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屏的这所大学,校长从农村走出
“这10年影响了我的一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5日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北大学创办于192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东北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百年办学实践,表示将抓住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的重要机遇,为建设国家、报效桑梓积极贡献力量。
校庆活动期间, 看着学生们朝气蓬勃的脸庞,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仿佛也回到了学生时代。
“我在东北大学度过了从本科到博士的10年,这10年影响了我的一生。”冯夏庭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 冯夏庭。
他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他的导师林韵梅是岩石力学专家,也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女博导。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需要钢铁和能源,其基础是煤炭。下煤矿工作被称为“四块石头夹块肉”,又苦又累还特别不安全。
1954年,被统称为“54煤”的一届学生从东北大学毕业,奔向了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战场,其中走出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位大学教授、60多位总工程师。
为国转系的“54煤”,是老一辈东北大学人的缩影。 他们的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年轻学子。
用冯夏庭的话说 :“百年东大,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
百年前的东北地区列强环伺、山河破碎,东北大学在创建之初就肩负起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使命。
1929年, 东北大学学生创办了《冰花》小报,宣传革命进步思想。
· 反映《冰花》创办的国画。
也正是在东北大学学生高鹏的介绍下,东北抗日《义勇军誓词歌》给作曲家聂耳带来灵感和启发,让他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从1952年到1982 年,先后有45位毕业生奔赴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投身国防急需的稀有金属选矿工作,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东北大学涌现出一批杰出科学家:张嗣瀛解决了“红箭—73”反坦克导弹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李华天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郎世俊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
李华天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图纸靠手绘、线路自己接,就连作为核心元件的电子管,也是从废旧飞机上拆下来的。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自己的模拟电子计算机问世了,东北大学也因此开设计算机专业、创建国家首批计算机应用学科博士点。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东北大学提出“既为冶金系统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1988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中国首个以大学名字命名的科学园,中国首家软件上市企业东软集团就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
1999年到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开发出我国第一块超级钢(晶粒直径为普通钢铁的1/10—1/20,强度更高、韧性更大),在国际上连创4个第一,标志着我国超级钢的开发应用完成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其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宝钢、鞍钢等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东大人来说,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冯夏庭说。
“入地之难”
从1982年考入东北大学采矿专业算起,冯夏庭见证了母校4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严重威胁国家战略产业安全,为了加大自给力度,需要大量的采矿人才,冯夏庭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走入东北大学校门的。
· 冯夏庭。
“我出身于安徽潜山农村,特别珍惜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学习很勤奋。”冯夏庭说。
读研究生期间,他受导师影响极大。
“林韵梅教授极其敬业,对我要求也非常严格,科研工作做不好时,把我批评得很厉害。我应该是她所带研究生中被批评最多的一个,但也是受益最大的一个。”
博士毕业后,冯夏庭留校任教,研究方向是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
1994年,林韵梅在东北大学组织了国内第一次岩石力学国际会议,为冯夏庭打开了国际视野。
在她的指导下,冯夏庭成为国内最早提出“智能岩石力学” 理论体系的学者。1998年,他受聘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后担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八九十年代的“出国潮”“下海潮”中,冯夏庭的很多同学离开了艰苦的采矿专业,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术之心,一直坚守在“通往地球深部”的道路上。
· 2015年,冯夏庭在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现场。
“上天之难”众所周知,而“入地之难”不亚于上天。
冯夏庭告诉记者,入地越深越危险,最常见的就是施工诱发的岩爆,严重的可达4.6震级,释放的强大能量能让一颗小石子瞬间变成“子弹”。
随着中国工程建设不断向地球深部走,岩爆等灾害问题不仅耽误工期,还伤人、伤设备,科学家的职责就是破解这些难题。
要突破不能只待在实验室里,更多时候是到工地现场进行研究。
矿区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隧道内温度可达四五十摄氏度,环境又潮又湿,但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冯夏庭和同事们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
针对各地项目遇到的具体问题,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12台(套)真三轴试验装置、国际首套高精度微震智能监测系统,应用在国家多个重点工程中,为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发挥了“守护者”的作用。
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锦屏二级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其建设的水工隧洞(在山体中或地下开凿的过水洞)施工难度极大、岩爆风险极高。
2008年,冯夏庭深入一线,逐渐摸清了环境情况,将实验室的成果应用到强烈岩爆频发的施工现场。
“通过近4年的努力,我们将微震监测技术引入该工程,给隧洞做了个全身‘CT’,进而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冯夏庭说。
· 冯夏庭。
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施工现场的岩爆监测从定性预警升级为定量预警,可以精确到几天乃至几小时之内,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
巴基斯坦N—J水电站工程,是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重大能源项目,被誉为“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
2015年5月,该工程发生极强岩爆,停工修复半年。冯夏庭带领团队放弃春节休假,远渡重洋,在施工现场开展岩爆监测与预警实时诊断,为降低岩爆危害贡献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我一直在努力把东大的事业谋划好、建设好,为学校发展鞠躬尽瘁。”冯夏庭说。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研发的高端金属材料制备、绿色钢铁冶金、 深部地下工程岩爆预警等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等国之重器,以及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等重点工程中。
截至目前,东北大学已经培养出70多位中外院士。在2018年至2022年全国高校竞赛排行榜中,东北大学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三、综合排名全国第七。“东北大学是扎根黑土地的高等教育‘国家队’,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冯夏庭说。
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家国情怀,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而“不怕苦、不怕难” 正是最好的品质之一。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往开来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机遇。
对东北大学来说,建校百年,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 3144809109
邮箱:3144809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