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次,我愿做你最好的听众

央视新闻 2019-08-23

送别林老

著名播音、朗诵艺术家林如于8月15日去世,享年84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负责人向其家人表示深切慰问。花自飘零水自流,唯独美丽的声音,在时光间,在记忆中,在电波里,流芳百世,不曾消逝……请一定点开音频,听听她的问候。

音频来源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之声   配乐丨忘乡 - 寂川




《时光啊,多想请你留住她》


有一种声音,雕琢而不露痕迹,看似平淡却蕴含无穷魅力。

"昭和58年,刚刚开春的时节,志摩半岛这个小城里,田仓家的老太太阿信突然失踪,她已经83岁高龄了……"您现在听到的这个声音来自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剧《阿信》,旁白的解说者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林如。这个温婉端庄、音质干净的女声和阿信跌宕的命运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时代记忆。除了在电视连续剧《阿信》、《生命》中担任旁白,林如还作为《新闻和报纸摘要》里冷静知性的播音员为听众所熟悉,也在大型系列专题片《让历史告诉未来》、《共和国之恋》、《长征·生命之歌》、《长征·英雄的诗》、大型电视艺术系列片《百年恩来》中担任解说。她淡然自若却饱含激情的声音,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说起来,《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客观冷静的播音和《阿信》中温柔的旁白判若两人,以致于当年有人怀疑是不是有两个林如。事实上,这只是林如播音的两种技巧,在力量与温柔之间自如过渡。

在上世纪中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磅礴大气的播音员中云集了五大名牌:齐越、夏青、林田、潘捷、费寄平。在这之外,林如的"小嗓儿"如一杯香茗独树一帜,端庄淳美,令人耳目一新。

她的一生,只为一事来。1952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17岁的林如经过层层选拔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新闻节目播音员,开始见证新中国广播事业起步的艰辛和喜悦。

△第二排左三为林如

1954年,林如被派往莫斯科电台华语部任华语播音员,1958年回国继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声音不老四十年。当然,每一个播音员都会出现失误,林如也不例外。那是拨乱反正开始时,陶思亮(国务院原副总理陶铸之女)写了一封思念已故父亲陶铸的信,谈及家庭所受冲击、父亲所受委屈,当时全国各大报刊和广播都转载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悼文。拿到这篇稿子,无法遏制的激动、对反动势力的愤怒,令林如泪流满面。压制了许久,等情绪平复下来,她最终才一气呵成念完。渐渐地,长年的潜心研究和历练,让她形成独树一帜的"质朴含蓄"的播音风格。有人用花落无声、人淡如菊来形容林如和她的声音,这种优美、舒心、秀丽的风格也在中国播音界开创了"女士播法"的先河。林如的学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虹云曾把林如的声音比喻成一幅端庄秀丽的小楷典雅含蓄端庄贤淑在林如看来,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对话筒本分地执着和坚守。她说,干广播的,有干广播的规矩,他们绝对没有任何的张扬的心理,摆在面前的稿子是重要的。 △林如朗诵经典《荷塘月色》谢谢你,记得她。

采访过她的记者回忆,2013年春节,请年近八旬的林如给全国听众录新年祝福时,她已卧床多年。记者说明了采访意图,林如很欣喜,连说谢谢听众还惦记她。她的声音依然温柔干净,只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气若游丝,每录一句,自己都很不满意,一遍遍重录,一遍遍表达歉意,说自己身体太差,让自己无法尽力……正式播出的那天,压着新年音乐,温暖的声音穿越电波,"我是你们曾经熟悉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林如……"一如当年那样亲切。那一刻,不知多少听者"眼睛进了沙子"。两年过后,这位记者试着再去探望林如时,她的家属婉拒了,因为林如早已说不出话来了……

 

8月15日,林老去世,享年84岁。花自飘零水自流,韶华易逝人难再。唯独美丽的声音,在时光间,在电波里,在记忆中,永远可亲、可爱、可敬。

 

内容/央视新闻据央广记者刁莹手记整编




 

致敬·难忘的中国之声

有人说,

广播是怀旧的经典,是鲜活的谈资。于他们而言,广播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他们是声音巨匠温润了一个时代他们走过的路叫做中国广播传奇


五十年代初潘捷、齐越(右)正在播音

齐越

齐越,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他的播音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最早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送到战士们耳畔的正是齐越《谁是最可爱的人》播出后,在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来信中,作家魏巍的信件格外引人注目。魏巍说我当时在文章里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广播里都表达出来了






