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迟到的铭记!他们代表中国参加一战 贡献重大 却被西方抹去近百年

2018-04-06 央视新闻

清明节前夕,英国东南部肯特郡福克斯通市郊墓地举行的一次纪念活动,唤醒了当地人对一战中国劳工尘封的记忆。

在悠扬的风笛中,小学生们在墓碑前点上蜡烛,福克斯通市长与当地民众一起在墓碑献上了花圈。

视频|英国福克斯通军事墓地悼念一战中国劳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622vdmsx0&width=500&height=375&auto=0

100年多前,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历时四年,波及30多个国家。

当时,中国虽然宣布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

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协约国把这支劳工部队命名为

CLC——“中国劳工旅”

(Chinese Labour Corps)

弱国无外交 旧中国“中而不能立”

了解中国劳工旅,首先要清楚中国为什么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之初,当时的北洋政府对于参战选择保持中立:一是战争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无论德奥(奥匈帝国)还是英法,都无所谓人道、公理,他们都是侵略中国的强盗,中国没有必要为列强效力。二是中国当时刚刚推翻封建帝制,满目疮痍,无力加入任何一方作战。 

然而,日本巴不得战火早日烧到亚洲,趁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一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对德国宣战的名义侵入山东,实现其扩张野心。 

为此,当时的中国政府试图参战,计划围攻胶州湾的德军来阻碍日军对山东的控制,但日本在国际社会极力阻挠,中国寻求参战未果。

△作为一战亚洲远东地区唯一的主战场,日本和英国联军对德国的租借地胶州湾发动了战争,青岛饱受战火蹂躏生灵涂炭。(图自视觉中国)

1917年,当美国向德国宣战后,当时的北洋政府预感到同盟国必败,继续保持中立并不明智。为了解决山东问题,中国必须有机会参与战后的和会,才有发言权与日本争夺在山东的主权。 

1917年9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愿意派兵到法国参战,提出中国可以在6周内向法国派遣2万至3万士兵。但是,由于日本没有为协约国向欧洲战场派去一兵一卒,因此日本也不想看到中国派兵。在日本极力阻挠下,中国还是没能派兵参战。 

最终,中国“以工代兵”,派出大量劳工到欧洲战场,间接参战。其实,1916年5月开始,英法就开始招募中国劳工前往欧洲,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开始转由中国政府劳工部组织劳工输出。

正是凭借“以工代兵”策略,中国成为一战的特殊参战国和战胜国,但在战后巴黎和会上未能受到平等待遇,也未能实现预定目标,是一个屈辱的参战国,更是一个屈辱的战胜国。

△一战期间正在威海卫接受培训准备去法国的华工。

去欧洲的旅途 生死未卜

1916年至1918年间,先后有14万华工抵达欧洲,远远多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劳工团。其中9.6万人服务英军,3.7万人由法国支配。协约国同意雇用这些招募人员5年,同意他们与前线保持距离,只给一点点报酬。

据资料记载,英法两国对华工的选拔非常严格,凡患有眼病、肺结核及牙病者均被拒绝。招募的华工以“个子高”的山东人为主。应募成功后,他们被集中在华工营进行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踏上去欧洲的旅程。

一战华工赴欧路线图(点击看大图)

1917年2月17日,德国击沉法国“阿索斯”号,造成543名华工遇难。事实上,整个一战期间,数十只运送华工的船只受到德国潜艇的攻击,超过700名华工丧生。

德国鱼雷袭击事件之后,法国船只的路线同英国船只一样,由威海或青岛出发,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再从陆地横穿加拿大,穿越大西洋后抵达欧洲。选择这条路线可以以避免德国潜艇的袭击,但整个旅程要历时3-4个月。

△1917年,华工在法国下船(W J Hawkings收藏)

一流的工人 做出重要贡献

华工到欧洲后,除少数到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外,大多被送往战况最为紧急的法国、比利时前线,交由英法军队支配。

