”说不?

“双11”正日子来了!花了多少?收获如何?啥?整了个“双00”!当“双11”进入高潮的时候,在“买它买它买它”的催促下,不少人却谨慎地捂着自己的口袋。他们称自己为:消费主义逆行者。“姐妹们,我坦白了,不打扮真的太爽了!!!”“请把巨额护肤的钱用在调理身体健康上!!”“收拾东西可以降低消费欲”豆瓣的“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里,有近30万志同道合者分享心得妙招,他们在“买买买”的氛围中格外淡定,他们的存在提醒人们,与频上热搜的尾款人相对应,还有数量庞大的:不买人。为啥不买,原因各异。有的是因为头脑发热买了非必需品,例如,买收纳柜结果发现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变成另外一个需要收纳的物品;有的是被低价吸引,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不买就错失了几个亿,结果“捡便宜”成为“被割韭菜”;有的是囤货,结果还没开封就已过期;还有满减规则堪比奥数,拉长战线增加了人的疲劳感。总归是套路太多、优惠力度不足,做任务、抢红包、优惠券等繁琐复杂,让人爱不起来。从这些原因里可以看到,是买不起吗?虽说经济实力决定消费实力,但显然,当代“消费主义逆行者”不全是囊中羞涩,与祖辈父辈的“抠”不属于一类,不是普遍缺衣少穿状态下的被动低消费,更多是有钱也不随便买,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变化。不买恰恰是因为买过,买过之后受骗过、被坑过,烦了、累了,“不买组”聚集的,是主动和自发地“不想买了”的人群,是“不想”,不是“不能”,是对“买买买”产生怀疑的一群人。他们过的并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与极致抠门人相比,更体现出理性消费者的特质。很多人消费理念经历过这样的变迁,从“不买”转到“买买买”再转到“不买”——没钱,买不了,没办法,只能节俭度日,有钱了,没商品,买不到,那也是白搭,只能“不买”。手头宽裕了,商品丰富了,需求被释放出来,重实用的“功能消费”观念被改变,喜欢与否代替需要与否,网络购物出现,消费更加便利,各种营销手段刺激了购买欲望,开始“买买买”。狂欢之后,开始对放任消费、过度消费甚至浪费进行反省,有了更加主动、理性的“不买”。表面上是消费理念的变化,折射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我们从物质短缺,走向商品极大丰富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大众传媒和消费金融等工具的发展,“消费主义”渐起,也有“炫耀性消费”者,他们会通过消费行为给自己贴上标签,满足物质和精神的多重需要,人们面临空前的“现实眩晕感”,当这种幻影达到一定程度,有人开始反思,如日渐流行的“极简主义”者,还有人会强调“断舍离”。“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并不是反对消费,不是追求一种“我穷我有理”,也不必有“低欲望社会”的担忧。他们通过审视自己的行为,克制过度的物欲,避免被割智商税,达到内心的平衡。通过“消费管理”,买所需、买所爱,不再被轻易地“割韭菜”。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鄂尔多斯60万招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可奇怪的?

近日,“鄂尔多斯年薪60万招中小学教师”一度冲上热搜。“60万”是否有钱任性?特别是招聘公告中,“清华、北大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签订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万元(税前);一次性签订6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6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9日
其他

网购“好评返现”:别让消费者贱卖评价权

“双十一”第一批包裹收到了吧?商品还满意吗?评价了吗?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网购调查活动,结果发现,不少商家通过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对产品作出非客观评价。在本次调查的600款样本中,有85款样本附有“好评返现卡”,即约15%的样本存在违法诱导消费行为。
2021年11月5日
其他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最近,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第一小学的一张学生情况统计表在网上热传。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家庭的情况,将学生赤裸裸地分为11类——“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谈恋爱的学生”“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分类之细致,表述之直白,令人瞠目结舌。
2021年11月4日
其他

