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帝国CEO”上任!美国版“帝王梦”能走多远?

2017-01-21 环环 环球人物杂志

话说这些年来,大概还没有哪一位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受到这么多关注吧……



毕竟,全世界看热闹不嫌事大の吃瓜群众,都翘首期待着特朗普就职典礼上会说些什么。纵然奥巴马也算得上政界数得着的段子手,但谁也比不了特朗普这样天天上头条、反客为主把媒体给玩晕了的水准。别人就职演说估计客气客气表表决心就差不多了,但憋了这么久的特朗普,肯定是得放个大招。


除了万众期待的演说,就职典礼本身也是很有点暗潮汹涌的意思。


一帮人计划着抗议示威啦、民调走低啦、各界不看好啦、没人捧场啦……不光好多议员不来,连好莱坞明星、大牌歌手也请不来,简直是近年来最星光黯淡的就职典礼。



(图源:观察者网)


不过,特朗普之所以是特朗普,就因为他完全不care这种事啊!民调低怎么了?都是你们民主党操纵的!大牌明星不来又怎样?我就是最大牌的明星!



总之,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而该走的呢,也就这么走了↓↓↓



(图源:新华网)


毕竟是就职演讲,比起在推特上各种放飞自我放嘴炮的特朗普,就职典礼上他还是收敛多了。一上来,先感谢了前任奥巴马和前第一夫人米歇尔,说他们“为政权交接提供了慷慨的帮助”“很了不起”。


不过嘛……翻翻前一段时间的新闻,仿佛不太像是“慷慨帮助”这种兄友弟恭的和谐画风啊?







再看看特朗普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   “慷慨帮助”“衷心感谢”啥的,大家听听就好,听完就忘了吧……



虽然是言不由衷,但也看得出,“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各种TV”这个套路,即便是桀骜如特朗普,也是没法免俗。不过,亲切友好的画风也只能维持这么两句,接下来,新总统就要开炮了!



(图源:新华网)


环环总结了一下,主要就俩事儿:


第一,回顾过去。中心思想是:华盛顿的这帮所谓政治精英,我大美利坚江河日下,都是你们这帮寄生虫害的!


第二,展望未来。中心思想是:美国不能再让别人赚钱了!美国人要自己赚钱!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从今往后,唯我第一!


不过据现场花絮报道,印有“让美国再次伟大”标语的纪念品标签上,写着Made in China…↓↓↓



(图源:新华网)


整个演讲里,没提到其他具体的国家,但点到了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特朗普撂下狠话,说要把他们“从地表扫除”。


至于关乎“政治正确”的话题,比如环保、同性恋、公民权之类,一字未提。


Trumptastic,“特朗普式玄乎”。这是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马丁·迪克森在和特朗普长谈后,专门造的一个词。现存的60多万英语词汇,在这个人面前都无力,只有造个新词才能描述他那种不可思议、让人目瞪口呆又过目不忘的特质。


不得不说,这种“爱谁谁,我不care”的风格,真是100%“Trumptastic”。




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一直生活在他的“帝王梦”之中。现在,作为美国当选总统,他正把这个“帝国”的疆域从纽约的特朗普大厦扩大到整个美国。


特朗普大厦在曼哈顿中城。大厦附近的街道上,有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的特警巡逻。大厦内部仿佛一个垂直分布的王朝缩影——大厅里出售着“特朗普成功学”之类的图书,还有写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字样的棒球帽;5层是特朗普的竞选总部;25层、26层是他儿子小唐纳德、埃里克和女儿伊万卡的办公地点;26层还是特朗普集团办公室;而在离地面近200米的顶层,生活着特朗普夫妇和小儿子巴伦。




每当有拜访特朗普的客人踏入电梯,身着制服的服务员会为客人按下标有“66-68”的按钮——他家占了三层。


金碧辉煌的家居风格,灵感来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殿——带有喷泉的客厅,希腊神像壁画,镶金边的盘子、吊灯、花瓶、装饰,巴伦的奔驰玩具车和印着特朗普姓氏的餐巾纸,都无声地炫耀着他的财富。



金碧辉煌的特朗普大厦内部


特朗普一直在吐槽,嫌白宫不够气派,不如自己的豪宅,大有要翻新白宫之意。他得到了国会批准的10万美元总统搬家费,不够的话打算自掏腰包。


其实,特朗普吐槽白宫,是在显摆他改变白宫、改变美国乃至改变世界的“雄心”。当选之后,他仿佛上足了发条,马不停蹄地会见各路人士,到各地谢票,组建内阁,接受采访,发表演说——甚至一天连做7场演讲。他5点多就起床,喝罐可乐就开工,中午啃个汉堡,晚上应酬到12点才回家,每天长时间工作。他喜欢被各种会议和电话占满的感觉,喜欢无休止地与人互动——推特等社交工具给了他最好的互动武器。




