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绝对想不到:中国最好吃的米饭在哪里

2015-05-29 范荣靖 iWeekly周末画报
近年,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不免忧心:能否安心地吃一口饭?以土质好、水质好、气候好种植出来的台东池上米,又是如何透过一套严谨的检验机制,在中国大陆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呢?


池上,位于台湾台东县北边,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多人,总户数约为3200户。从台北搭乘自强号火车前往池上,约莫4个多小时抵达。这里,地处花东纵谷平原的中段,地势平坦广阔,一望无际的农田,田间没有任何一根电线杆,稻穗被风吹拂,就像海浪一般摇曳;西侧是宽广的中央山脉、东侧是陡峭的海岸山脉,时时可见云瀑从山顶沿着山坡流泻而下,或者云海静静躺在山峦侧边,风景美不胜收。


好山好水的池上,闻名的不只美景,也蕴育出全台售价最贵的池上米,又有稻米界的黄金之称。住在上海的Fiona,前年开始购买来自池上乡出产的池上米。他们一家三口都很喜欢池上米软黏、弹性的口感,越嚼越香。甚至,她也因此变挑剔了。“现在去外面吃饭,我不自觉都会评论这家餐厅的米饭质量如何?好不好吃?”Fiona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



Fiona这样,喜欢池上米的中国大陆人不在少数。“目前客户近1000名,当中65%大陆人、35%台湾人,大陆人的比重每年不断提高。”源天然农业公司总经理罗月美告诉记者。池上米一年种植两季,源天然引进中国大陆后,12公斤售价140元人民币(中国北大荒有机五常稻花香米,1公斤44元人民币),很受欢迎。源天然是创立于池上乡的米行,罗月美则是土生土长的池上人。从2010年两岸签署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后,她看好池上米在中国大陆的巿场,一年出口100公吨的池上米到大陆,主要通过淘宝网、微信社群销售,部分在实体渠道(通路)销售。通常,1公斤白米可以煮13.5碗米饭(以一碗75公克计算)。换算后,100公吨的米就可以煮135万碗。


池上米早已走出台湾。2007年,池上米全数通过日本的537项农药残留检验,成功销往日本;2013年1月,16.62公吨的池上米,装上20英尺的货柜,出口至山东省济南市,为池上米打开另一个外销市场,这是两岸签订ECFA后首批外销大陆的台湾稻米。池上米在香港的超巿、中国大陆的百货公司,也被引进。那么,池上米究竟有什么优势,能够在众多品牌中凸显?


打造产地品牌


2003121日,池上乡公所提出“池上米”名称,向台湾智慧财产局申请注册,获得核准。“每包池上生产的稻米,经过池上乡公所检验合格后,才能贴上这张产地标章,具有质量保证。”前池上乡长林文堂解释,检验项目除了农药残留之外,还包括食味值,也就是检验稻米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酸、直链性淀粉等影响米粒口感的要素。




农产品牌,分成两类。一类是厂商自创品牌,例如台湾中兴米,或中国大陆的北大荒、福临门,通过自种或购买稻米,再冠上自己品牌。另一类则是产地品牌,例如法国香槟区生产的气泡酒称作Champagne,其他地区产的气泡酒则称Sparkle Wine,而Champagne就是一种产地品牌。池上米就是属于后者。“落实产地标章,打造自有品牌,池上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前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院长吴文希分析。产地品牌最大的特色是,并非独厚一家企业,而是透过一套严谨的检验机制,不只赢得消费者信赖,也改善当地农民的收入。


池上乡辖内米厂向农民收购稻谷的价格,在池上米认证后不断攀升。池上米取得产地认证标章后,2006年稻榖最高收购价每公斤21.67元新台币,高于公粮保证收购价格每公斤21元新台币;去年,公粮保证收购价格每公斤26元新台币,而池上米最高已达每公斤30元新台币。同样一公顷的耕地,稻谷产量一年1.2万公斤,池上乡农户的收入会比其他地区农户多出4.8万元新台币。而目前池上农户平均耕种两公顷农田,随着农户耕作面积增加,收入也随之增加。