“市政管道会议”跳钢管舞,跳错了地方就显得俗

近日,在一场名为“江西市政管道群英汇”的会议上,多名女子跳钢管舞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显示,一群表演者穿着暴露,进行舞蹈表演。在另一个场景中,一名女子表演了一段钢管舞。↓↓↓一名与会人员告诉记者,参与的基本都是江西管道行业的厂商人员,举办会议的目的只是让大家交流、娱乐。当天共有80多名人员参加。之所以会有钢管舞表演,可能多少与“管道”的主题有关。网友对此议论纷纷@进击XXXX:管道跟钢管舞什么事情啊@欧丽XXXX:电力公司开会,是不是要跳霹雳舞@甜的糖XXXX:钢管舞其实没什么,主要是开会看钢管舞,这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会议……“江西市政管道群英汇”的性质,尚未有明确信息披露,也有待进一步核实。现在这件事之所以“辣眼睛”,是人们容易联想到一些场景。官方的名字和钢管舞摆在一起,市政管道和钢管联系起来说道,违和感很强。两种不相干的事物,岂能相提并论?所谓“管道”联想,更是牵强说辞。加之,行业群英们组织参加的会议,他们的业务能力强、商业感十足,举止分寸更应该与行业水准匹配,而不是娱乐至上,否则“情调”容易沦为“调情”。钢管舞,跳错了地方就会显得庸俗。客观上,钢管舞是舞蹈的一种,又集合杂技、艺术体操、健身于一体,在世界上日渐流行,一些健身场所和企业年会上,经常能看到相关表演。跳钢管舞、看钢管舞本身没多大毛病,但也要分场合,追求健康向上。具体一件事,比如吸烟是个人喜好,在家里抽,没什么大问题。如果跑到呼吸科病房对着肺病患者抽,在有他人在场的封闭空间抽,那就是不妥,甚至属于违法。2018年,深圳某幼儿园开学典礼上进行了钢管舞表演,事后组织者受到教育局的严肃问责。回过头来看,钢管舞和“高大上”的会议名称,给网友的视觉冲击力大,也容易产生舆情,对官方形象造成伤害。有关部门,对行业活动应有一定的指导,包括明确会议内容的“红线”,行业从业者和业内精英,要考虑到社会影响,树立积极健康、符合公序良俗的价值观,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让自身情趣和业务能力齐升。这件事你怎么看?评论区见往期回顾年轻人,你敢不敢大大方方“抠门”?躺网红公路拍美照,别要美不要命!被质疑“学术拼爹”,这事儿得有个说法!编辑:吴明泽责任编辑:寒冬来源:央视网
2021年11月3日
其他

年轻人,你敢不敢大大方方“抠门”?

“活这一辈子为了啥?为了穿破烂?为了省钱死后不带走?”“一种精神疾病”“跟她过日子一定很累吧”鼓足勇气出镜接受采访的豆瓣抠门小组“一姐”王神爱,压根没想到会因为自己的“省钱价值观”,遭到网暴,以至于她在豆瓣发文:“第一次被这么多人骂得手脚冰凉”。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躺网红公路拍美照,别要美不要命!

