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从床上醒来,而他们从船上

2015-05-28 王为 iWeekly周末画报

阳光充足时,走在伦敦的摄政运河边,看着住在船上的人们,搬把椅子坐在船头,喝茶读书,亦或三五成群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无论哪种方式都让岸上七八成的行人心生向往,好像有了船可以随时改变家门前的风景,也就更自由。Rosie和Christopher就是拥有这般任性的一对。



伦敦的摄政运河边,静静停泊的船上人家



Rosie和Christopher坐在他们亲手改造的老驳船上


Rosie是首饰设计师,来自英国最美的湖区(Lake District),圣马丁首饰专业毕业,现在以定做结婚戒指为主业;Christopher在中部(The Midlands)学的艺术,现在做插图。几年前,他们买了这艘船屋。


最初这是一艘用来运货的驳船(barge),上世纪70年代,有人给它加了个屋顶,改造为可居住的船屋,也由于这个原因,它比运河上别的船加宽出一米多。别小看这水面上一米多的差别,比起两米来宽的普通船屋,这将带来极大的宽敞空间以及舒适度。



喂天鹅,晒太阳,船上的生活好不惬意


之前船的内饰比较粗糙简陋,二人于是决定亲力重新装修。一则是为省钱,二则动手也是英国人的新传统。二战时,因为资源短缺,政府提出修修补补将就过(Make do and mend.),启发妇女怎样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劳动力的大量短缺并不能阻挡新生活的到来,无数家庭的男女老少都开始自己动手改善生活环境,BBC至今还在重播一些当年如何指导家装的纪录片。艺术和手工(Atr &Craft)甚至被作为英国学校义务教育的课程之一保留至今。



改造后的船屋保留了原先的松木的地板,只是进行重新清洗和打磨,船身被加宽出一米多




改造后的船屋保留了原先的松木的地板,只是进行重新清洗和打磨,配上火炉倒不太像在船上,有了些乡村氛围;火炉是二手的,非常好用,因为空间不大,刚一烧就暖和了好多(木材不用担心,每周都有提供船上所需日用品及柴火的货船经过);其他东西也大多二手店里掏来:爱德华时期的黄铜水龙头、摄政时期的餐椅、手工木质的厨房卷纸托、70年代的水壶……英国真是淘东西的好地方,这都要多谢大量旧物品囤积者(junk hoarder)的存在;Christopher把床架设计得比陆上的高半米,这样床下的空间就可以挂置衣服了。整个设计简单实用舒适,骨子又带着传统。



比起两米来宽的普通船屋,加宽后的室内空间变化明显,宽敞感以及舒适度都得到提升,零七八碎的起居小情趣们也得以安身


在船上生活,好多麻烦也是住在陆地上的人想不到的。比如电是隔天用发动机充电而来,水和污水是去系泊的地点添加以及处理。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一艘船长期固定停泊在某处属于租用,叫住宅泊,这就必须缴纳租金,大概是一个月250到350镑之间,如果不固定,就必须每两个星期换一次停泊点,而这大约会相隔一英里以外。所以生活在船上的人家如果没有小孩都选择临时停泊,不断更换停泊地点,他们的俗语叫巡航(cruising)。心情好,天气好时,这都不是事儿,但是要是遇水逆就会比较惨!所以说,也没什么好羡慕,这世上没有无限制的自由。

爱德华时期的黄铜水龙头、摄政时期的餐椅、手工木质的厨房卷纸托以及70年代的水壶,东西大多是从二手店里淘来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不得不回到陆地上租用工作室,所以极不舍的离开一手改造的这个船屋。他们开始把小船放到了Airbnb上,不想却颇受欢迎。我来拜访之前,是一对伯爵夫妇小住,庆祝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通过Airbnb意想不到的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对于爱结交的两人而言倒是乐事!


空间虽然紧凑,但依然安排了一个舒适的带有浴缸的盥洗室


摄影、撰文:王为

编辑:孙润青

设计:徐剑文


本文来自《周末画报》第857期生活版


▽下面的链接你也能点▽

她曾用光影描绘人间,而现在却去了天堂

今年儿童节,我们送你百宝袋!

一觉醒来,你已跨入“明日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