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6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



“一个人,

应该可以自由选择余生。”


尊重生命


前天,

包括BBC、CNN在内的

全球知名媒体的目光,

全都聚焦于一位104岁的老人。



不是因为他做出了

什么轰动世界的大事,

而是104岁的他选择去死,

却久久不能如愿。



生日庆祝会上,

吹灭蜡烛后老人湿润了眼角

对着亲友们动情地说道:

“我非常遗憾活到这个年纪。”



终于在一周前的5月2号,

澳大利亚珀斯国际机场,

老人坐在轮椅上同家人一一告别,

在自己心爱的国家死不了,

他只有飞赴异国接受死亡。


老人同自己的孙子告别,这一幕在不明所以的外人眼中,看着温情,殊不知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行”。



瑞士时间5月10号10点,

老人自愿接受安乐死,

平静地走完一生。



在安乐死前的新闻发布会上,

他再次强调:

“我很高兴能够结束生命,

自己活得实在太久了。”



到底老人经历了什么?

让他毅然决然坚定赴死。



翻看老人的一生,

不能不说是辉煌。


104年前,他出生时恰巧一战爆发,母亲抱着他东躲西藏,幸运地躲过一枚枚头顶飞来的炸弹。


二战时,血气方刚、已获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他决定参战,背着导师参加海军体检,不料还是被导师发现。


导师冲到国防部,跟那儿的官员据理力争:“你不能带走我的研究人员,他的研究比世界战争重要得多。”



就这样幸运“躲”过两次世界大战的David Goodal,34岁那年,被墨尔本大学聘为高级讲师,从此移居澳大利亚。



结婚生子,一过就是70余年,除了家庭生活,他把绝大多数时间投入工作与研究,在生态学领域是世界闻名的学者。



他一生获得三个博士学位,

撰写了100多篇研究论文,

并荣膺澳大利亚勋章


102岁的David在颁奖现场


65岁,在别人退休的年纪,他依旧笔耕不辍,编著《世界生态系统》30卷,还兼顾审核来自世界不同国家500多篇著作。



2014年,整整100岁时,他还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然而102岁那年,在埃迪斯科文大学工作20多年的他,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



学校以年事已高、身体安全为由,对他婉言相劝加各种暗示:“老家伙,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你上一次班,通勤时间就要90分钟,学校担心你的通行安全。”就这样简单的理由,他们禁止David再到学校上班。


这对一生都将热情投入科学研究的老人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伤透了心,据理力争,“我还有工作的热情和能力,你们这是年龄歧视。”



幸运的是,老人得到了全球媒体的声援:年龄不应成为工作的障碍。他幸运地为自己争取到继续工作的机会。


只不过学校把他换到离家较近的校区,保留职位,没有薪水,一个小房间,一台电脑,一个打印机,这就是他的全部。


如此一来,老人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同事,丧失了与他人精神交流的机会,狭小闭塞的空间也让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虽然在90岁的时候,老人就已经发现打网球时跟不上节奏,演舞台剧时反应变慢,却依旧没有这次打击来得直接、猛烈。



从此他郁郁寡欢,几个月前,老人在公寓的卧室摔倒,无法站起来的他,在公寓冰冷的地上躺了两天。


直到被清洁工发现送往医院,医生却“警告”他:不能再私自坐公交,甚至不能单独过马路。



要知道,不久前,他还能跟女儿乘船到荒岛上研究野生动物,还能跟女儿到森林游玩。



“如果活着什么都做不了,

那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与其苟且活着,

不如有尊严地死去。”



然而尝试自杀三次,老人醒来都会看到医院的天花板。绝望之中,他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安乐死。


结果却被告知: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禁止安乐死,澳大利亚也不例外,不过维多利亚州刚通过安乐死合法的法案。


但这一法案要到2019年6月才开始生效,并且只有生命不足6个月的绝症患者才能申请。



David显然不符合申请条件,但老人不愿意再等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亲人和朋友,亲友们都纷纷表示理解。


“David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他希望进行聪明的谈话,希望一辈子能独立做事,而不想躺在床上,身边一直有人照顾他。”



但放眼全球,有尊严地结束生命,没那么容易。


目前,全世界只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美国(仅六个州)安乐死合法化,且条件相当苛刻,均是绝症生命所剩无几的情况。


仅瑞士超越这一范畴,只要目的不自私,就可自愿接受安乐死,而且接受外国人的申请。


David衣服上印着讽刺的“老去可耻”的字样


与严苛的安乐死标准相对的,是全球每年六分之一的60岁以上老人遭遇精神或身体上的虐待,毫无尊严地老去


香港某护老院让老人赤身裸体排队洗澡


年纪越大,遭受“虐待”的比例越高,其中又以失智、残疾、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尤为突出。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样的“虐待”事件47%出在老人亲近的子女或看护身上。身边听闻的虐待老人事件自不必说,护老院也频频爆出这样的新闻。


为自愿接受安乐死呼吁的老人群体


“一个人活了几十年,然后死去,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在选择余生这件事上,一个人被阻止。”


退几步说,安乐死动辄15000英镑的费用,对很多人来说,也死不起。



在强调临终关怀的今天,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挚爱的人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还是尊重他们的意愿任其平静离去?


这更像是一个伦理问题,而非简单的健康问题。


一个人能否自由选择余生?人能否有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是否该重新定义?安乐死是对生命的轻贱还是尊重?


筹得2万美金的David飞赴瑞士,

达成心愿前,他笑得很开心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一杆秤。

只是,生命只有一次,

不论生死,都要尊重。



点 击 图 片 看 新 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