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直被赞“演技教科书”,这个角色竟让她直言压力太大?

腾讯娱乐 2021-11-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高能E蓓子 Author E姐和美少女们

点击上方“腾讯娱乐”并关注,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论口碑、热度和收视率,近段时间的国产剧中,怕是没有能超过豆瓣9.1分的《功勋》了。


终于等到它更新,这次播到了屠呦呦的章节。



当周迅架着眼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他人擦身而过,被叫了好几声名字才漫不经心回头时,我们仿佛看到那时对科学执拗,性格却有些“各色”的青年屠呦呦。



倒不是长得有多像,正如导演所说,周迅把屠呦呦那种“一门心思搞研究,说话办事直愣愣”的劲儿给演出来了。


来源:上观新闻

一个女科学家的“迷糊”日常

我们都知道,屠呦呦是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她发现的青蒿素,挽救过无数人的生命。


《屠呦呦的礼物》故事主线,就是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


为了研发抗疟新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尝试了无数个办法。从1969年意外发现青蒿的作用,到1972年成功提取青蒿素,跨度好多年。



和我们想象中的“科学家屠呦呦”一样,剧里的她不苟言笑,日常是闷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工作,看资料、查数据、做实验。


偶尔出门都是为了找药方,张嘴闭嘴都是和科研相关的内容。



回到家中难得有时间跟丈夫坐下来聊聊天,本来聊的是怎么在夏天做酒酿,说着说着她又给拐到工作上。



这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家的样子,但《功勋》不一样的地方是,它除了有着这几位功勋人物的英雄光环,也很关注“人”。


尤其是《屠呦呦的礼物》这个篇章,它让我们看到了屠呦呦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也让我们从她的一举一动里面感受到,她在生活里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屠呦呦一门心思都在攻克技术难题上,不懂察言观色,或者说不想多费心思去搞人际关系。第一次见章主任,人家见她不坐,以为是拘谨,结果她说“我就是不想坐”。



剧中她在生活里总是迷迷糊糊的,家里的一切都由丈夫打理,她自己呢,常常连家里钥匙都忘了带,以至于丈夫不得不多配一把放在邻居刘奶奶那里。


于是后来丈夫不在时她回家,总得到门口了又跑下楼去找刘奶奶,请她帮自己开门。



但生活上的“迷糊”,反衬的正是工作上的认真。


剧中有一幕,是她充满困惑时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各种药材名在天空一一浮现。与“忘带钥匙”的屠呦呦截然相反,她忘不了她看过的上百个药方和药材。



道理很简单,专注于工作的人,为了工作会无法顾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学家在钻研科学,为了更多人献出“礼物”的时候,往往会牺牲自己与家庭,屠呦呦就是这样的人。


跟在身边的大女儿因为太久没见她,生分得不叫“妈妈”,生活在外婆家的小女儿见到她,也直往外婆身后躲。



实验室缺什么,她从家里“暂借”拿过去,甚至于,为了尽快得到突破,长年累月闷在各种药物混杂、浓度过高的屋子里弄坏了自己的身体。



为了拯救更多的人,他们牺牲的实在太多了。


但科学家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错过父母来看她会心生愧疚,和女儿在一起她会充满关怀,面对丈夫她也会偶尔撒个娇。



导演事无巨细地展示屠呦呦工作与生活的日常,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面的屠呦呦。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呈现,才让一个科学家的形象丰富起来,变得有血有肉,有很私人化的快乐与烦恼,让人可触摸,可感知。


这应该是《屠呦呦的礼物》给我们的意外惊喜。


当然,这样的人物塑造,作为演员的周迅功不可没。仔细回味下,其实她在这部剧里的表现,一点也不“周迅”。



周迅的尝试,做到了“不动声色”
 
在出演这个角色之前,周迅曾去拜访过屠呦呦。她们交谈了整整两个小时,屠呦呦一直思路清晰地讲她热爱的事业,关于青蒿素,关于科研和试验。


来源:中国妇女杂志

屠呦呦没跟周迅说过要怎么演自己,但这次拜访给周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投入拍摄时,她也像屠呦呦一样,“不管来的是谁,反正你要见我,我就给你讲青蒿素、讲专业的事”。


