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蒙打开“潘多拉”魔盒

有趣有料的 市界 2019-08-28


文 ✎ 贾琦

编辑 ✎ 廖影

 
 
2019年,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尾巴了。除了华为之外,阿里和腾讯高举高打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百度押宝人工智能,小米布局AIoT,滴滴拆分自动驾驶......几乎所有的一线或准一线企业都在抢滩未来;但与此同时,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依然觉得手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终端,以至于放大了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自今年5月传出风声到昨日(8月9日)华为开发者大会中正式确立发布,鸿蒙的名头确实是够响了。
 
然而在发布会结束后,各大论坛中的主流声音依然是在讨论:
 
“我的荣耀手机现在能换成鸿蒙系统了吗?愿意支持!”
 
“到底能不能换吧?”
 

 
以及将鸿蒙默认对标安卓和iOS。
 

 
这显然对鸿蒙是一款“面向全场景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依然没有准确认识。
 
虽说大众确然不需要看太多“门道”,但如果仍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的增量市场的存在,那很可能连“热闹”都看不了。
 
回顾8月9日开始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大会中关于鸿蒙的集中讨论或许篇幅有限,但认真听来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实无处不鸿蒙。


01
鸿蒙剑指未来
 
大会开始,打头炮的是跟大众最熟悉的余承东。
 
秀成绩,谈未来,谈趋势,定调子。纵观其将近40分钟的演讲,余承东主要就讲了这四件事。
 
其中在“秀成绩”部分,余承东谈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华为消费者终端的销量情况,一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给“鸿蒙发布”这一重磅消息进行垫场。
 
作为手机发布会的常客,余承东秉持了该领域的“优良传统”,在演讲过程中依然是采用了“diss友商”的套路,分别从“未来需要怎样的OS”、“安卓/Linux内核的痛点在哪里”、“其他面向未来的OS都有什么毛病”以及“鸿蒙是如何在各个赛道超越一切”等四个方面,对鸿蒙OS做了一次系统讲解。

▵ 余承东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


关于该演讲,宏观部分,未来是关键词。
 
中观部分,安全是关键词。
 
微观部分,“微内核”是关键词。
 
首先来看“未来”。
 
在此之前大家对此就有一个清晰的论调,不到万不得已,华为绝不会试图在手机市场上突破鸿蒙系统,此前所谓的“在低端机上尝试推广”,十有八九是个假消息。而这一判断也在此次发布会中得到了印证。
 
在技术层面上,鸿蒙是绝对支持移动端的使用的,这个毋庸置疑。
 
但在商业生态布局层面,现阶段在移动终端领域,鸿蒙很难有所作为,这也是我们做出判断的核心依据。
 
关于鸿蒙OS在移动终端的拓展,有人说华为没必要做这个事,也有人说华为没能力做这个事,但事实上这两拨人说的是同一个事,即“这样的决策方向投入产出比太低”。背后的原因也并不复杂,一方面入局晚,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格局已然形成,行业壁垒高。另一方面由于发展时间长,移动终端已经逐步进入了红海阶段,商业利润空间也小。
 
另外,倘若该操作系统依托于手机来进行初次亮相的话,那么会给其公众形象造成禁锢。从推广策略的角度来看,鸿蒙选择低端机起步亦不明智。
 
我们都知道,现阶段手机有手机的操作系统,平板有平板的操作系统,手表有手表的操作系统,而在万物互联的未来,智能终端设备将持续爆发增长,届时难道要为每一款硬件都量身打造一个操作系统吗?
 