1953年潘捷(右)、齐越在天安门播音

潘捷

从富家千金到地下党,从地下党到播音员,她就是播音界的传奇人物潘捷,先后25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国听众直播五一十一的庆典"9、8、7、6、5、4、3、2、l、0!起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在当时电视机并不普及的年代,潘捷用她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一遍遍播报着这个令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的消息。1978年,四十七岁的潘捷被调入中央电视台,承担起了组建播音组的任务,在她的慧眼下,罗京、张宏民脱颖而出。






△周总理与夏青(右)

夏青

上世纪60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战中,周总理亲自点名夏青播音。"总理来了一进门夏青同志在哪夏青呢我要见夏青"播音员方明记得,周总理还亲自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招待参与工作的人员,当时他拽着夏青的手坐到了播音员所在的那桌。从1950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后,夏青从未离开过心爱的播音事业。1954年,27岁的夏青宣读1万多字的《宪法草案》,一字未错

毛主席、周总理逝世时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全国所有的广播和电视只有一个声音,就是夏青万分悲痛而又庄重深沉的声音。后来很多专家在评论这篇播音时,用了八个字来评价夏青的创造性贡献,那就是:无可挑剔无可替代






葛兰

1951年,18岁的葛兰,第一次踏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所播的第一个节目叫做《记录新闻》,本想一门心思学医,没想到在话筒前一干就是一辈子。从《小喇叭》到《新闻和报纸摘要》,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也忠实地记录了各个时代的声音。1953年,葛兰和夏青结为连理,牵手一生,夫妻二人同时献身广播事业,传为美谈。







铁城、林如正在播音

铁城

1961年,铁城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门的时候,刚刚22岁。在广播被尊称为老大哥的时代,铁城耳濡目染齐越、夏青等播音大师的风范,也亲历了那个时代《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播出时是何等的紧张。编辑送稿件到播音间,为了保证播出,常常要屏住呼吸,蜷缩到桌子底下静静等待他播音结束。他适时提出,播音员在播音时一定要""给听众而不能是高高在上地""。如今的铁老在北京郊区的家安度晚年,可他常常还是会开着电视,手拿报纸,只是身旁同时开着的收音机,总让他忍不住转过头去,听上一会儿。







雅坤

雅坤与广播结缘是在1961年,不是科班出身但最终在新闻播音中成为佼佼者,有人把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的"金凤凰",可她自己总结说,播新闻总是处在遗憾、不足的过程中,播了20年才觉得自己的业务算得上纯熟了,才感觉能一播到位了。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改革,创办了综合类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以满足听众对音乐、文学以及曲艺方面的欣赏需求。如今看来简单的一个变化,在当年的广播界却引起了巨大轰动。而对于当时已经45岁的雅坤来说,这无疑也是一次艰难的挑战。半年之后,雅坤无疑成了这个节目最有说服力的象征。此后多年,每到夜晚,无数的听众就开始热切地期待《今晚八点半》悠扬的旋律在夜空响起,然后传来雅坤那亲切明朗的声音,宛如远方家人的问候。







虹云

很多人熟悉虹云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电视片《话说长江》而起。虹可以架桥,云可以铺路,虹云这个名字寄托着走进听众心里的期望。1981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信箱》和《大众经济》两个节目中,虹云尝试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亲切、幽默的播报方式,在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1987年,中国第一档谈话节目《午间半小时》开播,虹云和付成励担纲主持,这个探讨改革方方面面的"午餐桌上的话题"立刻引起了全国轰动。在话筒前工作50多年了,如今她依然没有远离心爱的事业,虹云有着自己的执拗与骄傲:这舌头尖儿在嘴巴里我真是一丝儿都不差化在骨子里融进血液中







方明

在那个播音大家齐聚的年代,1960年,19岁的方明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他目睹播音大家齐越工作时大写意似的热情奔放,耳闻夏青工笔画一般的细腻,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听众喜欢这个年轻的、干净的声音。1961年底,方明就开始播报自己听了很多年的《新闻与报纸摘要》。

朗诵典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0多年的播音路,他还想加的更长……"让我生命的船在风暴降临的海面浮沉吧,让我肺腑的歌在褒贬毁誉中永生。"生在播音大师辈出的年代,方明无疑是幸运的,近水楼台,他受益匪浅;如今,播音之于已是播音大师的方明,是事业,也是信仰。



内容/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号(zgzs001)整编




点击「写留言」分享

你记忆中的中国之声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本期监制/唐怡 编辑/王若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