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寡头”时代的旅游创业与投资,往何处去?

2017-07-06 正在影响行业的 环球旅讯

【环球旅讯】资本寒冬的阴霾在旅游业仍未消散,这与两三年前旅游领域的创业与投资的热火朝天形成了天壤之别。众多旅游创业公司走向末路,可以将原因归结为流量成本高昂、惨烈的价格战、商业模式同质化等因素,但说到底,还是在于没有创造出差异化的价值。


据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期间,若单看全球旅游科技创业融资的话,其融资总额在2015年达到了48.57亿美元,是历年的峰值。按季度观察可发现,2016年第二季度共有100多家旅游公司获得融资,是过去五年内的最高值;但从下半年开始,季度融资次数发生急剧下降,2016年第四季度融资数量仅仅65次。然而,2017年第一季度融资数量反弹到94次,和去年第三季度的95次相对持平。虽然没有完整的数据统计,但毫无疑问,中国旅游业的投融资应该是更为惨淡。



“寡头”时代的机会


虽说2017年,资本市场似乎透着一点回暖的迹象,但是旅游领域的创业项目融资仍然异常艰难,不少公司的估值大幅度缩水,其中不乏当年的明星公司。谈及资本寒冬在旅游创业领域是否会持续下去之时,元钛长青基金合伙人游庆冀认为,“资本市场长期都不会向好,资本寒冬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状况”。


他补充称,主流的美元基金与美股市场息息相关,美股从2009年-2010年开始增长,持续增长了七八年;但是,没有永远上升的市场,美股市场基本三年一波动,七年以来却都在上升。所以,我们的判断是,美股在明年可能是下跌趋势,并且是长期的,这反过来会影响到资本市场。而中国是一个特例,还存在人民币投资人,与A股市场相关,现在A股市场也是一片惨淡。


美股与A股市场的惨淡景象,让投资人的口袋变得紧绷,这也让投资人更为谨慎,投资的决策期也得到了延长;然而,最核心的还是,值得投资的旅游创业公司变少了。


其实,从携程的投资策略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在梁建章回归的前两年,携程在旅游细分市场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投资;但是收购去哪儿之后,其投资策略就开始逐步收缩,细分市场的开拓已经不再靠投资涉足,而是利用内部的创业机制,成立小型的事业部去深耕。


巨头不断挤压旅游细分市场的空间,让旅游领域创业的机会变得渺茫,旅游创业公司给资本市场讲出的故事,也越来越缺乏想象力。正如游庆冀所说,旅游行业是低频的,毛利率也比较低,旅游领域的创业公司也没几家赚钱的,即便赚钱,也特别的小,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对于资本寒冬说法,携程首席财务官王肖璠认为,并非如此,只是投资者趋于理性,开始更加关注被投资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即盈利能力。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任何“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想法在资本狂潮褪去时,都只能变成裸泳。


2014年,旅游创业处于疯狂期的时候,大家拼着烧钱的速度,追求着高速的增长,以及漂亮的GMV。由于对当时的一些人或者创业逻辑的不认可,游庆冀并没有出手,但在过去的一年中,资本寒冬笼罩着旅游业,大家都不敢出手投资的时候,他却成了旅游领域最活跃的投资人,大大小小的投资项目就有十几个。


他向环球旅讯表示,“我们是坚定看好旅游行业和市场的人。其实,投资看三个周期:行业的周期、资本市场的周期和创业公司本身的周期,旅游行业处于正向的周期,我们正在这个行业中寻找能够应对资本市场负向周期的团队。资本寒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


所有的经济与商业都是以波动的形式存在,它是有波峰和波谷的;如果说波谷是资本寒冬,那么也意味着春天已经不远了。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2008年进入投资行业, 其此前有过微软与麦肯锡的任职经历。同年,他便开始参加环球旅讯峰会(TDC),关注旅游领域的创业投资。对于旅游行业的未来,他也充满了乐观,其向环球旅讯表示,回想2008年,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大的经济环境,那时资本市场比现在都要冷上三五倍。


他认为,“真正的VC不是要等风口来了才冲进去,应该是在风还没来的时候,通过对历史和现在的理解去创造未来,这才是VC,所以VC永远都是寂寞的。当所有人都觉得没有东西投的时候,VC发现遍地都是黄金;当大家都觉得风口来了的时候,VC已经早早的在里面了,这才是必须的。”


“你五年后再看,那些具有颠覆性的旅游企业,或许就是今年、明年,甚至是后年出现的,只是现在他还很小,就像2006年-2007年的去哪儿一样,不为人们所关注”。


非速成领域的突破点在哪里


纵观去哪儿的发展历史,说去哪儿是撬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并不为过。面对携程这样的行业巨头,去哪儿硬是在旅游市场中逆流而上,实现了上市与财富的造梦。