“农产品的品牌化,已是一股重要趋势。”台湾SGS执行副总裁竹正高分析,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有品牌的稻米一定越来越受到青睐,而池上米正是长期累积一定口碑,才有今天地位。SGS总公司设在瑞士,是世界领先的检验、测试、验证和查证公司,也是台湾最大的民营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包括农产品、食品、消费品、汽车、环境等。专长生物化学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也认同地说,食品安全除了应该建立安全认证机制之外,农产品的品牌化也是一个好的做法,因为一个好的品牌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同,背后有其一套自律机制,做了许多努力。


胡萝卜棍子政策


在日据时代,池上米就是进贡日本天皇的米,被称为“贡米”或“皇帝米”。质量是池上米的核心价值。“池上有三好,土质好、水质好、气候好。”家里三代务农、池上建兴碾米厂董事长梁正贤分析,首先,海岸山脉冲积下来的土壤,含黏质及有机质,最适合稻米生长;其次,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中央山脉的新武吕溪,水质清纯富矿物质;其三,池上乡海拔高度在260米以上,日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更关键的是,池上的产地认证规范,从栽种、检验、发放标签,到查缉仿冒、质量控管,“采用管理学上的胡萝卜、棍子并用策略”。台湾农委会农粮署粮食产业组简任技正黄怡仁分析:“农民、米行、农会、乡公所一定要有共识,彼此为了最大的共同利益,退让一些个人利益,然后确实执行,才有可能成功。”



取得共识并不容易,足足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大家都只看到标章的好处,但却没人想被管。”时任池上乡代表会主席的林文堂透露,光是规范内容,就被他退件了6次,因为都带有私心。“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的规定—取得产地认证标章后,必须在3年内执行,否则就会收回—也带来不少压力。现在,农民、农会及米行(碾米厂)、池上乡公所,各自扮演生产者、收购者及裁判等不同角色,环环相扣。农民种植的稻米,卖给米行及农会,等级越高,价格越高,再由米行向乡公所购买池上米标章并依规定贴于包装,于巿面上销售。同时,标章发放采取总量管制。每公顷稻田的核发上限为7200公斤稻谷量,换算成白米约为4800公斤。在品管方面,设有两道关卡。


去年11月,池上乡公所负责稻榖农药残留检验的检验员余建宏和另外三位同事,开始穿上检验员专属的黄色背心,走入池上各个农田,用手拔下稻榖,装进样品袋,填好基本数据后封口。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及10月底至12月初,他们都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农药检验行动,不是抽样,而是每块农田都会一一检测,每期约1700个样品。“检查确认合格才能采收,否则米厂就拒收。”余建宏解释。标章核发后,池上乡公所也会派员前往各地卖场抽测,标章标示的等级是否与稻米等级一致。而从开始抽查至今,没有发现标示不符的情形。也因此,尽管近年食品安全问题引人担忧,池上米仍是销售长红。去年,池上米产地认证标签发出近170万张,而前年一整年发出124.23万张标签。


池上乡公所也因此获得一定的财源收益。米行按送审稻米包装的重量不同支付标章费用,每张1.5元~4元新台币。2013年,该笔收入为224.2万元新台币(约44.84万元人民币)。2006年~2014年发出1012.2万張标章,总收入1917.42万元新台币(约383.48万元人民币)。这笔标章收入,20%依法用于教育,例如奖助学金、清寒补助等;其余则是用在池上米行政、检验、推广、标章采购以及相关人事经费上。“这是池上运行多年的经验,研拟出的最适合的机制。”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台湾农村阵线的发言人蔡培慧肯定地说。


科学种植制度化


为了种出高质量的好米,池上农民不只用心,而且采用科学化种植。沿着池上万安村主干道往前走,左转缓步爬坡,不一会儿,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广阔的纵谷平原一览无遗。这里正是台湾第一届(2004年)稻米质量竞赛冠军得主邱垂昌的耕种之地,面积3.2公顷。2004年9月,台湾领导人特别前往邱垂昌家中致贺,亲自提字:“米国总统,垂昌农友,池上米,冠军米,总统米,米王之王。”从此,邱垂昌就被外界称为米国总统,而他种的米就称总统米,精选的台梗9号,香甜Q嫩、颗粒分明、米香浓郁、咬劲十足。


