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城子

其他

《漫长的季节》里,东北国企改革往事

“往前看,别回头”。《漫长的季节》最后一句台词很动人。它是在勉励王响,也是对着动情的观众说,走出悲情,才能活得更好。这部剧有很多喜剧段落,内核是悲剧的。悲剧喜唱,结尾给出乐观的亮色,能给观众温暖。我咀嚼这句话时,回想剧中十八年前的点滴,这句话是在说:不要留恋那个时代,不要留恋所谓辉煌。只有往前走,才能真正走出悲剧。是的,我所指的从前和过往,是1990年代末改革以前的东北旧国企时代。剧中的国企是桦林钢铁厂,东北最常见的重工业工厂。用剧中台词来说,桦钢是小城桦林的心脏,整个城市都是依托于桦钢生长起来的。桦钢有居民楼、食堂、学校和医院,该有的全有,一切井然有序。主角王响将父辈的荣光,自己的事业,儿子的未来都寄托在桦钢。王响有朴素的工人阶级自豪感,他以治安和卫生积极分子自居,严于律己,别人也尊称他“王师傅”。以桦钢为中心的桦林,是王响的工作生活栖息地和精神家园。透过中年王响的视野,我们看到一个理想化的东北国企。就连画面和景物,也呈现出一种不真实的明亮和崭新感。创作者如此描摹,不是为了美化。1996年正是王响意气风发的时候,那个时代对他来说正是现在,一切还很美好。这是导演辛爽的说法,我觉得很棒。就是这样的温情滤镜下,我们还是能看到,看似完美的桦钢,正面临着四伏的危机。工厂效益不行了。以前火车每次出去都是三四十节车皮,现在只拉五六节。工人们发不出工资,看病不给报销,城里其他工厂都在下岗,失业潮涌向桦钢。工人们人心惶惶,工人子弟不像过去那样,可以顺理成章进厂,而是无所事事,在街面偷盗斗殴。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王响的儿子王阳认识了女主角沈墨,从而遇见一段黑暗故事。一些人把这场衰落的原因归结为国企改革。剧中的港商勾结厂长,中饱私囊,掏空国企,这才引发一系列灾难。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旧国企的衰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计划经济时代,桦钢似的国企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支柱。它不仅要完成生产任务,还要“企业办社会”,整个厂区就是一个完备的小王国。依附国企的人们,有着强烈优越感。王阳这样的中学毕业生,到沈墨的学校瞎混,给学校写检查,他很不以为然:桦医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桦钢的呢。这样的优越和自豪感,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和大院单位,很常见。连小孩子吵架,也会对比单位和父亲的级别。这样的国企辉煌,其实只是少数人的荣光。国企真实的经济效益如何,由于没有竞争,缺乏真正的独立核算,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搞清楚,实际上也不重要。直到改革开放后,外部竞争引入,国企的弊端更明显地体现出来。除了每年引进几个大学生,大部分国企岗位是“家传”的,哪怕中学没毕业,也能顶父母的班。内部管理松懈,上下偷盗成风;干部拉帮结派,挟私报复,这已经成了常态。王响这样爱厂的积极分子,反倒成了异类,受到排挤捉弄。如此风气,工厂能办得好呢?港商到来之前,桦钢的问题已经很严重。长期拖欠医疗报销,只是这乱象四起的一点小苗头。1990年代东北旧国企是放大版的桦钢,桦林是那时东北的缩影。真实世界没有艳阳高照,而是凛冽肃杀。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他们寻求改变,却又害怕改变。剧中的港商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和厂长勾结,打着改革名义侵吞国资,继而港商失踪,资金断流,工厂顿时陷入危机。就连剧中女主角沈墨,也是受了港商侵害,才暴起杀人——所谓港商(后来被发现,是假冒成港商的广东商人),称得上是万恶之首。剧情设计没问题,真实历史的港商并非如此。1990年代末的港商是外资代表,是各地国企改革争取的对象,同时期还有来自沿海的民资。国企改革引进资本,同时还引进管理和技术。资本要协助地方政府善后,给工人发放买断工龄的补偿金,重新安置就业等。没有资本介入,改革无法推进。桦钢改革前夕,别的工厂也买断工龄。下岗也非全员,而是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落实考核,淘汰冗余人员。这些都是改革的阵痛。很多人称东北国企改革是“休克疗法”,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休克疗法,没有兜底措施。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二十年,只是现在轮到了东北。90年代末的中国,民营经济已然兴起,国家也做了承受冲击的准备。许多年轻人愿意买断工龄(反正国企已经极衰),痛苦的是中年人。改革是渐进式的,前后延宕了好几年。桦钢的问题是:假港商勾结厂长,贱卖国资,想以几千块钱买断工龄,这才引发了抗议。甚至都不需要假港商,一个看似合法规的操弄,就能把许多工人推向绝境。原本风光无限、衣食无忧的国企职工,一夜之间丧失经济来源,穷到饭都吃不起,要到菜场捡叶子。工人上街做一点小买卖,卖点小杂货,一些女工只能到娱乐场所陪酒卖笑。当时东北农村相对宽裕,农民日子好过起来,反倒是城市工人,生活水平倒退好几年。越是依附于单一大工厂的城市,就像电视剧中的桦林,情况就越惨。1990年代末到世纪初东北城市的辛酸往事,是无法回避的时代疮疤。很多反映东北下岗潮的作品都有表现,《漫长的季节》算是很克制的,但几个片断就足够让人惊心动魄。历史大潮之下,个人命运辗转无常。偶发的罪案,不过是时代洪流的几个小旋涡。面对这样的历史场景,应该怎么办呢?主张回头,回到过去封闭单纯的安乐窝吗?我在社交媒体上,确实看到这样的声音。他们认为,剧中一切灾难的源头,正是这场名为国企改革的动荡。要解救今天东北的困境,也要恢复“国企办社会”的制度,才能收拾人心,恢复东北的安乐祥和。稍具理智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当时改革是必要的,现在回过看来也没错。不改革只会滑到深渊,改革了才能迎来生机。经历阵痛以后,东北的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多了起来,人们有更多的就业选择,社会活力显著提升。只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幸福。十八年后的桦林街市繁荣,已是一个现代化小城。虽然还有些落后痕迹,却比当年的国企小城好太多。所有人都变老,也放松下来,而不是面朝一个不可知的方向焦灼不安。故事的最后,罪案告破,王响有了新生活,养子王北到北京上学,连中风的老马也恢复健康,到北京参加老年拉丁舞比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才是值得鼓舞的方向。往前看,别回头。往事不堪回首,那个原来看似美好的时代,并不能给予真正的希望。短视频时代,好好写文章或者点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哈尔滨机构改革值得赞赏

