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一边开两会一边做手术 这位仁医的朋友圈向所有病人开放

2018-03-12 央视新闻

本文来源:央视《面对面》

3月6日中午,一台高难度的双肺移植手术正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手术室内紧张进行,主持这次手术的是我国著名的肺移植专家、江苏无锡市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

作为医生,他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地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与死神赛跑;作为老师,他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深铭“肺”腑,掌握熟练肺移植技术,尽医者之责;作为人大代表,他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就器官移植提出建议,为民请“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6030gx1yy&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面对面》陈静瑜:为民请“命”

“边参加两会边做手术,已非第一次”

3月6日,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完成一台双肺移植手术后又匆匆赶去参加代表团会议。在此之前,提前赶到北京的他已经为两名患者做了肺移植手术。

边参会边为病人做手术,对于陈静瑜而言已不是第一次。去年两会期间,他曾抽空做了三台肺移植手术,既在会场鼓与呼,又在医院做手术,这位“手术台上的人大代表”广受媒体的关注。

为什么在开会期间还要为患者做手术?“病人的生命第一位的”陈静瑜这样回答道。由于求救的患者数量非常多,加上脑死亡爱心器官捐献时间不确定,医生救死扶伤更是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病人的生命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此外,作为一个医生人大代表,他通过人大代表的履职,在患者与政府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陈静瑜:“我可以代表他们来呼吁,代表他们来发声。从最开始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最终成为实实在在的朋友。

“我的朋友圈会对患者开放”

虽然陈静瑜每日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张,但他仍会空出时间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谈心。“我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对尘肺病人都是开放的,他们可以加我的微信”,他如是说。

陈静瑜:我很善于跟病人来交朋友,可能跟我的家庭有关。父母都是工人,他们给我遗传下来的基因,让我和这些底层的老百姓在一起会产生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然而,让陈静瑜感到无奈的是,因为肺移植费用昂贵存在高风险,有时候他不得不面对因手术失败而导致的医患纠纷。“肺移植死亡率在20%,每做10个病人就有两个病人要死掉。每个病人都有很强的求生欲望,很多人最后不愿意看到人财两空”。

每当一位病人做完移植手术,无论成功与否向他致以感谢,“谢谢他和他的团队尽心尽力的救治”,这对于陈静瑜而言是最大的支撑。

“我要把患者的‘肺腑之言’带上两会”

1985年,陈静瑜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做胸外科医生。2001年,他远赴当时肺移植水平最为先进的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进修学习在脏器移植中难度最高的肺移植技术。那时,中国的肺移植领域近乎一片空白。2002年9月,回国后的他完成了第一例肺移植手术。时至今日,陈静瑜和他的团队所做的肺移植手术占到全国总量的2/3,成为国内肺移植领域的领跑者。

△ 陈静瑜 图/光明网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通过器官移植延长生命,从200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开始,陈静瑜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就器官移植提出建议。

为了确保移植器官的顺利转运,他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开辟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建议。2016年5月,国家卫计委、民航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专用绿色通道的通知》,自此,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机制正式开始实施。

人体捐献器官专用绿色通道具体如何运作?“假如广西南宁有一个爱心捐献,在机场医护人员可以走安检绿色通道,有器官转移任务的飞机可以优先起飞。到达地面后,专门的转运车直接送到高铁站,搭乘最快的一趟列车到达无锡的医院,整个过程是一个链条衔接”,陈静瑜如是说。

“医术无界限,我想在全国推广肺移植”

从2002年完成第一例肺移植至今,陈静瑜已经完成了600多例肺移植手术,被患者称为“中国肺移植第一人”。

全国的肺病患者纷纷慕名到无锡求治,为了让北方的患者减少路上奔波的风险,无锡人民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签署医联体合作项目,从2017年3月开始,陈静瑜兼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的主任,后又兼任胸外科主任。无锡北京来回奔波主导手术,成为陈静瑜工作的常态。

如果哪一个医院或医生想拿到肺移植的国家资质准入,他都会竭力帮助团队开展肺移植手术的培训和学习。

他表示,“医术没有国界,多伦多把肺移植技术无私教给了我,我回来以后要把这个技术再教给我的同行。我现在最想做的是把肺移植在全国推广”。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张宏飞 吕小品 马玮璐

©央视新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