和多数农民不同的是,他阅读大量文献,并勤作笔记,渐渐找出种稻的节奏。“农业的英文agriculture,其中agri是拉丁文‘土地’的意思,代表农业就是土地的文化。”邱垂昌有感而发地说:“种稻,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不能放松的工作,要了解稻子的习性。”“种出好米,最关键的因素是土壤;其余五项则是水质、气候、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储藏。”他多年心得得出,改良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增加透气性,进而丰富微生物的多样性,就能快速分解肥料,让稻米更快吸收;晒田,是为了让根往地下钻,才能吸到水;打底肥,是肥沃土壤底层,补给土壤没有的营养。“土壤的各种有机质,就像每个演奏者,各司其职,发挥生物链的作用,土壤就会良性循环,生产出好米。”



科学化种植在池上已经制度化。农粮署黄怡仁观察,因为池上地区内部固定举办稻米质量比赛,当地农民因此都会互相观摩学习,进而按照既有程序耕作,定时进修上课,精进技术。“要取得池上米认证标章,农民先要参加18小时的教育训练,”前池上乡池潭源流协进会理事长赖永松说明,然后从整地、插秧开始,到每日栽种过程,都要填写田间生产记录簿,之后才是收割、送检,通过后才能贴上池上米标章。


教育训练的参考资料,厚厚一本,里面有着各式栽种稻米的专业知识,被农民称为武功秘籍。以肥培管理为例,上面清楚记载,一期作水稻的基肥,要在插秧前7天播撒到田里,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稻米生长;第一次追肥,约在插秧后20天;第二次追肥,约在插秧后40天。“如果遇到雨天,肥料需要酌量减少。”梁正贤补充。但知易行难。梁正贤举例,插秧有最佳的时间,有时却因这段期间遇到农历春节,农民为了好好过节,就提早插秧,想说有插就好。结果,“稻谷八字就会太轻,收成不好”,他因此为了鼓励农民按时插秧,就会补助每一公顷约1000元新台币。



田间生产记录簿确实记载就很重要。翻开农民萧焕通2012年一期稻作的记录簿,“1123号的田地,25日插秧、228日第一次追肥、318日第二次追肥……”理着平头,皮肤黝黑,萧焕通即使现年77岁,每次都按表操课,没有懈怠,稻米质量很好,食味值常达80分以上,2011年更获选为台东县乡镇级稻米质量竞赛第一名。


“教育农民,最大困难就是他们无法确实填写田间生产记录簿,”赖永松解释,池上农民不少上了年纪,几乎不会用计算机,甚至不会写字,他便请农民买了秧苗或是药剂,就把货品,或货单拿来池潭源流协进会,由工作人员协助记录,再教导农民使用方法。其间,农会或碾米厂也会安排农民观摩冠军水稻田,彼此交流学习。“你家这次种的米,食味值多少?容重量多少?”赖永松观察到,农民现在讨论的话题不再是种出多少米,因为质量优良,才能卖得好价钱。邱垂昌获奖后,也不吝分享他的种植心得,曾去台南后壁农会水稻专业区,当过一年的指导员,台湾第四届全国米质竞赛冠军无米乐黄昆滨也曾被他指导过。现在,他还指导池上乡10多位农民种植,每天早出晚归。


品牌势力崛起



池上米能有今日成绩,得来不易。从1977年开始,随着人民饮食习惯逐渐西化,爱吃炸鸡、薯条、面类制品,越来越多人不再以稻米作为主食,加上稻米生产技术进步,反倒使得稻米供过于求,米价偏低。为了提高米价,许多不是池上生产的稻米也打上池上米名称。“一包五公斤装的稻米,挂上池上米招牌,可以多卖50元新台币,这对大量出售稻米的粮商,是很大的利润。”池上陈协和碾米厂第二代负责人陈政鸿指出,但因当时台湾法律规定,地名无法申请商标权,无法取缔仿冒的池上米。