他们都被分配到直接与军事相关的铁路、公路、船坞、兵工厂、军火库、草料厂等部门工作,有些华工则直接参与军需物资的装卸运输,更有一些华工被安置在战争前线从事挖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战地通信、掘埋尸体、装卸给养……

△这是一张100年前的身份证。这位叫47557号的男子在1917年10月5日取得了战时欧洲工作身份,他的木匠职业与英语水平被特别标注。像47557这样的手艺人有的在军旅从事体力劳动,有的进入工厂车间,参与物资生产,让大量本国人员从二线解放出来。

华工做空军地勤工作(图自网络)

△华工在法国的英军坦克基地做维护(图自网络)

△华工在坦克车间里劳动(图片由一战坦克车间历史研究协会提供)

据记载,华工中的技术工人还曾参与过坦克的设计。当时一些华工在兵工厂工作,他们利用中国造船的技术,在坦克中开了眼洞以观察敌人。

△英国坦克兵团的军官与华工交流(图片由一战坦克车间历史研究协会提供)

△英国坦克兵团里的中文手册(图片由一战坦克车间历史研究协会提供)

按照合同规定:中国劳工每天需要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他们每年只有3天的假期,分别是中国的农历新年、端午节和中秋节。

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军工企业,由法国军事当局负责。因此,从布雷斯特到马赛,从里昂到敦刻尔克,不管是在国有兵工厂中还是在冶金、化工、建筑行业的私营企业中,都有华工的身影。

△华工在搬运物资(图自网络)

华工当年从国内带到欧洲的手推车。(英国军事博物馆)

△华工在清理厨具(图自网络)

法国的华工在适应了法国的生活后,工作之余,他们画画、演奏乐器,甚至捡来炮弹壳在上面雕刻书法和图案,然后卖给当地民众。此外,也有华工和当地的女性谈起恋爱。

△华工利用坦克车间废料制作坦克模型。(一战坦克车间历史研究协会收藏) 

华工业余时间锻炼身体。(图自网络)

△华工业余时间也会放风筝、下棋。(图自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

华工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在做过基础工人工作后,这些签约只是劳动的华工在战争最惨烈的时候被推上了前线,做挖战壕、掩埋尸体等这些不属于他们的工作

△请看后面的中国人,英军在给同伴举行葬礼,后排中国劳工手持铁锹准备填埋。

1917年8月中国向德国宣战以后,法方监管下的中国劳工开始在前线挖掘尸体以便于日后把他们埋入军人公墓。许多华工在掘埋尸体或者抬运伤兵的时候,精神遭受刺激,被关进了疯人院。 

1917年法国皮卡第的一场战斗中,英军士兵全部负伤,修缮战壕的华工们就拿着手中的工具冲入阵地与德军搏斗,当援军赶到时,大部分华工已经战死。战争结束后,华工被留下清理战场,很多华工幸免于战争,却死于德军埋下的地雷。

据不完全统计,一战死在欧洲的华工约有上万人。

△华工在墓碑前的合影(由英国福克斯通博物馆提供)

△英国福克斯通市的绍恩克里夫军事墓地,这里安葬了6位一战中国劳工,他们的名字是刘景仪、陈德山、焦璧成、牛云辉、王金田和杨基俊。)

被漠视的牺牲

协约国使用华工,是用于军事目的以帮助他们赢得战争,但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英国当局从来不认为华工与英国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禁止华工与欧洲军人或平民往来。

据资料记载,1918年1月,曾参与华工管理工作的格雷上校讲:“英国华工营由那些对华工情况一无所知的英国军官来管理。一旦华工营出现骚乱,这些军官又不能消除华工的误解和不满,便只好采用粗暴的武力方式。往往那些无辜的和有犯罪嫌疑的华工都一起被枪杀掉。”

对于在欧华工的生存状况,北洋政府并非充耳不闻,但怎奈鞭长莫及,自身实力弱小,只能提出强烈抗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工的待遇问题。