本文首发在南方周末“经济解释”专栏,有改动。前一段时间,哈尔滨官方发布消息,对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外用人,展开清理和规范。这是全国两会结束以后,首个地方政府开展的机构和人事改革。方案明确了11类待清查编外用人,细化精简比例和进度,改革务实进取,很值得赞赏。由于编制和财政约束,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编外用人”,越往基层越普遍。他们并非就是冗员,更多是事务繁杂,管理细化的产物。“编外人员”大多比正式岗忙碌辛苦——只是由于用工形式灵活,工资待遇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很乐于聘用。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力度极大,市直机关5年内每年精简员额不低于20%——工资不高,很难裁减的工勤人员,也转为“社会化服务外包”。背后的原因不难想到,哈尔滨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市直机关也要参与省钱。2022年,哈尔滨市的财政收入262.2亿元,同比减少了28.3%,支出则高达1065.5亿元。巨大的财政缺口靠支付转移和各种七挪八凑,才能勉强填平。若有人以为这种情况是疫情导致,再看2019年,哈尔滨一般预算内收入370.9亿元,支出高达1101.1亿元。当前哈尔滨市的债务将近2900亿元,这些是长期入不敷出积累下来的。由于人口外流,经济不景气,哈尔滨和其他东北城市那样,从很早就面临着财政压力。三年疫情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既然增收一时难以做到,那就只能靠减支解决问题。哈尔滨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当年哈市提出“20%改革目标”,即市直单位总数、内部机构总数、编制总数、区县事业单位和编制数量,至少精简20%。2018年到2019年,哈尔滨大量“空壳”单位关闭,“小散弱”和职能相近的单位合并,首轮改革超出预期,将近600个的市直事业单位减少到244个,精简幅度超过57%。值得指出的是,2017年全国就取消了公立医院和学校的编制性,仅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也就是说,医院和学校还是财政供养,但有大幅度的人事管理权,可以依照合同解聘员工。哈尔滨剩下的244个事业单位,就是公立医院和学校以外的事业单位,它们都由哈尔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办,可见此前规模的繁冗庞大。2018年改革完成后,2021年哈尔滨再次启动改革,各项指标至少再减20%,改革之后的市直事业单位保留197个。剩下的规模还相当大,但和一开始相比,减少的幅度已相当可观了。这项改革目前也基本完成了,规范和清理编外人员,被认为是本轮改革的余绪。2018年前,哈尔滨市发改委的领办事业单位9个,改革后保留1个;市科技局原领办事业单位8个,改革后保留1个;住建局原领办事业单位28个,改革后保留8个…2018年起,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像哈尔滨力度这样大的,真是不多见。可能有人担心:大量事业单位裁撤合并,会不会带来不良后果——譬如此前它们行使的职能,交给谁执行?原来要办的事情,会不会停滞不办,造成阻碍呢?哈尔滨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改革之后的风平浪静,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事业单位看起来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就几类:政府职能延伸——比如行业协会和学会,负责政策传达和执行,协助政府的管理工作。学界称之为“二政府”,无政府之名,但有管理之实。专业技术服务——比如卫生、福利、勘察、设计等单位,它们定期或不定期向公众提供服务,从而获取财政拨款。除卫生福利这样的公众服务部门,大部分技术单位都是给政府工作服务。文化体育娱乐——比如少年宫、体育场馆、文联、艺术社团等,它们是匮乏时代官方提供公共文体服务的产物。时代在往前走,它们的角色还没有转换,停留在了原地。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政府职能也在转变。这些剧烈的变化,使得长期不变的事业单位,都显得格格不入。通信变革尤其电子政务时代到来,几个公务员就足够和大量企业对接,政令传达和管理的效率大幅提高。“二政府”的作用实际被取代了。民众和公共事业所需的技术服务,在市场采购就可以,不需要需财政供养。体制内单位提供的服务,其实已经落伍,根本没有技术和成本优势,它们甚至成为行业发展的羁绊。至于作协艺协、文化馆、博物馆这类文体事业单位,基本成了养老单位,靠财政输血才能存活。当代社会的精神产品如爆炸性发展,旧体制输出的文化产品,早就不适应民众需求。判断一个事业单位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竞争力,方法很简单:对其断奶,将其推向市场,或存或亡,凭本事吃饭。当然,这样的改革势必引起激烈震荡,当下已经没有这样的改革环境了。事业单位的臃肿低效,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改革势在必行。2011年起,中国掀起了一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核心的思路是:对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分类识别并促进转型。此前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的,转型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视情况保留事业单位。这场改革被称作“甩两头,留中坚”。以哈尔滨经验看,“两头”占了大多数,“中坚”还有很大压缩空间。上一轮改革目前结束,开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显得很有必要。哈尔滨的改革成效就很明显,2022年全市防疫开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市财政支出还是减少了几十亿。这是了不起的成果,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减支的同时,行政效率和市场活力能有所提升,这基本是确定的。道理很简单:事业单位改革减轻政府负担,让人员和公共资源进入市场,在竞争性的体制中发挥作用。创业做事的人变多,闲坐管事的人减少,经济就是这样发展起来。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也提出建议,应当大幅裁减非必要的事业单位和人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让社会团体自行承担管理职能。这样的呼声得到很多人认同:不只是事业单位需要改革,党政机构也应纳入评估。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很多企业在裁员减支,党政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共渡时艰。已经完成使命和“闲散弱”的部门,能收缩的收缩,能合并的合并。政府新设立机构,先从内部吸收人员,而不是急于扩张编制。这些建议不是我开列的,而是政府委员的建议。这也是今年两会我所看到最好的建议。觉得好看?转发朋友圈或者点
2023年4月6日
其他

对小飞机的大想象

这是我在南方周末谈空中水上产业,系列专栏的最后一篇。前两篇文章是:(一)中国人离游艇有多远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亲爱的你,想划小船吗?