去哪儿在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市之时,环球旅讯曾在《去哪儿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一段历史的终结,新篇章要怎么翻?》一文中讲过,去哪儿从美国退市,代表着“群星璀璨”的“战国时代”的结束,行业进入到相对乏味的“寡头”时代。在携程垄断了OTA这个领域后,反而是行业生态变化的酝酿期,其他创业者的机会来了。


从商业史来看,垄断是相对和暂时的,颠覆和新生是绝对的。以这个角度来讲,破除垄断,创新的机会是巨大的,因而需要焦虑的是巨头。


在小猪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眼中,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场景不断发生着变化,技术革新也不断涌出,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创业的机会,但一定需要是颠覆性的模式——用OTA的模式打败OTA是不可能的。


环球旅讯采访的诸位业界人士均认为,旅游市场是一个重服务的市场,行业的本质还在要做好产品和服务,不是完全靠流量就可以支撑的,资源的运作能力远远比用户获取能力更加重要。


当年那批基于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创业者们,以为踩在了风口之上,希望利用窗口期在行业中撕开一个口子,并为旅游业带来一些颠覆,但后来发现,这不是一个能够速成的领域。王肖璠认为,谈颠覆可以,但最终,所有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客户对于服务商的信任,这是携程的优势,也是携程构筑的最重要的“护城河”。


旅游行业的消费频次相对偏低,公司的成长周期长,极大地考验着创业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持久性。陈驰认为,许多创业团队对此准备不足,难以长期坚持。再加上,投资回报周期的错配,旅游行业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难以满足风险投资的投资回报需求,造成融资压力——尤其是在A轮和B轮之后。


近期,美团点评的王兴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点评去哪儿输掉的原因,他认为去哪儿不够有耐心;还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一句话“胜可知,而不可为”,你做得足够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这不代表你能胜,只有当你的对手做了愚蠢的事情,你才能胜。


与王兴所持的观点类似,在携程重新回归至“垄断”状态之后,诸多创业者们在等待他犯错,然后释放出一些机会出来。在韩彦看来,旅游市场很难一家独大,行业存在的机会可能是一些尖刀的机会,也就是可以刺进去的机会


他也指出了四个方向:第一、去中心化。旅游行业很多产品与服务是相对统一的,由几家来垄断。未来可能有机会用去中心化的思维把很多服务去标准化,打碎放在平台上;


第二、系统化。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同时,旅客对产品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旅游企业要不断提升效率,这是我们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看到的趋势,旅游行业是逃不了;


第三、产品与服务的提升,旅客对产品升级的需求愈加明显,势必有一部分旅游企业可能就跟不上了,但是有一部分或许就能抓住这个机会;


第四、全球化。现在无论是商业环境,还是创业的企业,都面临着全球化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走向全球。这也是去中心化,只有去中心化了,才能全球化。如果只是地区垄断的,比如中国垄断、日本垄断和印度垄断等,就很难全球化。现在有一个很强大的趋势是,消费者选择产品是全球选,而不是选中国。


“从这四点来说,我觉得能慢慢地把相对垄断的局面撕开,缔造出一个更大的格局”,韩彦表示。


而游庆冀与韩彦则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旅游行业在服务端、资源端和产品端,通过长期的积累,才有一定的机会,这不是靠烧钱就能烧出来的,只能是厚积薄发。在流量端,未来有机会的点是,流量的聚合方式上,在这中间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工具或者是其他服务,把分散的流量进行聚合


相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旅游行业仍是一个朝阳行业,机会还是有的,关键要看,创业者是否有一个长期的心态。就如同,玩当下最火的游戏——王者荣耀一样,当你还是“猥琐发育”的时候,是否耐得住寂寞“别浪”;而当大家都在慌乱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坚信“稳住,我们能赢”。


虽然,这两年看旅游行业项目的投资人确实少了很多。但韩彦对环球旅讯说,爱旅游行业的投资人还是会继续看,并且愿意看下去的,他坚信会投出很多有意思的企业。


他还畅想着,三五年后,当大家都说旅游行业没有机会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两家旅游企业还是很有意思的嘛,那批有激情的投资人还在那里。


9月13-14日,来“2017环球旅讯峰会”(TDC)现场,与皇后大道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戴福瑞、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携程 首席财务官王肖璠、小猪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和光速中国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韩彦共同探讨投资者们的兴奋点到底在哪里。


推荐阅读:



可点击【阅读原文】,前往“2017环球旅讯峰会”官网了解更多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