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哥难当,良液愁肠

有趣有料的 市界 2019-07-12


时下的五粮液,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做酒业二哥难,做过大哥的二哥更难。



文 ✎ 李白白

编辑 ✎ 王思远


“中国白酒大王”先是被茅台超越,现在,洋河也追上来了。时下的五粮液,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做酒业二哥难,曾当过大哥的二哥更难。


茅台超越五粮液可以说明,成功有迹可循。但是,五粮液在战略上几次布局,或许从另一个维度解释,落后也在情理之中。


01


最重要的三个人


五粮液发展的历史中,有三个人格外重要。


一是晚清举人杨惠泉,其点评的一句:“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从此“杂粮酒”改名了,叫五粮液;


二是邓子均,奠定了今天五粮液的配方,1953年的时候,又为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进行指导,才有了今日的五粮液;


第三位当属前任老厂长王国春了,他曾两次洞察市场先机,让五粮液从一个区域型的小酒厂成长为“中国白酒大王”。到如今,不少经销商说起这位老厂长,还要叫上一句王老板。


1985年,王国春当上了五粮液酒厂厂长,此时的五粮液账面上只有8万元,负债却有2500万。到2011年卸去董事长之位时,王国春给五粮液留下了200多亿的现金,还有巨大的品牌价值。


王国春和茅台前任董事长季克良被称为中国酒业的双子星,季克良豁达和蔼,王国春冷峻严肃。他们在位时,茅台和五粮液互有胜负,总的来说五粮液占了上风。


与季克良相比,王国春更像如今所说的“营销专家”,铁腕却不失一腔热血,他在位的二十多年,五粮液像个赌客,在牌桌赢得了一个小酒作坊几百年都没有的声誉。


▵ 五粮液酒


1985年以前的五粮液,籍籍无名,1989年的第五届中国名酒评选,五粮液跻身17大名酒。1994年,在市场还是汾酒当老大时,王国春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涨价。价格与销量就像天平的两端,衡量之间,他终于选择了这一步,也由此开始了五粮液近20年的“白酒大王”之路。


王国春的酒业生涯受尽非议,毁誉参半源自于1998年的一个决定,五粮液集团在五粮醇买断经营模式基础上,推出大批OEM产品,相继孕育出了五粮春、金六福、京酒等“徒子徒孙”品牌。业务多元化和不务正业,仅仅几字之差,五粮液和茅台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98年4月,五粮液上市首周收盘价格53.65元,当时市值为171.68亿元。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上市首周报收价格为37.01元,市值仅有92.53亿。而同期五粮液的市值达到193.64亿元,是贵州茅台的2倍;2001年年报营收达47.42亿元,是茅台(16.18亿元)的近3倍。


任谁也没能想到,几年后的五粮液把位列四大名酒的汾酒、西凤、茅台、泸州老窖捆在一起按在地上碾压。

 

02


“茅五之争”大反转


2005年是“茅五之争”的转折点。


伴随着53度飞天茅台价格一路飙升,当年贵州茅台净利润达到11.69亿元,超过五粮液。而同年五粮液的销售收入则超过茅台25亿,赚的却比茅台少4个亿。


再看2018年,贵州茅台营收750亿,像一台开足马力的印钞机,五粮液预期营收380亿元。


现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上任后,发起了一次大讨论——对标先进,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我们怎么办。十七个字道尽了五粮液尴尬的局面。


从大环境上看,这样的局面,其实2012年已成定局。


2011年,两位影响中国酒业发展进程的老兵离开了掌门人的位置,五粮液大业由唐桥接管,季克良也把帅印交给了袁仁国。


唐桥履职的第二年,中国酒业迎来了巨大的分水岭。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终结了白酒的十年的“野蛮生长”。


2012年,茅台达到一个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高峰,净利润首次突破100亿,达到133.08亿元,利润增幅高达52%,全面赶超五粮液。同年,五粮液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72.01亿元和99.35亿元。