本文首发在南方周末“经济解释”专栏,有改动。去年春天,京杭运河实现了百年来的首次全线通水。对运河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好事。两位来自济宁的年轻人想来一场壮举,从杭州划船出发,一路摇舟北上,直抵北京。他们买了充气船,在杭州下水,谁料还未出城,水上交管部门就以安全为由,将他们扣留下来。出师未捷船上岸,人被扣留写检查,也算是趣事一桩。倘若管理部门不阻拦行程,两人能否成功到达北京?我深表怀疑。两位小伙子自称是运河爱好者,他们在杭州划了几个小时,才划出5公里。京杭运河并非一路坦途,尤其扬州段和黄河段,水域复杂,非专业选手难以通过,何况是他们。当然,我没有嘲笑的意思——我其实不会划船,更没有勇气。他们有这样的雄心,还做了一些准备,已经很难得了。只是客观上看,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很低。现代人划船基本不为通行,而是作为休闲运动。中国多数人口生活在水流资源的地区,但绝大多数人很缺乏水面运动的经验,一辈子没摇过桨,没有划过艇,更不要说运动训练。是这项运动昂贵吗?其实不是。以“运河小伙儿”为例,全套装备才几千块钱。便宜的皮划艇几百块钱就够了,网购也方便。人们不玩船类运动,说到底是不方便,缺乏场地条件。找个乡下的野湖、野河玩耍,当然是可以,却充满未知的危险。城市河道无论宽窄深浅,大多不允许私自划船。景区或公园有船,也是园区的船,根本没法放开玩。当代城市人,想找一条安全又安静的河流,自己从容地划船,真的很不容易。2018年我到周庄旅游,住在昆山附近的一处民宿。出门即是河港,见到系着小艇,就向民宿主人租艇,交了押金,领了救生衣,划桨而出,沿着河道往深处去。小舟轻荡,心旷神怡,不知不觉划出了几公里,边上是稻田和民居,时不时看到有人划着小船,撑着长竿,在打捞水草和垃圾,一看就是本地的村民。两岸偶尔能看到石阶和绳索,想要泊船上岸随意走走,非常方便。这里其实早就不是景区了,风景却比景区更美好。2018年国庆节期间,我在周庄附近的村庄游玩,划船。小船轻荡了一个下午,我才恋恋不舍地返航,还误入汊港,差点迷了路。和民宿老板聊天才知道,村里的河道有专人打理,“物业费”是景区出。很好理解:乡村河道能给景区增色不少,景区管理者和村委会一商量,对河道开放利用,委托村民管理。景区价值提升,村民获得就业,两全其美的合作。看似水到渠成的合作,放在更多的现实环境下,往往会遇到阻碍。民法典规定,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村集体拥有的最多是滩涂。河道的主管单位是水利部门,职责是防洪、水利建设、水污染防治等。不妨碍水利和自然保护的情况下,如何开发河流资源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禁止民间介入,倒是最符合管理者的一般思维。周庄河道旅游能做起来,很大原因是,这里是中国私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民间有自治能力,政府也比较开明。倘若政府胡管乱管,村民瞎搞乱搞,谁还敢投资呢?中国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水网发达,河流平缓,蕴含很高的经济价值。河流只做简单管理而未做深度开发,无疑是很大的资源浪费。周庄旅游回来后,我开始留意皮划艇运动。北京的水流资源并不丰富,大部分河段被禁止船艇下水。而北京划艇爱好者又很多,少数开放河段人头攒动,船身调头都很困难。北京市政部门看不到这一点,他们眼中只有管理。最近两年,北京市的河湖保护管理条例要修订,出于安全考虑,五环以内全部的河道皮划艇活动将被禁止。爱好者们急得到处反映,希望网开一面,但至今未有下文。摇船划艇只是一种,河道还有很多开发项目。观光休闲,赏灯游玩,游览垂钓,或是建设成运动基地。把污染治理了,河道清理干净,河岸稍加整修,乡下的河流很出风景。这些种种的投资,都需要产权保护,确保投资者可以从中获益。一个产权不清晰、监管横生的环境,不会有人来投资建设河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给此类问题提供了大框架。方案提出,要对水流以内的自然空间确权登记,归属国家和集体的河流滩涂,要分段确权;国家所有的权属,各级政府要确权登记。方案还提出,要“建立水权制度”,分清“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及使用量”,允许企业和个人拥有河流开发使用权。以落实产权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伟大的进步。中央确立框架,地方也在自主探索。早在2014年,浙江丽水就在山区试点,将各村河道的经营权承包给村民,由他们负责管护,并有权特色经营和旅游开发。在外经商的村民嗅到商机,回乡争包河流,投资经营。经过几年开发,投资者赚钱经营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河流管理经验,例如边界划分和争端解决、污染治理。当地河流养殖业和旅游资源发展起来,非法采砂、炸鱼等问题也消失了。浙江丽水“包河到户”,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当地还允许河道经营权抵押贷款,让河流经营获得金融支持。当然,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没有“河道确权”,更不要说更复杂的改革。城市河道开发面临的阻碍是开放。除了通航和少数观光项目,河面基本没有别的用途。市民钓钓鱼还可以,真要下水,很快有人拦下来。要允许居民下水划船、玩皮划艇,拓宽他们的生活空间。更要允许企业进入,设施建设和巡逻救生才会进行,高阶的游艇观光,举办赛事才有想象空间。中国绝大多数一二线大城市都有很好的内河条件。大河水面宽阔,便于游艇观光;小河道水流平缓,适合皮划艇运动。如果能放开使用和经营,城市面貌将为之一新。京杭大运河这样千里贯通的人工水道,全世界独一无二。此前不同运河段各有旅游项目,全线通水后做怎样的旅游开发,也需要谋划。不许随便下水,各自为政的做法,显然过时了。中国的城市有数量众多、面积广阔的湖泊,目前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挖掘河湖的经济效益,才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想象一下中国的城市中产,周末也能驾小船,划皮艇,泛舟蓝天白云之下,穿梭树荫古迹之间,是不是很惬意?厘清边界,定好规则,少做限制,这些并非遥不可及的生活。值得重点指出的是:水面运动有较高风险,各方责任要清晰公平。享受自由生活的人们,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一点很重要。私人划艇落水遇险,河道管理者和政府尽力施救了,就不应过分追责。每个人自负其责,承担生活的美好和挑战,而不是指望他人承担无限责任——这样的人群,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短视频时代,好好写文章或者点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中国人离游艇有多远