就在云南大理大学附近,有一条新晋网红公路,站在这条路上,感觉“直通”苍山洱海,视觉效果极佳,一些摄影公司及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公路中央拍婚纱、美照。(大理大学附近公路)网友评论:这样的网红路还有不少——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的315国道上,有一段地势蜿蜒起伏,传说中的网红国道修筑于此。不少游客随意停车,在公路中间摆pose,该路段因为拍照已发生数起交通事故。在海西州境内柳格高速路,驾驶人开车经过时,道路中间5名正在拍照的游客,突然改变方向,车辆避让不及,最终导致3人受伤。还有艺人在宁夏中卫66号公路拍摄照片、跳舞……当地有些导游甚至将网红公路作为噱头吸引游客,但公路并不是景区,没有配套安全设施,打卡人心思全在美照上,似乎并不在意这种无序无保障境况潜在的凶险。这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一起躺马路。(青海省境内的315国道)这般行为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安全、家庭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对社会安全的危害,而且违反了法律,这里我们再做一次普法:行人在道路中间拍照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如果引发交通事故,在道路上拍摄的人员同样是要负担相应责任的。(交警提示)当地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巡逻管控力度、设置警示牌、劝阻、惩罚违规停车拍照者,但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拍照、摄像等行为,仍然停不下、罚不尽,问题出在哪里?从个人角度来看,出事前谁都不认为厄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旁人看来很危险、很冲动,涉事者却不以为然,存在侥幸心理,前后都观察了,没有车,便自信地认为没有安全上的问题,对善意提醒、对前车之鉴充耳不闻,这样一种侥幸心理,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概率。“墨菲定律”揭示: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当你跳出法律规则、跳进道路中间的时候,事情变坏的可能已经出现,这个可怕的“墨菲定律”说不定就会在一个小小的侥幸中应验。在生命的计算法则里,10000去掉1不等于9999,安全、健康是1,如果没有1,美丽的照片、朋友的点赞,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就都是后面的0,有再多0也毫无意义。这种不顾生命的“打卡”冲动,勾勒出“网红”生态下一些人的皮相。公路、铁轨、桥梁、集装箱码头、商场、货仓等一些意想不到的地点,被人挖掘、创意开发出来,被冠名“网红打卡地”,还有了相应的攻略,随之而来的,便是熙熙攘攘的打卡人,在信息流通如此快速便捷的时代,真就是一红就有人围上。(游人在公路上拍照)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追求美的心灵是好事,但令人厌烦的是,为了制造非同凡响的“大片”,不顾安全,千方百计和规则作对,偷溜进去,在里边过夜、直播,甚至拍摄低俗内容,形成一种“网红打卡地+奇葩行为”组合出击的态势,通过不同寻常的视觉刺激,来攫取流量和利益。不顾一切、杀红了眼式的打卡,折射出社会上为博出位求新、求奇、求异的怪诞心理,为了红、为了出圈、为了不一样,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玩点刺激的,整点别人不整的,倒洗脚水、打屁股式的低俗,浪费食物、自减寿命式的吃播,层出不穷,在这样的风气熏染下,那颗打卡的心怕是总会蠢蠢欲动。(大理大学附近公路)摆在你面前的是同一条路,通向什么样的目的地,在于自己的选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需要三思。往期回顾婴儿头型矫正?该矫正“畸形育儿观”了留学生嫌生活费少辱骂父亲,书真是白念了!“组团低俗”,这种奇葩景观太辣眼!编辑:单镜宇责任编辑:孟夏来源:央视网
2021年10月29日
其他

被质疑“学术拼爹”,这事儿得有个说法!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学术拼爹有的父亲疑似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儿子拿了奖有的父亲已经用自己的科研论文让女儿保了研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引发舆论关注。儿子“发明”和父亲研究高度相似据报道,2015年刘建国之子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但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当时,刘建国任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此外,2018年就读合肥一六八中学的刘某阳再次凭借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了多个奖项,并获国家专利。该发明也与刘建国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原理高度相似。刘某阳的发明装置(左图)与安光所的科研成果装置(右图)外观高度一致针对此报道,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已迅速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调查结果。为何此事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此种另类的“大手拉小手”案例接二连三,影响了竞赛公平,加剧了教育焦虑。成绩造假、学术造假,罚!2020年6月,关于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陈玉钰“推免保研”成绩造假一事,引发广泛热议。报道称,陈玉钰不仅在高考时以“刚过一本线”的分数入读西南交大最好的茅以升学院,还在自己“教授父母”的帮助下,在国际重点期刊上发表文章、修改本科成绩,获得了保送国内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在西南交通大学官网上,陈玉钰母亲和红杰的相关资料显示,有一篇发表于2018年,被SCI收录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陈玉钰事件被披露后,西南交通大学随后发布调查处理通报。通报称,该校时任教务处教务科科长尹帮旭私下接受同事陈帆请托,为其女陈玉钰在缓考和课程替代中违规操作,致使四门课程成绩计算错误。尹帮旭、陈帆等多人被问责。并取消陈玉钰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并给予记过处分。“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研究课题与父母相一致2020年7月,云南昆明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凭借“结直肠癌基因敲除”为题的学术论文,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随后被曝出该研究存在“家长过度参与”之嫌。据相关报道,该学生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获奖的研究课题与其父母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随后经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发布通报,称经过核查后决定将三等奖撤销。小央短评“子承父奖”是一种新型学术腐败小学生研究抗癌并取得突破性成果,父亲写篇论文给孩子挂个作者……“子承父奖”是一种新型学术腐败。和利用公权为子女亲属安排工作、开办公司的赤裸直接不同,学术腐败不易察觉、隐形“温和”,最大的难点在于分辨到底是点拨指导,还是直接“馈赠”。还有一些,父母并未直接代劳,但便利孩子使用实验室核心设备核心数据,亦是不公。网友纷纷评论“惭愧惭愧”、“自卑了”。要从大家的自嘲中,读懂公众的不屑与不忿。教育焦虑牵扯着普通人的神经,用弄虚作假的方式,为子女谋得人生的“一路畅通牌”,严重破坏科研群体形象,污染学术土壤,损害社会公平,必须给个说法、拿个办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想让孩子过得轻松点无可厚非,比起使劲把公家的东西往自己家“划拉”,树立良好的榜样、涵养淳厚的家风,更能让小辈受益无穷。人生的“造假第一课”,如果由父母来上,那就太可悲!更令人心惊的是,这种风气在圈内心照不宣、见怪不怪。躲在学术的象牙塔里,以“窃书不算窃”的侥幸心态自欺欺人,但科研成果是公产,侵占就是违规,谋私就是腐败!往期回顾婴儿头型矫正?该矫正“畸形育儿观”了留学生嫌生活费少辱骂父亲,书真是白念了!“组团低俗”,这种奇葩景观太辣眼!编辑:单镜宇责任编辑:孟夏来源:央视网综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新华网
2021年10月28日
其他

