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 = 熟悉 + 意外
这是一篇阅读笔记,以及因为阅读而引发的一些关于音乐、爱以及相处的思考。
无论是商人、艺术家,还是媒体人、广告人,乃至抛开职业身份的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力求博得别人的注意力和喜欢。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一样东西让你觉得美,觉得好看或是好听,觉得“喜欢”甚至爱上呢?
2017年初美国《大西洋月刊》上有这样一篇文章《What makes things cool?》(《什么能让东西显得酷?》),文章回答了这个特别实用的问题。一些人认为美,有其客观的标准,比如黄金分割,或是对称;还有一种典型观点,觉得美是特别主观的事,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但这篇文章里却给出了这样一个经过几百项研究支持的结论: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很美,是因为你比较熟悉它,即“多看效应”。这种美不是特指高不可攀的艺术美,就是能让你“喜欢”上的特质。心理学家在无数实验中让受试者选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选出来的都是他们熟悉的东西。
但关键问题是:熟悉和简单的重复又不一样,重复会导致审美疲劳,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一个意外的场合,遇见熟悉的事物,你就会特别欣喜,特别喜欢。比如“他乡遇故知”;比如,在陌生全新的环境,听到一首熟悉而久违的老歌。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新奇和熟悉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尽管人们可能表现出来特别喜欢去追求新奇而陌生的事,但如果真的遭遇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事,你最可能出现的感觉不是兴奋,而是害怕。
就我个人最熟悉的音乐领域,对这个公式:喜欢 = 熟悉 + 意外的感受就特别强烈。你听,几乎所有的歌,都有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而绝大多数的主歌,都有至少旋律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两段歌词,副歌部分也会反复多次,所以,只要是你喜欢的歌,其中总有一段旋律会反复出现。而那些没有歌词的纯音乐,无论是可能复杂冗长的古典音乐,还是旋律性更强的现代音乐,电影配乐等,其实大多都有一段或几段反复出现的所谓“主题曲”。而懂点音律的人都知道,每首曲子,每首歌,都有一个调,这个“调”,就是整首作品的“主音”,在音乐的开始和结尾处,音乐都会始于并回到这个主音上,同时,它还在整首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整个乐曲的支柱与根基,最稳定,最舒服,曲子的其他音都围绕着这个音在摇摆。
在情感领域,这个法则给人的启示是,很多人在选择伴侣和结婚对象的时候,会觉得,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择那个所谓“对的人”,但曾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统计:那些“自由恋爱”结婚的人,在刚开始结婚的时候的满意度能达到70%,而多年后,对于这段婚姻的满意度,直线降到了40%。反过来,那些被父母或是其他外界因素安排所造就的婚姻,这个满意度的结果就正好是反过来。原因无外是:自由恋爱而在一起的人,在开始的时候当然觉得满意,并且觉得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步已经完成了,一旦感觉后来的婚姻和关系不如意,就觉得是自己当初看走了眼,选错了人。而那些被动结婚的人,对这个对象本来就没有期待,反而在后来会因为“熟悉”而日久生情,以及对婚姻和关系的经营和坚持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好。
可见,爱和相处,不仅仅是很多人感叹的那个命题:相处比相爱难。而是,我们错以为最重要的一步是第一步的选择,而真正最重要的,其实是选择之后的长久经营。而这个经营的关键,就是在“熟悉”之外,时不时来一点“意外”,这个意外,可以是我们常常说的,彼此都在关系里继续成长为更好的人。也可以是,给关系里增加不同的“和声”和节奏,人还是那个人,歌还是那首歌,但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编曲方式,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色彩来让自己,让对方,让这段关系这首歌,在主旋律和主音之外,永远都有熟悉之上的意外。唯有如此,才有相爱到白头的可能吧。
11月4日,我为2017年制作的最后两场音乐会即将上演。
下午场《春夏秋冬 风花雪月》四季主题跨界音乐会,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每首曲目都好听,而你可能熟悉了20多年的那首歌,那首曲,经过我们重新的编配和“意外“的演绎方式,能让你再次爱上那曾经熟悉的旋律。
(购票二维码)
晚场《汉字心之音 — 汉字艺术与钢琴音乐会》,虽然是“情若满弦”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完全呈现原创作品的音乐会,但那些刻上了“心”的汉字、现场演绎的水墨笔画,那旋律中可能跳出的中国味道,却是你熟悉的。何况,再喜欢,再熟悉的东西,不也是从第一次的初相见开始的吗?
(购票二维码)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票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情若满弦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