本文首发在南方周末“经济解释”专栏长期以来,游艇在中国被贴上奢侈品的标签,许多人以为富豪才享受得起。这样的印象大概来自影视剧或新闻,里面的豪华游艇动辄价值数百万美元。香车游艇,自然和普通人的生活没关系。其实,真实世界的游艇并没那么遥远。现代游艇多以新材料制造,不像早期的木制船身那样难得;其机动性能的科技含量,也不比汽车高多少,整体造价成本并不高。豪华游艇之昂贵,基本体现在规格和装潢。一般人买个普通款,并不比买汽车困难。在发达国家,家用游艇是常见的消费品。美国是世界第一游艇大国,各类游艇的保有量近2000万艘。超过13米是豪华游艇,所占比例不足2%,90%以上是8米以下的小艇,价格从一两万到十万美元不等,足够家用了。若只买简单的划桨艇,价格就更便宜,低至几千美元甚至几百美元,就能获得惬意享受。因此,美国滨水城市的家庭后院,往往就停着小艇,一到假期拉下河、拖出海,一家人享受与水的亲近。欧洲的情况也类似,荷兰、法国,意大利全是游艇大国,假期玩水是很常见的操作。澳大利亚的情况是,每10人有一人持有游艇驾照;新西兰更是达到每6至8人就有一艘船艇的水平,普及程度和汽车差不多。这种情况固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与传统有关,政策的因素更是不能忽略。欧美国家的水域开发很完善,码头泊位的建设很充分,河道与水面的治理很充分,安全措施也完备,民用船艇下水就没什么阻碍。加之人民有钱有闲,购买车船,度假钓鱼,一向被视为主流生活方式。看似奢侈的消费品,才有很高的普及度。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以上,各行业消费升级,游艇经济就会迎来爆发。当前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人均GDP都达到2万美元以上,滨海滨湖的大连、青岛、武汉、厦门等城市,经济水平也很高,“游艇热潮”却没出现。不是国人天性不爱玩水,而是游艇行业发展遇到了现实阻碍。中国多数城市的水面不对市民开放,有安全方面的考虑,制度是主要因素。法律规定,绝大多数水域资源属于国家,政府职责以防洪和治理为主。水面资源开发,要解决确权和承包的问题,这方面政策很模糊,各地也没什么经验,结果就是,民用船艇不得随便下水,水面资源荒废。民间不敢投资,水路和码头有限,不足以撑起“全民玩水”的产业。游艇被视为“奢侈性消费”,承受的税负很重。国内购买游艇有增值税16%,10%消费税;进口游艇除以上两项,还有约40%的关税。游艇属于弹性很大的消费品,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税收一增加,普通人懒得玩,行业就萎缩,成了少数富人消费的奢侈品。想从游艇经济获益,正确的做法应是减税,而不是课以重税。面对重税,富人可以转移消费阵地,大不了不玩,而劳动者要遭受失业打击,中产阶级也失去尝鲜的机会。身为游艇大国的美国,就犯过类似的错误。作为“事与愿违”的典型案例,这个故事甚至被写进经济学教科书。1990年美国布什政府征收“奢侈品税”,价格10万美元以上的游艇、汽车和贵重皮毛,都需缴纳10%的额外税收。富人享受生活的方式很多,何苦背着骂名多交税?中产阶级买游艇本来就不是刚需,税收一增加,他们干脆就不买。花上几百美元,足够到加勒比地区游玩了,何必买游艇。“奢侈品税”颁布后,美国的游艇销售量减少近一半,大批工人失业。政府从游艇征到的奢侈品税,每年不过1600多万美元,却要给工人支付2000多万失业救济金。美国游艇行业被欧洲趁势超过,引起产业界极大不满。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奢侈品税”,只维持两年多,1993年下半年就匆匆废除了。目前,中国游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重税”的问题。无论消费税还是关税,游艇都“享受”奢侈品的歧视性待遇。此外,我国游艇管理规定的诸多条款,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例如游艇无论大小,乘员限额12人以下;出海时间也限制,不得早于早7点和晚于晚7点。这些给企业经营造成了限制,企业不愿投资,也就不利于市场培育。中国有发达的船艇制造业,能造的船艇覆盖了帆船、钓鱼艇到豪华游艇的各类型,只是它们大多销往欧美和澳洲,国内市场份额很小。中国发展游艇行业,有许多显见的好处。首先是带动产业发展。围绕游艇制造的设计、材料、制造和配套件,能带动一个新制造业。河流湖泊治理、航路和码头建设,补给和救生服务,这些都需要有人做。相关的休闲旅游和体育赛事,将随之出现。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游艇经济兴起势必带来巨大的产业和就业机会——目前这些还没起步。游艇热潮兴起,城市乃至乡村内河湖泊,将在行业带动下发展。部分河道得以疏浚,堤岸码头大规模建设,滩涂铺上整洁的草坪。无需由政府包办,只要行业放开,村镇集体和企业都有动力做。此前开发价值不高的无居民岛屿,政府招租困难,若有水面运动支撑,民众习于消费,则很多荒僻之所将迎来游客。游艇经济的最大价值是,它能极大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中国传统文化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浪漫,可连于山者众,钟情于水者少,让人遗憾。中国多数人口住在离水不远的地方,他们临海、滨江、邻湖,并不缺乏亲近水的机会。发展游艇经济,人们得以时常玩水,暂避尘嚣,有助于改善精神面貌。发达国家人民享受的幸福,中国人也该享受到。短视频时代,好好写文章或者点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美国的私营监狱