2003年11月28日,台湾新修订的《商标法》公布施行,是个转折点。修法后,池上改为申请“证明标章”,于2003年12月1日被核淮。立详法律事务所律师林威伯比较,申请商标权主要在于利用排他性,“池上对于仿冒池上米的业者,甚至销售的通路(渠道),都可行使刑事告诉,或民事请求损害赔偿等权利”。这个保护,一方面让巿面上仿冒的池上米开始下架,另一方面,池上米价格跟着上涨。去年,收购价已达每100台斤(60公斤)1800元新台币。


近年来,池上米继续进化。个人品牌的新趋势正在崛起。随着耕种技术不断进步,加上网络发达,不少农民不再只当生产者,也当起了销售者,直接和消费者接触,因为没有中间商抽成,农民的利润更高。林文堂观察,有些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不只种好米,对于营销也很有兴趣,目前池上乡公所正在辅导20多户农民打造个人品牌。邱垂昌就以个人名义,推出三款自创品牌的稻米:“总统米”标榜无毒栽种,栽种方法完全比照当初参赛得奖过程,价格最贵,2公斤售价1500元新台币(约人民币303.75元);“生态米”是有机米,价格居次,1.5公斤250元新台币;“青秧米”则是邱垂昌指导栽种的非有机稻米,3.6公斤380元新台币。


现年41岁、身材高壮的农民曾鹏璋自创“逍遥米”品牌,除了在一般卖场销售外,也采取电话订购,宅配到府。他原本的工作是在外地从事道路工程建设,因为父母年迈,回到池上务农,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耕种哲学。“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勤劳,不能偷懒。”他说。2007年,池上农民萧仁义和好客乐队、艺术家朋友组成“爱吃饭合作社”,诉求消费者直接向农夫购买不洒农药、化学肥料的有机稻米。“满足‘吃好’的需求之外,还能直接支持农夫,没有中间商抽成。”萧仁义在爱吃饭的官方网站这样写着,“如果你有空闲时间,更欢迎你前往爱吃饭农夫直购的稻米产地看看稻子、摸摸稻田、与农夫聊聊。”




回归原点,稻米来自土地的涵养,“卖的不只是一项产品,也是一种在地文化,更是品牌真正的养分来源。”陈协和碾米厂陈政鸿说,唯有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同池上这片土地、认同当地农夫的栽培方法,池上米这个品牌才能长久。池上乡因此致力维持这里农村的原始风貌,不让工业化思维进入。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到池上,体验这里的美,当地也和台湾好基金会合作推出四季活动。“池上春耕野餐节”大伙来到大坡池畔的草地上,吃着米食点心,以湖面为舞台,欣赏乐团表演。“池上夏耘米之飨宴”借由池上妈妈与五星级饭店主厨的创意,举办大型餐会,并共同欢迎每年到池上驻乡的艺术家们。“池上冬藏”以“艺术家驻乡”为主,包括长期致力台湾文化观光的严长寿、自然生态作家刘克襄、以电影《练习曲》掀起单车热潮的东明相、知名旅游作家舒国治等人。云门舞集则是去年池上秋收音乐会的活动。


2009年台湾好基金会邀请钢琴王子陈冠宇来到池上,就在金黄色稻穗上表演,这个画面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网站。2014年7月,上海妇联会一行10多人前往台湾考察,也在源天然罗月美的邀请下,来到她的故乡池上参观稻米收割、制成稻米的过程,并听着工作人员解说池上米的历史。“真没想到,小小一粒稻米,有着这么大的学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同行的妇联会成员说,她原本就爱吃池上米,现在有着更深的联结。“这就是田野的魅力。”罗月美分享,每次她带大陆朋友来到池上,即使是西装笔挺的大老板,都像孩子一样开心。


“种子育化粮食,粮食滋养生命。”邱垂昌总结,池上是米的故乡,正用自己独特的人文、自然之美,诉说自己的故事,展现不同的农业面貌。


撰文:范荣靖

摄影:陈宗怡

编辑:沈菁

图文来自《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总第49期


▽下面的链接你也能点▽

五四小清新节,台湾来的叔说现在流行“小确幸”。

别再叫外卖了,去吃一顿土灶做的饭吧

《哆啦A梦》iWeekly x Uber 专场,我们不愿让你一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