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
2019,已经到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马小刚,大货车司机。
1721公里、27个小时,
他开着大货车,
常年行使在成都和广州之间。
昼夜奔波、风雨兼程,
睡在货车上,吃在马路旁。
他的奋斗,
为的是小家幸福的梦。
陈登超,一名拄着拐杖的外卖员。
因为小儿麻痹症,他左腿完全萎缩。
但靠着一条腿和一副拐杖走路,
平均每天走4万多步,
和普通的外卖员拼速度。
他的奋斗里,
透出了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他们被称为“护心跑男”,
是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生。
平均3天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每年给100多个家庭带去生的希望。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取心”、“护心”,
他们一直在争分夺秒,
每年奔走的里程有20万公里,
四分之三的供心获取手术通宵完成。
他们奔忙着,
为的是患者心脏复跳的荣耀时刻。
李忠凯,云南大姚县基层干部。
80后,满头白发,
2007年考上公务员后,
他一直奔忙在基层,
扶贫、移民搬迁……
基本踏遍了所有搬迁户的门槛。
王秋婷,90后扶贫干部。
2017年10月进驻贫困村,
2018年11月在工作路上不幸遇难。
她的这一年,
都在为扶贫工作奔忙的路上:
翻山越岭、入户走访,事无巨细。
他们,被称为“最美逆风者”,
2018年9月16日,
广东遭遇强台风“山竹”袭击,
冒着强烈的暴风和倾盆大雨,
广东中山民警徒步进入灾区转移受灾群众。
他们逆风前行的脚步里,
系着群众的安危。
西藏阿里地区泉水湖检查站,
海拔5110米以上,
周边寸草不生,常年伴有5到7级大风,
被当地人称为“死人沟”。
20多位民警常年在边界山脉巡逻,
饿了吃干方便面,
累了直接在积雪上休息,
是他们
保卫着国家的安全。
60米!6秒43!
2018年2月6日,
他在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刷新亚洲纪录!
60米!6秒42!
2018年3月3日,他再次刷新这一纪录!
半年后的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马德里站:
他以百米9秒91的成绩追平了亚洲纪录。
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
他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冠!
2018,苏炳添一路奔跑,
跑出了中国人、亚洲人的新速度!
500米!39秒584!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他夺冠,
并两次刷新世界纪录,
为中国代表团赢得这届冬奥会唯一的金牌。
500米!39秒505!
2018年11月他在短道速滑世界杯美国盐湖城站夺冠,
再度改写世界纪录。
2018年,武大靖超越自我,
让大家也有了新期待。
雅加达亚运会上,
他包揽50、100、200米仰泳三项冠军。
国际泳联短池世界杯连续两站赛事,
他包揽仰泳项目全部三金。
2018年末短池游泳世界锦标赛,
他在100米仰泳赛中摘银。
2018年,徐嘉余掌声不断,
书写了职业生涯新的“传奇”。
△徐嘉余在短池游泳世锦赛中。
王佳恩,10岁的拳击选手。
她从五岁开始练习拳击,
训练、参赛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内容,
演绎了中国版的《摔跤吧!爸爸》。
她在追梦的路上不停歇,
希望有一天成为世界级的女拳王。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过去半个多世纪里,
他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
如今已年近九旬,
仍带领团队研究耐盐碱地水稻品种。
他仍在为梦想而奔跑,
为的是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为的是让大地迸发更多希望。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96岁高龄依旧坚持每周做两台手术,
从医75年,
他挽救了近16000人的生命。
现在肝病方面尖端的医生,
百分之八十都是他直接或间接培养的学生,
他坦言自己时间不多了,
为此仍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是为了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许渊冲,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
86岁被告知患上直肠癌,
如今97岁依旧抓紧一切时间,
翻译诗词、名著,
他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路上不停步,
让更多中国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也让更多外国人体会到中国文化之美。
一座世纪大桥,
最初13人的前期小组开始筹划,
再到立项、开工、通车、日常运维,
汇聚了数以万计大桥人的汗水。
他们曾因技术难题被外国专家索要天价“咨询费”,
最终还是靠自己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天堑变通途。
如今,港珠澳大桥已成世界奇迹。
而建设大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申请了400多项新专利、创造了7项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桥下的秋日美景(图/视觉中国)
中国航天从零起步,
从无人到载人、
从近地飞行到探月工程……
尽管起跑不那么完美,
但我们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成功发射了200多颗卫星、11艘飞船……
△2003年,杨利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
老一代住帐篷、滚地窝;
新一代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是无数航天人的接力奔跑,
带着中国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把触角伸向更远的星空。
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
第一代核潜艇的数据就是这么算出来的。
面对国际上“异想天开”的嘲笑,
他们咬紧牙关、突破阻碍:
几十年不回家,只想进度再快一点,
每一次出航都写下遗书……
是核潜艇科研团队的呕心沥血,
换来坚不可摧的大国之盾和稳稳的安全感。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四位总师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从清晨到日暮,
从乡村到城市,
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奔跑者的身影,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活力和希望,
更是中国人民集聚已久的能量大爆发,
汇聚成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过去,勇奋斗,写传奇!
2019,新征程,再出发!
来,在新年的阳光里,向着梦想奔跑!
更多新闻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王兴栋 编辑/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