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图|“校园贷”逼死大学生  猫腻很多要监管!

2016-03-24 央视新闻


近日,河南一名大学生通过10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利用同学的私人信息借款数十万元,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

 

悲剧背后,一个词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校园贷。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如果能够借贷助学、减轻家里负担,或者用借贷为创业搭个梯子,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然而事实上,“校园贷”并非如此单纯。




看到别人购物,自己“囊中羞涩”,要不要贷款攀比一下?正是这种心理,不少学生跳进了网贷平台挖好的“大坑”……




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对于财商不高,没有金融常识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且一旦逾期,那可就要任网贷平台宰割了。

 



很多学生不能按时还款,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再借一家平台补上家亏空。最终,只能找父母要钱埋单。


针对早年银行面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产生的乱象,2009年6月,银监会曾下发《通知》,对信用卡发卡的适用对象做出了进一步明确:信用卡申请人应拥有固定工作,或稳定的收入来源,或提供可靠的还款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对于不符合条件但确有必要发卡的特殊情况,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而现在,互联网贷款再次把目光投向这些有消费欲望、却不一定具备足够还款能力的学生,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禁不住让人担心。


理性消费、金融风险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中不能缺席,更重要的是,社会对P2P平台的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要有足够认识,相应监管更不能缺席!


猜你喜欢



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青年报  羊城晚报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陈洁

编辑/吴璇 王烁 王元 马培敏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