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于1978丨周庆安:你可能没听过我的课,却来过我的实验室

央视新闻 2019-01-28

编者按:

生于1978,与改革开放同龄。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风雨兼程。40年,一个人已是不惑,一个国家的发展已是翻天覆地。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央视新闻新媒体从12月11日开始推出人物微视频《生于1978》。栏目选取了10位改革开放同龄人,通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回首40年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致敬改革开放的如歌岁月。

你可能时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副面孔;

能回想起他的名字吗?

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教书先生”。

他就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

周庆安

他是活跃在电视上的央视特约评论员;

也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教师,

而他是这样评价自己的。

戳视频 认识不一样的周庆安↓↓↓

(点击全屏,效果更佳)

生于1978年 恰逢好时代

1978年,周庆安出生于福建福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改革开放初期的福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都十分落后。回想小时候,周庆安却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有幸见证到中国的高速发展。

△童年周庆安

“想过学天文,探索无限的宇宙;也想过学生物,解读生命的奥秘。”而当18岁的周庆安考入清华大学,这名理科生却选择了转型。

“我发现编辑学虽然是文科专业,也要学高数和物理,跟理工科的知识体系是贯穿的,可能是个挺不错的选择。我就从理科生转变成了一个文科生。”

时至今日,文理标签已渐渐淡化,人才培养更趋多元化,跨行业的人才流动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90年代中期,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


△大学时代的周庆安

我是宅在清华园的“宅男”

2006年,在清华读完本科、硕士、博士的周庆安,留校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用周庆安自己的话说,“从1996年上大学以后,一直到今天,我就没有离开过清华,是一个宅在清华园的‘宅男’”。

他教过80后,教过90后,今年秋天开始又接触到了大量00后的学生。“现在的孩子们,有时候会在背后叫我‘庆安叔叔’,甚至会叫‘庆安哥哥’。我们上学的时候,除了管老师叫老师之外,绝对不会想到管老师叫这些,不敢。称呼的变迁,也代表了一个代际的变迁。”

人们常说,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教书育人,每年都有新的挑战。“而现在,我们时常感叹,课越来越不好上了。”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的学生,他们从小便拥有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很多的大一学生,提出的想法甚至是研究生的课程才讲的,可他们通过网络就了解到了。”


正因如此,周庆安认为“宅”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宅’在校园里,我永远接触的都是年轻人,永远都知道他们的关键词,知道他们在用什么App。”

他说,只有深耕在一片土地上,才能掌握这块土地所有的气象,才能对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花草树木”有感情。“宅”更利于深入地观察和研究。而改革开放,何尝不需要一些沉下心来的“宅男”?

自信的中国 走进舞台中央

“化学老师有化学实验室,物理老师有物理实验室,我教新闻评论课,实验室就是媒体。”2009年,中央电视台组建评论员队伍,让周庆安来到了属于他的实验室。

打开电视,观众们常能看到他身穿西装,戴着黑框眼镜。无论是品评时事热点,还是解读外交政策,他都一派从容儒雅。十年来,周庆安在他的实验室里,见证了时代的变革。

“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层面的变化,就是两个字——自信。”

从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盛大的阅兵活动展示国威军威,震撼世界。

从G20杭州峰会,到“一带一路”,再到首届进博会举办……近年来,中国不断地为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可以说,中国已经走进了“国际舞台”的中央,站在了聚光灯下。

“在重大议题中,我们评论的对象越来越聚焦于中国自己。如今,我们要回答全世界的是,中国怎么看,中国怎么想,中国为什么这么看,中国为什么这么想。”

四十无悔 愿与改革共前行

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周庆安也到了“不惑之年”。在他看来,40岁的自己拥有更丰富的阅历、更深厚的积淀,同改革开放一样,都处在发展的好时节。

“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曾说过,‘三十年之后,我仍然敢给我的评论署名。’我觉得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而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持进一步深入改革、扩大开放,所有人都还坚信这件事情值得继续做下去,这就如同他们还愿意给四十年前的那个政策署名一样。”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契约上按下手印。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回首四十载,无论是教育,还是新闻事业的发展,机会、空间都在增加。改革开放给这些行业带来无限的可能。谈及未来十年,周庆安说,他期待着在未来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更长时间中,自己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共同前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唐怡  主编/李浙

策划/王兴栋  编导/张旭东 曲羿

摄像/王艺霖 丁旭 宋亚伟 剪辑/严佳

编辑/曲羿

©央视新



点赞 197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