就算我们可以这样做,但不同的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以上两个问题背后,是极其庞大的开发量。除了工作量级的问题,操作系统的割裂背后还将出现生态无法共享,系统与硬件高耦合,应用体验卡顿割裂等一系列衍生问题。
 
这是余承东关于未来痛点的第一个表述,同时也是业界共识。
 
再来看“安全”。
 


纵观此次发布会演讲,几乎每位主讲人都或多或少提到了这一概念。在投资领域,“安全可控”正在逐步成为一个热门概念,甚至有观点提出,安可、5G、云计算,就是未来三大科技的主线领域。
 
而此概念的大热,则源自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科技自身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科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现如今从我们的上网痕迹中提炼出所谓的“电子人格画像”已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而这一趋势下,人与科技,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隐私边界的探讨,将变得愈发重要。
 
此外随着信息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全面覆盖,金融,健康,教育等重大领域也将进一步将我们的生活卷入网络,而如何在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电子财产安全,则成了全行业所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
 
自2016年以来,我国就已经逐步加快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发布,无论是《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发布实施,还是随后《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安全可控白皮书》的推出,都是旨在关注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场,指导中国网络安全工作,维护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以及发展利益。
 
而鸿蒙操作系统作为衔接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支撑土壤,一旦成功,必将成为影响网络产业的核心环节,可以说是生态级别的“安可”,是该概念中的核心模块。
 
最后,我们则有必要谈谈“微内核”。
 
在整篇演讲中余承东多次提到这一概念,并将其放大到了“代表未来”的位置。
 
但这一开发理念既不是一个新事物,更不是华为首创。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微内核操作系统就变得流行起来,而我们所熟悉的Windows,Minix,Mac等操作系统均采用了这一理念。
 


而宏内核相对更早一些,早在1970年诞生的UNIX就是采用的这一方式。
 
其实这两个概念并没有那么唬人,简单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微内核相当于一个信息交换中心,自身可以实现的功能较少,他的主要职责是传递一个请求,一个A模块对其他模块功能的请求。
 
而宏内核相当于一个是一个中央集权控制中心,把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全部管理。
 
再形象一点,那就好比微内核是接线员,在这一组织中信息的发起和处理都分散在各模块中,而宏内核则是一个独裁者,把绝大多数核心功能都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对比来说,无论是维护简易程度还是编程思想的美感,微内核都要更胜一筹,而对比之下宏内核或许只有“直接调用”这一优点。只是“直接调用”是否一定指向“效率更高”,其实也未可知。
 
更早之前,Linux内核的发明人林纳斯(Linus)和MINIX的领导者塔能鲍姆(Tanenbaum)曾关于这一问题有过一次著名论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深入了解。
 
而关于鸿蒙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我们需要了解的几个信息分别是,首先,鸿蒙现阶段考虑到生态兼容的问题,依然在内核上保留了Linux内核(从而可以兼容安卓生态),以及LiteOS(从而可以与前期华为推广的物联网布局进行衔接)。
 
而在未来,华为计划将逐步替换掉Linux和LiteOS,从而以一套内核代替所有其他。从这一点,我们也不难看出华为对鸿蒙的期望以及关于未来布局的野心。
 

 
其次,再来看喜闻乐见的“PK”环节。
 

 
上图中G公司即谷歌,A公司即指苹果。首先第一幅图是完全的真相。无论是宏内核的落伍性,还是生态的割裂,都注定了这一模式无法长远地走下去。
 
第二幅图则是片面的真相。图中所说的全然是对的,诸如对“生态封闭”的强调。但没有说出的却是苹果生态已然封闭了这么多年,却依然牢牢把握住了高利润市场的这一事实。
 
第三幅图则是全然是主观的真相了。此前在《华为谷歌的跨时代对决》一文中,我们谷歌的Fuchsia和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进行了对标,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二者将成为彼此最大的对手。
 
从介绍的节奏来看,华为此次将Fuchsia单列出来也颇有假想敌的意味。至于其所说的“非分布式设计,性能较差”这一观点,看起来确实有了一些强行找角度的意味。
 
从技术细节来看,分布式设计确实是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创新设计,在性能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谷歌未采用这一方式并不代表着它在性能上会出现落后。
 