部分华工最终留在欧洲

一战结束后,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约有3000名中国劳工适应并留在了法国,其中小部分人还娶了法国人做妻子。

△法国推出的华工明信片。(叶星球提供)

△最长寿的华工:朱桂生(后排右四),于2002年3月在法国去世,享年106岁。(叶星球提供) 

为英国干活的劳工则未能获得融入当地社会的机会,英国政府把他们全部遣返回国了。那些在战争中负伤致残的华工得到了一笔补助,相当于他们12个月的报酬,除此以外,他们回国后再也没有得到其他补偿。

回国后,多数人重操旧业,继续当工人或农民。不过,对他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整个人生。

中国劳工被西方忽略了近百年

中国华工对协约国的最后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在当时的欧洲,华工们的牺牲和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根据英国国会档案记载,尽管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是他们甚至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没有得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三周前,一幅名叫“战争纪念”的巨画在巴黎公开展出。这幅画作构思始于1914年,里面描绘了法国在盟友簇拥下的胜利景象。但在画即将完成的1917年,美国参战了。为了在画中加上美国人,艺术家们只得掩盖住之前应有的场面,在原有画作的基础上,中国劳工旅被完全涂掉了。 

此前,在英国主流社会,他们也很少提到过中国劳工对当年的贡献,多数英国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甚至,此前一战的中国劳工在英国都没有一块纪念碑。

直到近几年,中国劳工在一战的贡献才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了解和重视。

视频|英国民众:中国劳工的贡献从未被提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220lrlz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图自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

他用镜头记录了英国招募华工细节

2017年11月,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首次播放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这是英国主流媒体首次制作纪录片回顾一战中国劳工的历史。

纪录片里的资料来自英国退休老人约翰,他的外祖父是一名英国军官,曾到山东为英军招募中国劳工,陪同他们前往法国战场,并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画面。约翰在翻看外祖父40年前留下来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视频|威廉中尉镜头下的华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622d5d9o4&width=500&height=375&auto=0

约翰·德·露西:“我在橱柜中找到一个盒子,上面写着中国劳工旅。我从此开始研究并发现了我祖父在法国拍摄的一些珍贵的中国劳工照片。” 

△这个装满照片的木箱,约翰·德·露西在家中无意发现。

△约翰在英国国家军事博物馆档案中发现自己祖父在中国的工作记录。

今年是一战结束100周年,这些照片也曾在福克斯通、利物浦、普利茅斯和伦敦的博物馆中展出。 

小说《杨的战争》封面

英国音乐家克莱夫.哈维在听说一战华工的遭遇后,他觉得自己突然与中国有了某种情感联系。身为英国人,他觉得自己受惠并有愧于那些被遗忘的中国人。他根据一战中国劳工历史创作了小说《杨的战争》,并专门创作了歌曲,希望各国读者去聆听、阅读并正视那段历史。

英国音乐家克莱夫.哈维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民也开始回顾、正视这段历史。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评价一战华工时曾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兰西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兰西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法国北部小镇埃兰设立的华工纪念碑。(图自央视) 

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为中国一战劳工树立一座永久的纪念碑,让人们知道他们对英军的援助。华人群体为此做出很多努力,我们希望改变中国劳工被遗忘的错误。

△2017年11月15日,一战华工青铜纪念雕像在比利时西部与法国接壤的波普林格市正式落成。图为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与波普林格市市长德雅盖共同为雕像揭幕。(图自央视)

华工在一战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关键时刻加在战争天平上的关键分量”,是中国战后跻身战胜国行列、争取国际发言权的决定因素。华工运动是一场血泪史,促进了民族抗争,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希望祖国强大

让那些过去的屈辱永远成为历史!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  综合光明网 《参考消息》

《中国为什么要参加一战》(作者为国防大学副校长肖天亮)

《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吴琼)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记者/张赫 苏芳 供图/邹合义 刘婵娟

编辑/王元

©央视新



铭记一战华工贡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