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5年,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 2021-01-26

近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回访了15年前采访的三个云南孤儿家庭。当时,孩子们说起未来的梦想,大多是“想继续读书”。15年过去了,他们中,有人已经成家,有了孩子,曾寄养的家庭脱了贫;有人为了帮爷爷养家,辗转打工,好在家中情况有所改善;也有人走了吸毒父亲的老路…… 

这期节目看得让人心酸,它掺杂着命运的厚重、人生的无奈、亲情的温暖、外界的善意,以及,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掌舵。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不要把你们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与生俱来的能力用来贬低那些不受眷顾的人,而是要用你们的优势去帮助他们。” 





《向着光亮那方》




阴影·光亮


2005年,当《新闻调查》的记者走进云南省的三个孤儿家庭时,孩子们脸上的表情躲闪,生怯,茫然,同时透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愁苦。
这层黯淡的底色,是来自命运和生活的涂抹。
孤儿莫光泽、莫光辉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也离开了他们,两兄弟和7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祖孙三人靠喂猪赚的一点钱艰难度日。他们吃几乎没有油水的青菜,入口前在味碟里蘸一蘸。年迈的爷爷对两兄弟的未来忧心忡忡,说得最多的话是:“要争气,我活一天服侍你们一天,活不了一天哪个服侍你们。”

2005年《新闻调查》采访莫光泽、莫光辉画面
孤儿金凹洪、金贺英、金老三独立生活。他们的父亲因吸毒去世,留下一堆他们无力偿还的债务,母亲在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下远走他乡。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只能靠种地、卖力气和寨里人的接济勉强填饱肚子。

2005年《新闻调查》采访金家三兄妹画面,图为金贺英
孤儿代艳梅不到十岁,父母就相继去世,她原想借住在叔叔家,但叔叔家不想要她。幸运的是,同寨子的好心人杜永芬收留了她,这个代艳梅叫她“嬢嬢”(阿姨)的女人,心肠热‍待人‍好,对代艳梅比对自己的两个女儿还亲,因为“她没有父母,我的孩子有父母”。

2005年《新闻调查》采访杜永芬、代艳梅画面

孤儿,贫困,甚至毒品的阴影,让这些孩子忧思重重,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但即使在这样的迷雾里,他们仍然渴望追求和抓住那丝改变命运的光亮:读书。

那时候,莫家的哥哥莫光泽已经辍学,念完小学后,他没有再继续学业,不是他不想,而是“爷爷不让,家里没钱了”。他念小学的那些书被弟弟莫光辉当废纸卖了,买了零嘴,为此,他生气地把弟弟打了一顿。但即便如此,当说起他对弟弟的寄愿,他还是毫不迟疑,甚至带点豪迈地说:“希望他能一直读下去,读到博士。”

2005年《新闻调查》采访莫光泽、莫光辉画面
代艳梅希望能继续升学念完高中,她说自己“想读书,想坚持读下去”,尽管在表达这个愿望的时候,她心里是如此不确定。


时光·蜕变


时光走过15年,那些当时尚不确定的问题,如今都一一有了答案:
2005年那期《新闻调查》播出后,莫光泽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重回中学课堂。虽然这次重返让他感到“很美好,很激动,很愉悦”,但在初中毕业后,面对到手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他还是选择了放弃,“看到爷爷一个人那么辛苦,想为家里分担一点。”
弟弟莫光辉初中没毕业也辍学了,他的考虑和哥哥一样,“每个星期要带几十块钱去上学,还要交学费之类的,不想给爷爷带来很大的压力。”

如今的莫光辉
金家三兄妹的读书生涯则更短,几乎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大哥金凹洪只上了两三个月的学,就因为父亲把钱都花在吸毒上而中断了。他的妹妹和弟弟也一样,妹妹金贺英只上了几天学就回来了,弟弟金老三则连学校的大门都没有踏进去过,他们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
而曾经想要“继续读书,出来闯一片天地”的代艳梅,在初中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再继续,后来,她遇见了自己现在的丈夫,从小渴望拥有自己家庭的她很快便成了家。

