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年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2015-05-08 托尼&沈菁 iWeekly周末画报
点击阅读原文点播邓丽君经典歌曲重温那些时光


今天,邓丽君与我们已阔别了整整20年。她的歌声再度飘起,唤醒的不只是对“十亿个掌声”、“亚洲歌唱女王”、“甜歌天后”这些辉煌封号的记忆与思念,时代的大江大海也潮汐不已。



20年前一场意外把邓丽君一生凝结在神话之中,成为上世纪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流行文化符号。她疯魔了全中国几代人,实有其独特时代背景使然。当年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的岁月,反映出同样具神话色彩的政治社会氛围。由此,邓丽君的意义,亦从简单一个偶像符号,变成一个时代的见证。



20年后,王菲要延续邓丽君未完之歌出版《清平调》,可王菲在风格上,已不可能重复邓的形象。在此邓丽君离逝20周年之际,我们忆记一下歌声以外的邓丽君传奇,并观赏一条iWeekly 特别赴金门拍摄有关邓丽君少为人知的视频故事。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j0153pxthwn&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你听过邓丽君在金门的广播吗?


从厦门坐船不到一小时的航程,是曾经两岸对峙的前哨——金门,这里也许是喜爱邓丽君的中国内地人离她最近的地方。


金门,自1949年古宁头战役起,直到1992年11月解禁,岛上遍布军事禁地,驻军达十万余人。邓丽君以劳军艺人的身份曾多次到金门的军中演出,迎宾馆大厅内,30寸巨幅特写照片上,头戴钢盔、一身迷彩、行军礼的邓丽君,展露着标志性的迷人笑容,迎接到此“寻找”她的游人。大厅的后身有一条通道通往地下坑道,其中一间走过都可能会忽略的10平面左右的房间,便是她劳军时的住所,四面白墙、架子床、暖水壶,如今看来比普通三星级酒店条件更差的房间,当时却有着“地下希尔顿”的美名。


与迎宾馆相比,邓丽君在马山播音站的住所更是让人对这位红极一时的艺人的情感变得复杂。在仅能容纳一人进出的黑暗通道尽头,横七竖八的废弃物使房间充斥着破败感。



在金门,邓丽君不只是甜美、巨星、歌唱家的代名词,她就在普通人中间。古宁头播音墙传出熟悉的声音,“亲爱的同胞朋友们,我是邓丽君 ......”




甜歌天后”如何诞生?


如音乐评论家金兆钧所言:“要说清邓丽君音乐的源流,就必须追溯到20年代诞生的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0年代,西方资本与文化涌入上海滩,打造了商业国际大都会的雏形,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以及好莱坞电影等元素也在塑造新思潮,“十里洋场”成为中国流行乐前沿阵地。


1927年黎锦辉创作了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到1930年代末以周璇为代表的女星崭露头角,但新音乐形式和当时救国救民的主旋律相悖,被称为“糜糜之音”,或称“时代曲”。



战乱时期,主要歌星和创作者南下香港,为香港音乐影响深远;国民党迁台后一批流行音乐家为台湾流行音乐崛起打下根基——于是到了1960年代,诞生了以邓丽君为首的流行歌星,从演唱《何日君再来》、《夜上海》、《天涯歌女》、《采槟榔》、《美酒加咖啡》、《四季歌》、《夜来香》等大上海经典旧曲开始,渐渐形成自己风格。邓丽君作为集大成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流行时代。


邓丽君风靡港台、日本和东南亚时,大陆流行乐发展如何?


简单的历史线索是这样演进的:建国前高昂的抗日救亡歌曲、五六十年代建设运动的群众歌曲——“歌唱祖国歌唱党,我为祖国献力量”,以高强音喇叭的形式传播,此后的民歌复苏再到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和语录歌等,改革开放后涌现了大量的抒情歌曲已深受邓丽君的影响,向流行音乐转型。



尤其在1976年文革结束后,长期被禁锢的思想、压抑的情感与心理欲念,夹杂着改革初期的兴奋与憧憬,孕育了渴求新事物的大众心理。于是邓丽君的歌声漂洋过海,如久旱后的甘霖,抚慰了人们的听觉饥渴。


“邓式唱腔”精髓在哪里?


邓丽君的演唱风格核心在于首创的“气声唱法”:巧妙运用颤音,咬字清晰,低音自然,中音流畅,高音富有弹性,通过对装饰音、音色、力度的控制演绎不同风格——甚至包括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总体看邓丽君大部分歌曲旋律平稳、舒缓,渗透着微妙的中国情感。


更精确一点讲,“气声唱法”后来也叫“通俗唱法”,需要精准的气息力量控制,喉咙半张开,喉结略下降,与声带配合挡住气息,形成咽腔共鸣,演唱时将气息、发声、咬字、行腔与情感密切配合,达到声伴气、气随声的效果。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水一方》便是这一唱法经典之作,然后以上技巧仅供借鉴,邓丽君的柔和甜美、自然亲切是不可模仿的。


邓丽君歌曲中都有哪些元素?