婴儿头型矫正?该矫正“畸形育儿观”了

家长为了给孩子“制造”一个漂亮的头型,不仅不辞辛劳,摆弄睡姿,更不惜金钱,购买定型枕、定型帽。据媒体记者调查,有的头型矫正“头盔”重量约200克,整套下来矫正价格为2.8万元,每天需佩戴23小时。有家长称,佩戴类似的“头盔”不到一个月,孩子的眼睛里面就有了包块,头顶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凸起。还有家长觉得孩子头型有点扁,但佩戴后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也怕孩子自卑,没多久便弃用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比如牙齿正畸、视力矫正……但对于这样的“头盔”矫正,医生称:“刻意改变都会影响孩子骨骼的正常发育。”婴儿的脑袋一直在生长,基本要到青春期才会停止,过早佩戴可能会影响颅脑发育,“头盔”有一定重量,长期佩戴可能影响头部、颈部、颈椎。如果晚上睡觉也戴,还会导致孩子睡眠不足。网友对此看法不一:对孩子头型不满意,先要确定缘由,是不是孩子身体出了问题,例如,脑积水可能导致头型偏大、脑发育不良可能导致头型偏小,如果是医学需要,就采取专业的医学治疗手法,但如果仅仅是审美需要,没啥毛病,就觉得不够漂亮,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大人的:容貌焦虑在传导,横向看,从眼睛、鼻子、嘴唇等显性部位,扩大到颈纹这种不太明显的部分。纵向看,传给了下一代,这从儿童化妆品热卖、整容呈现低龄化趋势中也可窥见。商家继续贩卖焦虑,声称如果错过了矫正黄金期,头型不美,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爱情,后悔就来不及了,起跑线的竞争不但越来越早,比拼的内容也在变化。头型、外表与孩子的未来成就没有必然联系,扁头会影响孩子的脑容量之说是无稽之谈,出于审美偏见而进行强制改造,存在一定风险,很可能既美不成,还造成了伤害,反而降低竞争力,“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就算真的头型不够所谓的漂亮,人无完人的理儿也别忘了,从心理学上来说,过度关注自己的缺陷、孩子的缺陷,会夸大缺点,忽略积极的一面,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的人,常常对自以为的缺陷耿耿于怀,并且花大量时间去设法掩饰,这样一来,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通常会感觉沮丧、不安。再说了,审美一直在变化着,以前流行扁头,家长让孩子平睡,使用“特制”枕头,如今流行圆润的头颅,十年后、二十年后,等到孩子长大了,流行别的头型,岂不是要后悔当年给孩子带错“头盔”了?头型不是发型,做得丑了,还可以再剪剪,实在改不了就等它长长从头再来,跟衣服也不一样,可以一路狂追,随时变换。对它的改变具有不可逆性,家长不可不慎。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头盔”就像是种花样葫芦的模具,追求的是外形,阻碍的是自然的生长。可是养孩子不是种葫芦,葫芦是植物,不知疼痒,人脑袋可是身体的CPU,尽管商家除了在重量、舒适性上大做宣传文章,还在科技含量上试图消除顾虑,终究是改变了自然生长状态,收割的是:人们总是焦虑着本不属于自己的焦虑,把自己活在了别人的眼里,真要为孩子考虑的话,就别给他带上那么多无谓的“头盔”和“枷锁”,建立正确的育儿观,依照其天性天赋,把更多的物力财力精力放在雕琢内在的品性和才华上。往期回顾留学生嫌生活费少辱骂父亲,书真是白念了!“组团低俗”,这种奇葩景观太辣眼!这样的鄙视链该斩断了编辑:子睿责任编辑:孟夏来源:央视网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留学生嫌生活费少辱骂父亲,书真是白念了!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在近日,一则“留学生因生活费不足辱骂父亲”的话题引起广泛讨论。在一则被曝光的聊天记录中,父女二人因为生活费产生争执。随后女儿在聊天群内把父亲“网暴”了!之后有人将此聊天记录发布在了社交平台。虽然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该女学生用词恶劣,令全网气愤!事后,该学生解释称,当时生活费还没有到账,自己已没有钱吃饭了,所以暂用父亲的信用卡消费,却被父亲误认为自己在花额外的钱。对于网络上的评论,她表示:自己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现在也在反思自己。看似是偶发事件,但反映出很多问题。父女口角,因生活费而起。出国留学可以学习知识、开拓视野,但要量家庭财力而行,莫要倾尽家财,降低家人的生活质量。一些国家的生活开支较高,出国前要做好功课,做好心理准备。究竟是要“打工”还是“靠家里支持”,要有提前规划。如果感到家庭财力吃紧,又申请不到奖学金,考虑暂缓出国未尝不可。否则压力巨大,实属得不偿失。