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爱,叫“一生一事”

央视新闻 2021-01-26


梁启超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种“敬”,可谓是匠人精神的核心。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坚定、踏实、严谨、专注、精益求精。




最近,中国木匠“阿木爷爷”在国外火了,
这位63岁的爷爷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
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各种精巧器具:


为孙子定制的玩具也引来一大波羡慕:


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纯熟的木工手艺,
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榫卯技术。
各国网友纷纷留言打call:


连外国工程师也说:
“他脑海里自带CAD建模系统……”


面对“走红”,爷爷自己却说:
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
在我们中国,
比我技术更高的师傅还很多。
干一辈子,把这个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择一事,终一生,
这也许就是匠人精神吧‍。


匠人,传统生活的底色


阿木爷爷的故事让人欣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手艺、老工匠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曾几何时,工匠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铺下底色。

《戴车匠》

(节选)作者/汪曾祺


朗读:董华  配乐:赵麟-旁白叙述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从我记事的时候,全城似只有这一个车匠,一家车匠店。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后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sǔn)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没有一点活动。



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很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做弓把。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子坐在门槛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


他在想什么呢?


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他该不会是想: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


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图/黄有维画作







匠人精神今犹在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如今的中国,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偏执”的心对抗时间,用专注的精神灌注技艺,用精湛的手艺镌刻永恒。他们为我们重新定义了时间的意义。

下面这几部关于匠人的纪录片,带你感知当代中国匠人的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

“择一事,终一生”




故宫收藏着180多万件珍贵文物。历经百年沧桑,这些人类共同的瑰宝或多或少蒙上尘埃,有所破损。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他们甘于寂寞,甘于平淡,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使它们重新焕发出光彩。




《大国工匠》

“用偏执的心对抗时间”



《大国工匠》(第一季)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的故事:有“火箭心脏焊接人”、有錾(zàn)刻大师、有双丝钳工、有高铁首席研磨师、有捞纸工……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百年巨匠》

“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



《百年巨匠》是一部关于近代艺术大师、画坛巨匠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对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巨匠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影像解读和人物诠释,呈现了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等艺术大家的传奇人生和非凡艺术历程。一字一方圆,一笔一江山;一点一春色,一抹一冬寒;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可谓是这群巨匠的真实写照




《爸爸的木匠小屋》

“慢工出细活,岁月亦静好”



这是一部很慢很慢的纪录片,按照24节气的脉络,每集制造一个精巧的木制品,同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一个让人内心无比温暖的故事,平淡中透着十足的烟火气。看的过程中,不时会让人想起那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匠人精神,关乎心


说到匠人精神,很多人会想到德国、日本。实际上,“匠人”“匠人精神”并不是舶来品,2000多年前,《庄子》里就有“梓庆削木为鐻(jù,古代的一种乐器)”的典故,它的原文虽只有100字左右,却道尽了一位古代匠人的精神境界和风骨,即使今天来看,依然让人叹服。


梓庆削木为鐻


梓庆是鲁国的一位木匠,只要是他用木头雕刻的鐻,见过的人都觉得精巧到只有鬼神之工才能做得出。鲁王很惊叹,就召见梓庆问道:“先生能做出这么精妙的东西,有什么秘诀?”


梓庆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个木匠,哪有什么秘诀。只不过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费精神,静养聚气,让心沉静。三天后,我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五天后,我不再心存非议、赞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七天后,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


“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选择质地、外形与鐻最相合的,此时鐻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去制作。器物精妙似鬼神之工,也许是因为这些吧。



内容/央视新闻整编



世界再嘈杂,
匠人的心依然是安静的;
世界再飞快和工业化,
匠人的产出依然是缓慢和少量的。
无论世界怎样,
听从内心,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自己,
也不会负了光阴岁月。





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匠人”?

点击「写留言」与我们分享

猜你喜欢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央视新
为中国匠人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