美国西海岸的恶魔岛,有联邦重刑监狱旧址美国市场有许多令中国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一个著名的现象是,监狱居然可以由私人公司运营,甚至可以上市。美股有一支股票代码为CXW的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私营惩教署。还有一个名为“GEO惩教集团”的公司,也是上市公司,在英国、加拿大、南非等英语国家拥有业务。每当美国发生了重大治安事件,这两家公司股价就会躁动上涨。放在其他国家,这样的事情只怕要被骂到半死。但在美国,人们早已见怪不怪。美国私人监狱的法律基础,可以往上算到宪法。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一个但是,保障了美国境内役使囚犯的合法性。拘禁囚犯并强制其劳动,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而在美国,一件事情有了宪法做保障,就能长期合法地存在。反对者想扳倒这项制度,千难万难。宪法只是规定役使囚犯的合法性,却没谈到劳动力买卖。法无禁止即可为,美国人的做法是遵从习惯。美国资本主义的程度比较深,很早开始就有“出租囚犯劳动”的业务。南北战争结束后,黑人奴隶体系瓦解,对劳动力有很深依赖、习惯驱使奴工的种植园将目光投向监狱。农场主给监狱一笔钱,向政府“租用”囚犯,做采摘棉花的工作。这个既有市场,又不违法的“囚犯经济”,就一直保留下来。大部分监狱收入被用作改善犯人待遇,支付警卫和修筑高墙的费用。这笔钱不会很多,不是政府重视的收入,难免就有猫腻。我们在电影《肖申克救赎》就看到一幕。监狱使用囚犯承包工程,由于劳动力价格便宜,同业竞争者抱怨不迭,不得不向典狱中行贿。源源不断的油水,流入了典狱长的小金库。不过那也只是电影,现实生活中监狱是受严格监管的,大部分开支还是要依靠政府的投入。1980年代,里根总统发起“毒品战争”,收紧边境,导致犯罪人数一时剧增,公立监狱人满为患。当时里根又在大搞私有化改革。一切都可私有化,一切都应私有化。就在这时期,私人公司经营的监狱兴盛起来,很好满足了社会需求。美国社会几十年的实践,显示出私营监狱有几个好处。其一是节约政府资金,减轻纳税人负担。政府建设工程(包括监狱)的进度和效率,通常低于私营企业。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将监狱“外包”给私营企业,能降低成本,缓解财政压力。其二,能有效提升监狱管理水平。监狱的职能是约束和惩罚罪犯,改造罪犯心理,使其真心悔罪。美国的实践证明,私营监狱做得并不比公立监狱差。原因很简单,私营监狱是竞争性的,它们要赚钱,就要从政府手里拿订单面对竞争和舆论压力,议员调查和犯人举报的约束,他们只能尽力做好,提交出漂亮数据。比如说,各项监管的人力、伙食和设备成本,罪犯改造效果,重新犯罪率等,私营监狱只有在这些方面经得住质疑,通过公众、专业机构和政府的审查,才可能获取更多订单。第三,私营监狱能创造社会价值。私营经济为了赚钱,有更多激励“拉客户”“跑订单”,赚取利润。截至目前,美国有37个州立法允许州内监狱承包企业业务。监狱的客户名单包括波音、微软、德州仪器这样的知名企业。囚犯们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畜牧、食品加工、军方物资,甚至缝制知名品牌内衣“维多利亚的秘密”。美国一些人权团体认为,使用监狱劳力是一种奴隶制。为此他们在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举行抗议活动,基本徒劳无功。美国监狱经济有着深厚的法理和社会基础,民众早已经接受。从刑罚专业的角度讲,适当劳动对于罪犯改造有益无害,罪犯的接受度很高,说不上多少虐待。美国的“监狱经济”都能合法存在,其他国家的“劳改产品”又有什么可指责呢?当然,人权团体并非一无是处。监督监狱的运作,适当提高罪犯工资,阻止狱政暴虐化,捍卫基本的人道主义,这些也是他们的工作。监狱是社会阴暗隐秘的角落,需要时不时打扫,防止其堕入黑暗,拉低社会文明的底线。私营企业为了赚钱,他们确实有可能“压榨”囚犯,创造更多利润。考虑到运营监狱需要成本,不能违反法律和合同,还要小心应对政府和舆论,这桩生意就没那么简单。一旦私营监狱被看到“利润过高”,引发公众不满,国会的一纸法案,就会令他们瞬间失去“客户”。因此,私营监狱不算是“暴利行业”,美国惩教公司(CCA)的股价也长期疲软。谈私营监狱,还需要诚实面临垄断问题。这是所有“政府生意”都面临的话题。现实生活中,不是谁都能办私营监狱,不是谁都能接政府订单。某种程度说,私营监狱就是垄断利益集团,它们可能游说政府,影响立法,通过源源不断“制造囚犯”来发财。很多团体鼓吹“打击非法移民”,呼吁政府降低刑罚标准,加重对交通、毒品、枪支轻罪的惩罚力度,背后推手就有私营监狱集团。推动政府制造苛法,鼓吹严刑峻罚,让民众更多陷入法网,这是私营监狱的最大危险。从这个意义说,私营监狱也可能是自由的敌人。短视频时代,好好写文章或者点
2023年3月6日
其他