自此,茅台只留下一个背影,告诉五粮液不必追。


茅台一骑绝尘而去,五粮液身后追兵却如雨后春笋,一茬又一茬。剑南春、洋河、泸州老窖……


眼见剑南春没落了,洋河和泸州老窖又咬死不放。


▵ 剑南春白酒


从泸州到宜宾不过3个小时的车程,都产浓香酒。虽然产值和营收比不过五粮液,但泸州老窖在区域市场上坚决不给五粮液一点机会。


华北市场可以说是五粮液的“心窝子”了,却被竞争对手捅的像筛子一样。


单说天津市场,天津市内是剑南春的天下,有经销商告诉市界,十对新人结婚最少5对选择剑南春。再说天津周边,这是著名的低度酒市场,低度国窖的市场占有率不必多说,以保定为核心的冀南市场更是国窖的天下,冀北的老白干也是五粮液不可撼动的地头蛇。


今年1月,泸州老窖连发两份涨价函,52度国窖1573终端价调至1099,与“普五”同一价格。38度国窖1573的北方价格上升至799元,比39度新品五粮液还高了100元。泸州老窖在产品价值上是否有一战之力还待时间检验,但这份企图值得表扬。


五粮液的另一个重头戏则在华东市场,并对华东有着很高的期望值。洋河在这一区域同样没少给五粮液添堵。


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出现了一个变化,洋河营收44.73亿、净利润14.15亿,超过五粮液三季度营收的44.44亿、净利润12.15亿。


2012年五粮液和洋河的营收及利润比差值分别为99.31亿和37.81亿,2014年这两个数值下降为63.39亿和13.28亿。2016年净利润差值不到不足8亿。2017年洋河与五粮液营收差距重上100亿元,但洋河在营销及年轻化两个方面制霸中国酒行业。


业内人士分析,洋河的“梦之蓝”系列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决定了,洋河的未来不会太差。


03


讲故事讲成纠纷


贵州茅台的故事讲的好。


一个故事是“国酒”茅台的稀缺性,茅台的消费者似乎人人都能说出一句“端午踩曲,重阳下沙”。人人都知道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要贮存3到5年才能出厂,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幅赤水河畔的酿酒画面。


▵ 酒文化


许世友也是桥段之一,许世友与酒的故事太多了,一生喝了三、四卡车茅台的事无人不知。许世友死后,墓边摆满了茅台酒,都是祭奠者带来的,作为早期的“意见领袖”,许世友为茅台带来了足够多的流量。


而彼时的五粮液却被OEM产品(贴牌生产)稀释了品牌价值。


子品牌过多,规模利润虽然迅速增加,但管理漏洞频出,为品牌发展埋下隐患,太多参差不齐的产品贴上了五粮液的标志,让五粮液也失去了高端白酒的定价权。


对此,有消费者回忆,那时候的五粮液“琳琅满目”,购买的过程就像阿甘说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看到了茅台的故事如此成功,于是五粮液也想讲故事。


五粮液的16口明代窖池在501车间,这里一直被五粮液视为最高机密,外人参观需经五粮液高层特批。


有传说,抗日时期,日本人曾惦记五粮液,但苦于没有秘方,所以在参观窖池时把粘在鞋上的窖泥进行研究,回去后发现离开了宜宾,窖泥中的微生物都死了。


故事不错,但是没讲多久,就被尹孝功告上了法庭。1952年,尹家将16口酒窖租给五粮液的前身——宜宾专区国营二十四酒厂使用,2010年,尹家将五粮液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共计约2.5亿元资产,而五粮液称,酒窖50年代早已成为国有资产。


2015年,四川省高法给出了裁决书,窖池归五粮液所有。一场官司打的人尽皆知,为五粮液赚足了眼球。2018年3月,最高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接到喜讯的五粮液,当年12月就推出了新品501。


“赢了窖池,却失了人心。”有人评价。


04


配比政策自乱阵脚  


就在五粮液艰难爬坡之际,2014年,五粮液下了几招昏棋,开始丢掉 “国酒”招牌。


一是2014年7月,“普五”供货价下调30%;二是当年9月,五粮液出台了配比政策,对于完成任务的经销商,进两箱609元的五粮液,可按509元价格再买一箱。


经销商拿货价格从609元下降至576元,看似好事,其实不然。出厂价下跌的同时,零售价格也在降低。有经销商表示,变相降价动到了消费者心中的价格底线。


▵ 经销商


2013年,公务消费占比30%的贵州茅台也面临巨大压力,经销商纷纷抛售茅台酒,价格最低跌至800元一瓶。关键时刻,贵州茅台下了死命令,“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瓶,谁低价卖酒取缔谁,毫不含糊。”


