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丨这起“官告民”官司非常少见,但意义重大!

2017-11-27 央视新闻

近日,一场特殊的庭审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新建村开庭。原告是兰坪县啦井镇人民政府,而被告是这个镇的5户学生家长。这场“官告民”案件,引来数百名村民的围观和旁听。怎么回事呢?

家长放任子女辍学 被当地政府起诉 

兰坪是云南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该县有130多名学生未返校接受教育。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宣传教育、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举措,终有12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

然而,在啦井和中排两镇,仍有8名学生未能返校接受义务教育。11月3日,啦井镇政府向兰坪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

法院立案后,走访调查了被起诉的学生家长,认为和某某等5名被告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以各种理由放任子女辍学,违反了法律规定

法庭针对每个被告家长及其子女的实际情况,对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当场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事宜等达成共识,法庭当场下达调解书。

“以前,保守旧思想旧思维,认为活在山里,读不读书都一样。”“如今,吃上官司了才知道,不送娃娃去上学,是违法甚至犯罪呢……”在法律文书上按下指印的那刻,两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这些家长犯了什么法?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我国义务教育法也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央视特约评论员、法律专家岳屾山解释:“父母剥夺孩子的受教育权,其实是一种侵权行为。政府作为主管部门,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可以将父母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父母履行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这种义务。”

岳屾山认为,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来督促父母履行义务,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思路。但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侵权的父母做什么样的处罚,这还需要出台相应的规定,比如地方法规或者相应的实施细则,来确保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被剥夺。

央视评论:“官告民”背后是法治


“官告民”治辍学 彰显政府依法行政理念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一个孩子,到年纪接受义务教育,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云南对经宣传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等仍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提起诉讼,就是要维护国家义务教育的严肃性、统一性。而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到惩之以法,当地的行政“节奏”,有理有节有度,既积极履行了控辍保学的职责,也彰显了依法行政的理念。

维护义务教育的严肃性,是社会经过反复试验后,对如何培养人才、实现长远发展的共识。而无论是送孩子接受教育的家庭还是提供教育的政府,都是责任主体。正因此,才有了义务教育法对于家庭与政府责任的具体规定。云南兰坪县以巡回法庭审理,以调节方式结案,与其说是真要给不开窍的父母定个“养不教”的罪,不如说是要让更多旁听群众知道教育的重要。这是法治替教育者重申义务教育的基础意义。

 “读书无用论”挫伤孩子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进一步说,受教育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一些地方“控辍保学”压力背后,是依然有市场的“读书无用论”。

受教育匮乏,确实会产生两个方向的结果:要么是极度的求知,要么对教育意义的极度无知。而后者的思维,必然挫伤本该接受教育的孩子的积极性。事实上,追溯频频出现的童工新闻,背后往往存在对义务教育权利保障不力的现象。

当孩子无法主张权利,政府就应该积极作为。事实上,就像新疆今年基本实现12年免费教育,我们不仅从未质疑过义务教育的必要性,更进一步意识到延长义务教育在地方发展均等化中的可能性。 

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传承的根本出路

“扶贫先扶智”,说的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教育的抓手和推手意义。其实,通过教育选拔人才,构成了一个社会不断流动的基础性制度,教育从来都是切断贫困代际传承的根本出路。

面向未来,若倒在义务教育这条线上,后面的人生要挣扎着爬起来,太艰难了。前段时间,笔者遇到过一位家政服务阿姨,聊起他们夫妻收入。她说,丈夫赚得不如自己多。问她丈夫为何不送外卖,似乎挣得也不少?她说,干外卖员走街串巷要认识路牌,要会看智能手机,但是他不识字。 

今天的社会上存在两种“不送子女上学”:一种是富裕阶层所谓的个性化在家教育,一种就是读书无用论,虽然两者都需要受到义务教育法规制,但两者对教育的重视其实有着根本性差异。前者是教育焦虑,后者却是教育疏离,如果我们允许贫者自愿远离义务教育,那么,社会阶层的差异只会越拉越大。

改变“读书无用论者” 既要说服 也要积极帮扶

当然,要改变这个社会的“读书无用论者”,不仅要艰难的说服,更要积极的帮扶。解开他们的心结,打消他们的长远顾虑,告知教育存在有改变人生的可能性,本身也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这些天,四川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有了转机。恩波俱乐部将和体校合作,既为少年拳手提供训练,也会对接九年制义务教育。一个少年格斗俱乐部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相信:纵使打拳可以营生,但是教育依然不可或缺,社会应该对他们负责,这也是对社会自身负责。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同恺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王兴栋

编辑/郭爽 宋诗艺

©央视新



接受义务教育是权利也是义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