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泛人工智能综艺火了,它可能是这条产业链上最神奇的一环丨价值观点

2017-08-24 脑极体 潜在价值


去年,当我还在某一家科技KOL工作室打工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需求:企业CEO登上某档创投类真人秀节目,并且披荆斩棘夺下傲人成绩,请媒体老师结合CEO在节目中的表现解读一下企业优势。最过分的是,需求中还要附上几个视频链接,让人不得不捏着鼻子把节目看完。


这些节目大概分两种套路,一种像相亲一样,创业者带着项目面对几个投资人路演一番,投资人与创业者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其中少不了“导师抢人环节”和“95后创业者呛声大佬”的套路。另一种则是招来几个创业企业的CEO,再招来几个大企业高管进行对抗赛,模拟“创业”环境,让CEO们通过拉人投票、路演方案、买东西等等方式进行比赛,这里面也少不了高压环境下的眼泪和选手间的爱与撕X。


现在想想,怪不得今年看《中国有嘻哈》时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总之,半年多的时间过去,这些创投类节目几乎没有一档出了第二季。那些上过电视的企业、项目,很多也都没了声音。几乎就是在节目刚刚播完的那个时间点,“双创”热潮终于落下帷幕,大部分企业死的死、逃的逃,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那些节目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自然也成为了绝唱。


最近,同样的情况似乎要发生在人工智能身上了。



其实人工智能,或者说人工智能元素出现在综艺节目上,也不算什么新鲜的事。早在2015年年底,网红AI微软小冰就出现在了东方卫视晨间新闻节目《看东方》上,不但能为观众播报天气预报,还可以和主持人通过语音进行流利的互动。直到今天,微软小冰还在微博认证上写着一条“东方卫视新闻见习主播”。


小冰在《看东方》上的表现,只能算人工智能的小试牛刀,泛人工智能在综艺上的第一个爆发期,应该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时的人工智能开始以嘉宾、特邀选手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并且会通过情节设置展现出自己独有的能力。



比如说《蒙面歌王》中有华帝小V参与猜评团,通过猜测蒙面歌手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声纹识别技术;《最强大脑》和《一站到底》中都有机器人挑战选手的环节。最近的《汉字风云会》据说还有咪咕灵犀机器人参与出题。只不过这些人工智能的表现不尽相同,百度大脑和搜狗机器人都完胜人类,华帝小V猜十次都中不了一次。


最近,泛人工智能综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爆发期,而且这一次,人工智能不再是卖萌耍宝的点缀,而是真真正正的主角。


(暑期档综艺节目中,有不少都和AI相关)


湖南卫视推出了《我是未来》,张绍刚搭档小冰主持,特别支持单位是中科院,一上来就是智能无人机、机械兔子、智能床垫……《未来架构师》请来了吴军和鲁白。CCTV1的《机智过人》同样有中科院背书,现场搭建不是神秘金字塔就是磁悬浮座椅,节目还没上线,就已经透露出会出现人脸识别、鲍春来对战无人机等等环节。


总之,今年的泛人工智能综艺,说是百家争鸣可能夸张了点,但十家争鸣总不会冤。

01

泛人工智能综艺火热的原因?有点复杂


如果非要说人工智能为什么突然出现在综艺节目里,完全也可以拿创投真人秀那一套解释。行业火了,企业拿到了大笔投资跃跃欲试的想花钱,自然会有人专门给他们制造出这个曝光机会,顺带拿点赞助。


但泛人工智能综艺还不是仅因为企业公关需求而出现的。从上面一些介绍里能看到,这些节目有不少都有央视和中科院背书,投入成本也很大,是那种随便找个棚就能拍的创投节目比不了的。


一方面,是因为《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推出,国家媒体自然也要起到打边鼓的作用。一些节目在宣传话术中甚至打出了“科教兴国”这几个字。


另一方面,则是目前很多综艺节目,尤其是网综被打上了“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的标签。而泛人工智能题材所具备的科普、教育特性,自然会被主流电视台追捧。


总之,政策的倾向和行业的热度,合起来成就了今天的泛人工智能综艺。

02


显而易见的好处,和不难察觉的隐患


关于这类节目出现的好处,让更多人了解新技术啦、给整个行业博取更多机会啦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在这里主要谈谈泛人工智能节目,或者说人工智能上综艺这件事上存在的隐患和疑虑。


最主要的一点,是节目和广告之间的模糊界限。就拿很多人工智能当节目嘉宾的例子来说,真人秀本质还是一场秀,是有人设、有台本的。人工智能作为其中的一位角色,按照预设好的情节进行表演,这件事绝对称不上错。但人工智能在节目中的表现,本身就承担着宣传技术的功能属性。如果TA在节目中的表现是“假的”,该不该被算作虚假宣传?


再一点是,很多节目把目前还不达不到民用基本的新技术拿来宣传,是否真的合适?比如某档节目上出现的脑控技术,本来就是一项试验性的、应用性极低的技术,只能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发挥作用。而节目中略显夸张的表述,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这项技术很快就能来到我们身边。何况“脑控”这个词,本身就有另一种神神道道的含义,这里就不多说了……电视综艺的受众群体广泛,其中不乏一些对于科技了解甚少的中老年人,也许一个不谨慎,节目内容就会被不法分子拿来背书。


人工智能概念火了没多久,连一个现象级的产品都没有,一头独角兽都没孕育出来,文娱产品作为距离产业链核心最遥远的一环居然先火了。这一切实在让人没法认为是一个好现象,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乐观的看待和正确的对待这一现象。更多的去关注科普元素,而非把节目当成一个个巨大的广告位只顾获取流量,一不小心,这些节目也会成为人工智能最后的绝唱。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