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荒漠变绿洲,他们把治沙和种树当作信仰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将为本次大会的主题,大会主要任务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公约》新战略框架,确认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并筹集资金支持。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3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初步遏制了荒漠化扩展态势。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全球荒漠展望》报告,目前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地球40%以上的土地为旱地,世界人口的1/3居住在干旱地区。荒漠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和社会难题。
1977年,联合国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制定了《防治荒漠化问题行动计划》,把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列入国际议程。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防治荒漠化被纳入《21世纪议程》。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法国通过,当年10月,中国政府在《公约》上郑重签字。
截至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有沙化土地分布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近1/3,超过4亿人口受到影响。
决不让民勤成为罗布泊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位处河西走廊,是一片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夹缝中生存的绿洲。作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民勤境内的风沙线长达408公里。2009年,全县荒漠化面积达到了94.5%。
2001年,中央对民勤治沙问题做出批示,首次提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的命运掀开了新的一页。目前,民勤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7%。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终于复活了!
民勤人的命运,是全中国沙区人民的缩影。在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恢复昔日草场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赤峰、通辽、呼伦贝尔……每一片消失的荒漠,每一处新生的绿洲,都是“我们的地球”这个命运链条上紧密相扣的一环。
“既然走不了,就跟风沙大干一场”
王天昌的家在武威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背靠腾格里沙漠,种粮食就是跟沙漠争地。树,栽不活;苗,长不出;人,吃不饱。农民王天昌偏偏不信命:既然走不了,那就跟风沙大干一场。
王天昌带领自己儿子在沙漠腹地建了一座“地窝铺”,一住8年。沙漠最缺的就是水,为解水困,爷俩凑了1.8万块钱,买了两峰大骆驼,在3公里多的风沙线上驮水,一个来回得3小时。浇水时用的是勺子,一滴都舍不得洒。
一干18年,王天昌一家压沙植树7500多亩,栽植苗木600多万株,累计投入98万元。已接近80岁的王天昌,每天都要巡逻腾格里沙漠的这片绿色,这是他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尊严。
在沙区 治沙种树是种信仰
对很多人来说,绿色是浑然不觉的。但在沙区,绿色是一种馈赠。你很难想象,这里会有那么多以“沙”命名的地方,有那么多人的名字里有“树”有“林”,有那么多“愚公”,把治沙和种树当作一种信仰。
在腾格里沙漠有一群栽种绿色的“80后”。这些治沙专业的高才生,在无人区里搭帐篷、做实验,像沙区百姓一样摸透沙漠的脾气,将书本与实践结合起来。他们研制出全球首台固沙车,承担了国家首个机械固沙项目,实现了人工压制草方格50倍速度的飞跃。这被称为“世界治沙工程的奇迹”。
最早一批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铁路公路延伸到哪里,事业前线、人生寄托就在哪里。驻守在各个治沙所的“90后”大学生,治沙科研是他们的青春,中国治沙技术的明天就在他们永不停歇的脚步下,延伸,延伸。
世界荒漠化治理看中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久久为功,锲而不舍。
沙区人的时间不是以秒为记,而是以年,甚至五年十年。在沙区,人们栽下一棵树,一眼望十年。他们喜欢说:十年之后再来看吧。有了这诺言和信心,才有了本世纪以来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实现了“双缩减”。
草方格沙障被称为“中国魔方”,是最早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治沙方案;包兰铁路“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被誉为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
“世界荒漠化治理看中国”。中国方案,让越来越多的人从遥遥相望到心手相牵。在沙特,在蒙古,在澳大利亚,在非洲,在中东,在拉美,中国方案飞跃大江大河,为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史萌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