代艳梅的结婚证
虽然他们都没能依靠读书改变命运,但面对生活,他们依然努力走在自己的路上,也尽力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尽管并不轻松,尽管漂泊是常态。
初中毕业后,莫光泽开始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他想尽快挣到钱,为爷爷减轻负担。但是不幸降临在他身上,在一次做事回来的路上,他被车撞了,肝脏破裂后在家休息了一年。18岁那年,他开始跟堂姐到广东做事,来来回回地跑,直到现在。他还去过内蒙古、湖南等地,进过厂、做过工地、下过海、当过厨师,都是辛苦活,但他说:“一边苦,一边生活,慢慢来,生活会好的。”

如今的莫光泽
弟弟莫光辉和哥哥一样,最初在家乡打工,后来也去了外地,最远到过河北的新河县,做铝合金。回忆起那段在他乡的日子,他说:“很不习惯,也不敢说话。”他在那里一年多,每天赚25块钱,回来后给了爷爷一千五百块,“他让我学会攒钱,给他点烟钱就好了。”
他马上又要出去打工,谈及未来想过的生活,他说:“想要结婚,有个人陪着自己,不管多苦多累,总之还是个家。”
代艳梅现在已经有两个女儿,大的在上六年级。她的丈夫经常外出打工。女儿慢慢长大后,她也到附近的农家乐打工,头几个月做服务员,最近开始学习配菜。她做到了自己所希望的,“独立起来,自己撑起自己的家。”

如今的代艳梅
而金家三兄妹的生活,在成年后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延展:
弟弟金老三留在家里,靠种地生活,有时也外出打些零工。他会开铲车,而且开得不错,有活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有时候,他还会把自己开铲车的视频发给在远方的姐姐金贺英看。

如今的金老三
金贺英如今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为了盖新房,她远去江苏打工。在和《新闻调查》记者视频连线的时候,她脸上笑盈盈的,和15年前那个满脸愁容的小姑娘判若两人,她说:“想开了,就爱笑了。”
而他们的大哥金凹洪却走上了一条让人痛心的道路:他在成家后染上了毒瘾,如今被关在戒毒所。对于这个曾辛苦拉扯他们长大的哥哥,金贺英虽然有“怎么劝都不听,被那些人带坏了”的埋怨,但仍然希望他“要重新好好走出来”。
命运之于个人,也许有其安排,但人生的舵盘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支撑·完善


在一本畅销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人是无法独自生存的,我们必须相互支撑才能活下去。”
这句话,对这个故事里那些甚少被眷顾的孤儿们来说,好像尤为合适。
对莫家兄弟来说,这种支撑来自爷爷。
一个垂暮的老人,在十几年的漫长时光里,肩负着养育两个孤儿的重担,其中的艰辛,旁人也许无法想象,但莫光泽和莫光辉最清楚不过。
2018年爷爷去世后,莫光泽有时候在夜里看着手机想到爷爷,仍然止不住流泪;莫光辉同样到现在也忘不掉爷爷去世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爷爷的去世意味着永远的遗憾和疼痛:还没有让爷爷好好享受过,还没有让爷爷过上好日子。
对代艳梅来说,这种支撑来自收养她的嬢嬢杜永芬。
杜永芬自己有两个女儿,代艳梅的到来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不少开销。她丈夫外出打工,每年挣回1000多元来维持全家的日常开销,而三个孩子一开学就得花出700多元。为此,杜永芬拼命地编斗笠到市集上去卖,还乐观又自豪地说:“那时候我连夜苦干,人家三四个人都编不赢我,逼出来的。”
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杜永芬从来没有觉得家里多一个人是拖累,而只把它看作“多双碗,多双筷”的事。她对代艳梅的态度一直是“她喜欢待多久就待多久”。
这一待,就是8年。
对更多人来说,这种支撑来自国家孤儿救助政策的不断完善。
2005年,我国的孤儿救助还没有制度性保障。当时采访的孤儿中,只有金家三兄妹因为家长吸毒去世的特殊原因,能够得到政府发放的每月每人50元的生活费。
如今,相关政策已发生很大变化。据云南腾冲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也纳入了孤儿保障范围,每月能得到1274块钱的生活补助,这相当于当地四个人的低保标准。
而从2019年开始实施的“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则着力解决孤儿上学难的问题:只要是孤儿考上大学、大专等各类学校,每人每学年能够得到1万元助学金。
“孤儿不孤”,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一切,正向着光亮那方。



图/均截自《新闻调查》




↓完整报道,请戳↓






点击【写留言】

分享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猜你喜欢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央视新闻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