相比茅台强势稳价,五粮液定力不足。


原本是为了尽快收获一份好看的财报,结果,五粮液的降价促销,不仅没有拯救营收、纯利润双双下滑的趋势,还导致销售费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7.5亿元。“普五”降价也挤压了系列的酒原有的市场份额。


有经销商曾表示,“普五”是五粮液产品中的领头羊,它代表着整个价格矩阵的核心。因此,“普五”价格下跌对于系列产品而言无疑是场灾难,配比政策导致了五粮液市场混乱。经销商们则选择低价出售,寻求资金快速回笼。



2015年8月,市场有所好转,名酒回暖的态势也有所显现。五粮液再也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想要涨价的心。企图通过涨价再次与茅台“比肩”。


过去的很多年里,五粮液都不愿承认茅台已经绝尘而去不可追。却没有想到,这次涨价造成了厂商关系的再一次伤害。


这一次,普五的涨价消息竟然先一步被爆了出来,一部分经销商提前获得消息,囤了不少609元出厂价的普五,知道消息比较晚的经销商也选择了当天打款。


五粮液方铁腕提价,并宣布,8月3日打款的经销商一律按照659元出货。面对659元的五粮液,部分经销商交涉希望退款,被断然拒绝。拿货不同价,一些经销商颇为失望,有人戏言,和茅台是鱼水关系,和五粮液是鱼和案板的关系。


五粮液的经销体系是行业公认的“大商制”,厂商关系十分重要。所谓大商制,就是部分经销商承担了“绝对”份额的销售任务,这种模式好处显而易见,弊端是一旦大经销商出差错,酒厂将十分被动。


如何与经销商相处,茅台显然更为老道,有经销商告诉市界,2016年的经销商大会,时任茅台董事长带着一众高管站在会场门口,为每一为走进会场的经销商鼓掌。而五粮液的会场里每一位经销商鼓掌欢迎走上舞台的集团高管。


05


五粮液到底输在哪


曾经的大哥,还是太急。


2014年,有业内人士爆料,五粮液疑似组织经销商从银行贷款用于订货,虚增了20亿收入。尽管该信息有待进一步核实,但是出厂价高于终端价的情况,是不争的事实。


▵ 五粮液酒厂


最近几年,“普五”批发价、一批价多次出现倒挂,五粮液“卖一瓶赔一瓶”,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经销商也动力不足。


从2015年开始,五粮液一直期望通过控货解决解决价格倒挂的问题。


但五粮液价值下跌的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于控货,而在于,附加价值并不能支撑高价格。此前,五粮液透支了厂商关系、OEM透支了品牌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支撑期望涨价的价格体系呢?


五粮液通过控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价格问题,但是提价让厂商关系再度加剧。


2016年3月6日,五粮液出厂价格恢复679元,9月15日,五粮液再提60元,“普五”出厂价达到了739元。中国名酒渐渐回暖是不争的事实,但繁华都是五粮液的,经销商却不赚钱,大家只盼货物快速出手以求资金转起来。


2017年3月,李曙光担任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6月,李曙光在股份公司运营商代表大会对于价格表态,稳定出厂价、提升市场价。2018年12月,李曙光表示将对现行“普五”进行停产、升级。


升级是白酒行业常用手段,五粮液涨价的想法也十分明朗。


白酒分析专家蔡学飞认为,“普五”是五粮液的核心产品,通过新包装的科技和技术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渠道控制力,证明了五粮液的品牌自信,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提价与否不是企业单方面可以决定的,需要市场杠杆进行调节。


最近,五粮液调价的消息已经成为行业里的“狼来了”。究竟是厂方不想涨价还是市场不允许呢?面对同一价格的国窖1573,1800元以上的茅台,风来自地铁和人海,五粮液价格的号码牌到底要不要丢出来。    


2018岁末,投资者沟通会上,五粮液董事长李曙光一句,江湖上老大不好当,老二也不好当,尤其是当过老大的老二。  


五粮液真的有囤货价值么?这无疑是来自灵魂一问。


Interactive Topic

互动话题


你觉得五粮液还能翻身吗?




电视剧龙头套路史




本文由市界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源自视觉中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eeker2019


后台回复“群”讨论更多资本市场信息


                                         让市界知道你 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