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刷爆朋友圈,上学前先得学点功夫,才能不挨欺负?

2016-12-13 环环 环球人物杂志

这两天,朋友圈里被校园霸凌刷屏了。


起因是在中关村二小就读的一名男孩,疑似遭到同学欺凌,用垃圾筐扣头,厕纸等污物洒了一身。学生家长要求处罚施暴学生,让对方家长道歉并承担治疗费用,但与校方沟通未果。于是,128日,孩子的母亲在微信公号上撰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此文一出,舆论迅速引爆。




10日,中关村二小做出回应,发表声明称“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又称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我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



声明非但没能灭火,反而火上浇油。因为全文寥寥几行文中一派官腔,对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只字未答,不像是在回应,倒像是在“甩锅”。一时间,舆论彻底倒向受害孩子一边——你看看,如果不是投诉无果、校方冷漠,父母怎么会选择和学校撕破脸?




不过,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声音。有据称是其他学生家长的网友发朋友圈说,当时只是孩子们之间的课间打闹,还说“只许自家孩子占便宜的家长是有的”,暗示双方都有不当行为。更有人贴出“被欺凌当事男童在班里非常招人讨厌“母亲是个编剧很会编故事”等说法。但也有媒体报道称,有学生家长证实,这次做出欺凌行为的男孩,平时也曾欺负过班上其他同学。真相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昨天,男孩父亲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无意一一回应网上各种传言,他们“将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至于与校方接下来的沟通,“如果像之前一样,双方对此事的态度和认识都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而在今天,中关村二小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事发第二天,学校便请三位家长和校方进行了第一次沟通。但自始至终,双方根本分歧都在于一件事:校方不能同意将这次事件定性为霸凌。


到底是所谓出格的打闹”“过分的玩笑还是霸凌,双方各执一词,似乎难成共识。对家长来说,要想证实霸凌,取证很难——霸凌行为,实际上并不仅仅涉及肢体冲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暴力),还包括言语上的贬损、侮辱和行动上的排挤,特别是集体对个人的孤立,才更令人感到无助。反过来,校方若想自证“不是霸凌,同样很难服众。


眼下网上已经吵翻天。有人说家长保护孩子是天经地义,也有人说过度干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人说对犯事的熊孩子必须惩治,也有人说以暴制暴最终只能是死循环;还有人苦中作乐,说以后学龄前儿童跆拳道班、武术班要火了,不学点功夫,哪里赶上学……

 

同时,也有许多人借这个机会,讲出了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




中关村二小事件的真相,还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什么这件事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因为,很不幸地,这是一个被隐匿太久的社会痛点。


按照教育部的官方统计,今年5月到8月三个月时间,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而刚刚提到过,很多霸凌行为是难以取证的,社会大环境对此类事件也是大事化小、息事宁人居多。实际上每时每刻发生在校园中的霸凌行为,远远超出这个统计。


11月21日,洛阳市某中学一名学生在校外遭到5名同校学生殴打,胸背部等多处软组织受伤、硬脑膜水肿,目前仍在住院治疗。据悉,部分打人学生已非首次对他暴力相加。

同样在11月,广西北海某中学一名女生被曝出多次遭到同学殴打(最后一次发生在11月29日),还被拍下视频发到网上。


11月29日,吉林梨树县某中学一名男生被7名学生用刀砍伤,右手手指被砍断5根手筋,其中一根手指肉被削掉一半。


这仅仅是在11月被媒体报道的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


而更多的霸凌行为,未必有如此强力的暴力色彩,却依旧可以带来巨大的伤害。


譬如,上学时,班上是不是有个矮小瘦弱、沉默木讷的男生,常被一群男生挤在墙角、或是呼来喝去、肆意支使?


青春期发胖的姑娘,会不会被人取侮辱性的外号,当面贬损?


而长相漂亮爱打扮的女生,又有没有被明里暗里指指点点、被传各种各样不堪的流言蜚语?


又或许,根本不需要上面这些由头,一个人完全是莫名其妙地被集体孤立、被当作全班的出气筒?


如果这些你都从未见到过,那只能说明,你很幸运。




小孩子纵然有着单纯的天性,善恶心却未定。从“不懂事胡闹”到恶行之间,距离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样遥远。


到了青春期,成了半大孩子,开始在潜意识中构建起人与人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而在校园里,想要让自己显得强大、成为支配者,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寻找一个可欺的对象,一个可以被支配的弱者,是为恃强凌弱;即便弱者不那么弱,也可以利用人数优势令他无力反抗,是为以众暴寡。


这些天读到了不少亲历过校园霸凌者的回忆,文字中依然可以体会到当事人曾经的无助和绝望。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已经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但那种对群体的不安全感、那段独自面对恶意和冷漠的记忆,却长久地横亘在心中。




不过,这种记忆,几乎只存在于受害者身上。曾经的霸凌者很少心怀歉意,相当多的人并不觉得有何不妥,甚至早就忘记了这段不懂事。旁观者的情绪可能更复杂一些,他们知道被欺凌者大多无辜,但因为胆怯和从众心理,没有伸出援手,多少感到有一点愧疚,或许还有一丝幸好被欺负的不是我的侥幸感。但无论是愧疚还是侥幸,因为受伤害的不是自己,也很容易便淡忘,化成记忆中的一团灰影。


而在若干年后,每个人都已被无数社会规则和潜规则搓圆捏扁,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在职场拼杀沉浮。此时再回过头去看童年与青春时代,真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与世间风雨相比,校园简直是一片嫩绿金黄。那股灰影,早就在记忆美化的滤镜中被过滤得看不出半点痕迹。


但它依然还存在。一旦开关被触碰,便立刻化身为现实的忧惧。霸凌行为的触发常常是无理由的,对象常常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无论曾是霸凌者、旁观者还是受害者,他们的子女,都有成为新一代受害者的可能。


满屏都在刷的“怎样教育孩子不要受欺负”“孩子遭到霸凌,家长该怎么办,或许正是源于这种忧惧。但实际上,所有较为妥善解决问题的范例,都需要双方家长与校方共同合力:有欺凌行为的孩子家长能够认识到自己孩子的过错;受害方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理支持;校方能够营造良好沟通的氛围,对有过错的孩子及时警示,为受伤害的孩子提供更多保护。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理想的环境,可遇不可求。


校园霸凌,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日本爱子公主身份高到不能再高,依旧遭遇霸凌,可见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如何曲折幽微的人性。


也许有一天,当人们都开始刷如何教育孩子不要霸凌别人”“如何在别人遭遇霸凌时伸出援手时,霸凌的土壤,才有希望彻底消失。



环球人物新媒体编辑整理

原创稿件,转载务经授权,否则维权到底。


《环球人物》杂志2017年订阅现已展开

详情请戳全文结束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