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在为孩子教育焦虑?来听听诺奖得主的“育儿经”

央视新闻 2019-11-04
说到孩子教育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焦虑
学区房、兴趣班
孩子文化课成绩
孩子游学机会
……

都能成为焦虑的来源

对于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
诺奖得主有哪些“育儿经”分享?
他们的“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
他们怎样面对失败?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对你我

对孩子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罗杰·科恩伯格、格雷格·塞门扎、威廉·凯林(左起)

我们一起去看看央视新闻

对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格雷格·塞门扎、威廉·凯林

以及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罗杰·科恩伯格的独家专访

文科生获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学了3年文学专业。加上他的父亲在1959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人不禁好奇:这个文科生一举夺得诺贝尔化学奖,难道是因为有科学基因?

对此,科恩伯格用妻子的话回应道:“诺贝尔奖不是遗传的。”他说,自己能拿奖不是因为基因、经验,而是付出了很多努力。

△科恩伯格接受央视新闻独家专访

科恩伯格当初之所以学文学,恰恰是因为对化学太感兴趣:“刚读大学时,我觉得今后要从事化学工作,如果那时不学文学,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更重要的是,有文学背景、对语言的热爱,我就可以更好地解释在化学方面做的科学成就。”

科学家的必修课:学会面对失败

谈起科研路上的痛苦时刻,格雷格·塞门扎回忆起读博时的一段经历。当时参与的科研项目接连两次失败,他非常沮丧,只好去求助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抑郁是有道理的,就感觉没那么糟糕了。”听了医生的话后,他去实验室继续奋战,第三次,项目终于成功了。“失败不是悲剧,是要克服的挑战。要接受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塞门扎强调,“失败了,就从头开始!”

威廉·凯林认为,做科研要对结果有开放的心态。很多有创造性的发明,非常可能获得诺奖,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没有看到预期的结果,就放弃了,“实验结果就是结果,不能特别强调期望的特定结果,要让数据自己说话。”

△独家专访:诺奖得主如何面对失败

在科恩伯格看来,科学并不总是好玩的,但能给人带来一生的满足感。“我导师曾说,科学当中重要的事情是每天的失败。但失败后,我不会灰心,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很重要的发现。”

诺奖得主钦佩中国学生

本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邀请了许多青少年科学家参加,他们大多出生于2001—2004年,最年轻的是华师大二附中的高一学生谈方琳,年仅15岁。凯林坦言:“很高兴看到他们投身科学。我非常钦佩他们的勇气,在40多个诺奖得主面前汇报研究项目,要是我,一定非常紧张。” 

学生是科学家们工作的一大动力。塞门扎说自己永远不会退休,“我实验室里有十几个学生,他们让我能保持工作热情。” 凯林也不会很快退休,他希望可以亲自将科学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年轻科学家:“告诉他们,我非常荣幸能成为科学家。我每天上班不是因为钱,是因为实在太有趣了!”

诺奖得主的“育儿经”

为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中国很多父母会让他们从小学就开始学数学、英文,孩子的假期也被兴趣班安排得满满当当。对此,科学家们都强调,家长的初衷是好的,但需要给孩子充足的空间去培养创造性和好奇心。

“孩子在竞争的环境中,一定程度上没太多选择。核心问题在于怎样去平衡。”塞门扎说,“要给他们主动探寻问题、大胆试错的机会,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是什么。”

凯林建议家长不要太强调分数,他直言自己就不是学霸,是大器晚成:“我就被哈佛拒收了,如果不能很早达到高峰,那就一步步努力提升自己。”塞门扎也认为,不管在哪里上学,总会有很多机会,关键在于能否为你所用。

△独家专访:诺奖得主的育儿经

更多新闻


监制/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丁沂 温露 熊冰

编辑/张伟浩 梁晨 史萌

翻译 /邓柯彤

©央视新


觉得不错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