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物理5分考进清华,却弃文从理,一生不停“跨专业”,被称“万能科学家”!

中山青年 2021-11-17



不怕没天分,

就怕不勤奋。


——钱伟长


2018年7月30日

昨天,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伟长先生逝世8周年的日子

谨以此文,缅怀先生

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

这三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他们就是中国科技界的顶梁柱“三钱”


而钱伟长先生

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他身上同时还有物理学家、

数学家、教育家、大学校长

等一大堆称号

然而

你知道吗?

这位科学界的巨擘

创造了中国力学系的大师

曾经是一个严重的偏科生


“文科状元”、“理科学渣”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一个贫穷的书香家庭。父亲钱挚是一名乡村老师;四叔钱穆是一代国学大师。受家人的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将《春秋》、《左传》等中国经典名著烂熟于心。

▲钱伟长和家人的合照


等到他正式上学时,不料赶上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他不得不经常被迫休学在家,小学和初中加起来真正读过书的时间不足5年。


16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悲痛之余,他跟着四叔钱穆到了苏州的一所高中念书。当时的他还不会数学的四则运算,英语从未没学过,理科也是一塌糊涂。高中三年,他拼了命想补回十多年落下的知识,终归是力不从心。



为了增加有书读的机会

他高考时一口气报考了五所大学:

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

万万没想到的是,

他奇迹般地同时被这五所大学录取了

1931年,他以中文、历史双科两个100分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历史系的陈寅恪、中文系的朱自清和闻一多都喜欢上了这个文史知识积累都不错的“才子”。


当年他考清华大学时,语文题目是写一篇《梦游清华园记》的文章。他洋洋洒洒就写了一篇精妙绝伦的450字赋,获得了满分。


历史则考的是偏门的《二十四史》,要回答名字、作者、多少卷等,当大多数学生都一窍不通得零分时,他居然全部答对,再次获得满分!


但当时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和化学一共考了20分,英文更是直接0分。就这样,他走文史特长生的路子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


从“物理系小白”到“物理系一哥”

在钱伟长决定选择历史系的第二天,也就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落后注定要挨打的事实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九一八事变


他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要求转系。一个入学考试才得5分的人怎能学好物理?吴有训教授果断将他拒之门外。从此,这个身高只有1.49米的小伙子拼了命,开始恶补数理化。当时,他是清华第二位读书用功的学生,位居首位的是华罗庚。


经过旁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他直接从数理化加起来不到25分的“理科小白”,摇身一变成为了“清华物理系一哥”。四年后,他更是成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出色的学生,完成了从文科到理科这条“鸿沟”的跨越。


身高1.49,曾是“国足主力”

由于家境贫寒,营养跟不上,身体瘦弱,仅1.49米身高的钱伟长一举打破当时清华男生的最低身高标准,成为班上最矮的学生。


身材矮小的他不免天天受到其他同学的讥笑。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每天早上都会去长跑。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清华大学越野代表队和足球队。

▲清华大学越野队合影,左二为钱伟长


加入越野队后,他接受了非常艰苦的训练:每两天跑一次到颐和园,来回约四千米;每两周跑一次到西直门,来回约八千米;每月跑一次到天安门,有一万二千米。


在训练中,钱伟长不仅坚持苦练,还注重方法技巧。他个子小,如果按照大个子的步伐跑,跨大步就带着跳跃的形式,既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因此,他不跨大步,而是提高频率,大个子跑四步,他跑五步,同时学会调节呼吸,速度一样很快。他还掌握了变速跑、在内线和直线段超人的技巧。


1933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爆出冷门:清华大学的小个子钱伟长以13秒4的成绩获得100米栏项目季军。

▲1935年,北京,400米中栏冲线时的钱伟长


不仅如此,钱伟长身体灵活速度快,而且脚法很好,曾是清华大学足球队的主力左前锋。1937年,钱伟长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并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运动会,这位国足主力一脚突破对方门将防守,球从门将的胯下直接攻入球门,为中国队赢得胜利!