从特朗普的豪宅看下去,中央公园的滑冰场只有老式电视机的屏幕那么大。他听不见地面的喧嚣,只看得到豆大的人影在地上移动。他的餐厅天花板离地板两层楼高,餐桌硕大无比。


他坐在桌前回味胜利:“让很多人吃惊的是,我住在人们从未见过的豪华寓所,而我代表了全世界的劳工。”


这话大概会让工人领袖们“噗”地一声笑出来,但特朗普并不在意。“我代表他们,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 “他们”就是从威斯康星州到宾夕法尼亚州所谓“铁锈地带”的产业工人。他们学历不高,在产业格局的变化中被淘汰。正是他们将他送上了总统宝座。




但“劳工代表”也不完全是吹的。至少,如果你愿意和特朗普的员工们待在一起,你会觉得特朗普的帝国很感人。


1981年,橄榄球队后卫马修去观看一场女子网球公开赛,观众席上正好坐着在曼哈顿崭露头角的地产新贵特朗普。赛场出现了骚乱,马修身手敏捷地对付了几个捣蛋分子,引起了这位新贵的注意,他告诉马修要聘请他当保镖。马修不愿意,特朗普也没勉强。


后来,马修在一场比赛中膝盖严重受伤,再也不能打橄榄球。他找到特朗普,特朗普毫不犹豫地让他做了自己的保镖。从那以后,马修就“喜欢这个家伙”了,“我承诺我永远也不会让他发生任何事情”。


35年后的今天,马修早已不是小保镖,而是特朗普商业帝国里安保、建筑管理、建造和保险等多项事务的负责人,“特朗普会一直提拔你,直到你无法胜任。没有任何条条框框”。这样一位高管,仍然愿意在特朗普演讲时站在他身后略微靠边的地方,目光始终追踪他,等他一走下台就努力紧跟他的步伐,就好像仍是他的保镖那样。


马修并非孤例。当年开车送特朗普几个子女上学的司机,现在负责管理拉斯维加斯的特朗普酒店;在布鲁克林黑人区为特朗普父亲工作过的老会计,现在是特朗普的首席财务官;出身俱乐部的一名女招待,现在是特朗普的高尔夫营销部门主管。只有特朗普敢这么用人,因为“我喜欢提携我认识的人。他们不存在吸毒问题,也不会酗酒。他们就像我的家人。我宁愿从底层选人,然后一步步提拔他们”。


“拯救者”是特朗普喜欢扮演的角色。在生意场上,“拯救”意味着眼光犀利。他将纽约中央火车站附近一个破旧的旅馆买下,重建为凯悦大饭店,拯救了一块黄金地产。他承包了纽约中央公园的滑冰场工程,请教行家后用盐水和橡皮管替代原来的氟利昂和铜管,一举解决了制冷剂泄漏和制冷管道被盗卖问题,3个月就拯救了市政府6年半没完成的公共项目。这样的例子很多。


更多的时候,“特朗普的拯救”带着浓浓的人情味。这位“无情的大嘴”确实有非常温暖的一面,这是他身上无数矛盾之一。




他讲过一个故事:1986年,佐治亚州农民希尔欠下巨债,买了一份巨额人寿保险后自杀。然而,根据保险条款,自杀不能获赔。希尔太太面临银行逼债压力,几乎崩溃。


特朗普看到新闻后,主动打电话给她表示问候,又致电银行要替希尔太太还贷,希望银行别过分逼债。银行职员不耐烦地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管不着。”特朗普大怒,威胁对方如果再骚扰希尔一家,就要让自己的律师团起诉银行谋杀希尔,“让你们赔天文数字”。


30年后,希尔的孩子出现在南卡罗来纳州竞选现场,含泪向他表示感谢,为他的胜选加分不少↓↓↓



关于“特朗普的拯救”,还有很多故事流传。


有一次他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出了故障,一名刚被裁员的汽车厂工人恰好路过,帮他修好了车,也没要他的钱。第二天,特朗普让花店送去一束鲜花,还告诉这位工人,已经为他付清了房屋贷款。


1988年,特朗普接到洛杉矶一对夫妇的电话,请求他用私人飞机将他们3岁的儿子接到纽约去看病。这个孩子患有一种呼吸障碍症,必须靠巨大的氧气罐维持生命,但航空公司拒绝让孩子带着氧气罐上飞机。特朗普立刻答应了。


他还曾经去看望一个身患癌症的男孩。孩子喜欢看《飞黄腾达》节目,希望特朗普对他吼一声“你被解雇了!”特朗普不忍心,给了男孩一张7000美元的支票,告诉他:“享受你的人生吧。”




