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接力棒传到我的手上,我偷不得懒”

央视新闻 2022-06-11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她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还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但人们提起她时
总还是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

让敦煌的美丽完完整整地传下去

是她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

她就是樊锦诗

1962年,北大考古专业的樊锦诗
来到敦煌实习
她至今记得与敦煌初见时的情景
“看一个窟就说好啊,再看一个还是好啊
说不出来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但就是震撼,激动”

△敦煌112窟 反弹琵琶(图源/视觉中国)
沙漠戈壁严酷的自然环境
恶劣的生活条件
让长于上海的樊锦诗难以适应
“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房子是泥做的天花板上时不时掉下一只老鼠,真是吓坏了”
然而,毕业后她依旧不顾家人的反对
服从国家分配
也为了自己保护文化遗产的梦想

千里迢迢来到敦煌莫高窟

△图/1964年,樊锦诗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
1974年,樊锦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扎根戈壁
投身祖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初心

从此更加坚定

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
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眼看着壁画和塑像一天天变化
樊锦诗很着急
“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

2000年前后,随着计算机在中国普及
樊锦诗产生了大胆的构想
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
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利用数字技术永久保留莫高窟的“容颜”
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大
但樊锦诗做事只有一个标准
只要对保护莫高窟有好处
克服万难也要上
“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偷不得懒

不能让莫高窟有半点闪失”

2006年,敦煌研究院成立数字研究中心
用七年时间拍摄10万张照片
完成了27个洞窟的数字化

2014年8月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投入使用

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
游客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莫高窟清晰全景

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

在这些巨大工程一一落地的时候
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
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
她为敦煌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图源/视觉中国

樊锦诗曾说
“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
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
她用满头华发

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不改,奋斗有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信仰,以实干践行使命。央视新闻推出专栏:我是九千万分之一,讲述共产党员的“初心故事”,愿你从中汲取拼搏与奋进的力量。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时代楷模发布厅


监制/徐冰  主编/马玮璐策划/马文佳 马玮璐文案/徐昳晨 视觉创意/王瑄 潘杨校对/高少卓©央视新闻


 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