瑞士为何是欧洲之光

“高税收、高福利”,这是很多人对发达国家的总印象,并能举出很多例子来佐证。这样的国家在欧洲有很多,亚洲的日本也是如此。很多主张学习西方的人,看到了皮毛,也想要“高税收、高福利”,仿佛它是发达国家的标配,甚至是通往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这样的认识当然是错误的,既违反了朴素的经济学道理,也和世界的真相不符。从来都是低税促进繁荣,低税国家比重税国家有活力。美国的综合税率比欧洲的多数国家都轻,其经济水平高出欧洲一截。看美国各州的情况对比,也是轻税州好于重税州,其国内人口和企业迁徙,大体也是从后者向前者流动。就是在欧洲内部,这样的结论也成立。重税的法国意大利逐渐失去了活力,希腊则干脆躺平,人均GDP长年在两万美元左右,被很多新兴国家赶超。反倒是低税国家,还在一路高歌猛进。税率极低的爱尔兰,经济水平超过了英法德诸国,向最富国家迈进。瑞士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低税国。目前瑞士人均GDP逼近10万美元,位居最富国家之列。瑞士的幅员很狭小,人口800多万,没什么利于耕作的土地,有“山地国家”的称号,按理来说,发展经济的先天条件很不利。同时,瑞士却是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聚集地。宝洁、通用、惠普、IBM、Google,这些大公司的欧洲总部都落户瑞士。瑞士自身,也有很多著名企业,比如雀巢、嘉能可、罗氏,以及一大堆银行和保险公司。瑞士是如何做到的呢?原因可以说出很多,最关键的一条是低税。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瑞士联邦税率为8.5%,州和市镇当局各自确定税率。总体而言,瑞士企业所得税率不超过25%,低于欧盟30%~40%的水平。各州为了争夺纳税大户,往往开出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企业所得税负一降再降。比如瑞士最富裕的楚格州,为吸引科技企业入驻,企业综合所得税率降至不到12%,而主要业务在国外的跨国企业,大部分收入可以免税,实际的税负更低。不到12万人口的楚格州,吸引了全世界数以万家企业前来注册,绝大多数是跨国大企业。个人所得税方面,瑞士各州的个税差别很大,不过总体税负不算重。家庭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下者,基本是不缴税的;年收入三四十万美元者,税率最高的州也不超过30%。瑞士还规定了个人所得税上限,超过一定界限,不再采用累进税率,只缴纳最高限额。这对超级富豪有很大吸引力。法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累进税率是40%,这已经不低了。2013年,左翼的奥朗德总统推出高达75%税率的超级富人税,不少法国富豪纷纷选择移民瑞士。瑞士的低税政策引起了老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多年来他们一直批评瑞士采取“不公平”的财政政策,使得很多公司逃到瑞士,造成欧盟国家“税源损失”,这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这些国家征收重税把企业赶跑,反过来说别国“不公平竞争”,天底下就是有很多大行其道的歪理。瑞士政府一边反击批评,一边做出让步。例如,签订税收协定,帮助外国追缴漏税;提高奢侈品和富豪税的税率。这是迫于政治压力的无奈之举。近几年经合组织推行“全球税改”,对一些逃至税收洼地的公司补充征税。初步方案是,在低税国享受不足15%所得税率的公司,要在其他国家补缴。对于这项“税制改革”,抵触最强烈的是瑞士各州,他们深知,一旦瑞士的低税优势消失了,大企业们就要离开。现在,瑞士正和一些低税国家极力抵制这项“全球税改”。就税率而言,全欧洲大概只有爱尔兰和东欧一些后起之秀能与之媲美,而它们全都是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其他领域,瑞士也沾染了管制主义气息——2020年后,瑞士各州也开始施行最低工资法。这是一项画蛇添足的政策。在此之前的瑞士,没有最低工资法,本地最低工时收入早就超过了欧洲各国。尽管如此,瑞士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它对低税制的坚持,称得上是欧洲之光。2013年,瑞士和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大量商品关税降至为零。目前两国贸易额超过440亿美元,大部分为中国进口瑞士高精尖的机电仪器、医疗设备和贵金属。此外,每年有上百万中国人到瑞士旅游观光。中瑞两国贸易往来,希望流动的不只是商品和服务,还有被反复验证的观念:低税促进繁荣。这是一条简洁的真理,值得所有人铭记。觉得好看?转发朋友圈或者点
2023年2月7日
其他

从世界上最血腥的渔村说起

日本的本州岛东侧海洋,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这里浮游生物众多,鱼类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本州岛东南部的太地町,虽然是一个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却是一个鲸类动物活跃的地区。每年9月,这里的渔民会举行一个“杀海豚节”的节日。当天,会有数百头海豚遭到猎杀。随后半年,渔民们会杀掉几万头海豚,并将它们卖到世界各国的超市。“杀海豚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地居民没觉得有不妥,还把它视为传统文化2009年,美国环保主义者拍摄了一片纪录片《海豚湾》,将这个小小的渔村推上了风口浪尖。画面中的渔民一拥而出,在海上驱逐成群的海豚。他们用金属棍在水中敲打,扰乱海豚的声纳系统。疲惫的海豚被赶入狭窄的海湾,等待它们的是渔网和鱼叉。除了极少数海豚会被捕捉,卖到各地的水族馆,大部分海豚面临的是屠杀。渔船纵横,鱼叉和鱼网交错挥舞,惊恐万状的海豚想逃回海洋,却一头撞上拦截的渔网。海湾鲜血横流,海豚尖叫刺耳,渔民们不为所动,忙碌着秋季的丰收。这样的画面让很多人为之心碎。2010年,《海豚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全世界一片哗然。爱心人士谴责日本渔民的残忍,太地町本地人也非常愤怒。捕杀海豚是当地传统文化,怎能和道德评价挂钩呢?全世界其他人不吃鱼吗?这样的反诘太微弱了,没几人听得进。此后太地町对外来游客十分警惕,尤其拒绝媒体到访。每年秋季,海豚照杀照捕,他们也不再怎么鼓吹“传统文化”。稍具理智的人知道,渔民捕杀海豚没什么错——那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电影《阿甘正传》里,退伍后的阿甘在夕阳下捕虾,获得大丰收,画面美得让人心旷神怡。两件事情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获得和主流观感和评价却大相径庭:后者令人向往,前者却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再进一步想。猫和狗成为人类的爱宠,猪与羊获得的“关照”却差得远。除了猫狗长相可爱讨人亲昵,很重要的原因是:猫狗多少是“通人性”的,能和人类情感交流。电影里的“类人生物”,无论长得是否好看,只要能和人类交流,总能获得人类的同情和喜爱,比如阿凡达和美人鱼。无意交流的生物,只配做恐怖电影的主角。海豚长相娇俏可爱而且很聪明,敢于亲近人类,甚至能与人类(主要是水族馆饲养员)有很好的互动。这些勾起很多人的共情同理心,将其视为“人类的伙伴”,获得了广泛同情。麻烦的是,这样的“通人性”非常有限。再聪明灵巧的动物,最多也只对其长期饲养者怀有善意,其交流深度非常有限。所有的“共情同理”,也只是部分人偏好,没有普适性。太地町渔民眼中的海豚和其他鱼虾没什么区别,中国广西玉林人也不会认为狗有什么特殊性。饮食偏好是长期经济条件的结果,和道德高下没什么关系。当代欧美人不吃狗肉,却普遍以牛肉为食。而中国古代很长时间禁止私宰耕牛,现在印度民间也将牛奉为神物,这不能说明他们的道德水平更高。将“杀海豚”“吃狗肉”置于道德低地,大加挞伐,只是文化傲慢而已。动物和人类再亲近,说到底还是动物,只是人类的财产;不同文化习俗的人类,看起来再怎样可鄙可憎,始终还是人类,就要尊重其人身财产权。能区分二者并待以不同的准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话题接着深入:动物和人类的界限是什么呢?生物学和人类学可能各有说法,但伦理学需要一个便于理解,有说服力的解释。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罗斯巴德在《自由的伦理》里讲到:人类享有权利是因为它们是自然权利(natural
2023年2月6日
其他