从清华毕业时,钱伟长身高已达1.66米,全面掌握了跑、跳技能,以至有实力参加全国大赛,这正是他苦练加巧练结出的硕果。参加体育训练收获的强健的体魄,日后都成为了他在人生路上承担风雨、克服困难的本钱,这些也成为他倡导体育教学、惠及后代学子的宝贵财富。


2002年,钱伟长亲自创意举办了“钱伟长杯”上海大学生足球邀请赛,并亲自挥笔制定了比赛章程和规则,打造了“钱伟长”奖杯,激励了更多大学生朋友们加入到体育运动中。


他解决了困扰爱因斯坦多年的问题

钱伟长先生在学术上,为后人也留下了非常大的贡献。1939年,他以高斯坐标张量表达的微积分几何来表示变形和应力分析的创新思想,打破了当时国际力学界关于弹性板壳理论的混乱局面。


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1940年1月,钱伟长考上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他钻研力学,跟随导师辛吉研究弹性板壳理论。他和导师仅用50天就共同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发表于纪念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里。

▲《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要知道,当时这个文集里被一起收录的文章作者还有爱因斯坦、冯·诺伊曼、铁木辛柯、科朗等。而年仅29岁的钱伟长是唯一的中国学子。爱因斯坦看后说:“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中国留学生的知名度。经过一年努力,钱伟长也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1942年,他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他也是继钱学森和郭永怀之后,卡门的又一位中国弟子。那时他担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的研究工程师。期间,他与冯·卡门一同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这篇文章也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最经典弹性力学论文。


后来,他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和研制工作。出色的工作表现让冯·卡门对他刮目相看。钱伟长的科研事业也蒸蒸日上。可抗战结束后,他却毅然决定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


跟当初弃文从理一样,他这样做是为了荣兴祖国。


“万能”科学家,博爱教育家

1946年5月,钱伟长学成归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为了实现科学报国的远大抱负,他一个礼拜就上17节课(当时一般教授一周只上6节课)。同时,他还“承包”了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工学院三校的基础课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课程。


就是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进入了学术科研的丰收期。


他创立了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力学专业,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


1954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合著的科学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出版。


它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运用系统摄动法处理了非线性方程。而“钱伟长法”被力学界认为是最接近实际而又最简单的解法。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钱伟长担任副所长。


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才加速了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

钱伟长(中)任副所长


可惜好景不长,他因特殊原因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低谷。但就算再艰苦的条件,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工作。在这期间,他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了上百件技术难题,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直至1972年,他才迎来人生中新的转机,能够重新开始搞科研工作。在接下来的1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横跨了无数专业。涵盖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处理、管板、断裂力学、加筋壳、穿甲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这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他被称为是“万能的科学家”


1983年,钱伟长调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84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钱伟长重视教学改革,提出“拆掉四堵墙”、 “短学期制”、“学分制”、“导师制”等。这些有远见的教学改革,直到今天都广泛应用。


身为校长的钱伟长每年都要前往各学院调研,听取基层教师的意见。他主张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亲自召集艺术教育老师开会,讨论如何开展新校区学生的艺术教育和社团发展。校长亲自出面抓艺术教育,当时并不多见。


但是,自从来到上海,钱伟长一直是一名义务校长,他在上海大学不拿工资,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是世界上最年长的在位大学校长,在任期间依旧站在教育改革第一线,并且将一个组建时间不长、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大学,带入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但他身上的精神却依旧感召着世人。



我没有专业,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


国家遇难时他毅然决定弃文从理,

转入物理系,

科学救国;


归国后国家缺少人才,

他就投身讲台,

教授青年学子自己毕生所学;


国家需要火箭、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他就研究火箭和导弹、

计算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国家需要他研究坦克电池,

不懂电池的他跑遍北京

查了三百万字的资料,

花了一年时间研制出了

比美国通用公司产品性能更高的电池;


国家需要他做上海工业大学的校长,

他就埋头认真做,

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无限光阴;


国家需要发展中文计算机输入法技术,

他担任中文信息研究会理事长,

提出宏观字形编码法,

被命名为“钱码”;


44岁学俄语,

58岁学电池知识,

64岁涉足计算机领域

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学习新事物的心态,

如此发奋地学习与工作,

也只是为了能将自己的点滴汗水

用来建设祖国。


都说隔行如隔山,

倘若有了愚公的精神和意志,

移山也会有如神助,

活到老,学到老,

一生为国而学,

这才是真国民男神!

今天,向钱老致敬!


更多推荐

1天只要1元,圆你大学梦!

土味情话+这个助攻,糟了是心动的感觉!


来源:共青团中央、SME-Talk

编辑:丁丁、M


为心系家国的男神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