再者说在大幅商用阶段之前,在市场连一款开发者体验版本都没有拿到的时候就大谈性能,实在是为时过早。
02
鸿蒙之影

在余承东的演讲最后,有一张图值得大家认真阅读。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屏(智能电视)是鸿蒙的第一款落地产品,在华为此后的计划中,搭载该操作系统的PC,手表/手环,车机,音箱等类型产品都将逐步推出,这其中却没有手机
 
在观看此次发布会之前,大众的关注点在鸿蒙操作系统之上,因此在基于安卓系统设计的EMUI10主题演讲时,让人感受到多少是有些不耐烦的。
 
但随着功能介绍的深入,不由越听越精神,一个新的认知逐渐在脑中成型,即对华为这家企业来说,各业务组块之间的协同配合是十分深入且密切的,这种已经超出了“互相支持”范畴,进而达到了“彼此渗透”的境地。
 
听完发布会我们可以发现,EMUI10中有大量的地方借鉴了鸿蒙操作系统的理念和想法,并率先一步在小范围内实现了它。
 
简而言之便是,在EMUI10中,有着浓重的鸿蒙之影。
 
“全场景智慧生活”。这是EMUI10此次发布的核心主题,而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总裁王成录表示,不同于以往的系统升级,此次EMUI10对于华为终端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首先来自于对“分布式技术理念”的继承。
 
具体体现在,“硬件能力互助共享”、“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以及“分布式安全”这三个方面。
 
其中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是“硬件能力互助共享”,该功能通过“能力资源池”的设计将硬件能力的虚拟化,从而实现了硬件与终端的解耦。
 

 
最终达到的效果便是,打破了单一硬件的边界,形成了超级终端。再说明白点就是,“万物互联初步照进现实。
 
此外,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系统中对“安全可控”的一系列具体处理方式,也将同样应用到未来的鸿蒙操作系统当中。
 
诸如对小设备安全能力隐患的把控,对生物信息的分布式储存,以及针对于信息流转问题所采用的分类分级的数据生命周期加密保护等,每一个都是实实在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EMUI10的处理方法,很可能会给鸿蒙操作系统的完善积累到宝贵经验。

03
鸿蒙之骨

如果说鸿蒙的影子藏在EMUI10中尚且有些影影绰绰,那么华为关于iOT领域的一系列布局,则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鸿蒙将依附于怎样的骨架上开出花来。
 
今年7月,任正非在接受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的采访时曾表示,鸿蒙系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为了手机用,而是为了做物联网来用的。
 
那么具体如何打通这一路径,则需要大量的提前布局和生态铺设。
 
在该领域中,围绕着家庭场景的生态布局,小米和华为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围绕着车用场景中,特斯拉,百度,滴滴,华为等都分别有着不同的尝试;在智慧城市的概念下,阿里和华为都有着不错的先发优势;而工业领域中的物联网布局,由于标准制定的难度迟迟尚未推广,但腾讯,华为等都正在积极推动且做着充分的筹备工作。
 
在每一领域中华为或许都谈不上是TOP1玩家,但论全战线的覆盖,华为或许是走得最远,最坚决的一家。
 
此次发布会中,由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为我们介绍了华为目前取得的成绩,并重点围绕着“车、家”两大相对成熟的场景,做了大量的实例演示。
 
在具体方案上,我们可以看到“HiLink+LiteOS+芯片”所组成的三件套,是如何系统解决IoT生态建设的。
 

 
在端侧,无论是智能台灯还是智能风扇,大约有三个东西需要部署,分别是芯片,操作系统(LiteOS),以及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HiLink SDK)。
 
而想要打通IoT的场景应用,除了被控制的端侧,还需要有边缘侧的联结(路由器等网关),控制层的配合(手机App,智能音箱等入口级应用)以及背后的大脑(云端处理平台),而HiLink开放平台中则有着对应的功能。
 
在这三件套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非常成熟的场景化思考,面向开发者的集成开发环境以及一揽子丰富的组件模块(轮子)。
 