不要看不起送外卖,好吗?

“建议年轻人多进工厂少送外卖”,这是今年两会召开以来最火的议题。提出这个话题的人大代表,是来自重庆小康集团的董事长张兴海。张兴海认为,近些年来,外卖、电商和网络直播兴起,吸引大量年轻人。年轻人不愿进厂上班,产业要空心化的,这如何是好。
2022年3月9日
其他

一代不如一代,是命中注定

理解市场经济,守护自由繁荣。
2021年6月25日
其他

学校不会教你成为有钱人 | 金钱问答

除了专业课程,在大学应当学习哪些重要知识?我指的是对人生成功非常关键的知识。很不好意思,可能我太功利。希望你能聊一聊。
2020年9月17日
其他

安倍政绩的成与败

当然,安倍政府的鼓励生育政策也有错招。他出台了“高等教育免费”政策,这被认为将压低日本的生育率。日本年轻人不是受教育太少,而是太多了,高校容留了太多本应走向工作和家庭的年轻人,这不是好事。
2020年9月1日
其他

日本免费教育的代价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10月9日
其他

中国的药品批文太多吗?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10月8日
其他

被举报的“飞刀”医生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9月30日
其他

一座伟大的城市是如何衰落的

全美国最危险的城市排名,巴尔的摩、底特律和孟菲斯名列三甲。这三个城市的共同点是:民主党执政,黑人占多数,传统产业衰落。
2019年9月24日
其他

1天不到100块,让你刷爆抖音里的“人间仙境”,一口气玩遍贵州四大网红景点

这次走着瞧新推出了贵州黔行精品路线,我们立马找品牌方要来了优惠名额,回馈大家!原价2080元,我们读者早鸟价只要588元!6天5晚超高性价比的贵州黔行专线,带你领略一次现实版的人间仙境。
2019年9月24日
其他

解除汽车限购,困难在哪里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9月11日
其他

认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绝好机会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8月24日
其他

广东省内经济差距有多大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8月23日
其他

当政府准备卖掉体育馆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8月9日
其他

日韩贸易冲突的来龙去脉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8月7日
其他

英国奇葩首相?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2019年7月31日
其他

大屠杀后的卢旺达 | 列国志

比利时在非洲有两块殖民地,一块是刚果,另一块是卢旺达。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极尽贪婪,对殖民地大肆压榨和掠夺,并用酷刑和屠杀镇压人民反抗。大量奴工被斩手断脚,黑人被屠杀和贩卖,单单刚果就损失了一千万人口。
2019年7月29日
其他

垃圾钞票废除以后,经济恢复了增长

百般威胁却得不到回应,穆加贝失去了耐心。2000年,津巴布韦施行新的土地改革法案。原本缓和的「赎买」政策,变为激进的没收。此举招来国际社会制裁和封锁,津巴布韦的经济迅速恶化,农业产量大跌,饥荒浮现。
2019年7月12日
其他

缅甸的小孩子最需要什么

迈克自掏腰包,以平均每辆1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几千辆自行车。由于精心挑选,大部分子都很新,有些甚至刚出厂,包装还没拆开,就卖给这位缅甸人。迈克还到新加坡,向当地已经离场的共享单车Obike买车。
2019年7月10日
其他

“杀死燃油汽车行业!”

燃油车加油方便,远行能力强,适应各种各样环境。汽车工业发展一百多年,技术成熟,品质稳定,配套服务完善,足以满足消费者的一般需求。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消费者还能获得最多的好处。
2019年7月8日
其他

孟加拉国:一个国家的新生 | 列国志

孟加拉国为何落后?观察其近代史不难理解:这个国家立国前二十多年,处于被剥削、被封锁的困难局面,无法正常发展经济。当地大搞五年计划,国家垄断土地,主要经济作物黄麻都是统购统销,这些做法和苏联并无二致。
2019年7月5日
其他

垃圾分类,麻烦在后头

依照国外经验,垃圾分类精细化、复杂化将是长期趋势。日本家庭有「垃圾分类手册」,比如横滨的该项手册有27页,518项条款。住家主妇扔垃圾,常常要翻看对照。要说垃圾分类顺手为之,那是低估了政策的发展。
2019年6月28日
其他

抗癌药为何会消失

其实,医疗业界人士的担忧,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发生。每到年底,很多地方医院都会出现不给办住院、手术没法做、医疗耗材停用的现象。即便手术还能做,医院也倾向于选用便宜的耗材,或者把手术延至来年。
2019年6月17日
其他

现代世界的思想能量

坎蒂隆发现,当市场上货币增加,物价会增长。物价上涨不会同时发生,而是涟漪似地传播。离钱近的行业,在物价上涨之前就得到这笔钱,他们占了便宜;离钱远的消费者,收入上涨抵不上物价上涨,他们是通胀的受害者。
2019年6月15日
其他

