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试航!我在国产大邮轮上,听总师揭秘

环球人物 2023-08-15


中国造船业一次次将

当下的不可能变成未来的可能。


作者:杨学义


7月17日,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驶出码头,正式出海试航。这是她首次离开孕育之地,奔赴汪洋大海。


试航前夕,环球人物记者登上了这艘邮轮,并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采访了大邮轮总设计师陈刚。


· 2023年7月10日,陈刚在上海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


当采访结束,记者站在顶楼朝大邮轮停靠的码头望了望。大邮轮周围,来自全国各地的集装箱鳞次栉比地摆放着,大片空地上还有专供进出口车辆停靠的车位。


国产大邮轮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晰具体、一目了然。


· 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顶楼遥望,大邮轮停靠在码头。(环球人物记者 杨学义 / 摄)



大邮轮是一座“海上城市”

大邮轮有多大?


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横在海面,高70米,相当于24层的高楼耸立汪洋。客房2125间、乘客5246名入住其中,船上的设施可以满足游客的生活、休闲、娱乐需求,“海上城市”的美誉由此而来。


记者乘电梯来到大邮轮顶层甲板,从船头行至船艉。沿途依次看到的是造型别致的水上乐园、露天泳池、邮轮制高点大烟囱、篮球场。走到船艉,有一个精致吧台,吧台前的空旷场地上还有一个小型泳池和两个按摩泳池,是开海上露天party的绝佳场所。


随后记者下楼,在船舱一路折返至船头。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餐饮区,火锅店、西餐店、公共餐厅一应俱全,再往前走,就是密集的商业摊位。


· 在大邮轮餐饮区,一家火锅店即将开业。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船体中央的两个空旷明亮的公共区域。一个是邮轮中庭,这里是游客登船的第一站。


· 大邮轮中庭宽敞明亮,是游客登船的第一站。


另一个是纵贯第四、五层甲板的剧场,可容纳800名观众。身临其境,会看到舞台的精致浮雕饰面、天花板的云朵造型、观众席的奢华座椅。这里是整个邮轮电缆最密集的地方,75公里长的电缆密密麻麻地隐藏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下面,平均每平方米墙壁后面,就有44米长的电缆。


· 大邮轮剧场中,工人正在进行紧张的装修。


再往前走,会来到住宿区。走进一间房,会看到一张大床和一个沙发床,足够容纳三口之家入住。打开阳台门,桑拿天的阵阵海风给人意外惊喜,清凉惬意。


记者最后来到的是大邮轮驾驶舱。为确保试航成功,身着工装的中国和欧洲建设者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工作。这里是整船视野最好的地方,凭栏远眺,仿佛可以阅尽整个上海,又仿佛可以纵观万里长江。


摘取最后一颗“明珠”


大邮轮的“大”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体现在庞杂的系统。2500万个零件、136个系统、2万余套设备、4300公里电缆、超500家全球供应商……从这些“爱达·魔都号”的相关数据上就可见一斑。


造船工业有“皇冠上三颗明珠”的提法,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和大邮轮是设计难度最高的船舶产品。陈刚说,大邮轮建造有其特殊性,重量重心控制、振动噪声、安全返港是贯穿大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术。


· 上图: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传奇太阳”号。下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


“重量控制不好,就要通过减少房间,或者削掉某个区域来实现,这必然影响产品质量。此外,邮轮补给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船上的油、水等物资会受限。而重心偏差一旦超过极限,重则影响安全,轻则造成行驶不平稳,影响舒适性,晕船的乘客会增多。”


陈刚说,重量重心控制严格贯穿在设计、采购、建造的多个环节,“甲板上的‘钢铁’很多是质量轻的铝合金。在采购环节,我们就强调材料重量,既然供应商中标,就要严格执行,所以如果实际重量差距较大,就要罚钱。在施工现场,上船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要称重的。”为了更好地从源头上控制船体重量,“爱达·魔都号”的大多数区域,用的是4到8毫米的薄型钢板,他们还为此建造了一座智能薄板生产车间。


· “爱达·魔都号”大邮轮停靠在码头上。


与其他船舶相比,大邮轮对振动噪声要求最苛刻。陈刚说,专业指标要求非常苛刻,客舱声音不能超过42分贝。“为达到标准,很多系统都要下功夫,比如风管系统、空调系统,都要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在最显眼的烟囱区域,从机舱一直到上面,贴附了大量阻尼材料,以降低震动和噪音。”在各个娱乐和休息空间之间,隔音也很重要,也要进行充分设计考虑。


最后是安全返港。“在《泰坦尼克号》里,我们看到救生艇座位不够。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国际社会有一个《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约国都必须保证客船救生艇座位数与乘客数是1:1的。大邮轮两侧悬挂着20艘救生艇,每一艘是314个人的定员,加起来就是6000多人。”


· 2023年6月3日, “爱达·魔都号”邮轮出坞前,进行救生艇脱钩巡游试验。


在极端条件下,“爱达·魔都号”能将整船变成救生艇。“我们在多个系统设置了备份和冗余,在火灾和进水等极端事故中,当‘A子系统’失效,‘B子系统’仍能正常运行,邮轮能够以6节航速从1500海里之外安全返回港口。”陈刚说,在大邮轮的试航中,这些将一一得到验证。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陈刚禁不住感慨,“江南造船厂在上世纪90年代每年只交付4—5条船,现在成倍增长了。不是老一代人不聪明,是没那么多机会施展。”


陈刚刚入行时,就赶上了中国加入WTO。“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船舶制造业的设计、建造能力都形成了,硬件设施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出口大部分要靠航运。每年有十几亿吨铁矿石进口到中国,需要散货船;每年有6亿吨原油进口到中国,需要原油轮。各种进出口,也拉动了集装箱船的发展。”


大邮轮建造也一样。“中国社科院预测,2035年中国邮轮产业产值可达到每年5000亿元,每年净增长4—5条船。如果我们不形成能力,这些订单就到了欧洲。”


尽管中国邮轮制造刚刚开启“处子秀”,但陈刚对未来大邮轮产业的发展很有信心。将当下的不可能变为未来的可能,是被中国造船工业一次次证明过的事情,也是陈刚最大的底气所在。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 3144809109

邮箱:314480910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