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必知 | 不想淋雨?“观云识天”小技巧破解云密码!

2017-03-23 央视新闻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云识天”。云在调节地球能量平衡、气候和天气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帮助驱动水循环和整个气候系统。对云的观测是天气预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我们的天气预报员是是如何破解云的密码,通过“观云”来识天的呢?

△图自视觉中国

破解云密码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云是天气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物理过程会生成不同的云。气象部门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出现了什么样的云,就能知晓对应的天气意义,而从中分解出的温度、湿度、风场和气压等信息,经过超级计算机的数值计算和模拟,加上人工修正,就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演变趋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1315vgnj2q&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专家表示,获取云的信息,除了地面观测,目前卫星观测已经成为最高效、准确的手段之一。卫星专家魏彩英介绍,以去年12月我国发射的最新一代的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为例,它不仅可以从太空给云拍摄平面图像,还能给云拍摄“x光”,进行三维立体剖析。不论是闪电、暴雨,还是台风,都难逃卫星的眼睛。

不想淋雨 “观云识天”小技巧

预报员可以通过专业的观测设备和卫星云图等来预报天气,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哪种云最容易下雨,如何通过肉眼观察云彩来决定出门需不需要带伞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1315hko3e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气象专家介绍,在比较暖的季节,特别是在夏季,最常见的云叫做对流云,顾名思义,它是由空气对流而产生的云彩。对流云根据它的强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级的阶段形成的云叫淡积云,这种云的特点就是云体比较松散,云顶是向上凸起的,有一个相对比较平坦的底部。这个时候可以说对流是比较弱的,小伙伴们如果回家收衣服还是非常赶得及的。

随着对流的加强,云底会继续向高空发展,云体会明显变高变大,从远处望去就像花椰菜,这时候的云已经形成浓积云了,进入到一个对流的中期,如果这时候您还在路上的话,赶快加紧步伐找一个避雨的地方吧。

当对流发展到最旺盛时期的时候,对流云就会如山似塔一样了,高耸在天空中,这时云的底部呈现墨黑色,并且会伴有降雨,云中还会有雷电形成,这就叫积雨云了。那么它所到之处往往会给当地带来短时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除了对流云之外,还会有钩卷云、卷积云、絮状高积云等等。比如说钩卷云,它有一端有个小钩,常常就意味着阴雨即将到来了。而卷积云也叫作鱼鳞云,持续时间比较短,它的出现就意味着本地上空会有低压槽移近,是由晴向阴雨天转换的一个征兆。而絮状高积云,它的云团下部比较破碎,像一个棉絮团,意味着很可能会出现雷雨天气。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中国“观云识天”史

云的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人们充满欣赏和探究的目光。中国的“观云”历史长达几千年,中国也是世界上较早对云进行观测、记录和分类的国家之一。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云雾的记载。

在早期的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作物收成受天气影响较大。聪明的古人在耕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云和天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云产生了敬畏和崇拜之心。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已经有定期祭云的习俗了。人们把云绘制在各种岩壁、器物之上,加以膜拜。这就形成了早期的云纹。随后,云纹演化、发展了数千年,和龙纹、凤纹一样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吉祥符号。

随着时间推移,古人不仅祭祀云,在诗词歌赋中描写云,也学会观察、研究云的变化,进行天气预报。唐代的黄子发著成《相雨书》。这本书记载了如何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来预测天气。明清时的《白猿献三光图》,记载了 132 幅云图,并将云图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这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云图集了。

如今,我们已不再局限于从地面上仰视云,也开始从宇宙中俯视云。我国自1988 年起,开始发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开启了“观云识天”新视角,在天气预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白云飞

©央视新




观云识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