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丨肉价、楼市、股市 它们的共同“敌人”是什么?

2016-04-05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

初春时节,家庭主妇的“菜篮子”明显重了起来,多地猪肉价格一反常态出现持续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



猪肉价格为何淡季不淡?


猪肉价格暴涨,一个直观的原因是近期市场上猪肉供应开始减少。而这背后正是“猪周期”在作祟。



猪肉关系民生


在我国,猪肉价格一直是民生的一个重点,每次国家统计局公布CPI,专家们最先分析的就是猪肉价格,不得不说,猪肉价格对于国计民生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猪肉价格的迅速飙升,过山车似的剧烈波动,其实也暗藏着巨大风险:




央视评论

从肉价波动看中国经济的“死敌”是谁?


初春时节,肉价在飞,生猪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六成左右,国家发改委已发出黄色预警。其实,早在2014年生猪价格暴跌之际,业内就有预言:2016年或将重回大幅上涨通道。做出这种预测并不难,因为中国的生猪价格仍未摆脱“暴涨暴跌”的所谓“猪周期”。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号之一。供大于求,即跌;供不应求,即涨。涨跌本是寻常事,唯不寻常者,乃是“暴涨暴跌”。有专家预测2016年全年生猪价格“不会出现明显暴涨”,是基于下半年价格将有所回落的分析。这预测虽令人略感心安,但丝毫不能回避的是:一踏入2016年,生猪价格已客观上呈现暴涨局面。


2013到2014年,肉价大幅走低,养猪户们的日子很不好过,养一头赔一头,存栏量下降。这种局面,已注定要在2015到2016年间形成一波因供给短缺而导致的上涨。肉价上涨,养猪户大赚,吃肉者支出压力加大。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暴涨之后养殖户过度补栏,这又会成为下一轮暴跌的前奏。


“暴涨—暴跌—再暴涨—再暴跌”,前期跌得越猛,后期涨得越猛;前期涨得越多,后期跌得越多——往好听了说,这叫“周期”;往不好听了说,这叫“怪圈”。这类怪圈,在今天中国经济的运行肌体中,不止在生猪一个领域。换言之,中国经济真正的“死敌”,不是简单的涨,也不是简单的跌,而是暴涨暴跌、大起大落、上下忽悠、循环往复。


我们不妨跳出“猪周期”,再去看几个活生生的实例——


为什么中央正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在宏观调控中,侧重强调“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靠中央政策来做短期总量调节。比如央行降息降准,直接影响货币总量多少。但经验教训反复说明,那种“经济一冷就货币放水、就做海量政府投资,经济一热就货币收紧、就大幅压制投资”的做法,如同“面对了加水、水多了添面”,令中国经济在“大起”与“大落”之间来回折腾。需求侧的总量管理仍需要,但亟待增加供给侧的结构管理,总之一句话,让中国经济运行尽快摆脱“大起大落”怪圈。


为什么“政府救股市”不是人为制造牛市?去年夏天股市暴跌之际,中央政府开始救市,有人预言“政府救市的心理底线是3500点”,还有“4000点”、“4500点”等等版本。这类预言都不靠谱。因为政府救市的心理底线,不是某一个具体点位,而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直白地说,只要市场秩序正常,无论股指是5000点还是1000点,都不用政府操心。但如果短短一个多月内从5000点跌到3000点,就会酝酿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无需对股指高低负责,而只要对市场秩序负责。股市涨跌皆寻常,唯暴涨暴跌须严防。


为什么楼市调控并不是要让房价必须涨或必须跌?楼市价格起伏,如今有时平缓、有时如坐过山车。曾记否,若干年前启动楼市调控时,目标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让全国房价普遍下跌”。近年来,总有一些房地产商希望制造楼市“暴涨暴跌”的怪圈,这是他们最容易赚钱的市场氛围。而多年来房地产调控主要致力于制度建设,根本目的就是打断“暴涨暴跌”周期,令影响房价起落的因素,回归到具体的市场因素,如供需关系、城市人口聚集度等上。楼市有涨有跌亦寻常,唯暴涨暴跌不正常。


可见,无论宏观经济运行还是股市监管、楼市调控,都是以防范化解“暴涨暴跌”为要。“稳”字,因此成为中国经济最需长期秉持的基本追求,力求在“稳”中求进、向好、克难、避险。失去了“稳”这个前提,“求进、向好、克难、避险”均无从谈起。


回到“猪周期”上,亦是同理。猪肉价格本来就连着“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头,合理的肉价,就是既能让生产者“有得赚”,又能让消费者“不觉得太贵”。生猪价格若一再暴涨暴跌,会破坏市场基本秩序,令生产者大喜大悲、缺少稳定预期,令消费者的心也跟着上下忽悠,总之,这样的市场状况比较“幼稚”,对哪一方都不好。


国家有关部门早前已制定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请注意,动词用的是“缓解”而非“制止”。也就是说,市场价格根据供需变化,出现适当的周期波动很正常,但对暴涨和暴跌,必须积极调控防范。


还应注意的是,养殖户们很受舆论氛围的影响。在肉价大幅上涨之际,少数只是热情报道“养殖户正喜笑颜开”、未能及时传递“莫过度补栏”预警信号的媒体,从经济专业角度看,都属于“裹乱”的。



猜你喜欢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陈洁

编辑/纪之文 文雅 郭爽 马培敏 王瑶

中国经济要防暴涨、暴跌,必须适时调控防范!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