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退出京都议定书 现在又退巴黎协定 美国闹哪般?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将终止《巴黎协定》的所有条款。这是继退出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后,特朗普宣布退出的第二个由奥巴马签署的国际协议。而值得一说的是,16年前的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对另一份有关气候问题的协议《京都议定书》,美国也选择退出。面对气候问题,美国为啥总喜欢退?
从今天起,美国将不再落实不具约束力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给我们国家带来了苛刻的财政和经济负担。
特朗普说,退出《巴黎协定》是他兑现美国优先这一竞选承诺的表现。他认为,《巴黎协定》不利于美国经济,牺牲了美国的就业。
特朗普抨击《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每年筹资1000亿美元(2020年之前)支援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表示《巴黎协定》通过绿色气候基金将财富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美国已经向绿色气候基金提供了10亿美元,并承诺今后将继续出资30亿美元。而为了将美国的经济增速提升至3%-4%,美国需要一切形式的能源。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195个与会国家和欧盟代表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携手对抗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在全球的197个国家之中,《巴黎协定》已经对其中147个国家生效。另有48个签约国尚待批准协定,只有尼加拉瓜与叙利亚两个国家没有签署协定。此次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加入尼加拉瓜与叙利亚的阵营,成为全球第三个明确拒绝加入对抗气候变化阵营的国家。
特朗普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月1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
意大利、法国、德国三国领导人发布联合声明回复特朗普:我们认为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其引领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巴黎协定》条约也不可修改,因为这是我们星球、社会、经济的重要工具。
美国多位企业家也对特朗普的决定表达不满。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半小时后,特斯拉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布推特宣布辞去特朗普顾问委员会的职位,他写道:“气候变化是真的,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不好,对世界也不好。”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并不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在气候问题上反悔。
16年前曾上演极其相似的一幕,而当时的气候协定是《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新上任的小布什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义务”为由,宣布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控制自身行动以减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国际文书。1997年12月,包括美国在内的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就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
美国两次退出气候问题的国际协定,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经济问题。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小布什,他们都觉得这份协定对美国不公平,不利于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因为,这两份协定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不一样的。
但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公平原则。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西方发达国家比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早排放上百年,他们有义务率先进行减排并援助发展中国家。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同时其人均排放也比发达国家低很多。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363亿吨,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第二,占比15%。而且,美国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高,为17.4吨,是中国人均的2.4倍,欧盟人均的2.5倍,印度人均的8.7倍。特朗普以此为理由,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在承担一样的义务,这对世界是不公平的。
△小布什
另外,无论克林顿还是奥巴马都是民主党人,布什和特朗普则是共和党人。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两任美国总统作了相同的抉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人都面临着“绿色前任”留下的一大摊子“绿色”遗产。
克林顿·戈尔一直被视为美国政坛最“绿色”的组合。自入主白宫以来,克林顿政府就带领美国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成为这一议题的世界领导者。
而奥巴马政府则是在国内几天就会出台一项绿色新政,在国际上也积极与一些大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尽管他留下的许多新规在强制力上都有问题,但他在《巴黎协定》谈判和签署过程中都明确传达出了积极的信号。
从这个角度讲,特朗普和布什都选择退出,有着美国国内政治变化和所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考虑。
对于巴黎协定,中方立场坚定。柏林时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
在回答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提问时,李克强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的呼声与共识。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推动并签署了《巴黎协定》,是最早通过立法程序认定《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的国家之一。
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大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也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需求。中方将继续履行承诺,努力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与各国携手向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扎实迈进。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王兴栋
编辑/王烁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