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本摄影书拼凑出的这个中国,请让我们记住它

2015-04-20 吉利 iWeekly周末画报

曾有无数摄影师试图用镜头记录中国:在19世纪末法国外交官方苏雅的镜头下,人们看到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西南边陲;1950年代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和布列松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一个贫穷却挂满笑容的国度;刘香成在长达30年时间内持续按动快门,既置身其外又动情其中。这些照片变成一本本画册,讲述了不同的中国故事。

△刘香成在摄影集《毛泽东之后的中国—实事求是》中展现了“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境况,体现了两个时代的细微差别

4月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拉开帷幕的“中国摄影书集”展,正试图通过超过100部摄影书,拼凑出一个被摄影师讲述的中国,同时还原出无数讲述者朦胧的身影。

“你在书里提及的中国摄影集太少了”

“你知道这个人吗?”在三里屯的一家书店,荷兰人鲁小本(Ruben Lundgren)举起一本刘香成的摄影集。大开本、彩色印刷的摄影集售价昂贵,即便陈列在书店最显著的位置,也少有人真正购买。而在过去几年内,购买这些摄影集成为鲁小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2007 年,英国摄影师马丁• 帕尔(Martin Parr)前来北京。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了一次讲座,也因此认识了正在那里学习的鲁小本。

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师,帕尔一直对扮演了媒介角色的摄影画册抱有浓厚的兴趣。2002年,他在上海的周末二手书市,淘到了一本“文革”时期出版的摄影画册——《光荣的“五•七指示”万岁》。这本摄影集让他看到了一个红色国度的现实主义摄影。他将这本书写进了他和盖瑞•巴杰合著的《摄影书的历史》里。然而,当他与鲁小本结识,后者毫不客气地告诉他:你在书里提及的中国摄影集太少了。于是两人开始一起在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淘书。一次,他们淘到了一本1959年出版的画册。这本画册装帧精美,用中英双语对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成就进行了回顾。这趟收获让他们兴奋不已,不仅成为两人“革命”友谊的开始,也开启了“中国摄影书集”项目。

△1976年出版的《革命样板作品剧照选集》甄选了当年最流行的样板戏剧照,代表了当时的红色思想

逛二手书市、上孔夫子旧书网……鲁小本想尽一切办法搜集那些上了年头的摄影图册。这些画册很快在他的住所堆积如山,一段段被尘封的岁月,似乎随着纸页的翻动,被逐一解开咒语。民国时期摄影家郎静山的作品让鲁小本深深着迷。他镜头下雾气氤氲、有如山水画一般的风景,似乎也揭示了正经历着蓬勃发展的摄影文化和一个岁月静好的时代。但没过多久,中国被卷入战争。1930年代,中国本土和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出版的摄影集,为一段喧嚣的历史提供了两段割裂的回忆。态度鲜明的摄影和编排,精美程度相距悬殊的装帧,使得当时双方的立场与力量不言自明。

△作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将中国绘画融入摄影,从而让照片有了一种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始,一场长达3小时的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数以万计的群众手举彩旗和鲜花,簇拥着观看了阅兵。一本摄影集全程记录了这场盛会,一张跨页的对开彩色图片,记录了喜气洋洋的人群,也成为展览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影像之一。与展厅里关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彩色剧照一起,这些摄影作品共同开启了长达20余年的火红记忆。

△出自1959年出版的摄影集《上海》的图片,呈现了新中国建立后人们五彩斑斓的生活

距离、裂隙、混响

在UCCA的展览开幕之前,同名书籍《中国摄影书集》已经编纂完成。虽然包括马丁•帕尔、鲁小本和学者顾铮在内的6名作者共同参与了编写,但在编辑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距离仍然让所有人如履薄冰。对鲁小本自身而言,他对这种“距离”有着更直观的感触。

2006年,他和拍档泰斯•格罗特•瓦辛克(Thijs Groot Wassink)第一次来到北京。置身这个陌生的东方国度,让两人感兴趣的,不是红墙绿瓦的历史余韵,而是繁华大都市里微小的拾荒者。“我们在街上喝完水后,常有一个人走过来,向我们索要喝剩下的空瓶子。”从这个细节出发,两人进行了一个摄影项目。他们手拿空瓶,等待前来索取空瓶的人,并拍下过程。这些照片被冠以“空瓶”之名集结成册。“这本书收录的每一张照片里,我们都能看出与被摄客体之间明显的距离——‘距离’既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我们两个西方人,如何对一个我们并不全然了解的国家发表意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裂隙令我着迷。”

从1844年于勒•埃及尔第一次将中国收入镜头开始,这种距离似乎一直游离于现实与胶片之间。在晚清时代,舞刀弄枪的青年、浓墨重彩的戏子,成为异国摄影师最钟爱捕捉的画面。相比19世纪末充满魔幻色彩的中国,1920年代进入中国的摄影师,用充满罗曼蒂克气息的手法描摹看到的中国风景。他们镜头下的自然风光静谧如画,摄影者仿佛从镜头背后,为西方对这个国家横加的苦难致以歉意。无论戏子武生、含蓄浪漫的风景画,还是1950年代布列松、马克•吕布等人充满视觉高潮的作品,镜头里外对神秘东方国度的探究并未改变。直到刘香成出现——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作为第一位被派驻中国的《时代》周刊记者,曾在中国度过童年的他创作了第一部关于中国的影集。他用冷静的镜头捕捉到大江南北的日常景象,也将脱离了神秘叙事、权力偶像的中国影像传递给世界。

△在出版于1927年的《北京美观:中国北方都城》中,传教士赫伯特•C•怀特记录了当年唯美宁静的京城一隅

△以“东方报道”而名扬世界的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深入中国腹地,在摄影集《中国三面红旗》中记录了1960年代的中国

进入互联网时代,这股简洁洪亮的声音似乎也变成了上个时代的梦想。越来越多摄影者发出了不同声响。即便在中国摄影者的镜头里,现实和影像的裂罅依然存在。展览的最末部分,苏文的“北京银矿”展示了另一个角度的中国影像。他抢救了上万张将要被销毁的彩色相片底片,还原了一个已经消逝的银盐时代的民间影像记忆。这些被时代遗忘的民间表情,与那些充满好奇的西方镜头一起,从里外两个维度,共同编织了一幅中国影像。影像里的中国是我们生长于斯的故乡,也是我们不曾窥见全貌的神秘境地。

△网络爆红的相册《北京银矿》由法国人托马斯•苏文收集废弃胶片整理而成,展现了北京人的生活变迁

△2000年出版的摄影集《国人》中,摄影师刘铮通过戏剧性的记录描绘了当代中国非主流的影像

△在摄影集《Real Fake Art》中,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在中国内地拍摄了一些专门绘制仿制画的画师和他们的作品

▽下面的链接你也能点▽

为证明世间万物皆为时尚,设计师构筑起“纯真博物馆”

奥巴马在社交网络上秀的不是幸福而是“它”

都在拍松江,为什么他得了摄影大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