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生活不易,又是在疫情期间,更要量入为出,不要超前消费。所谓学习,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合理规划生活,否则困难和矛盾必然会接踵而来。教育的本质,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有人格的养成。这包括懂得感恩父母、自食其力、不怨天尤人、不断创造自我价值等。这些品行,应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塑造。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说:子不教,父之过。如果父母当年忽视了对子女的品行教育,而又过于溺爱,让子女形成了极端性格,最终会“自食其果”。到了子女在异国他乡吵着要生活费的时候,家长们再想好好教育孩子为时已晚,只会增加双方的对立情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了。老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放到当代,可以换一句:不上班不知奔波赚钱难。网上有个段子这样说:以前父母掏出口袋里的钞票,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窘迫;如今他们拿出手机扫码付款,孩子却以为里面有用不完的钱。打工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要靠起早贪黑的拼搏和奋斗。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花重金送出国,是为了让其学知识、长见识。儿女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体谅他们的不易。但凡有点同理心和感恩之情的人,无论有多委屈,都不该像该学生这样出口成“脏”。父亲看到辱骂的那句话该有多寒心?对于父亲的伤害又得多深?事发至今,学生已经认错。广大网民不只是“拍案惊奇”,更希望看到双方能化解矛盾。希望学生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错误和恶劣的示范效应,真诚地向父亲道歉并深刻反思,相信会得到家人的原谅。真诚希望同样境遇下的人,不仅爱自己,更要善待默默爱着你的人,别让他们失望和伤心。这起小风波有点极端,但绝非偶然,不少人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做孩子的,要多多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要成为“巨婴”,要知道,历经风霜雪雨、漂泊磨砺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做家长的,要“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要只从物质上理解“再穷不能穷教育”,要知道,健康人格和独立精神才是给子女最好的馈赠。大学生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费?留学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海外生活?这件事你怎么看?评论区说说。往期回顾“组团低俗”,这种奇葩景观太辣眼!这样的鄙视链该斩断了欧金中事件,公众为何“哀其不幸,悲其不法”?编辑:木樨责任编辑:寒冬来源:央视网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组团低俗”,这种奇葩景观太辣眼!

打滚、跪地喊爹,拿鞋打异性的屁股,男主播踩在女主播身上喊着“给我洗脚!”洗脚水从女主播头上直接浇下,头上倒矿泉水不够刺激,改成倒啤酒、酱油、醋、辣椒酱、鸡蛋,附近小卖部老板专门采购供应……在长沙户外直播的“江湖”里,低俗戏码让人大跌眼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惩罚,是因为在PK中落了下风,在户外PK这样的直播玩法中,其实双方都不算真正的输家,都能赚到钱,通过输赢剧本,上演“复仇”戏码,来上这么几场,观众的礼物不断刷起来,自己的口袋慢慢鼓起来。
2021年10月16日
其他

这样的鄙视链该斩断了

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作为TOP2招的老师水平不如深圳中学。一名自称达到保研标准的大四学生在帖文中这样说。“以出身论英雄”的言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消解的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意志和价值,也偏离了教育的初衷和方向。
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