来源:中国妇女杂志

所以我们在荧幕上看到周迅饰演的屠呦呦,是极度内敛而克制的模样,但凡开口,十有八九都是在聊专业。


即使你说的跟她不在一个频道,她也能在一两句话间联想到和专业有关的东西。



呈现出的这种状态,与周迅在我们心中的演员形象相差太多了。因为提到她,很多人到现在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也还是“灵气”


比如《大明宫词》里,太平打扮成小太监出宫,从开始的紧张,不断用眼角偷看,到出宫后的窃喜,却又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周迅完全彰显了一个少年的心态。



这样的表现在周迅早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也让她顶着“精灵”的名号,在这样的角色定位里待了挺长时间。


但人们往往忽略,“灵气十足”表演的前提是她得准确,嬉笑怒骂,周迅都是踩着点儿在演绎。


还是说小太平偷偷出宫那段,她和同伴被冲散时极为恐慌,但当她掀开一个俊秀男子的面具后,几个眼神变化的镜头,那种恐慌变成了紧张与害羞的混杂。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见山是山”,放到表演里说的便是这一种准确。而“见山不是山”,可以理解为,通过个人风格赋予角色更多的层次。


只不过由于周迅的天分,这两个阶段早早地掺杂在了一起。她有时会“灵光一现”,有时又会“突然转折”。


《李米的猜想》里面就有一段,李米不断地追着马冰,哭着背信的内容,等马冰停下来告诉她他就是方文时,周迅的反应是自然笑了一下。



然而马冰继续说他已经和别人在一起了,周迅给出的反应就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低下头说了声对不起,便立刻跑开。


突如其来的一笑一沉,展示出了她的个人风格和准确程度,也正是在这样的表演中,角色的希望与崩溃被展现得复杂又淋漓尽致。



正是有这样出色的表现,周迅早早地便把华语范围里几乎所有的奖项拿遍了,此后也是不断被提名。


一个演员到了这种程度,如果不是乐于坐在荣誉架上安度后半生,便会想法设法找突破。于是有人开始演反派、不断改变自己的形象或者不断专注于自己的演技,试图做到“靠细节说话”。


周迅显然属于第三类,在《功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她如何做到“不动声色”这几个字的。


她的“平淡”可以让你联想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肃静。即便是感情戏,她都是温情脉脉,只靠眼神流动。



一个成熟期的演员演技,还能怎么“突破”
 
郑晓龙最初考虑屠呦呦选角时,有四个硬性标准: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和功勋本人同意。


本以为最后一点会是难点,但屠呦呦并不认识什么演员,在被女儿“科普”了周迅之后,很快就同意了让她来演自己。


来源:上观新闻

那问题就落在“形神兼备”上了。最后郑晓龙放弃找个“长得像”的演员而选择了周迅,一方面是看中了她对角色的塑造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他觉得屠呦呦和周迅身上,都有一个共通性:执着。


屠呦呦执着于钻研科学,周迅执着于钻研演技。


来源:上观新闻

而这对周迅来说,起初还是有些忐忑的。

原因很简单:这不是个虚构的故事,有真实人物可以参考的角色往往会比原创人物更难,何况是屠呦呦这样一位受到全世界敬仰的功勋人物。


周迅另一个忐忑的点是在于,她从未尝试过演科学家,不知道该怎么去演。



她以往的角色喜怒哀乐几乎都是大开大合的,这很适合她的“灵动式演技”。但在这里显然不合适,一个专注于事业的科学家又如何会有那么多的情绪波动呢?


郑晓龙在开拍前提醒周迅:不要做太多表情。于是周迅的处理方式顺势改成了:在“表演”的外面再加上一层“表演”的壳,把“暗流涌动”藏到一些几乎不能察觉的细节之中。


所以大部分时间,周迅呈现的都是“无表情表演”。



“无表情表演”是相当“不周迅”的,却又相当适合角色。在那样的环境中这是保存自己的方式,也符合一个科学家专注于研究的状态。


不得不说,好演员的碰撞是能够产生火花的。在剧中饰演周迅丈夫的是张颂文,他们俩的第一场对手戏就很精彩。


一家人坐在桌上吃饭,李廷钊说他被分到五七干校的时候微微一笑,假装镇定,而屠呦呦的反应是不动声色地低下头,嚼着嘴里的米饭。



两人都用着各自不同的方式掩饰着自己的心情,周迅夹起饭往嘴里送,稍一停顿,抬眼看了一眼张颂文,这又是关切对方情绪的表现。



短短几秒钟的镜头,两个人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也没什么动作,各自复杂的心态便已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对演员来说这种表达效率相当厉害。


