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思 | 山区小学收过多爱心衣物 校长:别捐了!

2015-11-25 央视评论员 央视新闻


新闻背景



山区小学“爱心过剩” 包裹堆成山


2007年,攀枝花市米易县某学校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从四面八方寄来。但是,帖子传播8年,致学校每年收几十吨爱心衣,邮局和学校均爆仓。多余的衣物让学校犯了愁。



校储藏室里,捐赠的衣物堆成山



捐赠来的毛皮大衣,可是孩子们穿不了


面对堆积如山的衣物,学校校长非常无奈:“这些衣服完全用不完,希望爱心人士不要再捐了” 校方表示,学校也曾想要转捐给其他需要的地方,但一年数十吨包裹,邮费昂贵无法承担。


校长的无奈,是甜蜜中的烦恼。爱心不怕多,就怕被“错配”。






爱心不怕多 但如何避免“爱心过剩”?



毫无疑问,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才刚刚起步,大众的爱心还远未释放出全部能量。同样毫无疑问的是,缺御寒衣物的中小学校仍然很多。在这种背景下,这所学校遇到的“衣物过多”、“爱心过剩”,就是典型的“慈善公益资源的错配”。


所谓“错配”,就是有限的慈善公益资源,尚未被准确地用到每一个缺口、短板上,而是出现结构性的“过剩”。这个“过剩”当然是要画引号的,因为从总量看它并不过剩,而只是在某个局部过剩、在更多局部可能仍然短缺。



让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纠正“错配”



在校长那番无奈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至少几个差距——捐赠者和被捐赠者之间,有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今天的捐赠者仍然在按照昨天、前天的需求进行着捐赠;捐赠一方缺少有效的资源配置平台,来把在甲地已过多的资源,及时分配到乙地、丙地;被捐赠一方也缺少有效的物资疏解渠道,把已过剩的资源,分散到自己身边的其他地方。


“错配”不是错,是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半路上的难题”。出现这种情况后,不能让大家干脆“不捐了”,也不能让校长“别再要了”,而是加快机制建设、平台建设,让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来纠正“错配”。


近日在经济界有一个热门新词,叫做“供给侧经济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改善供给能力,用更有效的供给,来满足正升级的需求。这个经济逻辑,同样可以运用到解决爱心“错配”上。也就是说,校长和孩子们的需求,其实已经升级了,他们已经不只需要御寒衣物,而是更多地需要别的生活和学习物资了。而目前仍源源不断到来的衣服,对这所小学来说,已成为充满爱心但“无效”的供给。


解决这一难题,正是要推进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在供给侧的能力建设。让有爱心的人们首先能及时发现当下最真实的需求,然后尽己所能地提供有针对性的物资供给。而在捐赠者和被捐赠者之间,还需要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资源配置渠道,来在多个捐赠者、多个受捐者之间,建立有效率的物资配置平台。



慈善信息平台谁来建?怎么建?



接下里的难题便是:这中间的若干关键平台,谁来建?怎么建?如何有公信力?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国慈善公益事业更具有法治基础环境。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慈善法(草案)》,这一草案里就提出了构建这些信息平台、资源配置平台的法治要求。类似的平台目前在国内也已有了一些,但还缺少公信力评价体系,让很多捐赠者不敢用、不会用。


待《慈善法》成为现实,对慈善事业整个链条上各个主体的资质要求、行为监督等,才有了相对一致的法治标准。到那个时候,四川这所山区小学如今的“甜蜜的烦恼”,就有望以这些方式来解决:校长不断地在一个公共平台上释放孩子们的需求信息,捐赠者把钱物委托给一个值得信任的配置平台,及时地送到孩子们身边。这个平台甚至可以在征得捐赠者同意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有限的爱心资源。


走向这一天,既期待法治保障,也要靠当下就不能停止的实践探索。



文 | 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猜你喜欢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周庆安 主编/唐怡

编辑/吴璇 王烁 王元 夏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