对弱势的草根民众来说,“拯救者”的形象很有吸引力。现实越是糟糕,人们就越是希望有特朗普这样的“拯救者”来改变。精英圈子对他的不尊重,反而让他被底层民众引为知己。《时代》周刊分析特朗普的成功时说到,他没有向选民描绘动人的前景,而是说:“美国人在这个国家过得不开心,非常不开心。”


人们相信特朗普,是因为相信他打造的“赢家”形象。他的生意起起伏伏,但他总能找到值得夸耀的地方。特朗普告诉民众,美国在各方面都在输,而自己是个赢家,他要以赢的经验带领美国走向胜利。


而在特朗普的词典里,“赢”就是有钱,有钱必定有才。根据这个逻辑,他组建了一个“超豪华”的班子,自信满满地告诉美国人这就是“最好的”。小布什的第一次内阁团队总身家2.5亿美元,被媒体称为“百万富豪团队”。特朗普的团队如果在参议院全部过关,总身家超过140亿美元,是小布什团队的56倍。



(图源:界面新闻)


特朗普看重成功商人,其逻辑是在商界能打拼成功的人,到政界也应该能成功。他说:“有张报纸(指《纽约时报》)批评我说:‘为什么不能有点普通人?’因为我想要能赚钱的人,因为这些人现在要为你们去谈判,懂了吗?这和一个棒球明星队或者高尔夫明星队没什么差别。”他反复批评奥巴马政府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到伊朗核协议都“谈得不好”,言下之意他的“商人团队”才能谈出好买卖。


从本质上来说,特朗普是个生意人。他有喜欢虚张声势、不怕冒险的一面,甚至喜欢“搞事”,这是他“交易的艺术”的一部分。做生意时,他告诫手下要“想大的”,“利用自己的杠杆”,并且要把目标设得很高,不断地推进。“耍流氓”和“胡搅蛮缠”都是他的“战斗方法”。


在购买一个酒庄时,他将酒庄外的地皮都买下,放任野草疯长。糟糕的环境让酒庄变得乏人问津,最后被他以低价买入。在购买苏格兰一个庄园时,他向对方提出一个个古怪要求,最不起眼的细节都要无休止地讨价还价。当他想要收购土地建高尔夫球场遇阻时,就在媒体上挖苦那些不肯卖地的居民是住在“令人恶心的窝棚里”的乡巴佬儿。



浑身充满“帝王感”的特朗普赶上了他的时代,也赶上了历史的周期律。美国独立战争是“华盛顿和他的朋友们”领导的,他们都是乡绅,受过高等教育,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在那时,他们属于全美国的“前10%”,其他美国人读完中小学就不错了。


直到1828年总统大选,才跑出来一个颠覆者安德鲁·杰克逊。他的竞争对手是谋求连任的第六任总统昆西·亚当斯,哈佛毕业,精通外语,游历欧洲,其父亲更是华盛顿的接班人、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而杰克逊呢?来自边远乡村,13岁就当兵,没正儿八经地上过大学,爱酒,爱枪,胆大,好斗,在战争中成名。大选中他说,我们不需要那些哈佛、耶鲁的毕业生来统治,普通美国人就能管理好自己的国家。


这性格,这口气,听起来耳熟吧?




杰克逊赢得了1828年美国大选,后来又成功连任。他开启了美国总统的“粗鄙传统”,用今天的词来说,就是民粹主义传统。这一传统从未消亡,前几年风头强劲的茶党就是其代表。而特朗普,再次把美国社会悠久的、怀疑精英的那部分传统推向了高潮。


徘徊在白宫之上的另一个传统,就是呼唤强人政治。你没听错,别看美国自诩为“民主国家的典范”,动辄指责别国是“强人政治”,然而一旦遭逢重大变故,美国人也会爆发出对强人的崇拜心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大萧条”和二战的双重压力下,美国人选出了手腕强硬、被政敌称为“独裁者”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甚至乐于让他突破宪法,连任四届总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石油危机和冷战的双重压力下,美国人又选出了一个作风凌厉的里根。


特朗普在演讲中曾屡次向罗斯福和里根致敬。“上世纪40年代,我们拯救了世界,最伟大的一代击退了纳粹和日本的帝国主义者。接着,我们再次拯救了世界,冷战持续了几十年,但我们赢了。”


从特朗普身上,的确处处可以看到模仿里根的痕迹——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也来自里根,“美国第一”的主张背后还可以看到里根的影子:正是里根时代,奠定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基础。


极端自恋的特朗普,甚至在他父亲的葬礼上发表谈话时说,父亲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养育了一位杰出的儿子”。还未上任,在他的心里,已经将自己列为“伟大总统”:“我将成为上帝创造的最伟大总统,你们将对此感到无比自豪。”


只是不知道,这个“帝王梦”,结局会是怎样?


作者:《环球人物》记者  凌云  许陈静  郑心仪;《环球人物》驻美国特派记者  高石

原创文章,转载务经授权,否则维权到底



2017年《环球人物》全新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