接下来两人对着星空聊天戏的结尾,如果没有仔细看,甚至都不会留意到周迅满盈泪水的眼睛。“藏”,有时候是更有效的表演方式。



这个作品中,周迅的表演方式大体上都是这样,把自己“藏起来”,沉下来让自己成为角色本身。


整个故事里,周迅有大起落的情绪表演只有两次,一次是海南小女孩的死亡,另一次是半夜跑去实验室确认狗的死活。


屠呦呦第一次在海南见到小女孩的时候,或许因为年纪相仿,在她身上看到了大女儿的身影。



当她听说小女孩“不行了”时,几乎是本能性地把头部前倾质问:“谁不行了?”这不是一个询问的表情,而是试图得到一个明知不可能的答案,是冷静之下的略微失控。



但大多时候,她即便情绪激烈也能控制得当。


比如屠呦呦从四川寻找药方回来,意外得知组员都被解散调走的时候,她只轻声说了一声“哦”,然后站起来拍拍身体,又发出一声“哦”,最后像在找什么似的,身上摸索了一下“哦”。



从了解事实,到明白事实背后的含义,再到手足无措,周迅只用了三声“哦”来体现。这样“藏起来”的设计,在周迅以往的作品里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


不过也不是每一次都“藏”得这么深。


实验成果好不容易取得阶段性胜利,实验室却突然失火,所有努力都付诸一炬,周迅强忍着泪水的那句“小董你不要哭了”,这种命令与自我命令的隐忍,我们都能看得明白。



当然,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她对角色的精准把控上。


一些演员喜欢形似而神似,靠梳化最大程度还原角色样貌,周迅的屠呦呦则是神似而形似,外形上的变动不算大,但神韵精准。为此她也没少下功夫,抓住了很多细节。


像是她调整了自己的走路姿态,跨的步子很大,还有点微微驼背。



她习惯把包挎在手肘,包的拉链从来不拉上,方便随时拿放资料。



尤其是周迅在和屠呦呦的同事们交流后,发现她讲话时直愣愣的特点,她就仔细处理与人讲话时的模样。



《屠呦呦的礼物》是周迅一次罕见的尝试,她不但把自己藏了起来,还表现出了一个藏住感情的屠呦呦。


就像剧中军代表的那句话,“屠呦呦是会笑的”。他把这个当成一个大的发现,而在周迅的表演中发现她隐藏起来的感情,也是观众的一个乐趣。



有时候,演员的突破也会成为两难。有不少功成名就的演员是愿意改变自己,愿意钻研演技的,但“突破”有风险,一部分人很可能会因此而走入死胡同。


在林林总总的故事中,我们听到了不少赞誉,也听到过不少谩骂,有人看一些演员的某部作品与预期不符,便会脱口而出,“XXX跌下神坛”“XXX被高估了”,不去仔细分析,不讲来龙去脉,人们往往只看眼前。


所以不少演员其实是乐于待在安全区的,不适合的戏不接,有危险的戏不接,一个角色成名,终身便是那个角色。好处是永远可以被称为“演技派”,坏处则是演戏的热情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总是会被慢慢消磨。一个有天分的演员只把表演当工作当任务,也是件挺可惜的事。


如今,作为演员的周迅也进入了这个微妙的阶段。

她早就凭借作品被人们毫无疑问地划进了“演技派”行列,合作过的人都称赞她的天分,新一代演员自然而然地把她当成“演技教科书”。但正是这份荣誉,使得人们对她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们有时会质疑她的选片,说她“浪费演技”,即便是表现得相当出色,也会遗憾“没有惊喜”。

但如果回头看看我们印象中的周迅,便会觉得,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就像这次尝试出演屠呦呦,或许我们很难说周迅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至少这是一次变奏,是其对自己表演的一个复杂度升级。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我们先前担忧的,“周迅的明星光环是否会压过角色”并没有出现,反而会给人一种洗尽铅华的朴实与真实之感。

她的这次表演,为人物原型、为观众、为导演和自己,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赢过周迅的,永远是新的周迅,我们可以永远对她的新角色保持期待。


来源 | 高能E蓓子

ID | ilovemisse




| 热门文章推荐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