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渐多恩怨事,理欲藏神息智争
他是我国比较文学、“红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筹建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一时传为佳话;他是钱锺书、季羡林、曹禺、穆旦、许国璋等一大批名家的老师。他,是吴宓。1894年8月20日,吴宓出生。今晚,走近这位学者,看看他跌宕而传奇的一生,听他谈谈怎么做人、怎样读书。
△选自《中国音乐大全》
《回忆吴宓先生》
季羡林
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他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
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做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但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
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们又有什么话好说呢?雨僧先生受到的苦难,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
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不一样又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本文季羡林写于1989年3月22日,是为1990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吴宓先生》所作的序。)
走近吴宓
看看他跌宕
而又传奇的一生
▽
吴宓,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他本名吴玉衡,1910年,考入清华学校时,他随手拿出石印本《康熙字典》,在某册某页闭目确指,得一“宓”字为名,意为安静。
1921年,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当时,他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
吴宓一生的成就,除了季羡林在《回忆吴宓先生》中提到的他是我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以及他推崇《红楼梦》,与刘文典等人一样,是我国红学的拓荒者之一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筹建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并请来了“四大导师”。
1925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校长曹云祥请吴宓负责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筹备工作。吴宓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这四个国内一流的学者,后来被世人公认为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而陈寅恪当时还是一位无名望、无著作、无学位的“三无”学人。
△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
在清华,钱锺书、季羡林、曹禺、李赋宁等人均曾受教于他。
1931年,吴宓就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他明确提出要培养 “博雅之士”。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外文系很快成为国内一流系科。钱锺书、季羡林、王力、曹禺、李赋宁、李健吾、王佐良等“五四”以来人文学科中最具原创力的一批学者,都曾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或外文系受教于他。
而在吴宓这些众多的学生中,钱锺书是他最得意、喜爱,甚至于做朋友的一位。吴宓赏识钱锺书甚至到了自贬的地步,“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锺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杨绛也说吴宓先生是钱锺书“交往最长久、交情最亲近的一位老师”,“是以哲人、导师而更做朋友的” 。1934年,吴宓苦苦追求多年的毛彦文突然嫁给了曾当过北洋政府总理、时任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长的熊希龄,吴宓深受打击。钱锺书写了首诗送给失恋的老师,对老师的哀伤和凄凉深表同情:“有尽浮生犹自苦,无情酸泪债谁偿。”
△1940年代西南联大外文系师生合影。席地而坐者右边第二排第三人为吴宓。
抗战爆发后,随着清华并入西南联大,吴宓也就职于西南联大外文系,讲授欧洲文学史等课程。在学生的眼里,他是一个博学的怪才。他强调希腊—罗马、基督教、佛教与中国儒家传统之间的相互比较,他在一种文化与别的文化之间来回穿梭,跨越几百上千年,还经常朗诵同一主题的英诗与唐诗,让学生惊叹不已。在西南联大,他带出了许国璋、王佐良、查良铮(穆旦)、周钰良等一批学生。
他的学生李赋宁说,“先生对教学极端认真负责,每堂课必早到教室十分钟,擦好黑板,做好上课的准备。先生批改学生的作业更是细心、认真,圈点学生写的好句子和精彩的地方,并写出具体的评语,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学生茅于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之女)则说,“先生给我们修改文章时,总常用毛笔蘸红墨水书写,字迹工整。涂改一字,必涂很四方满格,免被误认。他那种治学的严谨与生活的散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抗战结束后,吴宓又陆续到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任教。1950年,他又去到了西南师范学院。文革期间他遭到批斗,晚年病痛缠身,双目失明,被妹妹接回老家陕西。1978年1月17日吴宓病逝,终年84岁。
吴宓谈做人
▽
永不吸纸烟,酒亦不经常吃,多走路,多劳动,以长保我健康之身体与美好之容颜。
养成勤敏之习惯;任何大小事,皆必“心到、眼到、手到”,(有时还需口到)。
“俭以养廉”;量入为出;非万不得已,不向人借钱(分别“赠”与“借”,借来之钱必须速还——借书亦同)。
存心忠厚、秉性正直。甘愿吃亏,决不损害别人丝毫。言而有信,处处积极负责。
《自励》
入世渐多恩怨事,是非棋局总难平。
行高敢计常人誉,忠竭还招丛谤生。
沧海横流绝感慨,危舟断缆好支撑。
茂先励志求诗句,理欲藏神息智争。
(吴宓写于1915年,选自《吴宓及其诗话》)
吴宓谈读书
▽
固须博览、多看杂书。但无论何书,皆必须
(1)一直连续到最后一页、一行,一书未读完,不换第二书;
(2)积钱买一部旧版《辞海》,读书有一字之音义不明,必须立刻查出;
(3)查出之后,有某句的意思仍不全了解,必须请老师或朋友指教,直到满意为止。
《读书》
检点芸编乐意舒,此中风趣胜华胥。
可能边腹储经史,忍使曹仓贮蠹鱼。
对久青灯心识味,披残黄卷意常虚。
劳劳终岁知何事?三百余朝尽读书。
(吴宓写于1913年,选自《吴宓及其诗话》)
文自人民政协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光明网、《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九州出版社)等,图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写留言」
聊聊给你所了解的
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
猜你喜欢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编辑/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