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是《冯唐讲》第三个案例——君王之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讲了魏文侯的几个小故事,以此体现君王之“仁”,它不是文人的“仁”,不是武将的“仁”,是君王——做一把手的,他的“仁”。这个“仁”是从管理上来看的,不是通常的道德层面的概念。我们先来看一个魏文侯守信的小故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文侯和周围“团队成员”喝酒开心,天下了大雨,这时候文侯说,备车,咱们去野外。“小伙伴”们说,咱们饮酒作乐多好,而且天,您看,下雨了,这时候干吗去外边?文侯说,我跟管山的、管河的官吏约好了,我们要去打猎;虽然我们现在喝酒挺乐,虽然天下着雨,但这不是借口,我不能拿这个借口说我不去了。那时候又没有Email、又没微信、又没电话,什么都没有,可能“信鸽系统”都还不发达。然后魏文侯自己就去了,亲自和山官、河官说,今天下雨了,咱们不打猎了。你想,一、他就是不去,他的手下能说什么?二、他换一个人,随便叫一个手下去通知,另外那个手下也完全可以理解。但他就是自己停止宴饮,去赴原来定好的约会。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就是魏文侯有更省事的办法,在一个小事上,他还是不愿意用更省事的办法,而是坚持自己处理周到。这个故事想跟大家讲的是守信,哪怕是小事,尽量不要失信。你要失信的话,一定要给大家一个非常可以接受的理由。天气不好不是理由,路上有人罢工不是理由,你今天心情不好更不是理由。事无大小,特别是你位高权重的时候,甚至你是CEO的时候。守信太重要了,你因为守信,让你整个组织架构有了主心骨,造成最大的好处就是管理效率提升。大家不用猜,这个人会不会守信呢?另外也减少了那些繁文缛节,什么法律合同、什么email确认、什么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