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 个 市 集 太 好 逛 啦!

央视新闻 2023-03-21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是重庆主城区人口密度最大的街区之一,常住人口超过3万人。在这里,有一个名为“小花”的夜市,首次开市就吸引了上万人的客流量。创办它的是两土生土长的重庆年轻人。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小花”市集逛一逛↓

△图片来自网友@周粥粥📷

两位青年人在社区创办集市

“小花”赢得“开门红”

刘津是“小花”市集的创始人之一,小时候就住在这附近。他回忆,以前这里的烟火气非常浓,但去年来这里时,发现路边摊都消失了。

为了找回热闹的生活气息,刘津和合伙人郑理萌生了建一个社区创意市集的念头,既能服务社区、又能带来经济收益。于是,他们找到了石坪桥街道,希望获得支持。没想到,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重庆九龙坡石坪桥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建图:初见他们的时候,确实感觉两个年轻人不一定能把这么大的事情办下来。

为了获得支持,刘津和郑理作出了两个保证:一是不给政府添任何麻烦;二是一定保持长久性、长期性,做出效果。两个年轻人的诚意打动了街道书记张建图,他决定让两个年轻人去试一试。

今年2月10日,“小花”市集开街迎客,很多市民都赶过来看新鲜。开市第一天,65户摊主户均销售额达到了4000元以上。

敢想敢干获支持

望“小花”长久盛开

火爆的场面超出了刘津和郑理的预期,激动之余,他们也意识到了摆在眼前的压力:怎样才能让“小花”长久盛开,而不只是昙花一现呢?

为了保证“小花”市集的质量,刘津和郑理对摊主提出了要求:东西的品质不能马虎;摊位和产品的视觉设计要有特色;商家之间不能有恶性竞争,商品尽量不雷同。

同时,他们对摊主给出了首期免费的优惠,等到市场做起来之后,每个摊位每次收取100元管理费。

此外,“小花”市集也得到了街道的大力支持。张建图帮助两个年轻人安装了专表专线,解决了市集的用电问题。

由于市集每周开放四天,从下午持续营业到深夜,为了解决安全和卫生等问题,刘津聘请了街道原本的保洁和保安。除了街道的工资外,市集再另外支付加班费,这样的安排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小花”市集越来越红火。

张建图:石坪桥本地青年在本地创业,不仅能给居民带来幸福感,带来便利,还能带动周边居民就业。支持他们,我们义不容辞。

找到兴趣和自我价值

“小花”继续翻花样

“小花”市集里的大部分摊主都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总是热情洋溢。

藕粉店摊主陈蓓贝以前是一名英语老师,现在是“小花”市集里最受欢迎的摊主之一。她喜欢用“作品”来称呼自己的藕粉,在这里摆摊,让她感觉快乐又自豪。

藕粉儿摊主 陈蓓贝:我觉得任何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我在摆地摊,你看我的摊位也很精美,因为这是我用心去做的。所以,我觉得做这个事情和我以前朝九晚六的工作没有任何差别。

作为市集达人,陈蓓贝在网络平台上也有不少粉丝,她经常给网友和身边的摊友们分享自己摆摊的经验。她希望,像她一样重新追求生活的年轻人,都能取得自己想要的优异成绩。

小花市集的年轻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健身教练、房产中介、幼儿园老师、企业职员,大家聚在一起互相鼓励、相互帮助,让“小花”成了一个有爱的大家庭未来,这朵山城“小花”还会越开越红火,开出特色、开出新意。



开春以来,重庆统一规划,集中打造了上百个创意集市,在城市各处绽放,扮靓了山城的夜。一朵小花的绽放离不开土壤的滋养,雨水的滋润,以及自身向阳而生的蓬勃生机。人们的消费需求就是肥沃的土壤,政府的政策扶持就是及时的雨水,而刘津和郑理这样脚踏实地的创业者,就是“小花”市集最强大的生命力。找准市场的需求、做好产品和服务,我们乐见更多“小花”的绽放。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更多新闻


监制/李浙  主编/马文佳 编辑/杨惠珺  校对/张天宇文内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小红书©央视新闻

 心动了吗?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