说来复杂。一生未踏足大陆的邓丽君,歌曲中首先有浓郁的中国元素和民族情感,少年时代邓丽君受到母亲影响,学习中国民间戏曲,尤其是黄梅戏和凤阳花鼓。而周璇作为其早期偶像,会话式演唱风格也对她影响深刻。


但很快,邓丽君就开始越洋的音乐吸收之旅,1973年邓丽君到日本感受感性的“哭腔”,体现在《空港》、《爱人》、《偿还》等歌曲中;1979年在美国学习,学习爵士、乡村、流行等风格,次年在洛杉矶音乐中心和林肯音乐中心举办个人演唱会。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代开始的台湾民歌运动,追求文化韵味,邓丽君即在这一时期开始融合多种元素,进而形成自己风格。


一代歌后幕后词曲创作者有哪些?


作曲方面,首先要提到的是台湾着名音乐人翁清溪(汤尼),邓丽君最重要的作品《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原乡人》都是出自其创作;其次是台湾音乐人左宏元(古月)以及日本音乐人三木,缔造了邓丽君不同阶段的经典。


而50%以上的歌词都来自填词人庄奴,为邓丽君歌曲注入灵魂,他的流行歌词根据邓丽君自身甜美形象、独有的情感经历、生活经历量身打造,意境与形象相吻合,演唱起来份外有感染力。


邓丽君如何在国内流行?


邓丽君在1970年代已在国内悄然流行。从某种意义上,邓丽君歌声最早在国内传播得益于封闭的传播体系,以及越是封闭越是渴求的大众心理,当时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短波收音机,澳洲广播电台晚间半小时有《您喜爱的歌》推送邓的歌曲,1979年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开辟《邓丽君时间》,每周播出六次,每晚八点开始,每次25分钟,一直持续到邓丽君去世。




当时有流行语叫:“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鉴于技术和设备限制,内地也只有少数人可以收听到。二是后来的磁带和盒式录音机,最早是三洋出产被称作“板砖”的录音机以及翻录的磁带。“扒带”成为内地流行术语,即对港台音乐解析和还原,召集国内歌手翻录。


因为某种原因,邓丽君被中国大陆官方接受十分曲折。直到1986年河北电视台大胆播出《邓丽君故乡行》节目,邓丽君名字才首次出现在内地电视上。次年,《邓丽君自选演唱歌曲225首》在北京发行。但十年后直到邓去世,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巨星陨落的消息。不管官方如何,从1970-1980年代,邓丽君歌声飘荡在中国大街小巷,远超她在日本、港台、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邓丽君对中国流行乐坛有哪些影响?


承上启下的邓丽君堪称中国流行音乐的启蒙者,演唱风格直接塑造了内地第一代流行歌手,邓式唱法、编曲和伴奏在大范围被模彷——当时音乐人第一次了解什么是编曲和配器。


模彷者包括田震和王菲,也有李谷一和程琳——李谷一是国内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通俗歌手,演唱《乡愁》时就运用了气声唱法,不过她直到1983年才在春晚上演唱这首歌,同年被认可的还有程琳的《小螺号》,演唱风格与邓丽君几乎如出一辙。


邓丽君被翻唱的歌曲top5


翻唱是邓丽君生涯最重要的表演,后来又成为人们对她最重要的致敬方式。许多经典曲目至今仍被不同流派歌手用风格翻唱,排名前五的是:《月亮代表我的心》(130种翻唱版本,下面只提数字)、《夜来香》(90)、《但愿人长久》、(80)、《甜蜜蜜》(70)、《千言万语》(55)。


翻唱者当中包括张国荣、齐秦、王菲、蔡琴、费玉清、陶喆、刘德华等流行巨星。如今,王菲发布了与邓丽君隔空对唱的《清平调》,纪念与致敬还在继续。


邓丽君究竟折射了怎样的时代风云?


1970-198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改革开放风云涌动,备受压抑的民间文化向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邓丽君的作为歌曲的启蒙者,引领抒情歌曲向流行歌曲的转变,以及大众文化的解冻和复苏。


一代甜歌天后,在国内经过禁锢到解禁的过程,也折射了文化意识从保守到突围的嬗变。邓丽君用歌声见证和推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直到今天,地位仍然无可替代。


怎样正确评价邓丽君的成就?


邓丽君的音乐风格融合中西元素,并创造了独特唱法和表演风格,既是当代华语歌坛最重要的启蒙星,也是唯一打入世界的值得骄傲的华人歌唱家。她超越音乐成为永恒的文化符号,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流行文化。


音乐家谷建芬说:“我所悲怆惋惜的是邓丽君去世时只有42岁,再有就是我们内地的观众始终没有亲眼见到她的演唱。她的造诣、贡献和音响是至今无人可及的。”她的成就根植于时代本身,却又有着超乎时代的启迪意义。


撰文:托尼&沈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的链接你也能点▽

李照兴:张国荣与风和日丽的80年代

再见,广告狂人的60年代

台湾来的叔说现在流行“小确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