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以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曾因气候恶劣、人烟稀少,被人们叫作“北大荒”。而在今天,中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其中近三成来自北大荒。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背后是无数人的奋斗与汗水。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专访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刘文举,听他讲述北大荒拓荒的故事。
01
1945年,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一批又一批以军人为主体的拓荒者,从战场走向荒原,拉开了开拓北大荒的序幕。
1956年春天,刚毕业的刘文举被分配到九三荣军农场担任见习技术员。虽然说是见习,但刘文举不仅要管农业技术,还得兼顾养蜂、水利、林业等。
当时,九三荣军农场以种小麦为主,随着粮食需求逐年增加,地块面积和小麦产量都有些跟不上。为了开垦荒地,刘文举和5位同事冒着零下40℃的严寒进山了。兜里揣一把炒黄豆,饿了就吃一点充饥,渴了便趴在地上吃雪,“手和脚冻得像猫咬得似的,疼啊!”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用7天时间测量出了1000多公顷荒地。
之后,刘文举和50多个生产队员,开着6台拖拉机和12台五铧犁,奔向了荒原,他们要改变这里,建立起一个适合农业发展的生态系统。8年时间,北大荒快速发展。到了1966年,这里建成了93个国营农场、牧场和渔场,耕地面积达到了1370万亩,实现粮豆总产量29亿斤,盈利超过1000万元。02
他发明的“小木梳”
1968年夏天,党中央决定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屯垦戍边任务。那时,刘文举也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了连队指导员。
每年春天播种的时候,九三荣军农场都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灾,刘文举意识到,可以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抵挡风灾。此后,刘文举开始在九三荣军农场推行林网化,在杨树林底下栽植灌木,使得林带形成封闭,密不透风。同时,根据风的特性,每间隔三五行便树立一个林带,“就像木梳一样,一点点将风力衰减。”
到1976年,九三荣军农场因为有了林网化的举措,有效地解决了风灾的问题,保障了春播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这一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成立,刘文举升任副局长,前往东部垦区,开启了他在北大荒的第二个20年。为了能够让北大荒水、路、荒、林协调发展,刘文举把西部林网化的经验复制到了东部垦区。刘文举算过一笔账,按每棵树行距一米算,他们种下的树可以围地球12圈。“如果没有这个林网,黑土地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全都沙漠化了。”
03
虽然生态系统完善了,但东西部垦区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以三江平原为首的东部垦区,地势平坦,遇到下雨,水排不掉也渗不下去,水涝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文举首先想到的是顺应环境改种水稻,但种植水稻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水利工程也没有完备。就在发愁时,他偶然注意到方正县道路两侧的水稻极为茁壮。由此,刘文举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栽培方式——旱育稀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先在苗床上培育水稻秧苗,再把它插到田里,这样既能节省投入,也能增产增收。然而,这样的种植技术并不被大家理解,因为在此之前,水稻种植所采用的都是直播技术。刘文举东奔西走,聚集了20位种田高手,在地势低洼、水坑遍布的查哈阳打造了一块样板田。一个月后,当他再次来到这里,发现秧苗长势良好。1984年,刘文举开始推广旱育稀植技术,直到1996年他退休,12年间,水稻种植面积从27万亩增长到了514万亩,亩产达到了952.7斤。
如今的北大荒,已然变成了数字化的“北大仓”,从育秧开始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更加科学地进行耕作。
北大荒113个农场,用了48年的时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亿斤;又用了10年的时间,达到了200亿斤;又用了6年的时间,突破到了400亿斤,足够供养1.6亿人全年的口粮。刘文举和无数北大荒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创新发展、无私奉献、崇高品格和科学探索的北大荒精神。▌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总策划/王宁 李瑞总编导/沈公孚
总摄影/杨帆
策划/李静 编导/孟雅洁
摄像/郝米祎 李双 娄红顺 张杰
编辑/刘梓含 王子琪 彭心怡 姚羽鹭
新媒体运营/赵雪
视觉设计/王刚 陈璐 曹培恒
剪辑/商俊泽 江昌隆
统筹/邹利 阿力木斯
微信编辑/杨惠珺
©央视新闻
为拓荒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