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15个房间,能看懂一半就算你赢了

2015-09-28 摄影部视频组 iWeekly周末画报

艺术不仅仅是通过实物和文献来传递,也可以在时间里游历。人本身成为了艺术的“材料”,以自身的独特性来探寻空间、时间与物质的微妙关系——在15个独立的空间内,15种截然不同的情境将你我抛入艺术创造出的奇妙语境。跟随iWeekly的镜头,一起去发掘15个房间的秘密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66nvb0b5&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视频进入《15个房间》


黑暗让“观看”变得荒诞无力。很快你便明白,眼睛已无法指引任何行动,你所能相信的只有身体。手成为了唯一可依赖的感官。而至于你触碰到的是别人的身体,还是墙上的笔,一切都不可预计。直到你跌跌撞撞从漫无边际的黑暗回到清清楚楚的光明,或许更能将这次体验与门口的指示“触(Touch)”结合起来。前一刻身处房间的你,也成为了参与者,与艺术家共同完成了一次创造。


小野洋子《触片》


这是小野洋子1963年的作品“触片”。1964年,这件作品首次出现于她的“指示系列”专注《葡萄柚》。当时这件作品的先锋性便不言而喻——在完全黑暗的空间中以自己的方式摸索,挑战了观众对亲密和隐私的感受和认知。在这个全然黑色的房间里,某些禁忌也随之被打破。50余年后,当这个作品再度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的先锋性依旧令人感叹。



“15个房间”是房间系列展览“生长”出的第五站。如同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在巴黎上演逾20年,自2011年的“11个房间”展览开始每年增加一个房间——不断生长特定空间内,现场艺术每天上演。正如经年伫立在公共空间的雕塑,在持续地发生和展示之中,达到一种永久。



布鲁斯·瑙曼《墙-地板的位置》

转动门把,走进房间——这个带着一些仪式感的举动,将你全然抛入了每个房间独有的节奏感和时间感之中。除了小野洋子的作品外,你还可以邂逅“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作品《艺术必须是美的,艺术家必须是美的》。表演者用力地梳理着头发,咒语般重复着一句“艺术必须是美的,艺术家必须是美的”,疼痛与“美”面面相觑,带着强烈的讽刺意味;或是阿洛拉和卡尔萨迪利亚的《旋转门》,舞者组成的人墙,与步入其中的观众形成复杂的动态关系……每个空间都以人为中心。无论是置身房间的演员,还是进入观看的观众,都成为了艺术的材料,在看与被看,表演和参与之中,达成一种动态的持续,以至某种永恒。


张洹《家谱》

展览由著名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和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策展。横跨不同时代和大陆,除了10位著名国外艺术家外,本次展览还邀请到了中国艺术家参与。双飞艺术中心、曹斐、胡向前、徐震、张洹,也在各自的空间里重新诠释了时间与人的意义。

传统艺术与现场艺术、西方文化生产和亚洲文化生产、观众和艺术品、过往与未来……你无法预测自己将踏入怎样的空间,邂逅怎样的语言——唯有转动门把,推门而入,房间才会显露出它的面目。

展览:15个房间

展期:2015年9月26日—11月8日

地址:龙美术馆(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视频制作:马斌斌、江山

摄像:邬珺琦、张磊

撰文:停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