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赞 | 三沙设市五年发展成什么样了?看完......
拥有先进放映设备的电影院、万吨级补给船、海水淡化厂,海南三沙市设市五年来(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三沙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便利。
设施日新月异 民生显著改善
7月22日,三沙市永兴岛的电影院正式启用,成为祖国最南端的电影院。
这个电影院虽然小,但是它却装备了最先进的放映设备,而且在这个电影院可以和国内其它大城市一样,同步收看到国内外首映的大片。
不只是电影院,在市政府驻地永兴岛上已经有了学校、医院、邮局、电信营业厅,物资储备中心、大型冷库也陆续建成。永兴、赵述两个岛的居委会综合楼投入使用,公用住房也已分批入住。
而随着“三沙1号”万吨级补给船启用和永兴机场公务航班开通,困扰多年的物资补给和交通往返问题也迎刃而解。
岛上的水网电网也在逐步建设完善,五年来,三沙建成岛礁海水淡化厂9座,其中永兴岛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厂已建成试运行;永兴新电厂于2017年3月建成投产,新增1000千瓦发电能力。此外,部分岛礁还实现4G网络覆盖。
“老三沙”眼中的新变化
在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有不少老三沙人见证了过去的艰辛和如今的巨变。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老三沙人,来感受这里的“新变化”。
陈儒丰,三沙市永兴事务管理局局长。1990年,未满18岁的他就踏上了永兴岛。
陈儒丰:岛上缺水缺地缺菜,什么都没有,人也很少,就像个荒岛。
说起过去在岛上的生活,陈儒丰带着记者来到了他曾经长时间居住的老房子。
陈儒丰:原来每个楼上都有雨水收集器,雨水经过收集管后过滤,每个单位都有20吨的水池。
收集的雨水看似不起眼,但在那时却特别珍贵,只能用来饮用和做饭,而洗澡和漱口就要用岛上的地下水。
陈儒丰:岛水又咸又黄又涩,所以手的皮肤都是过敏的。
除此之外,因为过去物资补给和交通往返不便,每次补给船开来的时候,对于在永兴岛工作的人来说,都像过年一样。
而自从设立三沙市之后,陈儒丰说永兴岛的生活有了明显变化,最直观的就是伙食改善。
陈儒丰:当时我们生活,每天吃饭就是吃冬瓜白、白米饭、猪肉,现在建设饭堂后,全岛人集中在这里吃饭,每顿都有十二个菜让大家来挑选。
陈儒丰说,如今永兴岛的物资补给、生活用水、交通通讯等方面几乎和海南岛上没有太大区别,对今后三沙的发展更加信心十足。
陈儒丰:很多东西从无到有,不断提高,在我们岛上感觉越来越好。
北岛有个海龟的“家”
海南三沙市自设市以来,不仅岛礁变绿变美,对海洋生物的保护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如今,三沙市的北岛已经成为了海龟宝宝们温暖的家。
7月21日,三沙市七连屿海龟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得知,有热带低压在南海生成,为了防范海龟产卵区受到风浪的影响,他们立即在北岛开展紧急巡护。
北岛社区居委会大学生村官何欣宇:偏低的海龟产卵的地方会受到海浪的影响,我们会做一个转移,把它们转移到高的地方。
三沙设市后,成立了七连屿海龟保护站。不仅有专人观测产卵、防范偷捕者、救助受伤海龟,三沙市还特别在北岛设立了海龟保护区域。
随着三沙市对北岛周边海域珊瑚礁的保护和逐步恢复,岛礁绿化全面实施,海龟们生长的家园越来越“温暖”,成群结队的海龟上岸产卵成了三沙北岛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几年,海龟上岸产卵的数量已经从2014年的52窝,增加到了2016年的152窝。今年,三沙还将启用海龟保护中心,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志愿者共同来为保护海龟出力。
精心管护 昔日沙洲变绿洲
海龟以岛礁为家,享受岛礁环境之美,这是三沙市开展绿化岛礁行动的直接成果,五年来,绿化行动让许多光秃秃的岛礁绿树成荫,地处西沙宣德群岛的西沙洲就是其中之一。
而在几年前,西沙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这是记者在2014年7月拍摄的画面。当时在西沙洲上,只有一小片木麻黄生长。据了解,这些树是在2008年种下的,当时种了一大片,但是最后只存活了这些。三沙设市后,绝大部分的沙洲都是光秃秃的。
因为常年高温、高湿、高盐,而且缺少淡水,要在沙洲上种树并不容易,树苗、土壤都要从海南本岛运过来,甚至连淡水也要从附近的赵述岛用船一桶一桶运过来。
2015年,西沙洲专门安装了一套日产40吨的海水淡化设备,解决了用水的问题。现在的西沙洲上已经种下了树木13.8万株。从空中看去,原来光秃秃、洁白刺眼的沙洲,如今已经被披上了绿装。
三沙设市以来,先后在西南沙各岛礁植树250多万株,原来光秃秃的海岛如今绿树成荫,成为了海鸟的天堂。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王兴栋
编辑/江永韬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