不做慈善,并不丢人

富人的财富大部分是支撑企业运行的资本。资本消融,很多生意会破灭。把钱用于企业经营,发挥改善世界的力量,远比慈善有力得多。一份长青的基业远比一份快速消融的财富,造福的人群要多得多。
2019年6月12日
其他

做到贼王又怎样

从人格特质看,强盗和普通人没什么大差别。他们有喜有忧,有欲望有手段,做起事情心思缜密。贼王的才干往往令人叹服,之所以铤而走险,乃是他们自作聪明,对概率缺乏认知,高估了犯罪收益,低估被捕的风险。
2019年6月10日
其他

爱钱爱得坦荡荡

富人看到流浪汉在沙滩上晒太阳,问他为何不努力。流浪汉问:我努力工作,能得到什么?富人说,想买什么买什么,不需要为钱发愁。流浪汉又问:不为钱发愁之后,能做什么?富人说:你可以舒舒服服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2019年6月7日
其他

要不要杀死一头非洲象 | 列国志

大象被保护起来,数量不断增加,对动物保护主义者而言,当然是很好的消息。对博茨瓦纳人民来说,他们倍感头疼。一方面他们受大象袭扰之苦,要为打击盗猎、管理象牙付出成本。他们拥有大量象牙资源,却得不到好处。
2019年6月6日
其他

不可思议的非洲梦工厂 | 列国志

大部分瑙莱坞电影的故事都很恶俗。非洲特有的巫术、施法、中蛊、解蛊、降魔、发疯,这里应有尽有。喜剧热烈嘈杂,悲剧烂俗套路。在电影行家看来,瑙莱坞是烂片的垃圾场,垃圾生产再多也还是垃圾,有什么意义呢?
2019年6月3日
其他

古巴最近有了大麻烦 | 列国志

2018年,马杜罗在大选中连任,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委内瑞拉不会有太大改观。一片乱哄哄中,委内瑞拉出现「准政变行动」。议会主席、反对党人士瓜伊多在一场集会中自封「临时总统」,要求重新举行总统大选。
2019年5月23日
其他

博茨瓦纳:非洲国家的榜样 | 列国志

博茨瓦纳糟糕的外部环境也不容忽视。这个两百多万人口的小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周边大国:南非。两国贸易量占博茨瓦纳贸易总量的60%以上。1990年代后南非一蹶不振,博茨瓦纳的经济增速也放缓下来。
2019年5月20日
其他

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最后改变了什么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人类发源地。这个国家位于红海西岸(厄立特里亚尚未独立),与很多人想象的荒凉贫瘠不同,埃塞俄比亚在近代以前不算贫困落后。在农业产出方面,该国称得上「富饶」,贸易也一向发达。
2019年4月11日
其他

如何减少996

不可否认,会有企业用这种方法淘汰员工——懒怠浮躁者离开,忠诚勤奋者留下。如此裁员似有规避法律的嫌疑,不过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劳动关系灵活的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员工高效流转,企业转身迅速,这是好事情。
2019年4月9日
其他

如何更好地保护消防员

消防是很专业的事情,它需要勇气,更依赖知识和经验。何种火情无法扑灭,什么火场隐藏致命危险,这些都需要经验。美国消防局的要求是:「成为消防员,需要勇气、知识、合作、体力、耐力、灵活和热情,缺一不可。」
2019年4月3日
其他

养老金困境的正确出路

对政府而言,是否这样做,是短痛和长痛的区别。短痛是深化改革,通过划拨国有资产,缩减国有规模,筹集养老金池,彻底解决养老压力。一年无法完成,可以分两年、三年或五年。最终目标,是终结低效的公共养老体制。
2019年3月28日
其他

出租车司机杀人,社会反应为何平淡

这一次广州出租车劫杀乘客案,传言也是从「滴滴司机杀人」开始,以至于滴滴公司不得不出来辟谣。广州公安很早就侦破此案,媒体完全没有报道。事情披露后,媒体反映也很平淡。新闻出来两天,我想多数人还不知道吧。
2019年3月23日
其他

纽约人为何赶走亚马逊

大概很多人的想法是这样:既然亚马逊落户纽约,有人愿意闹,就让他们闹。倘若大公司让步,在当地建设住房,增加交通线路,增加雇佣名额,他们不也能获益吗?在民主党主政的地区,人们对企业普遍有薅羊毛的心态。
2019年3月22日
其他

拼多多为何成功

2010年团购大战兴起,最后在2014年沉寂,只有美团网等少数平台活着走了出来。这是一场开拓市场的惨胜,团购并没有盈利。激烈的战况教育了用户,也启发了后来者。拼多多继承了一块经过开垦的土地。
2019年3月21日
其他

我为什么支持美食作家王刚

王刚是一位年轻厨师,常在网上发几分钟视频,教网友做家常菜。王刚刀工了得,颠勺有力,手艺可谓精湛。相比那些打着柔光,听着音乐,抚着猫的文艺厨师,王刚很「硬核」。他的做菜视频吸引了一大批人观看和学习。
2019年3月12日
其他

如何折腾女性求职者

此外「北京高校」会引起争议,地域歧视暂且不说,似乎透着某种优越感。211或985的大学更没必要提,「学历歧视」一直是职场的热点。招两个实习生,没必要搞出什么争议。一旦公关部门的同事找你,麻烦就大了。
2019年3月8日
其他

垃圾分类下的荒唐事

前段时间看到一视频,讲台湾新民俗。不知何时起,扔垃圾成为台北市民的集体活动。每到特定时间,音乐响起,垃圾车经过,男女老幼拿着垃圾袋去扔。倘若一时赶不及,就得提垃圾袋一路跟车跑。想想那场面,觉得滑稽。
2019年3月7日
其他

一个无法高声哭泣的悲剧

2013年,一位离职空姐因多次从韩国免税店买化妆品入境,逃税113万,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罚金50万,舆论哗然。许多偷盗抢劫伤害的案件,都没如此重判。从海外代购,居然判这么重?
2018年11月8日
其他

巴西版的特朗普?

经过多年改革,巴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连年的高速增长,使巴西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2003年左翼总统卢拉上台,巴西已是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的第二梯队。巴西位列金砖国家之列,正是从这时候开始。
2018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