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此时,此地,我,打卡2020年第200天!

央视新闻 2021-01-26

倏尔,来到2020年第200天。问一句“当初立下的目标,实现了多少”,会不会令你扎心? 最怕被遗忘的待办事项,最怕只在脑海里旅行了一圈的理想,最怕被“我本可以”占据的生活,最怕空悲切白了头的少年……一些醍醐灌顶的话,在等醒来的人,共勉。






给一度消沉的你



大一新生总是表露着内心的期许与所处环境的不对等跟失望,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大二上学期开学第一堂课,被哲学课的老教授点名——

“是我课讲得不好吗?”他真诚地问。

“不是。”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那为什么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又问。

“我不是及格了么?60分万岁。”

“你觉得自己答的卷子能及格么?”他加重了语气,我沉默。

“那为什么不好好听讲,完成课业呢?”语气稍缓。

“我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我倔强地回答。

“那……是因为学校不好么?”他又问。

“是!”

“那……学校不好,难道知识也不好么?”我竟然无言以对。

“好吧,你坐下吧。”他若无其事拿起课本继续讲课。

感谢你王仁清教授,改变了曾经的我。

@剑走偏锋







给将就生活的你




快三十的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她的一句话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生的。那时候租住在北京通州的一个老式小区,因为是租来的房子,基本没什么家具,我们就简单添了生活必需的可以带走的家具,床也是从网上买的简易行军床。

我那时候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女朋友跟我说,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她妈妈说过一句话:“生活不能因为辗转而粗糙。”没过多久,我到了大理,穷尽所有积蓄改造了租来的老院子。

@杨炸炸






给四体不勤的你



想起当年系里本科新生入学典礼,快结束的时候,一个老教授缓缓上台,掌声雷动,显然是某领域里顶尖的“大牛”。老教授言辞切切,回忆着自己在清华园里的学生时代……最后他问现场的新生,“为什么一个学术能力不算突出的人,却仍然能登上学科的顶端,获得所谓的‘成功’,这‘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为什么呢?然后大家在下面都嘀咕着:“情商高吧,机遇好吧……”
老教授顿了一下说道:“因为,我比同龄的学者都活得长!”最后他就劝大家不要光顾着读书,要注意身体,多多运动。
这么多年过去了,接触越多各领域金字塔顶端的“大牛”,越发觉得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太对了。于是每当想起这句话,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出去吃吃喝喝溜达一圈。
@知乎用户







给小看自己的你



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闲聊,我妈问我,你觉得自己怎样?我说我有点懒,做事粗心大意。
我妈问,还有呢?我说我三心二意,容易半途而废。我妈继续问,还有呢?我招了,“我上课会开小差。”我妈:“还有吗?”我就努力地想,一时没说话。然后我妈摸摸我的脑袋,说:“你还有很多优点啊,你孝顺爸妈,善良活泼。你怎么只想到自己的缺点呢?”你还有很多优点啊” ,这句话我牢记至今,每当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厌恶自己到极致,想自残来惩罚自己,甚至想从楼顶纵身一跳的时候,我都会默念这句话。我没那么糟,真的。@空吉


内容丨整编自知乎






给心有不甘的你



《人生幸福,在于理想与能力的平衡》

作者丨朱光潜 节选自《谈立志》

 

舍得责己,而后信己,你才会打出一个江山来。


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

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的心理,对于自己全不肯负责任。



环境永远不会美满的,万一它生来就美满,人的成就也就无甚价值。人所以可贵,就在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自己的责任必须自己担当起,成功是我的成功,失败也是我的失败。每个人是他自己的造化主,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

能责备自己,信赖自己,然后自己才会打出一个江山来。

 

实现不了的叫幻想,能实现的才是理想。


我们有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这话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经过艰苦奋斗而成功的英雄豪杰都可以做例证。“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
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达目的之决心。

很显然的,要事之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之认识与达到目的之决心。


 

有些人误解立志只是起念头。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
如果以起念头为立志,则有志者事竟不成之例甚多。没有认清方法和步骤而想达到那个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实现),而理想的理想,必定是可实现的理想。

幻想痴想不是理想,是理想都必顾到事实。坚持一种不合理的理想而至死不变只是匹夫之勇。我特别着重这一点,因为有些道德家在盲目地说坚持理想,许多人在盲目地听。



我们固然要立志,同时也要度德量力。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有一段很透辟的话,大意是说人生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一个人应该从幼时就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

 

此身、此时、此地,就是所寻的踏实感、安全感、幸福感。


志气成就了许多人,志气也毁坏了许多人。既是志,实现必不在目前而在将来。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做借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欢喜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让目前宝贵的时光与机会错过,徒贻后日无穷之悔。

所谓真正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将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一顷刻。想到应该做,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发下一个空头愿。发空头愿成了一个习惯,一个人就会永远在幻想中过活,成就不了任何事业。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里提出我个人做人的信条,现在想起,觉得其中仍有可取之处,现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读者参考。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第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照着做,不至于很误事。西谚说得好:“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许多“有大志”者往往为着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


配图丨视觉中国



点击「写留言」

分享你的第200天感言


猜你喜欢

监制丨李浙 马烨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少卓

©央视新


 

给第200天的你点个鼓励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