本次发布会中的所有场景演示,都更多是基于“车机和家庭”两大应用场景,而鸿蒙的未来方向,则仍要高出以上所描绘出的应用蓝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8月10日)正式推出的第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荣耀智慧屏(未来电视)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华为对“家庭场景”的重视。而鸿蒙系统在这款产品中也重点体现了“硬件虚拟化”和“超级终端”的特性,并借由家庭这一场景,衍生出了“影音娱乐中心”、“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及“多设备交互中心”四大定位。

04
鸿蒙之魂

华为不是一家谦虚的公司。
 
“我们领先其他人至少1年半的时间。”
 
“不用我们是美国人民的损失。”
 
类似的话他们讲过很多,也确实很有底气。唯独在谈起生态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到这家公司“认怂”的一面。
 
“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今年5月,任正非对记者表示。
 
而关于建立生态的时间成本,任正非也曾表示过“至少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
 
事实上,关于自主独立的操作系统这条路,我国曾做过大量的努力,无论是早在1983年,由倪光南主导开发的“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机系统”,还是时任中科院软件所副所长孙玉芳所主持开发的“红旗Linux”,抑或是瞄准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于2008年秋天就早早推出的中国移动推出的首款国产移动操作系统“OMS”,乃至中国联通开发的“沃Phone”,以及阿里曾寄予厚望的“YunOS”......几乎所有人都倒在了生态建立的道路上。
 
然而一代人老去了,自主独立的梦想依然炽热年轻。
 
关于鸿蒙的成败与否,能否搭建起足够强大的商业生态联盟至关重要,这也是鸿蒙能否真正活下去的关键灵魂。
 
但在看过由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所讲述的“全面开放HMS 构建全场景智慧新生态”的主题演讲之后,我们不禁感到一丝担忧。
 

▵ 张平安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


演讲内容很多,但戳中痛点的功能很少。其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述华为应用市场,华为视频,华为阅读等应用级生态的布局,更是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要知道诸如华为应用市场的强大,实则是依托于移动终端的销量持续走高,但倘若操作系统无法成功推广,且不说移动终端的优势能否持续保持,单就逻辑而言,我们也很难理解一个应用市场凭什么能成为操作系统的护城河。
 
此外,全篇的演讲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华为对“技术”这一单点的依赖。其逻辑好像是“因为我技术强大,所以我产品做得比谁都好,所以大家都要来用我。”
 
但我们知道,生态的建设和维护实在是一件更复杂的事。
 
举个例子,早在PC时代,红旗Linux依托着政府采购和国内企业市场的支持,迅速跃升成为全球第三大Linux操作系统,可谓出道即巅峰。
 
届时比尔·盖茨大为震惊,派出微软高级副总裁克瑞格·蒙迪专程飞到北京拜会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并向科技部提交了一份报告,详述了Linux的种种弊端,并认为红旗Linux 系统的安全性有待商榷。
 
最终克瑞格·蒙迪最终无功而返,此事也直接导致了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辞职。最后,为了应对以红旗Linux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微软选择纵容大量中国用户使用盗版Windows,事后证明,微软牺牲短期利益的代价换来了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关于操作系统,上至国际环境,国际市场,地方政策,中至开发者商业生态,设备商,运营商的协同配合,下至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生态搭建都必将失败。而该领域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也使得围绕该领域的竞争变得极其残酷,任何企业或国家的“不惜代价”,都将产生极高的能量,而如何在这场博弈中胜出,则需要极高的商业智慧。
 
在此次发布会中我们看到的是,华为视频跟腾讯视频合作了,做到了“老片翻新”的功能创新,华为应用市场下载速度很快,同样的环境下我们的速度比别人快127%。
 
这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HMS面向开发者所提供的开放接口,为开发者所设计的一系列打包服务,以及后续的商业运营服务,乃至升级为“10亿美金”的耀星计划,都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举措。
 
但如果仅仅围绕在“技术”这一单点上进行探讨的话,我们很难不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未来感到担忧。

互动话题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我们以《博客天下》为起点,做最具洞见的资本观察


  点击“阅读原文” 马上抢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