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踪海航债务黑洞

市界 2020-09-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挖矿小组 Author 矿小妹


本文授权转载自挖矿小组(ID:Xunshi2019)

文 ✎ 矿小妹



又见海航系债务违约。


11月25日,海航系旗下大新华航空发生债券违约;26日,海航控股的一期ABS发生回售违约纠纷。暗潮汹涌的海航系债务危机再次引起关注。


曾经高速扩张的海航系近年来被抽紧的资金链勒住“双翼”,流动性一直紧张。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高企的债务负担只能通过甩卖资产和借新还旧来腾挪空间。不过,现在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违约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海航系。

01
存量债券知多少


“危险已经过去,但困难还有。” 


11月初,海航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峰接受凤凰网采访时曾如是回应。然而从现实来看,困难正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11月25日本应是大新华航空一期10亿元私募债到期兑付的日子,但投资者并未收到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海航控股当晚回应,正在与各投资人进行沟通。
 
而另外一笔违约,出自海航控股2016年8月发行的海南航空3期BSP专项计划,以航空票款为收益保证。合计20.5亿元的本金,原计划将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陆续到期,但部分投资人在今年11月25日要求行使回售权后,海航未能如期兑付。
 
ABS债券的回售安排,是指触发某个条件的情况下,投资者有权将持有的证券卖回给发行人,提前收回本金利息,属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条款。
 
从海航控股近期股价表现来看,公司股价下跌不断,最新收盘价跌至1.67元/股。
 

 
数十亿元的债券违约,再次将海航系的债务黑洞曝光。此时的海航系,后续债券偿付压力到底如何?
 
据矿小妹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27日,海航系16个发债主体债券余额为695.28亿元。其中将于接下来的12月底前到期的债券共有7笔,合计66亿元,涉及主体包括美兰机场(25亿元)、海航集团(13亿元)、海航航空(13.5亿元)、海航控股(10亿元)和凤凰机场(0.1亿元)。


另外,还有167.65亿元将于半年内到期,205.1亿元将于一年内到期。


资料来源:矿小妹根据wind数据整理


债券偿付具有刚性,偿债压力不可谓不大。


三个月前,一笔15亿元的私募债违约,已经暗示了海航系的现金流“捉襟见肘”,而近期类似的事件又接连爆出,无疑加重了海航的信用危机,其后续偿债能力被打上了巨大的问号。


急迫如大新华航空,三个月后又有一笔5亿元的PPN到期。


曾经的海航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最为激进,大手笔买买买,不断用资本杠杆撬动海外并购,2016-2017年是海航扩张最为激进的时刻。据矿小妹统计,2017年末上述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余额合计上千亿元。


然而正是2017年下半年,内外融资环境生变,海航系流动性危机突然爆发,不得不断臂求生。
 
对于当前的债券偿还,海航系更多采用展期的方式来缓解压力。陈峰曾表示,可以展期,也可以以股抵债,以资抵债,“希望大家通过市场行为协商的办法解决”。


狂奔在还债路上的海航系,接下来的挑战更大。


02
造血能力差 


更加困难的是,在这样的偿债压力面前,海航系旗下几家重要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并不如意。


2019年半年报显示,海航集团实现收入2868.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7%,毛利率也从13%小幅下降至12%。航空运输、机场服务等业务板块的营收,均呈现出6%-53%的同比下滑。


以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数据比较,海航系主要的八家上市公司(海航科技、海航控股、渤海租赁、海越能源、海航基础、供销大集、海航投资、海航创新)收入从3285.39亿元小幅增长至今年三季报的3450亿元,主要贡献仍然来自海航科技。


但看似巨额的收入贡献,实际上毛利率极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三季报中,这部分收入的毛利率分别为6.42%、6.47%和7.05%,净利率更是低至0.38%、0.06%和0.17%,盈利空间几乎为零。
 


这是由于,海航科技主营利润空间狭小的电子产品分销业务,再大的营收规模,也只能形成极其微薄的利润。


净利润方面,海航控股经营不利,净利润从2017年三季报的33.2亿元降至2019年三季报的7.09亿元,成为影响海航系整体利润水平的关键。
 


虽然陈峰曾经在2019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航的航空主业发展没有问题,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海航控股的航空业务并不像陈峰说的那么美好。


与国内其他几家主要航空公司比较,海航控股在2018年的利润率下滑情况尤其严重,净利率仅为-5.38%,亏损金额达到36.48亿元。



公司将其解释为油价上涨,但海航控股受油价波动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其他几家航空公司。


2019年三季报中,其他航空公司的净利率为3.91%-14.85%不等,而海航控股仍以1.26%的净利率垫底,盈利能力堪忧。


根据2019年半年报数据统计,海航控股为大新华提供的担保金额中,尚未到期的达到64.17亿元。承担着担保方身份的海航控股,面对着自己和新华航空近乎同时发生的债券违约,恐怕也只能当个自身难保的“泥菩萨”了。


从2018年开始,代替海航控股成为净利润支柱的渤海租赁,也并不顺利。不仅在三季报中出现净利润同比减少14.55%,还在11月21日公告称,因控股股东海航资本的股权质押触发违约条款,遭遇3242.54万股股票的被动式减持。


作为收入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海航科技、海航控股和渤海租赁,在2019年都以并不理想的业绩表现示人,自我造血能力跟不上,巨额债务的偿还显得更加困难。


03
腾挪空间变小

目前海航系还钱的法宝主要是以债养债,和变卖资产。


最新的公告显示,11月27日至11月28日,海航控股将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用以偿还将于11月30日到期的19海南航空SCP001债券,共计10亿元本金。 


而即将到期的这笔10亿元债券,是海航控股刚刚在今年3月发行的,用于偿还招商银行海口分行的3笔贷款。


陈峰接手海航后,对海航的流动性危机作出过反思,认为“短贷长投”是造成海航集团现状的根本原因。


于是,海航集团开始大范围处置资产。


年报数据显示,海航集团带息债务从2017年的5701.06亿元降至2019年半年报的5116.50亿元,但与此同时,资产总额发生了更大幅度的变化,从1.23万亿元降至9806.21亿元。
 


根据此前陈峰在媒体采访中的表述,海航集团2018年已累计处置了3000亿元的资产。


凯撒旅游、海越能源等公司,作为与海航集团主业并无多大联系的板块,目前已被爽快地切割。


除了卖公司,海航曾在海外重金购置的地产,也低价出手。


11月22日,香港新鸿基公司与澳洲投行麦格理集团,以大约9.1亿元买下了海航集团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写字楼,相比2016年斥资买下这栋大楼的12.18亿元,简直是个“白菜价”,足见海航的捉襟见肘。


不过,不断的举债,势必带来更高的风险溢价,最终将形成高额财务费用影响利润;而大规模的抛售资产,不仅无法具备可持续性,还会在资金压力面前打折出售,造成不必要的价值折损。


当前海航控股财务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已经高达8.64%,海航集团整体的财务费用则从2016年的288.18亿元,攀升至2018年的332.62亿元,超过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占比,造成海航集团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别为49.02亿元和35.2亿元的亏损。


断臂求生的海航系,腾挪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我们以《博客天下》为起点,做最具洞见的资本观察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